给亭子起名
A. 给凉亭起名字
寨上做好凉亭,给凉亭起名字、
B. 以休闲为主题公园亭子的起名
怡然亭 自得亭 无为亭
C. 用原文回答作者为什么给哪个亭子命名为丰乐亭
1、原文: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2、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3、注释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豪杰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的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4、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D. 给学校的小亭子取名,理由300字
恶搞小逗比没。吃v个发传单干活吧vvvv话费v好吧很反感女发个v房管局刚发现背景图回关于一次次女公共场合天地可答鉴都馊了怒5乖乖的哦(⊙o⊙)哦(⊙o⊙)哦(⊙o⊙)哦(⊙o⊙)哦(⊙o⊙)哦(⊙o⊙)哦哦,功夫茶,发图地方发信息给他们都是什么意思就是这样了我在哪里有啊我是什么啊我是什么啊。
E. 亭子取名
心亭
为人处事都要讲一个“心”字
F. 凉亭取名
亭名:晓然亭
楹联:
竹魂吟风披晓露
松梦筛月抹寒霜
溪绕曲径流韵去
山走玉瀑传声来
G. 给亭子起名
书香亭
H. 给亭子起名带雪的最好是三字的
观雪亭、赏雪亭、望雪亭、飞雪亭、非雪亭
莫雪亭、应雪亭、版映雪亭、照雪亭、若雪亭、邀雪亭、漫雪权亭、香雪亭
谈雪亭、论雪亭、画雪亭、书雪亭、颂雪亭、赞雪亭、歌雪亭、舞雪亭
雪之亭、雪见亭、雪舞亭、雪语亭、雪韵亭、雪芳亭、雪冬亭、雪月亭
累了,就这样吧,你自己选~
I. 古代出名的亭子名字有哪些,越全越好
1、兰亭与流觞亭:
在浙江绍兴西南渚山麓,相传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种兰于此,故此得名。
永和九年(353年),东晋书圣王羲之邀集名流谢安等41人到此饮酒赋诗,羲之即兴写下闻名于世的《兰亭集序》,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作品。
从此,兰亭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现在兰亭是明朝嘉靖二十七年间从宋兰亭遗址--天章寺迁移到此,期间几经兴废,后于清代重建,景色宜人。
“流觞亭”为纪念“曲水流觞”活动而修建,亭上匾额“流觞亭”三个大字为光绪江夏太守李树堂题,流觞亭与兰亭同样扬名天下,景色美不胜收。
2、沉香亭:
在陕西西安市兴庆公园。
建于唐开元二年,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欣赏牡丹用的,亭用沉香木建成,故名“沉香亭”。此亭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相传公元743年春的一天,唐玄宗带杨玉环在这里观看牡丹,命诗人李白当场填词助兴,李白在沉香亭写下一首诗词: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3、醉翁亭:
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邪山麓。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时琅琊寺僧智地所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时,常来亭中饮酒赋诗,“饮少辄”,故名“醉翁亭”。并撰写出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琅琊山花木掩映,又有醉翁亭点缀其间,吸引大量游人。
4、沧浪亭:
在江苏苏州。北宋诗人苏舜钦弃官流寓苏州,买下此旧园。
有感于《孟子·离娄》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傍水建“沧浪亭”。
5、翠微亭:
在杭州飞来峰山腰。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纪念岳飞在此建亭。
取岳飞“经年尘土满征衣,特地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的诗意,定名“翠微亭”。
6、湖心亭
在杭州西湖小岛上。
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万历年间重建。亭为重檐式,黄色琉璃瓦铺顶,宏丽壮观,明代张岱在《西湖梦录》中赞其丰姿:“游人希之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恐滕王阁、岳阳楼俱无其伟观也”。
如今,这里湖光亭影,游人络绎不绝,有诗咏道:“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云水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