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起名
1. 中国100位著名剑客,有那些
中国古代十大知名剑客(排名不分先后):
1.荆轲
荆轲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刺客,“荆轲刺秦”“图穷匕见”的事迹更是家喻户晓。关于荆轲,也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抗暴勇士,也有人认为他是骗吃骗喝的二流剑客。不管他是否真的贪慕荣华富贵,至少最后还是遵守了契约精神,完成了刺秦王的壮举(不过刺杀最终还是失败了),并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诗歌。
2.盖聂
提到了荆轲,我们再提一提另一个战国末年的剑客盖聂。盖聂在史书上的记载很少,仅《史记》记载了一段荆轲向盖聂讨论剑术的趣事。俩人究竟讨论剑术的什么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双方讨论到一言不合时,盖聂怒目圆睁瞪上荆轲,吓荆轲一跳,后者也不甘示弱,站起来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由此可见,盖聂高超的不仅是剑术,堪比燕人张飞“豹头环眼”的双目也是一大杀器。
3.越女
越女可能大家并不怎么熟悉,可一提到越女剑相信很多喜欢仙侠或武侠的读者都有听过。越女剑最早是金庸一篇短篇小说的作品名,后来才被《仙剑奇侠传》等游戏以及其它武侠、仙侠作品所采用。《越女剑》也并非金老先生完全虚构的小说,而是取材于汉代赵煜所书《吴越春秋》,讲述的是越王勾践向国内一名女子取经剑术,教授军队,借此成功灭吴的故事。不过赵煜并没有写清楚这名女子的姓名,她也就只能以越国女子--越女的形象流传下来。
4.项庄
项庄是项羽的堂弟,有楚国第一剑客的美名。不过这都没有那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来得出名。可惜叔父项伯背叛了项羽,执意要保全刘邦,拔剑与项庄对舞。不知道是项庄真的技不如人还是顾及叔侄感情,明明号称第一剑客,结果却连自己的叔叔都打不过,徒留一个虚名。
5.虫达
虫达是西汉早期将领,有西汉剑圣的美誉,因被封曲成侯,后人多以曲成或曲成侯称呼虫达。《史记》对虫达的评价是“齐张仲、曲成侯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三国时期的魏国诗人阮籍(就是王勃《滕王阁序》中“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那个阮籍)在他的《咏怀》系列中的第六十一首开篇写到“少年学击剑。妙伎过曲城。”可见即便朝代更迭,虫达的高超剑术依然深入人心,成为后人的学习标杆。
6.王越
三国时期用剑的高手不少,但可惜都是经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润色出来的高手,史书很少记载。还好曹丕所著《典论》自叙篇中有记载一个用剑高手王越。原文是这么说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精熟。”意思是曹丕师从史阿,而史阿又师从王越。这么说来王越可以算是曹丕剑法的师祖。
7.公孙大娘
提到公孙大娘,你首先想到的会是公孙策、公孙胜的老母亲,还是彪悍的母大虫顾大嫂那样的角色?与这三位宋朝人不同的是,唐朝人公孙大娘不仅不年老、不彪悍,更是一位善舞的绝代美人。与一般舞者不同的是,公孙大娘跳舞既不靠长袖,也不靠扇子,而是依靠剑器。杜甫写过一首名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散文诗用来回忆公孙大娘的曼妙舞姿,其中一句“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更是肯定了公孙大娘剑舞的无双地位。
8.李白
既然都提到了诗圣杜甫对剑舞的喜爱,那就不能不提一下李杜中的另外一位--诗仙李白。李白的唐诗被人们所熟知,好酒这一点也被广为流传,就连死都被传成醉酒后水中捞月而溺死(实际为病逝)。殊不知这李太白的剑法也是一流。他在《与韩荆州书》中就有说到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而唐代魏颢所写《李翰林集序》更是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可见李白还真有点本事。
9.裴旻
前面提到的李白,虽然有一定剑术,名望也很高,不过也只能排名在一人之后,那人就是他的师父“剑圣”裴旻。裴旻的剑术有多了得?就连唐文宗李昂都对其赞不绝口,更亲自向全国下诏书将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裴旻的剑舞封为“唐代三绝”,裴旻的剑术之高超可见一斑。
10.王彦升
王彦升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在先后效力后唐、后晋等几个政权后,终于站对了一次队伍,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宋太祖赵匡胤为帝,因此得到光明的仕途。关于王彦升的剑术,史书描述得很少,仅《宋史·列传第九》有记载:“性残忍多力,善击剑,号‘王剑儿’。”
2. 《三剑客》讲的主要是达达尼昂的事,为什么取名叫《三剑客》
两个翻译没什么好或不好 都行
一开始 我以为 三剑客是:达达尼安 阿多斯 阿拉米斯
因为我这个版的书封面就是他们三人
后来又想了一下
可能 三剑客 就是 阿多斯 阿拉米斯 波尔托斯
而 达达尼安 是主角 不算在三个人里面
3. 水浒Q传剑客起名啊
卩s灬七剑狂舞
卩-----jie
灬----biao
4. 写的是小李飞刀,为什么要取名《多情剑客无情剑》
因为在最初古龙是想写小李飞刀这样一个系列的,因而在这个系列当中,就想以每一部中的主要故事情节来命名,在第一个故事里面,作家成功塑造了“剑无情,剑客却有情”的阿飞,但这种接近于命题式的写作到他写作的后期肯定会和他原有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尤其是古龙这种风格的作家,我们可以看出,在后面的几部书里,已经找不到李寻欢这个人了。这就像赵本山老师的《卖拐》系列,到后面的卖担架,多少有些牵强了。
小李飞刀系列几部作品如下:
多情剑客无情剑1970 春秋出版社
九月鹰飞 1974 春秋出版社
天涯明月刀 1975 汉麟出版社
边城浪子 1976 汉麟出版社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汉麟出版社
还有一点,那就是一部书的名字的变更的最终权利是在出版商那里的,《风云第一刀》原来是《边城浪子》的名字,这可以在《边城浪子》的后记里找到一点证据:
“风云第一刀终于已结束。
近年来,我已很少写这么长的故事,太长的故事总难免芜杂沉闷。
我这么样写,是因为我一心希望能在这故事里,写出一点新的观念来,一心希望这故事能有一个在新观念中孕育成的主题。
仇恨和报复,虽然并不可耻,但也绝不值得尊敬。
仇恨虽然是种原始而古老的情感,但却绝不是与生俱来的,爱和宽恕,才是人类的本性。
这就是我这故事的主题。”
有的出版商觉得《风云第一刀》这个名字更适合《多情剑客无情剑》,于是在市面上我们就见到了同样的一部书,有的叫《风云第一刀》,有的叫《多情剑客无情剑》。 这其中,台湾发行的大多为《多情剑客无情剑》,大陆用《风云第一刀》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