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蝴蝶起名字
⑴ 蝴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蝴蝶之所以叫butterfly的原因
1、butterfly一词源自古英文buterfleoge,由butere(butter)加fleoge(flying
creature)构成。
2、有一种流传专比较久远的说法,属因为蝴蝶喜欢偷吃奶油和牛奶,人们把它说成是长着彩色翅膀、喜欢偷吃奶油的精灵,所以叫它butterfly。以上传说也反映在蝴蝶的德语名称之一milchdieb,该词相当于英文milk-thief(偷奶贼)。
3、另有一种解释说,其中butter是指蝴蝶的颜色。fly这个本来就是指涉能飞行的昆虫,而butterfly一词最先可能指的是源自南欧冬季过后,出现的以种带着硫磺色(合翅时较近于奶油色)的粉蝶。雄蝶前翅色泽澄黄,飞行时带起一道温暖的光线,被人们称为butter-colored
fly。这个词渐渐演变成butterfly,并用来指涉所有种类的蝴蝶。
⑵ 关于蝴蝶的女孩名字有
雅蝶,玉蝶,蝶儿,依蝶,蝶灵,紫玥蝶,凤蝶,蝶樱,丽蝶,琪蝶,蝶伊。
其实还蛮多的。
⑶ 求蝴蝶名字
玉带凤蝶。。。。。。。。。。。。。。。。
玉带凤蝶Papiliopolytes,又称白带凤蝶、黑凤蝶、缟凤蝶;昆虫纲、鳞内翅目、凤蝶科。翅展77-95mm。雌雄异型,斑纹变化很大,翅黑色。雄蝶前翅各室外缘有小白斑,状如缺刻,各白斑自后角至前角依次渐小;后翅中部白斑斜列成带状。反面外缘有淡红色新月斑。玉带凤蝶为中大型凤蝶,容它们的幼虫以桔梗、柑橘类、双面刺、过山香、花椒、山椒等芸香科植物的叶为食。中国分布于黄河以南;国外分布于印度、马来半岛、日本等地。
这一只是公的。。。。。。
这个是雌的。。。。。。。。。。
⑷ 随便给8种蝴蝶的名字!按珍贵度排序!
光明女神蝶 Morpho Helena (海伦娜闪蝶、蓝色多瑙河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其前翅两端的颜色由深蓝、湛蓝、浅蓝不断的变化,整个翅面犹如蓝色的天空镶嵌一串亮丽的光环,呈V字形,给人间带来光明。她的形状、颜色都是无与伦比、无可挑剔的美丽,为极品蝴蝶。
卡申夫鬼美人凤蝶,传说抓到一只就可以得到25万美元,但捕捉者全部离奇死亡,惨不忍睹。
皇蛾阴阳蝶,是蝴蝶里最稀少的一种,在一千万只蝴蝶中才能发现一只,它的双翅的形状、色彩和大小各不相同,看上去是一只奇形怪状的蝴蝶;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翅的左边是雌性,右边是雄性,雌雄混合,十分奇特。
蓝闪蝶本科的学名来自希腊词“Morph”,为美神维纳斯的名字,意味着美丽、美观(也叫灿蝶科),该科蝴蝶大型华丽,多为金尾色或灰白色。这对于闪蝶这个小科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在任何博物馆或蝴蝶展览厅里,大多数闪蝶那迷人的蓝颜色都会首先吸引住观众的目光。最小的闪蝶翅展只有75毫米,最大的则超过200毫米。其硕大的翅膀使它们能够快速地在天空翱翔。日夜活动,飞翔敏捷。
中华虎凤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野生蝶,由于其独特性和珍贵性,被昆虫专家誉为“国宝”。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其中,南京是中华虎凤蝶数量最多的地区。
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学名:Ornithoptera alexandrae;英语:Queen Alexandra's Birdwing;法语:Ornithoptère De La Reine Alexandra)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它们是由罗斯柴尔德(Walter Rothschild)于1907年命名,目的是纪念英王爱德华七世的妻子亚历山大皇后(1844-1925)。
枯叶蛱蝶,世界著名的拟态蝴蝶。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和中部,喜马拉雅的低海拔地区,比其它蝶种数量少。峨眉山的枯叶蝶,属于中华枯叶蛱蝶,姿美色丽,拟态逼真。身长4厘米,展翅为9厘米。停息时,两面三刀翅紧紧收竖立,将身子深深地隐藏着,展示出翅膀的腹面。
日落蛾(Chrysiridia rhipheus)是一种白天飞行的蛾,属于燕蛾科。它
被认为是最美丽最富感染力的鳞翅目昆虫之一。由于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大多数关于鳞翅目的休闲书都收录有它,同时也是收藏家追捧的对象。它非常艳丽,但翅膀的虹彩部分没有色素,这些色彩来自光的干涉。成年蛾的翼展为7–9厘米。
⑸ 写几种蝴蝶的名子和说明
闪蝶---
闪蝶科的学名来自希腊词“Morph”,为美神维纳斯的名字,意味着美丽、美观。这对于闪蝶这个小科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在任何博物馆或蝴蝶展览厅里,大多数闪蝶那迷人的蓝颜色都会首先吸引住观众的目光。该科已记载80多种,只分布在南美洲。最小的闪蝶翅展只有75毫米,最大的则超过200毫米。其硕大的翅膀使它们能够快速地在天空翱翔。
凤蝶---
凤蝶是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鳞翅目 凤蝶科蝶类的总称,一般为大型昆虫。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一些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形态优美,许多种类的后翅有修长的尾突。有些种类是害虫;部分种类受到保护。
斑蝶----
鳞翅目(Lepidoptera)斑蝶科(Danaidae)的昆虫,有时亦指蛱蝶科(Nymphalidae)斑蝶亚科(Danainae)的蛱蝶(brush-footed butterfly)。著名者如王蝶(monarch butterfly)及后蝶。多产于热带,但在温带也有一些重要种类。大型,豔丽。前足小,不用于行动。飞行缓慢,有的种类(如王蝶)能长距离迁移。有些种雄体的後翅有香腺囊。幼虫有鲜豔的带或纹,有2∼4对肉质突起;主要以马利筋属植物为食,有时也吃茄属植物;由于吃了这些辛辣的、含乳汁的植物,幼虫以及蛹、成虫都具有一种难闻的气味,加之色彩鲜明,因此无天敌
眼蝶--
亦称草地褐蝶(meadow brown)。
鳞翅目(Lepidoptera)眼蝶科(Satyridae)一些特有种蝴蝶的统称。夏季大量出现於美国和欧洲的草原上。幼虫呈天鹅绒似的褐色或绿色,具小而分叉的尾状附器。成蝶翅呈褐色,翅展5∼6公分,有明显 眼斑(环形斑纹)。翅上的假眼可能用以吓唬或迷惑捕食性鸟类。
鳞翅目眼蝶科昆虫。夏季大量出现于美国和欧洲的草原上。幼虫呈天鹅绒似的褐色或绿色,具小而分叉的尾状附器。成蝶翅呈褐色,翅展5-6厘米,有明显眼斑(环形斑纹)。翅上的假眼可能用以吓唬或迷惑捕食性鸟类。
粉蝶--
鳞翅目粉蝶科(Pieridae)昆虫之通称,中型蝶类,白、黄或橙色,翅边缘有黑斑,爪二分裂或爪上有齿.幼虫绿色或黄色,体表有许多短毛或小瘤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种类为菜粉蝶(Pierisrapae),翅白色,前翅有前后排列的2个黑斑,顶角的三角形黑斑内缘光滑,幼虫称菜青虫.东方粉蝶(P.canidia),前翅顶角的三角形斑内缘成锯齿状.褐脉粉蝶(P.melete),沿翅脉有褐色条纹.豆粉蝶(Colias),黄色,不少种类为害豆科作物.
绢蝶--
鳞翅目(Lepidoptera)凤蝶科(Papilionidae)绢蝶亚科(Parnassiinae)昆虫,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山栖性中型蝶类。翅薄半透明,後翅常有红色或橙色斑,豔丽夺目。在叶间或垃圾堆中筑茧化蛹。
绢蝶为绢蝶科蝴蝶的通称。拉丁文学名: Parnasiidae Swainson ,科属分类:昆虫纲,鳞翅目,绢蝶科。
本科蝴蝶和凤蝶科很接近,多数为中等大小,白色或蜡黄色。绢蝶成虫触角短,端部膨大呈棒状;下唇须短;体被密毛。翅近圆形,翅面鳞片稀少(鳞片种子状),半透明,有黑色、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斑纹多呈环状。前翅R脉只4条,A脉2条,无臀横脉;后翅无尾突,A脉1条。本科种类均产于高山上,耐寒力强,有的在雪线上下紧贴地面飞翔,行动缓慢,容易捕捉。
灰蝶--
鳞翅目(Lepidoptera)灰蝶科(Lycaenidae)为数众多的昆虫,有几百种。均为中型或小型蝶类(翅展1∼3公分〔0.4∼1.2吋〕),敏捷,纤细。雄蝶前翅表面色泽妍丽且显萤光,雌雄蝶翅的下表面均有斑点或条纹,後翅常有假眼斑及尾带,藉以谎骗捕食者。食物包括树和灌丛,尤喜食一年生豆科植物。某些种类的幼虫为肉食性,吃蚜虫或蚂蚁的幼虫。
弄蝶---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在世界上有3000多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体型粗壮,头大,眼的前方有睫毛。弄蝶科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端部尖出有钩),触角基部互相远离;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飞翔迅速而带跳跃。弄蝶科和小灰蝶一样在蝴蝶中体型算是小的,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暗黑色或棕褐色,少数种类为黄色或白色。外观朴素并不华丽耀眼·
透翅蝶---
属于蛱蝶科Nymphalidae,蜓斑蝶亚科Ithomiinae。 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巴拿马地区的透翅蝶(Glasswing),蝶如其名,它拥有近乎透明的翅膀。翅膀薄膜上没有色彩也没有麟片,这是造物者送给它的“隐身术”,它可以轻易“消失”在森林里,不易察觉它的存在。虽然透明蝴蝶对人们来说很稀奇,但其实它在原生地的数量并不少,未被列入稀有物种。
---
在每一种类蝴蝶后面都有很多不同种类
你可以用这些名称找到数不清你我所不曾见过的的美丽蝴蝶
⑹ 装饰画蝴蝶一个取什么名字
世外桃源,雪蝶,两只蝴蝶
⑺ 说说蝴蝶的名字,最好10几个。
根据蝴蝶的特征和进化的程度,全世界的蝴蝶可分为4总科、17科、分列如下:
★弄蝶总科Hesperoidea
☆弄蝶科 Hesperiidae
☆缰弄蝶科Euschemonidae
☆大弄蝶科Megathymidae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
☆凤蝶科 Papilionidae
☆绢蝶科 Parnassiidae
☆粉蝶科 Pieridae
★蛱蝶总科Nymphaloidea
☆灰蝶科 Lycaenidae
☆蚬蝶科 Riodinidae
★灰蝶总科Lycaenidea
☆喙蝶科 Libytheidae
☆眼蝶科 Satyrldae
☆环蝶科 Amathusiidae
☆斑蝶科 Danaidae
☆闪蝶科 Morphidae
☆蛱蝶科 Nymphalidae
☆袖蝶科 Heliconiidae
☆珍蝶科 Acraeidae
☆绡蝶科 Ithomiidae
上述分类中、大弄蝶、绡蝶、闪蝶、袖蝶、缰弄蝶五科中国均无分布。凤蝶科和闪蝶科是最有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蝴蝶,其次为蛱蝶科、粉蝶科、绢蝶科、斑蝶科、环蝶科等。
按照生态环境来划分,还可将蝴蝶分为以下类型:森林蝶类、沼泽蝶类、森林草原蝶类、农业植物蝶类。
中国的蝴蝶
中国蝴蝶种类丰富,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科有:
凤蝶科:大型蝶类,色彩艳丽,后翅一般有尾带,更增娉妍。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食芸香科、繖形科植物。有时成害,如黄凤蝶、玉带凤蝶等。
粉蝶科:中等体型,一般为白、黄、橙等色。白粉蝶和Pieris napi均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树粉蝶为害果树。
蛱蝶科:已知5000种以上,是蝶类中为数最多的一科。前足退化,无爪,翅叠于背上。易于识别。稻眼蝶幼虫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纹,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灰蝶科:小型蝶类。翅色有蓝、绿、青铜等色,带金属光泽。幼虫大都植食性,少数能捕食蚧或蚜。
绢蝶科:本科昆虫翅薄半透明,无尾,一般白色或带有花纹,极为娟丽,为山栖性,多在寒冷地区。
环蝶科:大型或中型的种类,翅展最小在50毫米以上最大达到200毫米触角短细,端部膨大不显著。须侧扁眼有毛。前足退化。色暗多呈黄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数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点。
闪蝶科:大型华丽的蝶种,翅膀宽大,翅展75——200毫米。触角细而短,腹部很短,翅膀多兰色,有金属光泽,也有黄褐色或灰白色,有条纹及成列的眼斑,眼睛裸出,无毛。后翅中室开式,雄种前足符节有长毛,白天活动飞翔敏捷,该科全世界有记载的约80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少数分布于墨西哥及北美洲南部。本科以其大形及闪光的色彩,为收藏家所喜爱,视为精品。图画中出现的兰色蝴蝶多以此科为原形,比较常见的是闪蝶属的塞浦路斯闪蝶,大蓝闪蝶,梦幻闪蝶,国王闪蝶。最具梦幻色彩的要数太阳闪蝶了。
斑蝶科:中型或大型的种类,体多黑色,头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点,翅膀多色彩艳丽有群栖习性。
⑻ 蝴蝶的名字和特点
★弄蝶总科 [Hesperoidea]
☆弄蝶科 Hesperiidae
☆缰弄蝶科 Euschemonidae
☆大弄蝶科 Megathymidae
★凤蝶总科(真蝶总科) [Papilionoidea]
☆凤蝶科 Papilionidae
☆绢蝶科 Parnassiidae
☆粉蝶科 Pieridae
☆灰蝶科 Lycaenidae
☆蚬蝶科 Riodinidae
☆喙蝶科 Libytheidae
☆眼蝶科 Satyrldae
☆环蝶科 Amathusiidae
☆斑蝶科 Danaidae
☆闪蝶科 Morphidae
☆蛱蝶科 Nymphalidae
☆袖蝶科 Heliconiidae
☆珍蝶科 Acraeidae
☆绡蝶科 Ithomiidae
上述分类中、大弄蝶、绡蝶、闪蝶、袖蝶、缰弄蝶五科中国均无分布。凤蝶科和闪蝶科是最有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蝴蝶,其次为蛱蝶科、粉蝶科、绢蝶科、斑蝶科、环蝶科等。
按照生态环境来划分,还可将蝴蝶分为以下类型:森林蝶类、沼泽蝶类、森林草原蝶类、农业植物蝶类。
中国的蝴蝶种类
中国蝴蝶种类丰富,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科有:
凤蝶科: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后翅一般有尾带,更增娉妍。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食芸香科、繖形科植物。有时成害,如黄凤蝶、玉带凤蝶等。
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端部逐渐加粗。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脉有2条(2A及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脉只有1条(2A);多数种类M3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2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
粉蝶科: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白粉蝶和 Pieris napi 均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树粉蝶为害果树。
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吸盘),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
前后翅近似隋圆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R2与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R4与R5也有合并;M1与R脉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具有肩横脉(h);两翅外缘较钝圆;静止时侧面看不见腹部,后翅内缘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蛱蝶科: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已知5000种以上,是蝶类中为数最多的一科。色彩丰富,形态各异。前足退化,无爪,翅叠于背上。易于识别。稻眼蝶幼虫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纹,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色彩丰富,形态各异。
蛱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端部明显加粗;部分种类的中胸特别粗壮发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肩区具有较发达的肩横脉(h); 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灰蝶科: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采,斑纹变化也很多样。
灰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为一跗节,一爪,极少分节;雌性前足为2至5跗节。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R脉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或无分叉(3A并入2A或无),。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肩区无肩横脉;内缘的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幼虫大都植食性,少数能捕食蚧或蚜。
绢蝶科:多数为中等大小,白色或蜡黄色。绢蝶成虫触角短,端部膨大呈棒状;下唇须短;体被密毛。翅近圆形,翅面鳞片稀少(鳞片种子状),半透明,有黑色、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斑纹多呈环状。前翅R脉只4条,A脉2条,无臀横脉;后翅无尾突,A脉1条。
本科种类均产于高山上,耐寒力强,有的在雪线上下紧贴地面飞翔,行动缓慢,容易捕捉。。
环蝶科: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黄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色暗多呈黄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数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点。末端部分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两翅面积较大,虫体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R脉4至5分支,R2至R5共长柄;M1与 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开式;肩区具肩横脉 (h);内缘臀区很发达,A脉有2条(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环状斑纹。
闪蝶科:大型华丽的蝶种,翅膀宽大,翅展75——200毫米。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
斑蝶科:中型或大型的种类,体多黑色,头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点,翅膀多色彩艳丽有群栖习性。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 斑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前足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胸部侧面常具有多数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缩的长毛撮。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短柄;前翅 A脉基部呈分叉状 (3A并入2A)。 后翅圆三角形,肩区具短小肩横脉(h);A脉有2条(2A及3A);部分种类的雄蝶有香鳞斑或突出的香鳞囊。
其他地区蝴蝶种类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眼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前翅呈圆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Sc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Cu脉及 A脉的基部也有膨大;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
珍蝶科
Acraeidae
本科从蛱蝶科分出,成虫近似斑蝶科种类,因此又称班蛱蝶科。成虫属中小型蝶种。呈褐色或红色,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珍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5跗节,爪全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雌性交尾后,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
成虫前翅呈窄长卵圆形,明显长于后翅;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卵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肩横脉(h);M1与Rs共短柄;内缘臀区的A脉有2条(2A及3A)。
喙蝶科
Libytheidae
本科蝴蝶的种类较少,全世界只有十种。属中小型的蝶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
喙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达头长的两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
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为弱的横脉封闭;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 R脉不共柄,M2脉明显突出,超过顶角;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呈多边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蚬蝶科
Riodi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以红、褐、黑色为主,饰有白色斑纹,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对应相似。
蚬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弄蝶科
Hesperi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
弄蝶科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
成虫前翅呈窄长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脉有2条(2A及3A)。后翅多呈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M脉2至3条;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约有600种,台湾产约32种。
此科最具观赏价值,中大体型,
色彩鲜丽,大部份有尾状突起。
约有3500种,台湾产约73种。
其外型极具差异。
主食为动物尸液、树液、动物排泄等很少吸花蜜。
约有1000种,台湾产约33种。
一般为中型,以白、黄或澄色为主,
飞行时一副很纤弱的样子。
约有5500种,台湾产约100种。
体型非常小,但都很漂亮,
其习性、食性非常复杂。
约有450种,台湾产约18种。
本科全身和翅上有漂亮的斑点,
是一种警戒色,具有遏阻作用。
约有2500种,台湾产约41种。
成虫翅上有眼状纹,喜欢昏暗的环境,
吸食腐烂的果实、树液或尸液。
约有3000种,台湾产约56种。
此类最不像蝴蝶,体型短小肥胖,
飞翔快速,停留时的姿态也与一般蝴蝶不同。
中低海拔常见,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竹子为寄主,公母蝶的纹路差异较小
体型硕大,飞行缓慢,不易与其它蝶种搞混。
山区较容易见到,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沙楠子树及朴树为寄主,又称天狗蝶,公母蝶相近,不易分辨
⑼ 求77种蝴蝶的名字 最好听的
.断颚线蛱蝶
2.黄腹细蟌
3.琉璃蛱蝶
4.红基尾凤蝶
5.斐豹蛱蝶内
6.大红纹凤蝶7.黑异色灰蜻容
8.黄带褐蚬蝶
9.拟叶夜蛾
10.六点带蛱蝶
11.曙凤蝶
12.麝香凤蝶
13光明女神蝶14尖翅蓝闪蝶
15大紫蛱蝶
我能找到的就那么多咧!嘿嘿...
⑽ 给有花有蝴蝶的画可以取名为什么名字
花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