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公路
❶ 美国1号公路和美国66号公路哪个有名
各自有各自出名的地方
一号高速是以风景优美而出名
六十六号高速是以它的历史出名
❷ 美国66号公路是因为什么而出名的
呈对角线的66号公路,从芝加哥一路横贯到加州圣塔蒙尼卡。 66号公路(Route 66),被美国人亲切地唤回作“母亲之答路”。66号公路全长: 2448英里(约3939公里)通车使用: 1926年11月11日——1985年6月27日,研究66号公路60多年的学者迈克尔·华利斯说:“66号公路之于美利坚民族,好比一面明镜;它象征着伟大的美国人民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
❸ 美国著名的公路有哪些
http://www.trends.com.cn/article/a/0-104316.htm
http://cul.sohu.com/20070619/n250657505.shtml
http://boyuby.blog.hexun.com/1616943_d.html
❹ 各国(主要是美国)公路发展历程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国家竞争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优化综合运输体系,而且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10多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了这一切。高速公路所到之处,都为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明显变化,有高速公路与没有高速公路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明显加大。
“七五”期间,国家首次明确提出汽车专用公路的概念,开始较大规模地建设汽车专用公路,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七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00多公里。
“八五”以来,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迅速,到1996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422公里,在一些大经济区域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的高等级干线公路网,如沈阳、大连、北京、天津、石家庄、德州、济南、青岛等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
“九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1.3万公里。到200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16314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之间形成了一条公路快速运输大通道。
200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取得新的突破,总里程达19437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是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最多的一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693公里,总里程达到25130公里,其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13456公里,中部地区高速公路6995公里,西部地区高速公路4679公里。
“十五”期间公路交通发展的总目标是: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前十年建成公路国道主干线系统奠定基础,全面建成“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建成2.6万公里。
2004年1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加快交通发展的新形势,交通部对“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进行了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十五”计划,2004年交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500公里,到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3万公里。
从1988年的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到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以每年平均新增2000公里的速度迅速延伸。2002年底,包括河南等10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均突破一千公里。
根据国家干线公路网规划,“五纵七横”包括总长约3.5万公里,纵贯东西和横穿南北的12条主要由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其贯通首都和直辖市及各省(自治区)省会城市,贯通和连接的城市总数超过200个,覆盖的人口约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左右。
我国公路发展历程和总体战略
一、公路发展历程
(1)改革开放前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旧中国的公路交通极为落后,1949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 07万公里,公路密度仅o. 8公里/百平方公里。建国初期,公路交通经历一段时期的恢复后开始获得长足发展,1952年公路里程达到12. 67万公里。5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开发边疆的需要,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通往边疆和山区的公路,相继修建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并在东南沿海、东北和西南地区修建国防公路,公路里程迅速增长,1959年达到50多万公里。
60年代,我国在继续大力兴建公路的同时,加强了公路技术改造,有路面道路里程及其高级、次高级路面比重显著提高。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青藏公路进行技术改造,80年代全面完成,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沥青路面公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也得到发展,建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拱桥、双曲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以及各式混凝土和预应力梁式桥。在1949—1978年的30年间,尽管国民经济发展道路曲折,但全国公路里程仍基本保持持续增长,到1978年底达到89万公里,平均每年增加约3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 3公里/百平方公里。
(2)改革开放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公路运输需求强劲增长,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其主要表现在:公路建设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逐步为全社会所认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开始了有计划的全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国家干线公路网和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先后制定并实施,使公路建设有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公路建设在继续扩大总体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了质量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公路建设筹资渠道走向多元化,逐步扭转了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尤其1984年底国务院决定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允许高等级公路收费还贷,1985年起国家陆续颁布有关法规,使公路建设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从统计数字看,到1999年,全国公路里程达到135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4. 1公里/百平方公里,为1978年的1. 5倍。二级以上公路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比重由1979年的1. 3%提高到1999年的12. 5%,主要城市之间的公路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公路交通紧张状况初步缓解。同时,县、乡公路里程快速增长,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有的省份已实现全部县道铺筑沥青路面乃至达到二级技术标准,全国实现了100%的县、98%的乡和89%的行政村通公路。总体而言、一个干支衔接、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全国公路网已初步形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路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18.5公里)建成通车。此后,又相继建成全长375公里的沈大高速公路和143公里的京津塘高速公路。
进入90年代,在国道主干线总体规划指导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加快,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由几十公里上升到一千公里以上。到199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605公里。短短10年间,我国高速公路就走过了发达国家高速公路一般需要40年完成的发展历程。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改善了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结构,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对公路桥梁、隧道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推动了公路桥梁、隧道数量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先后在主要江河和一些海峡建设了一批深水基础、大跨径、施工难度很高的桥梁,如黄石长江大桥(我国交通部门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跨长江特大型桥梁)、万县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跨径列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钢悬索桥)、南京第二长江大桥,风陵渡黄河大桥、济南第二黄河大桥,广东虎门大桥、山东女姑山跨海大桥、厦门海沧大桥等。这些工程标志着我国深水基础、大跨径桥梁建设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1999年底,全国公路桥梁已达到23万座,总延长8006公里;隧道1257座,总延长407公里。
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1986年我国第一座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大型公路隧道——鼓山双洞隧道在福州一马尾一级公路上建成。之后,又相继建设了中梁山、缙云山、六盘山、八达岭等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大型公路隧道工程。
二、公路建设评述
50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回顾我国公路发展历程,对比世界公路发展趋势,可以认为,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基础十分薄弱,我国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公路技术等级看,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还有近20万公里等外公路,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14. 4%,西部地区更高,达到21. 8%,技术等级构成仍不理想。从行政区划分布看,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公路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总的来看,东部地区公路密度较大,高等级公路的比例也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
因此,为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重点提高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公路技术等级,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本世纪末以至下世纪初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
《国家大道》记录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历程
2008-10-23 15:12:00 张涛
全面记录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宏伟壮美历程的长篇纪实文学《国家大道——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纪实》,日前由河北大学出版社推出,该书也是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之一。10月18日,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在京召开该书研讨会,陈建功、汪守德、胡平、范咏戈、吴秉杰、李炳银、丁临一等出席了研讨会。
高速公路于1988年10月在中国出现,到2008年10月总里程已达到5.8万公里,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中国用2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武警部队作家蔡桂林的这部新作,通过对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大写意描绘,展现出民族的气魄和伟力,展现出高速公路给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带来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展示出人们思想观念、生活观念因之而呈现的嬗变更新。特别是写出了高速公路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在亚洲金融危机的特殊时刻,对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写出了催生中国高速公路高速发展的国家力量。
与会的评论家们认为,《国家大道》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置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宏阔背景和全球一体化的现实进程中加以双重审视,既有细节的精致刻画,也有鞭辟入里的理性思考,写出了高速公路此时此刻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国人看祖国繁荣昌盛、外国人看中国和平崛起的一部力作。
❺ 网络上上美国最红的那条公路叫什么
66号公路,美国母亲之路。很多去美国自驾的都会选这条路线。
还有号称全美最孤独的50公路,加州1号等都很有名
❻ 求一条美国公路的名字
电影《阿甘正传》阿甘跑过的那条沙漠中的公路,是美国的66号公路。
该公路起于伊利诺伊州,穿过密苏里、堪萨斯、俄克拉荷马、德克萨斯、新墨西哥、阿里桑那,最后到达加州。
❼ 美国50号公路的介绍
美国50号公来路全程长度为853英里;即自1373公里·被称为“全美最孤独的公路”,之所以被《生活(Life)》杂志最早冠以此称,因它是美国最荒凉的公路之一,横穿快马递送区,人烟稀少,有许多印第安人部落,著名的死亡谷也在这条路当中,同时也可以带你走进美国最美的一些乡村和文化遗迹。
❽ 美国死亡公路有哪些
在美国爱达荷州立公路上,离因支姆14公里处,有一个被司机们称之为"爱达荷魔鬼三角地"的恐怖翻车带。当正常行驶我车辆一旦进入这一地带就会突然被一股人们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抛向空中,随后又被重重地摔到地上,造成车毁人亡的惨重事故。
据统计,在这同一地点,已有17条性命被以同样的方式断送掉。
在中国的兰州至新疆公司430公里处,不但翻车事故频繁发生,而且翻车的原因也神秘莫测。一辆好端端的、正常运行的汽车行驶到这里,每年至少则发生十几起。多则二三十起。尽管司机样严加提防,仍事故不断。交通部多次改建这段公路,但无法阻止不断发生的事故,恐怖的死亡公路。
具有神秘魔力的怪地
我们知道,大西洋海域中的“百慕大三角”是一个特别神秘恐怖的地方。其实,在大陆地上也存在着这样一些令人恐怖的地方,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所以,人们就把它们叫做陆地上的“魔鬼三角”。
美国爱达荷魔鬼三角地
美国爱达荷州有一条州立公路,在离因支姆·麦克蒙14.5千米的路段上,经常出现恐怖的翻车事件,司机们都称它是“爱达荷魔鬼三角地”。正常行驶的车辆一走进这个地带,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被一股人们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扔到天上去,然后又被这股神秘的力量重重地摔到地面上,造成车毁人亡的惨痛事件。一个叫威鲁特·白克的汽车司机就经历过这种恐怖的事件。
某日,天气晴朗,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树木,威鲁特·白克驾驶着一辆2吨重的卡车离开了家门。不一会儿,他就驶上了爱达荷州的州立公路。
汽车飞快地奔驰着,很快,威鲁特·白克的汽车来到了被司机们叫做“爱达荷魔鬼三角地”的路段上。公路上的车辆不多,好半天才开过去一辆。就在这时,威鲁特·白克突然觉得好像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一下子就使汽车偏离了公路,朝着路边闯了过去。威鲁特·白克急忙想把汽车控制住,可是,那股神秘的力量猛地把汽车抓了起来,又“腾”地一下扔了出去。最后,汽车“咕咚”一声就翻倒在了地上。不过,威鲁特·白克非常走运,只是身体受了伤,命保住了。后来,他只要一想起这件事情,就感到害怕。
威鲁特·白克是幸运的人,可有好多人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据统计,在“爱达荷魔鬼三角地”这个地方,已经有十几个人断送了性命。事实上,这段公路跟其他路段的公路没有什么区别,全都是又平坦又宽阔的康庄大道。那么,为什么造成很多车毁人亡的事故呢?为什么车辆到了这里就会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扔出去呢?谁也未能解开这个谜。
波兰华沙附近的死亡公路
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有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叫司机们感到头疼的恐怖之地。有时候,司机们驾驶着汽车来到这里,就会忽然感到脑袋昏沉沉的,就好像是吃了什么迷幻药似的,结果造成了车毁人亡的事故。所以,司机们走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宁愿多走一些冤枉路,也不敢从这里经过。非但如此,就连猪、狗这样一些动物也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停留。因为它们只要在这个地方一停留,就会昏昏沉沉。不过,像猫、鸟、蛇这样的小动物在这个地方却生活得很好。
生长在这个地方的植物分成了两种。苹果树、枣树、杜鹃花这样的植物,在这里根本活不成,种下去没有多少日子就会死掉。可是,像枫树、柳树、桃树这样的植物,却在这里生长得枝繁叶茂。
还有一件事情也很奇怪,就是这个地方生产的蜂蜜要比附近别的地方高出30%。
科学家们面对这种奇怪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想找到其中的原因。他们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地下水脉辐射的影响造成的。可是,科学家们却没有办法搞清楚,这里的地下水脉到底跟别的地方的地下水脉有什么不一样,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怎么造成的,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中国的陆地百慕大——兰新公路430千米处
在中国的兰(州)新(疆)公路的430千米处,不但翻车事故频繁发生,而且翻车的原因也神秘莫测。一辆好端端的、正常运行的汽车行驶到这里,有时便像飞机坠入百慕大一样,突然莫名其妙地翻了车。这种车毁人亡的重大恶性事故,每年少则发生十几起,多则二三十起,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尽管司机们严加提防,但这种事故仍不断发生。
难道430千米处坡陡路滑,崎岖狭窄吗?都不是。430千米处不但道路平坦,而且视线也十分开阔。那么,如此众多的车辆在前后相差不到百米的地方接连翻车,奥妙究竟何在?
有人认为,这里的道路设计肯定有问题。交通部听了这种意见以后,好几次改建这段公路。可是,不管人们怎么想办法改建这段公路,神秘的翻车事故,还是不断地出现。
后来,人们发现,430千米处的每一次翻车事故,翻车的方向全都是朝着北方。有人说,这个神秘的430千米处以北,可能有一个很大的磁场,汽车行驶到这里,就会被磁场的吸引力吸引过去,这样就会发生事故。不过,这种看法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只不过没有经过科学家们的论证。所以,对于司机们,兰新公路的这个神秘的430千米处,已经成了中国的一个魔鬼三角。
美国俄勒冈格兰特旋涡之谜
人们只要一提起“旋涡”,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水里的旋涡,那都是江河流动的时候,因为地势等因素所形成的一个个围绕同一个圆心而飞速旋转的涡流。然而,在陆地上也存在着一个被人们称为“旋涡”的地方,这就是美国著名的“俄勒冈旋涡”,科学家们用了种种办法,也没有解开这个谜团。
事情是这样的:在美国俄勒冈旋涡格兰特狭口外沙甸河一带,有一座特别古旧的木屋。这座木屋盖得歪歪斜斜,人们只要往木屋里一走,立刻就会感觉到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把人们往里边拉。如果人们想后退,就会感觉到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把人们拉向木屋的中心。
另外,在这座木屋方圆50米的地方,马儿只要刚一靠近它,立刻惊吓得往回跑,鸟儿也会吓得突然往回飞。这个奇怪的地方,就好像有一股巨大的旋涡一样,所以人们就管它叫“俄勒冈旋涡”。
那么,俄勒冈旋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个地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现象呢?科学家们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对“俄勒冈旋涡”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
科学家们首先做了这样一种试验。他们用一根铁链子拴上一个有13千克重的钢球,把它吊在木屋的横梁上。结果,他们发现这个钢球根本不能垂直地吊在空中,却倾斜着往“旋涡”的中心晃动,科学家们看到这种情况,就轻轻地推一推这个钢球,只见钢球一下子就被推到了“旋涡”的中心。可是,科学家们再想把钢球拉回来,却费了好大的力气。
这就是说,“俄勒冈旋涡”的吸引力的确是存在着的。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吸引力呢?它的这种吸引力又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科学家们一直未弄明白。
美国圣克鲁斯市怪异的小木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海湾也有跟俄勒冈一样一处特别奇怪的地方叫做圣克鲁斯市。1946年,美国的一位飞行员驾驶着一驾飞机飞到圣克鲁斯市上空时,忽然,发现飞机上所有的仪表都失灵了,“哎呀,不好!飞机出现故障了!”可是,他仔细检查,飞机根本就没有什么故障,这是怎么回事儿呢?飞行员继续驾驶着飞机朝前飞去。奇怪的是,当飞行员又飞行了一段距离以后,忽然惊奇地发现,飞机上的仪表又全都恢复正常了。此后,又有几个飞行员飞行到这里,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科学家们听到这个消息,很快发现,在圣克鲁斯市附近也有一座小木屋,小木屋也是倾斜着好像就要倒塌了似的。人们走进小木屋,身体立刻变得倾斜了。有的人竟然倾斜了45°却不会倒下。
科学家们还发现,这座小木屋的一个角落里,斜放着一块木板,形成一个斜坡道。于是,他们把一只球放在斜坡道上,那个球却不会朝着低处降落下去,只是静静地呆在高处。有一个科学家把这个球往下推,只见那个球顺着斜坡道往下滚去,可它还没有滚到最低的地方,竟然掉过头来朝着斜坡道的高处爬了上去,最后在斜坡道的最高处停住了。
科学家们在这座小木屋里,还发现一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头晕脑胀,身体非常不舒服。可是,他们只要一离开小木屋,身体又立刻恢复了正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的科学家说,这座小木屋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因为重磁异常,强大的重力转变为磁力,而强大的磁力又会使得重力异常。那么,这个地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重力呢?还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塔柯斯小镇的五大奇谜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圣塔柯斯小镇西郊,有一块被森林包围着的弹丸之地被称为“神秘地带”。在那里,人体会变高变矮、人能斜立、能在墙上自由行走、球会自动向上滚、铁链会全方位角度摆动,所有这些奇异的现象,使游客们惊愕万分。许多科学家怀疑会有如此“神秘”的地方,纷纷前来考察,结果发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然而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奇特的现象呢?科学家们也迷惑不解。
神秘地带的入口处,有两块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的青石,这两块石板仅相距40厘米左右。看上去,这两块石板与普通石板并没有什么异样,可一旦人站上去,奇异现象就出现了,其中一块石板能使人显得更高大,而另一块石板却使人显得又矮又胖,仿佛像魔石一样变幻着。有一个高个子和矮胖子游客不相信,他俩同时各站在一块石板上,然后又相互交换了位置,引起游客们捧腹大笑。
原来,第一次站立时,高个子越加显得高大,而矮胖子更加矮小肥胖;当他们互换位置时,矮胖子却比高个子更显得魁梧高大了。当时有人怀疑石块有高低,于是拿来了水平仪测量,可结果两块石板同处于一个水平面上。有人拿来了卷尺测量身高,可是站在石板上与站在其他地方的高度竟完全一样。究竟是人们的视觉差错呢?还是卷尺与人一样发生相应的伸缩呢?这就是神秘地带的第一个“奇谜”。
从石板到神秘地带的中心地段,是一条坡度极大的羊肠小道,奇怪的是小道周围的树木都朝一个方向倾斜,游客行走在小道上,身体倾斜是几乎与小道斜坡平行,行人低头看不见自己双脚,却能稳步向前行走。经过斜坡,便是神秘地带中心。那有一间简陋的小屋,四周有污秽木板搭成的围墙。人们一旦进入小屋,身体都会自动向右倾斜,许多游客都想试一试将身体挺直。可到头来,不知不觉地都仍向右倾斜。究竟是一种什么异乎寻常之引力能使身躯倾斜呢?谁也没法说清楚。这是神秘地带的第二个“奇谜”。
小木屋的一侧,有一块向外伸展的木板,人们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木板是很明显倾斜的。当游人把高尔夫球放在木板上,球不向下斜的一方滚落,反而竟向上滚,如果有人用手将球推离木板,球不会垂直而落,而是沿着斜方向掉下来。这是神秘地带的第三个“奇谜”。
在小木屋里,人们可以在没有任何扶持工具的情况下,安然地站在房子的板壁上,甚至可以毫不费力地在板壁上自由自在地行走。这种绝妙的飞檐走壁的“奇谜”,即使训练有素、身怀绝技的杂技演员,也是望尘莫及。这是神秘地带的第四个“奇谜”。
在相邻的另一间小木屋里,横梁上悬挂着一条铁链,铁链的下端系着一个直径25厘米、厚约5厘米的盘状圆形物体,看上去沉甸甸的,犹如台钟的钟摆。奇怪的是这个“钟摆”向一个方向轻轻一推,甚至微微碰一下,便能摆动起来。可是向反方向推,用上全身力气也很难使它摆动。更有趣的是,这个“钟摆”的摆动十分奇特,每过5~6秒钟,它会自动改变摆动方向,一会儿前后摆动,一会儿左右摇动,一会儿竟划起圆圈来。这样周而复始地摆动,游人见之,无不称奇。这是神秘地带的第五个“奇谜”。
圣塔奇斯“神秘地带”发生的种种奇异现象,都是违反牛顿的重力定律的。地球重力场在这个弹丸之地的突出的异样存在,带给现代科学的不仅仅是困惑,它为富于探索精神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窗口。
❾ 美国有哪些著名的沿海公路
美国加州沿海1号公路。
Monterey Bay 的 17 Mile Drive
❿ 为什么美国50号公路被称为 全美最孤独的公路
因为直直一条路,周围什么都没有,不转弯,望过去,看不到尽头,感觉直通天际……
有人回觉答得单调笔直太孤独,也有人觉得很美……
微博上热传的50号公路的图片,大多数都觉得是美的……而且,那个“通往天际”,一下就戳进好多人的心底!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心态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