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煮食
Ⅰ 中国著名烹饪大师都有谁麻烦告诉我
唐泽铨四川宜宾唐家菜第三代传人七滋八味,三十八种烹调方法,成就中国民间第一大菜系,天府之,物华天宝,两江汇聚,人杰地灵。冯广聚“爆肚冯”第三代传人这是一种独具老北京风味的美食,它曾是梅兰芳的最爱,它曾是梁实秋的乡愁,他传承了家族百年的爆肚手艺……刘国栋辽菜泰斗这是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巨型宴席,他用7天时间重现满汉全席,他被称为中国第九大菜系的创始人……陈君凡“同利肉燕”第四代掌门人这是一种酷似馄饨的福州小吃,这是一个犹如魔术表演般的独门绝技,千捶百打中,他传承了130年的打燕皮制作技艺……邵之俊徽菜大师这是一个有着1700年历史的古老菜系,每一道菜肴都是一个传奇,他来自黄山脚下的徽商故里,他曾把家乡菜烧到了欧洲。
郑树国道台府官府菜第四代传人100年前,皇家宫廷菜首次传入哈尔滨;100年后,他重新竖起了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他是中国最年轻的烹饪大师……马忠兰州牛肉面第三代传人它是兰州的城市名片,它被称为中华第一面,他一手打造黄河岸边最顶级的牛肉面馆,他塑造了百年西北小吃的全新形象……贾三西安老贾家第五代传人它是与羊肉泡馍齐名的西安小吃,它被称为古城第一笼,他用20年时间把一个小小的包子铺,变成了名扬全国的中华老字号。
Ⅱ 中国烹饪有哪些
中国的烹饪主要分为四大类:
1、油传热:炒,煎,贴,烹,炸,熘。烹:卤汁不加淀粉勾芡,余同熘。炒后水传热:熬,烩,焖,烧,扒。熬:先把料物炒一炒,然后加汤至熟。
调味料可在加汤前或汤后加。烩:出锅前勾芡,余同熬。焖:亦作炆,先炒,然后加汤和调味品,微火,至熟。烧:加汤和调料后,微火至接近熟,再以旺火收汤。余同焖。扒:出锅前勾芡,余同烧。
2、水传热:氽,涮。煮:投料物于水(凉、温、开),加热至熟;炖:旺火收汤。余同煮。煨:主要用于不易酥烂的料物,如脚爪一类。宽汤旺火。焐:温火久热。余同煨。
3、汽传热:蒸,鲊。
4、其它:卤,酱,熏,烤,炝,腌,拌,拔丝。焗:以盐为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如盐焗鸡,成菜具有味醇厚,鲜香味美的特点。调料:孜然粉。
(2)中国著名煮食扩展阅读:
常见烹饪的预处理方法:
1、肉煲汤前先焯水,汤更鲜。用鸡肉、排骨、羊肉等肉类煲汤前,最好先用水焯一下,有助去除肉中的血沫子和腥味,使煲出来的汤更清亮更鲜美。
2、熬鱼汤之前先煎鱼,汤更白。奶白色是在有乳化性能的蛋白质(如酪蛋白)等的作用下,脂肪微滴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形成的一种乳化现象。也就是说,影响汤呈现奶白色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蛋白质和脂肪。
熬汤前先将鱼煎一下,既有利于鱼中的蛋白质溶解到水中,又提供了一定量的脂肪,因而也有助于产生白汤。需要提醒的是,煎鱼时油不要用太多,以免热量超标。如果感觉汤还不够白,可以加些牛奶。
3、蛋液拌匀米饭后再炒,饭更散。做炒饭讲究的是米要粒粒分开,然而,做蛋炒饭时饭粒特别容易粘在一起,形成一团,不仅入味困难,口感也不均匀。炒之前用鸡蛋液把米饭拌匀,让蛋液包裹饭粒,炒时饭粒之间就不易粘连。
原因在于,蛋液的主要成分是卵磷蛋白和卵黄蛋白,它们加热凝固后黏性降低,很容易搅碎。如果米饭太黏的话,还可以先放在微波炉里高火加热1~2分钟,再中小火加热1~2分钟。需要注意的是,加热时不要盖盖子,否则不利于水分挥发。
4、焯菜前,水里加点盐,更营养。蔬菜焯烫过程中,其中的水溶性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会流失到锅里。但如果提前在沸水中加入1%的食盐,使之接近生理盐水的浓度,蔬菜就处在细胞内外浓度相对平衡的环境中,其可溶性成分扩散到水中的速度就会减慢。
不过加盐切记不能太多,大半锅水加小半勺即可。此外,还可以在沸水中加两滴油,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氧化酶破坏叶绿素,还能保持蔬菜鲜亮的颜色。
5、把水烧开再蒸菜,味更美。无论要蒸的食材是肉类还是蔬菜,都应先将水烧开后再放入原料。肉在遇到温度较高的蒸汽时,外部组织凝缩,从而把内部的鲜味成分锁住,肉也更有光泽。
如果用冷水来蒸菜会导致菜色发黄、发蔫,并且口感也不好;等到水开以后再放入菜,并盖上盖,这样蒸出来的菜色泽鲜艳,更能勾起食欲。
Ⅲ 中国烹饪大师艾青简介
中国彭英大师青青简介是不错的,厨师。
Ⅳ 中国有几大著名的烹饪学校
北方钓鱼复台烹饪学校是制一所以培养高端烹饪人才为目的的国际化培训教育基地,是中国烹饪教育行业的领军品牌。学校以“传承烹饪艺术、弘扬餐饮文化”为理念,汇聚一批烹饪界的名厨大师担任教学指导,以“精英模式”培养烹饪人才,夯实基础,以“半军事化”作为管理模式,培养德才兼备,具备管理能力的创新型烹饪人才。
Ⅳ 中国著名烹饪大师都有谁
唐泽铨
四川宜宾唐家菜第三代传人
七滋八味,三十八种烹调方法,成就中国民间第一大菜系,天府之,物华天宝,两江汇聚,人杰地灵。
冯广聚
“爆肚冯”第三代传人
这是一种独具老北京风味的美食,它曾是梅兰芳的最爱,它曾是梁实秋的乡愁,他传承了家族百年的爆肚手艺……
刘国栋
辽菜泰斗
这是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巨型宴席,他用7天时间重现满汉全席,他被称为中国第九大菜系的创始人……
陈君凡
“同利肉燕”第四代掌门人
这是一种酷似馄饨的福州小吃,这是一个犹如魔术表演般的独门绝技,千捶百打中,他传承了130年的打燕皮制作技艺……
邵之俊
徽菜大师
这是一个有着1700年历史的古老菜系,每一道菜肴都是一个传奇,他来自黄山脚下的徽商故里,他曾把家乡菜烧到了欧洲。
郑树国
道台府官府菜第四代传人
100年前,皇家宫廷菜首次传入哈尔滨;100年后,他重新竖起了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他是中国最年轻的烹饪大师……
马忠
兰州牛肉面第三代传人
它是兰州的城市名片,它被称为中华第一面,他一手打造黄河岸边最顶级的牛肉面馆,他塑造了百年西北小吃的全新形象……
贾三
西安老贾家第五代传人
它是与羊肉泡馍齐名的西安小吃,它被称为古城第一笼,他用20年时间把一个小小的包子铺,变成了名扬全国的中华老字号。
陈伟
开封“陈家菜”第五代传人
它是河南官府菜的代名词,它曾因慈禧太后的赞赏而名振中原,300道家传名菜,他让传统豫菜成为了餐饮界新的时尚……
颜景祥
鲁菜泰斗
,他用50年时间成就烹饪绝技,他见证了鲁菜半个世纪的兴衰……
Ⅵ 中国有名的烹饪大师有哪些人
很多啊,有卢永良.1954年生,1971年参加工作,拜鄂菜大师黄昌祥门下,现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任教。1987年毕业于江苏扬州大学中国烹饪系,大专文凭。全国十名“最佳厨师”之一,曾获“中国烹饪大师”、“高级烹饪技师”、“高级经营师”、“全国百名技术能手”、“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应邀东渡日本讲学,去法国、韩国与同行切磋烹饪技艺,法国巴黎市市长亲自颁发了特别荣誉证书,赴欧洲三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进行中国烹饪技术表演。此外还担任了中国烹饪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烹饪协会副会长,鄂菜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精通“湖北鄂菜”,旁通其他菜系,特别对淡水鱼菜肴制作上有较深的研究,其代表菜有“海参武昌鱼”、“灌汤鱼圆”、“脆炸鳜鱼块”、“撒子糊蟹”“高丽参炖鲍翅”、“碗烧海参青鱼”、“梅菜螺丝五花肉”、“橘瓣鱼氽”等。
1987年在《中国烹饪研究》发表“鳝鱼宰杀技术”、“橘瓣鱼氽制作技术”、“清蒸回鱼制作技术”;1989年在《中国烹饪》发表过“蟹酿橙与橙香鱼氽”。1996年参加高等院校教材编写《餐饮管理》一书,参加《武昌鱼菜谱》、《大中华菜谱》的编写工作。
有余明社,余明社出生于1956年,19971年为武汉市厨师培训班学员,1985年至1987年就读于扬州大学烹饪系。1972年进入武汉市大中华酒楼工作,在大中华酒工作期间,当过厨师、酒楼副经理、经理、支部书记;1999年至2003年调入湖湖北省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任副主任;2003年任湖北经济学院鄂菜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1991年被评为最年青的国家级烹饪调技师;199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技能大师;2000年获第三届中国烹饪比赛(日本东京)团体金奖、个人金牌大奖,是湖北省首位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厨师。
在30余年的灶台案边从厨师教的生涯中,余明社逐步形成了菜肴制作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他对热菜、冷拼和食雕的制作样样精通,均有独到的建树。余明社的代表作品有“蟹蛋回鱼肚”、“羊脂炖宫燕”、“鸽蛋回王”、“一锅鲜”、“长寿龟”、《荆楚第一菜》等等,由青岛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了《中国烹饪大师作品精粹——余明社专集》。在烹饪师厨和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余明社培养出10余名“全国最佳厨师”、“全国优秀厨师”和金牌厨师。
努力奋斗总归有回报,余明社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先后获得了中国烹饪大师、国家评委、中国厨联专业委员会委员、鄂菜大师的荣誉。
Ⅶ 中国国家级著名的烹饪大赛有哪些
CCTV美味中国烹饪大赛
Ⅷ 你知道中国的烹饪始祖是谁吗
中国烹饪始祖—伊尹,姓伊名挚,小名阿衡,生于夏朝末年。
1、伊尹为中国商朝回初年著名丞相、政答治家,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约公元前16世纪初,他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商朝国力迅速强盛。
2、伊尹不但是是中国历史上的贤相,还精通烹饪技术,是历史上第一个以鼎调制五味而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教民众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先河,有“五味调和说”和“火候论”流传于世,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规则。伊尹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调之圣”、“烹饪始祖”和“厨圣”。
Ⅸ 中国十大最顶级的厨师都是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练好刀工首先准备一把好刀,然后再开始练习切菜。
第一:刀功对于厨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一道菜端到客人面前,先不说味道怎么样,首先进入客人眼中的就是菜的整体,所以这点刀功体现的就非常重要了。只有菜品原料切得整齐均匀,整道菜才会看着舒服,这样吃着也舒服。
操作姿势。根据原料性能,左手稳住原料时用力也有大小之分,不能一律对待。左手稳住原料移动的距离和移动的快慢必须配合右手落刀的快慢,两手应紧密、有节奏地配合。切原料时左手必须呈弯曲状,手掌后端要与原料略平行,利用中指第一关节抵住刀身,使刀有目标地切下;刀刃不能高于关节,否则容易切伤手指。右手下刀时要准,不要偏里或向外,保持刀身与菜墩垂直。另外,刀的放置要有固定的位置,要注意保持菜墩、工作台及其周围的清洁卫生。加工生料和熟料的刀具设备要分开放置,不能混用。
切菜首先从黄瓜、萝卜、土豆这些菜开始练习,然后是切肉,当你能把土豆、黄瓜、萝卜切出均匀细丝就算是刀工及格水平了。
Ⅹ 中国十大厨师那几位
IT帅厨姜仁健 姜仁健
浙江千岛湖人 中国烹饪协会会员 上海总厨俱乐部创会成员 中国烹饪名师 餐饮业国家级评委 2001第一届东方美食国际大赛金牌 2006中国十大厨师 2009世界名厨创新大赛特金奖、金牌厨神奖 电视台美食栏目嘉宾评委 上海品味千岛湖酒店美食掌门人 淳味1号·海派餐厅执行董事 口福来·淳味工坊CEO 大成·中国创意菜总经理 上海淳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庆才
1999年在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个人赛中荣获金奖2枚; 2000年在首届东方美食国际大奖赛中荣获金奖2枚、银奖1枚; 2002年在第四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中荣获金奖2枚、银奖1枚、银奖杯1座; 同年在奇山杯全国迷宗菜烹饪大赛中荣获金奖4枚,金奖杯2座。 为海军赢得了荣誉,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士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并当选海军后勤部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其业绩已入选了中华优秀人物大典,中国烹饪名人大典。
就知道这俩
古代
伊尹,为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不衰。
易牙,也名狄牙,为春秋时期名巫、著名厨师,精于煎、熬、燔、炙,又是调味专家,得宠于齐桓公。
太和公,为春秋末年吴国名厨,精通水产为原料的菜肴,尤以炙鱼闻名天下。
膳祖,为唐朝一代女名厨。段成式编的《酉阳杂俎》书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
梵正,为五代时尼姑、著名女厨师,以创制“辋川小祥”风景拼盘而驰名天下,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刘娘子,为南宋高宗宫中女厨,历史上第一个宫廷女厨师,称为“尚食刘娘子”。
宋五嫂,为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高宗赵构乘龙舟西湖,曾尝其鱼羹,赞美不已,于是名声大振,奉为脍鱼之“师祖”。
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名妓,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名传江南。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为她所创制。
萧美人,清朝著名女点心师,以善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袁枚颇为推崇她,《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王小余,清代乾隆时名厨,烹饪手艺高超,并有丰富的理论经验。袁枚《随园食单》有许多方面得力于王小余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