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谢晋著名
❶ 明朝谢晋的故事
我只想说谢晋好像是东晋的把。。。
❷ 我国著名导演谢晋"文革"后的主要代表作品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摇篮》
1980年,《天云山传奇》
1982年,《牧马人专》
1984年,《秋瑾》,《芙蓉镇》,《高山下属的花环》
1989年,《最后的贵族》
1992年,《清凉寺的钟声》
1993年,《老人与狗》
1996年,《女儿谷》
1997年,《鸦片战争》
2001年,《女足九号》
❸ 谢晋和唐伯虎谁是明朝第一才子
解缙,明朝第一来才子,当时盖棺源定论的,这个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能够进入明朝第一任内阁,就已经不简单了,朱元璋这么冷酷的人都能对他说义则君臣,恩犹父子的话,视为奇才,而他又是《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当时的天下这样的人能是寻常人吗? 显然不会。还有,朱高炽能够继位,个人认为解缙功不可没,虽然有三杨,但假如没有解缙的话,朱高炽能那么顺利继位吗?这就要另当别论了。即使解缙自视甚高,觉悟不怎么样,但纵观大明历史,再看解缙各方面的实力与影响,他是当之无愧的明代第一大才子~
❹ 明朝谢晋有首打油诗,其中有一句“吃斋念佛病悠悠,打街骂巷雄赳赳。
吃斋念佛病悠悠,
打街骂巷雄赳赳。
和尚头上弄把梳,
笑死大爷和娘舅。
❺ 谢晋是古代人物还是现代人物
现代人谢晋
谢晋(Jin Xie,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1]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第三代导演代表之一。[2]
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
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后升为导演。他执导的长短影片有20多部。1957年,谢晋执导的《女篮五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3] 、1960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1998年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第25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4]
谢晋于2008年10月18日在其老家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辞世,享年85岁。
古代人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❻ 明朝谢晋
解缙自幼颖复悟绝人,他写制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6)明朝谢晋著名扩展阅读:
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传说他小时候聪颖绝伦,有“神童”之称。在襁褓之中他母亲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五岁时他父亲教他诗文他听一遍就能记住;七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十岁一天背诵千言的文章,终身不忘;十二岁读尽《四书》、《五经》。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
❼ 谢晋是谁呀
谢晋生平: 谢晋(1923—2008),浙江上虞人。电影导演。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入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后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导演的影片《女篮五号》,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和1960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角帽奖;《红色娘子军》,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舞台姐妹》,1980年获第二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天云山传奇》,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牧马人》,1983年获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高山下的花环》,1985年获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芙蓉镇》,1987年获第十届电影百花奖和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如果把二十世纪分成前后两半,要举出后半个五十年中影响最大的一些中国文化人,那么,即使把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谢晋。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纪,电影是无可置疑的文化强者。文化的层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实现方式,则是社会大众的群体性投入。一部优秀的电影上演,常常成为一种全民的节日,谢晋和其他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就是这种节日的执掌者。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谁都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谁都可以评说他们的得失,因此,这片茫茫大地,给了他们最真实的文化地位。历来向社会公开的文化,最少虚假性。 与其他电影艺术家相比,谢晋的特殊性在于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说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谢晋从青年时代一出场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后一直有声有色地保持着指挥若定的主角地位,从让人眼睛一亮的《女篮五号》到让人热泪盈眶的《鸦片战争》,始终让万人瞩目,这种情况不多见。即使在国际文化界,这种以五十年的时间一直拳打脚踢地站立在一个行业的第一线的例子也是罕见的。 谢晋1923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一个书香门第。童年在上海浦东中学求学,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受到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禹、焦菊隐、马彦祥等师辈教导和培育,1943年辍学后,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去重庆中央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黄花岗》、《鸡鸣早看天》等剧中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时他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志向。 1947年至1948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从影后第一部担任副导演的影片是吴初之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讽刺喜剧《哑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篮五号》与《红色娘子军》。由谢晋导演的许多影片曾频频在国际、国内获奖,他是目前中国获奖最多的电影导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国、美国、印度分别为他举行"谢晋电影回顾展"。他的作品得到国内外几亿观众的承认和喜爱,海外影评家们赞誉谢晋为"当今国际影坛上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的影片充满着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他说:"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希望对祖国、对人类有所贡献。 谢晋曾三次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还曾经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干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 谢晋还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美国电影导演工会会员、谢晋曾担任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中国第四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目前,谢晋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谢晋一一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谢晋任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1995年任董事长。1993年3月任上海谢晋一一恒通明星学校校长,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1998年4月谢晋个人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8年6月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历史拒绝琐碎。在中国人好不容易过完一个世纪的时候,一切细微的光点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连贯的努力、不懈的追寻、密集的成功,才能被历史认知。谢晋己被历史认知了,因为他结结实实的拥有半个世纪。他给了人们一种信心: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也可能出现以生命历程组接成的大手笔,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正可由此开启。
❽ 明朝最有名的“首辅”有哪些
朱棣时期的 谢晋抄(编纂永乐大袭典) 杨荣( 朱棣进南京,城外拦截 让其先去先皇陵墓)
土木堡被掠走皇帝 经夺门之变 归位为 时期的 徐有贞( 夺门之变 和搞死于谦 )
正德 时期的 李东阳(文化上) 以及 嘉靖 初期的 杨廷和(辅佐正德 以及 嘉靖大礼仪事件!)
嘉靖中期的 夏言(出名因为他被严嵩 搞下去) 严嵩 (与宋代贾似道,清代和珅几乎1个名气)徐阶(出名是因为搞掉了严嵩)
万历时期 张居正(政策上的 一条鞭法 是 经济学 历史学 政治学 都绕不开的 东西)
❾ 被著名导演谢晋捧红的明星有哪些
好像有很多,因为谢晋导演可是电影界的传奇人物,他是逝世是电影界的重大损失,很多明星都是他一手捧红的,现在成名的有:刘晓庆 赵薇 范冰冰 陈冲等
❿ 明朝时真的有谢晋这个人么
你说的似乎应该是解缙
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解缙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襁褓中教之,一见不忘,六七岁就能即席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童。解缙历明太祖、建文帝、成祖三朝,仕途曲折。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第,授中书庶吉士,初甚受朱元璋爱重。后因“抗直敢言”触怒朱元璋而罢官。建文帝朱允文即位始再出仕。
明初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复杂,政局险恶,而解缙赋性耿直,自难为明成祖朱棣所容。永乐五年(1407),便以“泄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谪迁广西。永乐八年(1410),他入京(今南京)奏事,适值成祖外出,乃谒见太子而还,竟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拷掠备至、受尽折磨。永乐十三年(1415),解缙被锦衣卫帅纪纲活埋雪中而死,年仅四十七岁。籍其家,妻子宗族徙辽东。后谥文毅。解缙才气放逸,下笔不能自休。解缙一生业绩最足称道的,就是主持撰修《永乐大典》。
早在入朝之初,他就向朱元璋提出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的建议,尽管当时未受重视,他仍然提出全书的体制、指导思想以及具体要求。直到永乐元年(1403),成祖才下诏编纂。初由解缙率领一百多人,用一年时间完成,定名为《文献大成》。成祖以其内容不够宏广,于是又加派了姚广孝、刘季篪为监修,动员儒臣文士二千一百余人,重加修辑,用了五年时间,于永乐六年(1408)冬告成,由成祖改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装成一万二千册。广收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总计约三亿七千多万字。内容诰繁,巨细并蓄。《永乐大典》之后,只有清乾隆时编的《四库全书》在规模上超过了它。
解缙为明初书法名家,既精于小楷,又擅长行草,用笔精妙,出人意表。解缙喜欢写狂草,其草书开晚明狂草先河。明何乔远《名山藏》曰:“缙学书得法于危素、周伯琦。其书傲让相缀,神气自倍。”足见解缙书法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