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妇女
Ⅰ 世界著名女性事迹
中国古代杰出女性代表
一代女皇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基础。
705 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女中须眉的印象,然作为女人,也有情意缠绵,柔情若水的一面,于此诗可见。
据《新唐书•艺文志》录有武则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务已佚。令人辑有《武则天集》行于世。
民族团结的象征王昭君
王昭君原名王嫱(约公元前53-?),字昭君,西汉南郡(今湖北省兴山县高阳镇)人,与西施、貂婵、杨贵妃并称我国四大美女。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春(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亲觐元帝,要求“婿汉氏以自亲”。为维护民族团结,王照君毅然“出塞”。入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即皇后),从此汉匈两族和睦相处,“数世不见烽火之警,人民炽盛,牛羊遍野”。董必武有诗赞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容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多才多艺的女诗人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蔡文姬为陈留郡国(今河南)人,汉末著名才女,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著有《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
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献帝兴平年间,时值天下动乱,四处交兵,蔡文姬被南匈奴所掳,没入左贤王名下,在匈奴十二年,生二子。
父亲蔡邕是曹操的挚友,著名学者。曹操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乃遣使者以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被盛传为佳话的“文姬归汉”的故事。
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已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悲愤诗》载于《汉书》,诗倾述战乱之苦及归汉时母子别离之惨,哀怨激愤,感人至深。
杰出女词人李清照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宋词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颠峰,它上接唐诗,下衍元曲,堪作中国韵文的三大典范。在宋词的创作上,能够独树一帜的,首推杰出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一生,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四库全书》提要有这样的评价,“李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佚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也。”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流。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十七岁左右的李清照就才华横溢,所作的诗、词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金兵入据中原,宋高宗偏安一隅,把北方大片国土让给金朝,在流寓南方途中,明诚病死。她境遇孤苦,随难民队伍漂泊于杭州、绍兴、金华等地直到去逝。
此间,所作词,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大玉儿--皇太极之妃,顺治之母。孝庄皇后是我国古代—位贤良卓识、才华出众、功垂青史的杰出女政治家。她在民族矛盾及满洲贵族内部斗争十分复杂的形势下,先后拥立两位小皇帝(六岁的儿子福临、八岁的孙儿玄烨)登基继位;协助三朝(皇太极、顺治、康熙)皇帝统理朝纲,在奠定和发展大清江山的恢弘伟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宋美玲--蒋介石妻,宋美龄,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光芒四射。她有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最有争议与影响的女人
外国女性:
国际劳动妇女运动之母 克拉拉·蔡特金
原子能时代的奠基者 居里夫人
美神眷顾的舞者 伊莎多拉·邓肯
举世闻名的盲聋哑女作家 海伦·凯勒
杰出的小说大师 弗吉尼娅·伍尔夫
时装女皇 可可·夏奈尔
科学奇才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
女性圣经的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娃
印度之鹰 甘地夫人
政坛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
Ⅱ 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女性
1、武则天
武则天,自名武曌,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2、紫式部
紫式部,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作品描写人物心理细腻,文字典雅,情节曲折,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对往后日本文学之影响极大。另著《紫式部日记》,成书于公元1010年秋。
紫式部创造的《源氏物语》开启了日本文学的“物哀”时代,并影响了包括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宫崎骏在内的大批的日本作家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其以“真实”为基础的“物哀”精神更是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并对日本文化造成了深厚的影响,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
3、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让昔日地位低微的护士,于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成为崇高的象征。“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
4、亚历山德拉·柯伦泰
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伦泰是俄国共产主义革命者,她的名字代表着20世纪20年代被击败的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她是“杯水主义”的倡导者,被西方的女权主义者奉为先驱。她是最早正式担任驻外公使的女性之一。
她的作品以表现性解放为主题,她本人对待性关系也持自由的观点,是“一杯水主义”的倡导者,因而在苏联受到正统批评界的攻击,1927年以后,她的小说便不再出版。有意思的是,她的书在苏联成为禁书以后,在中国却大行其道,流行一时。
5、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印度政治家,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是印度现代最为著名及存有争论的政治人物之一。
她一方面为印度在冷战时期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针而令其政绩上蒙上阴影。因其领导印度的十六年间的政治方针相当硬朗、立场坚定,故后人亦称其为“印度铁娘子”。
Ⅲ 我国著名的女性有哪些
武则天( 624 —— 705 ),并州文水(山西文水)人。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死后,武则天随众嫔御入感业寺为尼。 654 年(永徽五年),唐高宗把武则天纳入后宫,拜为昭仪。永徽六年( 655 )十月,当上皇后。 684 年 2 月,废中宗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皇帝,是为睿宗,“居睿宗于别殿,不得有所预。” 690 年 5 月,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上表请武则天当皇帝,皇帝李旦亦上表自请赐姓武氏。于是,武则天批准皇帝及群臣之请,登上皇帝宝座,改唐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二、武则天能够称帝的原因
1 、她本人“通文史,权变多智”,具有超人的魄力和无畏的胆略,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能。这是她能够称帝的基本条件。
2 、她与唐高宗关系密切,得到唐高宗的信任。参与朝政,“忧劳天下”达 24 年之久,并与高宗形成“二圣”局面,不仅得到许多大臣的拥护,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为武则天称帝打下了基础。
3 、高宗临死时下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悉听天后处分”,给了她“临朝称制”的权力。在临朝称制的六年间,她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用铁的手腕平定叛乱,打击政敌,铲除异己,另一方面大力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为当皇帝扫清了道路。
4 、在完全掌握国家权力后,她提倡佛教,奖励符瑞,布政维新,积极为改朝换代制造舆论,为做皇帝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5 、 690 年,准备工作大体就绪,在文武百官、四夷酋长的推戴下,最终“改唐为周”,当上了大周“神圣皇帝”。
三、武周社会状况
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这在制定政策、任免官吏和处理阶级矛盾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武则天继承和完善了唐太宗制定的各项重要制度,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若干改革,使国家的政策更适合于社会的发展。此外,武则天还比较善于处理阶级矛盾和民族关系。在武则天当政的数十年间,除发生过徐敬业等人的叛乱和少数民族贵族的几次侵扰外,社会是相当安定的。
武则天统治时期,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在农业方面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内修建了许多较大的水利工程,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粮食产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手工业方面,铸造业、制瓷业和纺织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商业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商人阶层趋于活跃,商品贸易相当频繁,甚至出现了“交贸往还,昧旦永日”的场面。
武则天统治时期,文化得到振兴。史载,武则天能诗善文,精通书法,著述甚丰。她深知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十分重视学术文化的发展。当时哲学、宗教、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其中宗教、文学和艺术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武则天统治时期,国力也很强盛。从辅佐唐高宗时起,武则天就认识到加强国防的重要意义。临朝称制以后,更加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关系。对于朝鲜、日本、印度、波斯、大食诸国,武则天不仅遣使通好,而且亲自接见外国使者,甚至连他们的路费都想得很周到。对于契丹、突厥和吐蕃等国内少数民族,武则天也采取了扶持的政策,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但是,对于少数民族贵族所发动的侵扰和叛乱,武则天则予以坚决打击。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了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巩固了边防,维护了国家的辽阔疆域。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唐朝的疆域最大。树立在乾陵的六十一蕃臣像,就是当时国力强盛的历史见证。
四、对武则天的评价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武则天有知人之明和纳谏之明,她重视知识,善于用人,能够集中统治阶级的集体智慧。因此,她在决策上很少失误,在行政上卓有成效,她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武则天在唐代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她参政和当政的 40多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得到振兴,国力也很强盛。而这一切都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孝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
庄妃即孝庄皇太后在清朝历史上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帮助年仅六岁的福临战胜多尔衮等强大对手登上帝位,又帮助康熙消灭了鳌拜。在清朝入关之前,庄妃最具传奇的传说就是她劝降了曾誓死不降的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
松锦战役失败被俘后,洪承畴被关押在故宫里边的三关庙内,皇太极多次派人劝降,洪承畴不予理睬,甚至绝食求死。后来降清的汉官范文程前去劝降,他发现洪承畴几次将落在衣服上的灰尘掸去,于是他回去告诉皇太极,说洪承畴“必不死”,美女劝降的计划开始展开。在夜深人静之时,洪承畴卧在床上,这时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妇走到面前,轻声软语地叫声“大人”,然后表示了对洪承畴誓死如归气节的仰慕。洪承畴立刻感觉到被人关心的温暖,世上竟有这样了解他的美女,不禁想到自己统率千军万马的威风和家中的娇妻美妾,求死之心立即动摇。美女见机送上一杯香茶,多日未进食的洪承畴喝下后立刻精神了许多。美女走后,洪承畴觉得人间美好,决定降清。
传说中,这位美女就是庄妃。佟悦介绍,这些都是野史中的传说,没有文字作证。历史资料记载,皇太极亲自到三关庙看望洪承畴,并亲手将貂皮大衣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于是跪地称臣。佟悦分析,在皇太极劝降之前,可能已经有美女做好了招降的前期工作,庄妃劝降也有可能。
吕后; 吕后(前24 —前180 ),名雉,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后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泅水亭长,亭长也就相当今天的派出所长。吕后的父亲过生日,吕后的父亲是沛县县令的好朋友,刘邦拍马屁,当然要去祝寿,刘邦没有什么钱,但他脸皮厚,胆子大,居然虚报一笔礼品就堂而皇之人席。这事是少见的,吕后父亲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把他赶走,一见却大吃一惊,因为吕后的父亲精于相人之术(也就是看面相),刘邦隆准龙颜,有天日之表,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当机立断,不顾妻子的反对,把爱女嫁给了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刘邦。
刘邦将吕后娶过来之后,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的责任,都一骨脑儿地落在吕后一人身上。
早年的刘邦可说有些无赖,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贤惠的吕后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据说刘邦匿居的地方,时常有一片云气笼罩,吕后追踪而至,便一定能够找到刘邦。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率众进人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后当时也水涨船高,被尊称为吕夫人,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后又晋级成了王妃。
但吕后并没有因此过上舒适的日子,在接下来刘邦和项羽打得天昏地暗的楚汉战争中,吕后成了项羽的俘虏,甚至在项羽把吕后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后威胁刘邦时,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我想当时的吕后一定是心寒如冰,透骨冰凉。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吕后一直被囚在楚军之中作人质,受尽了折磨和凌辱,挣扎在生死边缘,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也造成了以后多疑与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变成心地狭隘,紧张恐怖,阴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为强的性情和办事手法。
及至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才将吕后归还刘邦,对吕后来讲,真是恍如隔世。
后来刘邦毁约,重挑衅端,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当上皇帝,吕后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文成公主; 汉藏友好的使者——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80),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亲自迎接,谒见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
青海省玉树县也建有文成公主庙。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动,雕刻精细。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现文成公主庙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许多就不细说!
Ⅳ 世界著名女性
1、弗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1910)
她的职业是护士,她对职业的奉献以及对她的对爱国的奉献给护理专业带来了全新的意义。她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并对其他护士的前景做出了巨大的改变。对她来说,护理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奉献。
2、玛丽·居里(1867-1934)
玛丽·居里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她是世界十大著名发明家之一,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在研制第一台x光机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这是最有用的医疗器械之一。
3、特蕾莎修女(1910-1997)
简而言之,特蕾莎修女可以说是无私的化身,她一生都在帮助穷人和最不幸的人。1979年,她还因为毕生的慈善事业获得了诺贝尔奖。
4、克拉尔·巴顿(1821-1912)
克拉尔·巴顿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教师,她还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所公立学校。她在内战期间与国际红十字会合作,创立了美国红十字会,像这篇文章里的其他鼓舞人心的女性一样,她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他人。
5、玛丽莲·梦露(1926-1962)
玛丽莲·梦露是一位女演员,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打破了好莱坞“无脑金发美女”的刻板印象,她是世界上笑容最好看的十大名人之一,也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权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