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心理学家
Ⅰ 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这些都是做出贡献的学家,现阶段的专家就不写了(原因:有的在我们机构,有些内水平参差不齐,以免容误导大众,真正的心理专家不多)
朱智贤(1908~1991),江苏赣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县人,中国实验心理学家
张耀翔(1893~1964),留美归国后,曾任北京高师、沪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肖孝嵘(1897~1963),中国心理学会、中国测验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教育学会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汪敬熙(1893~1968),中国现代生理心理学家
唐钺(1891~1987),中国现代实验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市分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
孙国华(1902~1958),中国现代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该所发生发展心理学组领导、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学报》常务编辑。
Ⅱ 中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谁
陈大齐
陈大齐(1886~1983),浙江海盐人,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专长普通心理学。
陈大齐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专攻心理学,获文学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浙江高等学校校长、北京政法专门学校预科教授。1914年起任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曾兼任哲学系主任,心理系主任、教务长,并一度代理校长。1930年任考试院秘书长,1934年转任考试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校长。1949年协助苏芗雨创建台湾大学心理学系。
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哲学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学实验,1918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他还系统介绍了当时西方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如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差异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他在理论心理和实验心理上的开拓,是中国现代心理科学建立的基础之一。
陈大齐主要论著:《辟“灵学”》《心灵现象论》《民族心理学的意义》《迷信与心理》《儿童的被暗示性》《德国心理学派略说》和《荀子的心理学说》等。早年译著有《审判心理学大意》([德]马勃原著)、《儿童心理学》([德]高伍柏原著)。
Ⅲ 中国历史上一些比较知名的心理学家有哪些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中国国内著名心理学家简介 朱智贤 朱智贤(1908~1991),江苏赣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等。 朱智贤专长儿童心理学,他几十年来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儿童心理学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尤其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年龄特点与个别特点的关系等问题。 朱智贤的主要论著:《儿童心理学》(1962、1979)(该书受到国内外重视,认为是中国第一部贯彻马列主义观点、吸收国外科学成就、体现中国当前学术水平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1982)、《思维发展心理学》(1986)、《心理学大词典》(主编,1990)等书。 周先庚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县人,中国实验心理学家。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理工科,1924年毕业。1925~1930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 周先庚主要的研究工作为汉字心理的实验,成果连续在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他热衷于阅读心理实验仪器的设计与改良,曾发明四门速示机并写出论文在第九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宣读。他还撰文分析汉字的完形结构,提出汉字分析三要素,即位置、方向及时间连续,为实验工作提供基础。 1935年开始与陈立合作,进行中国最早的工业心理调查实验研究,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工作被迫中断。抗战前夕他曾受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委托,在河北省定县主持年龄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得出一条7至70岁受试者的识字能力曲线,当时心理学界称它为周先庚曲线。 周先庚在1980~1985年间,先后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了《心理学纲要》《社会心理学》等专著 张耀翔 张耀翔(1893~1964),湖北省汉口人。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时首任会长。192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 ——《心理》,并担任主编。1920年留美归国后,曾任北京高师、沪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毕生从事心理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心理学科普工作。 张耀翔重视科学实验,在北京高师建立了实验室。他在1940年提出了九条著名的关于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途径建议(《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其精辟的见解,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张耀翔的著作涉及领域较广,主要论著有:普通心理学方面的专著《感觉心理》、《情绪心理》(1947)、《心理学讲话》(1945)、《儿童之语言与思想》(1948)等;教育心理方面的论文《成人学习心理的研究》(1931)、《根据交替反应原理讨论破除习惯的方法》(1940)等;心理学史方面的论文《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1940)、《巴甫洛夫的治学精神》(195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述评》(1959年)等。 肖孝嵘 肖孝嵘(1897~1963),1919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26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心理学,1927年6月获硕士学位。后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系统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1928年8月再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继续研究,1930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即赴英、法、德等国心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的心理学调查研究工作。在美国留学期间曾任研究助理和儿童福利研究所研究员,在美国心理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荣获美国“科学荣誉学会”“心理学荣誉学会”金钥匙。1931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心理系主任、心理研究所长等职,先后历十余年。1949年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1952年解放后院系调整后,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曾发表论文约四十余篇,专著十余种。肖孝嵘曾任中国心理学会、中国测验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教育学会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還有許多
记得采纳啊
Ⅳ 中国近代著名的心理学学者
钟友彬
男,“认识领悟疗法”创始人。925年生于山东藤县,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2009年3月26日病逝。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委员会主任。擅长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先后发表论文63篇,其中代表论文为“神经衰弱病人对心因的否认”;“精神症状病人心理分析”等;被成为中国的“佛洛依德”,声望极高。
郭念峰
1938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现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残联康复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特奥会副主席。
郭念峰教授是我国建国后最早从事心理学学习、伴随国内心理学行业发展并长期致力于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心理学家之一,在感觉心理学及神经心理学领域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也是我国较早与国外多所大学进行理论交流的心理学访问学者。
通过多年对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深入研究,郭念峰教授在推动国内心理咨询职业化的进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于2001年主编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等学术著作,成为目前国内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陈立
陈立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家。专长工业心理学和心理测验。字卓如,湖南平江人。1928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1930年留学英国,1933年获伦敦大学理科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工业心理研究所、德国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35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工业心理研究员。1939年起任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1957年任浙江师院院长,1979年起任杭州大学校长,并筹建心理学系。曾兼任浙江省科普协会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大网络全书?心理学卷》编委会副主任。他是中国工业心理学的奠基人。1935年出版的《工业心理学概观》一书,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心理学专著。1949年前,先后深入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工厂调查劳动环境对生产的影响,试图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发表过一些研究报告。1949年后又领导一些教师和研究生,在杭州市部分工厂开展对事故分析、细纱工培训、操作分析、工艺流程、视觉疲劳等方面的研究,并发表若干论文。在心理测验方面造诣也很深。1948年在美国《发展心理学报》杂志发表《一套智力测验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因素研究》,证明因素组成随年龄而简化,批评了斯皮尔曼的G因素不变的论断。后被土列尔《人类差异心理学》评价为G因素发展研究中的转折点。50年代中还对杭州4000多名4~15岁儿童的身体发育进行了24个项目的测量,为儿童的身体发育提供了可靠数据和一般规律,曾发表《杭州市4~15岁儿童的身体测量的初步报告》(1956)。80年代为告诫人们不要滥用测验,也不要禁用测验,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专门在《心理科学通讯》上发表了《我对测验的看法》(1982)一文。重要专著和论文还有《工业心理学简述》、《感觉阈限和智力活动中的起伏》(博士论文)、《精神分析与儿童教育》、《德国的军事心理学》、《泛论心理学的性质问题》《关于心理学性质的几个问题》《随意运动的机制》《程序教学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程序教学中若干理论问题》《儿童色、形抽象的发展研究》《儿童色、形抽象的跟踪实验》和《色形爱好的差异》等。
林崇德
1941年生,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组召集人,并兼任26所大学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专著16部,主编近4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主持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4项。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师德标兵”的称号。其爱好为教书育人,培养博士51位,硕士66位。他的“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中”被学术界所赞扬。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教育家本杰明·斯波克(Benjamin.Spock)相媲美,我国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誉他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Ⅳ 中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谁
1、潘菽(1897-1988)心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2、艾伟(1890-1955),中国近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主要代表作:有《高级统计学》《初级统计学》 《初级教育心理学》《师范科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3、叶麟(1893-1977),原名祥麟,字石荪,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书。翻译出版有:《阿朵耳夫》、《从心理学观点论述小说中景物的写法》、《导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列宁对苏联教育的贡献》等。
4、陈立(1902.7.22-2004.3.18),湖南平江人,我国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智力理论和心理测验研究的先驱。
5、朱智贤,字伯愚,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建国后历任中央出版总署教育组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心理学博士林崇德。
6、李一,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研究,潜能开发研究与自信心训练,心理咨询诊疗。
7、宴松,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兼职副教授,研究兴趣:视知觉、目标识别、感觉记忆与工作记忆、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认知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
8、彭凯平,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导,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研究兴趣包括社会和文化心理学、文化和认知、应用社会心理学。最近的工作涉及到自我概念,辩证思维,行为经济、领导决策,组织文化等。
(5)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扩展阅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日益发展,为中国心理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以及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员迅速增加。。在全国各师范院校及部分医学院、体育学院设立了心理学教研室或教研组,开设必修或选修的心理学课程。
在全国学科规划中,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制订了12年发展的远景规划(1956年),明确了学科发展的新前景。
心理学界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与实际结合的问题,明确了科学必须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方向。为此相应地加强了研究工作的规划和干部的培养,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学院中设置了心理学专业(北京大学在院系调整时就有了心理学专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及全国各院校心理学教研室、组陆续恢复活动。先后在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了5个心理学系。重新组织修订了全国心理学科规划。召开了各种专业会议和学术年会。
中国心理学会设立了各种专业委员会。两个曾经中断了的刊物《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通讯》也先后复刊。重新修订和新出版了多种教材、专著、论文集或丛书。
Ⅵ 哪一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提出
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得到了心理学界的较多认可。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相统一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普遍适用的评价体系。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通常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相对性。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得到了心理学界的较多认可。
Ⅶ 中国最好的心理学家是谁
心理学我国现在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不同方向;
按派别内来分,有学院派,医院派,和在容社会上做心理咨询工作的一派.
各个方向,各个派别都有他们自己最好的心理学家.要看你想跟哪一种心理学家交流咯.
Ⅷ 近现代最著名的心理学家都有谁啊中国的又有哪一些呢
中国:潘菽(1897―1988)心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艾伟(1890~1955),中国近现代著名心理学家。陈立,我国最早从事工业心理研究的著名工业心理学家,最早采用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代表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