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鲁迅著名作品

鲁迅著名作品

发布时间: 2020-12-18 02:34:21

1. 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的作品有: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文学论著:
《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
《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年级上6课)等作品。

论文集:
《门外文谈》

杂文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杂忆》《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反驳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墓碣文》《“友邦惊诧”论》,鲁迅的自撰文《鲁迅自传》.这些文章都被摘入《鲁迅全集》.

2. 鲁迅代表作

鲁迅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1、小说集:《呐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2、鲁迅杂文合集:《坟》1927年3月,未名社,《热风》1925年11月,北京北新书局。《华盖集》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华盖集续编》1927年5月,北京北新书局。《续编的续编》1948年,上海出版公司。 《而已集》1928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三闲集》1932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南腔北调集》1934年4月,上海同文书店。《二心集》1932年,上海合众书店。《花边文学》1936年6月,上海联华书店。《伪自由书》1933年10月,上海青光书局。《准风月谈》1934年12月,上海联华书店。《且介亭杂文》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集外集》1935年5月,上海群众图书公司 。《集外集拾遗》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集外集拾遗补编》1952年,上海出版公司。

3、鲁迅学术专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2)鲁迅著名作品扩展阅读: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3. 介绍鲁迅的代表作品

代表作:《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呐喊》、《野草》、《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伤逝》、《彷徨》、《论睁了眼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国小说史略》、《两地书》等。

1、《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2、《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是由现代文学家鲁迅著作的第一部系统地论述中国小说发展史的专著。这部专著从远古神话传说讲起,至清末谴责小说为止,完整地论述了中国小说的起源和演变,精当地评价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家和作品,深刻地分析了前后期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者在论述中国小说的发展演变时,不仅从文学本身寻找其进行的线索,而且特别注意把小说这种文学现象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社会风气、学术思想等对小说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并从其相互关系、作用与反作用的角度,阐明了中国小说发展的规律。

其见解精辟,材料丰富、线索明朗而清晰,给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专著取材详实,分析精当,结构谨严,脉络清楚,内容丰富,填补了小说研究史上的空白。

3、《两地书》

《两地书》第一部分说的是女师大的事,没有一点情啊爱啊的;第二部分是厦门与广州间的通信,生活琐事居多,关爱之情已溢于言表;第三部分是北京上海间的通信,也是生活琐事居多,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对鲁迅的认识,我想大凡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是有所知的。在那个时代,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一杆旗,既是新文化的代表,也是年轻知识分子的的路标,还是时代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曾经给予了鲁迅高度的评价,我想应该是得到了绝大部分中国人的认同的。

但对于许广平,了解的人怕是不多。而且大多停留在“鲁迅夫人”的层面上。在鲁迅的光环下,再耀眼也难显光辉。

4、《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5、《呐喊》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4. 鲁迅的作品和内容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5. 鲁迅的著名文学作品

1、《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

该小说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鲁迅:

2、《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讽刺了中国传统礼教和中国人的陋俗。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

3、《野草》是鲁迅唯一一部短篇散文诗集,收录了鲁迅在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所写的散文诗二十三篇,包括《秋夜》、《复仇》、《希望》、《雪》、《死火》、《过客》、《立论》、《一觉》、《风筝》等。

《野草》于1927年由北新书局初版,后收入《鲁迅全集》。

4、《孔乙己》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该篇小说的主人公。这篇小说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孔乙己作为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缺乏实际技能,只会诸如“‘茴’下面的‘回’字有几种写法”这样的迂腐“知识”。

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馆里人们嘲笑的对象,后来因为偷书而被打断了腿。根据小说的内容,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大人》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小说暴露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科举制度制造了大量只懂钻故纸堆,没有实际营生技能的读书人。小说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底层人物形象,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5、《鲁迅·故事新编》是2006年文物出版社发行部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故事新编》 是鲁迅作品中仅有的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其内容有: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等。

6. 鲁迅一生的作品有哪些

鲁迅(1881.9.25—1936.10.19)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 原名周樟涛,后改名周树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81年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鲁迅全集》中所收最早的短文《戛剑生杂记》写于这一年。
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1903年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写了第一篇用文言写的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不迁往北京,任部员和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员。后任佥事和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公余校录古籍,研究佛学和金石拓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一本短篇小说《呐喊》出版。1926年第二本短篇小说《彷徨》出版。这些作品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力作,对后来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除了小说,又开始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多篇《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最初的杂文集《热风》出版于1925年。此后机会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这些杂文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解剖社会和人性深刻遒劲,文风犀利活泼,有极强的战斗力和感染力,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样式。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未名社,终其一生培养文学青年付出了巨大精力。
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4月因看穿了国民党反革命的真面目愤而辞职。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并开始研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193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在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为剿中与“民族主义”等派别开展论战,也批评了内部的“做”倾思潮,有力的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他留下约一千万字的文化遗产,许多著作译成多种文字,充实了世界文学宝库。他把一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安葬时,上海民众代表敬献一面白地黑字的旗帜覆于棺上,上面写着“民族魂。”

[著作书目]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1924,新潮社;修订本,1931,北新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1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散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 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 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编《二心集》时被审查机关删存之杂文)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 杨霁云编,鲁迅校顶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来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未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选集(1—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 唐弢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 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 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 唐弢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 吴元坎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10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黑迹(1—2册)1958——1959,文物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诗歌注 周振甫注,1962,浙江人民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社)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迭文集 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1980,文物
鲁迅手稿全集十卷集注释索引 1980,四川人民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 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中国矿产志 与顾琅合编,1906,上海普及书局
石喻经 僧伽斯那著,鲁迅辑录,191,金陵刻经处
会嵇郡故书杂集 1915,会嵇周氏版
小说旧闻钞 编,1926,北京北新;重订本,1935,上海联华书局
唐宋传奇集(上下册)编,1927—1928,北新
近代木刻选集(1—2册)编选,1929,朝花社
一?谷虹儿画选 编选,1929朝花社
毕亚兹莱画选 编选,1929,朝花社
新俄画选 编选,1930,光华
梅斐尔的木刻士敏土之图 编,1931,三闲书屋
高尔基文集 编,1932,光华
肖伯纳在上海 编,1933,上海野草书屋
北平笺谱 与郑振合译,1933,北平版画丛刊会
木刻纪程 编选,1934,上海铁木艺术社
引玉集(苏联版画集)编选,1934,三闲书屋
十竹斋笺谱 与郑振铎合编,1934,北平版画丛刊会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编选,1935,良友
凯绥?珂勤惠支版画选集 编选,1936,文生
海上述林(瞿秋白译文集)编,1936,上海诸夏杯霜社
古小说钩沉 辑录,1939,鲁迅全集出版社
嵇康集 编校,1956,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

[翻译书目]
月界旅行(科幻小说)法国儒勒?凡尔纳著,1903,日本东京进化社
地底旅行(科幻小说)法国儒勒?凡尔纳著,南京启新书局
域外小说集(上下册)与周作人合译,1909(自刊)
爱罗先珂童话集 俄国爱罗先珂住,与胡愈之等合译,1922,商务
工人绥惠略夫(中篇小说)俄国阿尔志跋绥夫著,1922,商务
现代小说译丛,苏联安特莱夫等著,与周作人合译,1922,商务
一个年轻的梦(剧本)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1922,商务
现代日本小说集 日本森欧外等著,与周作人合译,1923,商务
桃色的云(童话剧)俄国爱罗先珂著,1923,新朝社
苦闷的象征(论文)日本厨川白村著,1924,未名社
出了象牙之塔(论文)日本厨川白村著
小约翰(童话荷兰望?蔼覃著,1928,未名社
思想?山水?人物(随笔)日本鹤见辅著,1928,上海北新
壁下译丛(论文)俄国开培尔等著,1929,上海北新
近代美术史潮论(论文)日本板坦鹰穗著,1929,上海北新
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论文)日本片上伸著,1929,大江书铺
艺术论 苏联卢那察尔斯基著,1929,大江书铺
文艺与批评 苏联卢那察尔司基著,1929,水沫书店
文艺政策(苏联文件汇编)日本藏原惟人等辑译,1930,水沫书店
艺术论 苏联普列汉诺夫著,1930,光华
毁灭(长篇小说)苏联法捷耶夫著,1931,大江书铺
竖琴(短篇小说集)苏联扎弥亚丁等著,与柔石等合译,1933,良友
十月(长篇小说)苏联雅柯夫列夫著,1933,神州
一天的工作(短篇小说集)苏联绥拉菲摩维支等著,1933,良友
表(中篇小说)苏联班台莱耶夫著,1935,生活
俄罗斯的童话 苏联高尔基著,1935,文生
死灵魂(第1部,长篇小说)俄国果戈里著,1935,文生
坏孩子和别的奇闻(短篇小说集)俄国契诃夫著,1936,联华书局
苏联作家二十人集(《竖琴》与《一天的工作》二书合集)1936,良友
鼻子(短篇小说俄国果戈里著,1942,桂林文化合作事物所
恶魔(短篇小说)苏联高耳基著,1942,桂林文代会作事务所
鲁迅译文集(1—10卷)1958,人文

[研究资料书目]
关于鲁迅及其著作(许寿裳编)1926,开明
鲁迅在广东(钟敬文编)1927,北新
鲁迅论(李何林编)1930,北新
鲁迅批判(李长之)1936,北新
鲁迅纪念集(1—5辑,鲁迅纪念汇编)1936,北新
鲁迅研究(夏征农编)1937,生活
鲁迅先生纪念集(鲁迅纪念委员会编)1937,文生
漫画阿Q正传(丰子恺)1937,开明
鲁迅新论(王明等)1938,新文出版社
思想家的鲁迅(鲁座)1938,上海译报图书部
鲁迅的创作方法及其他(景宋、巴人等)1959,重庆读书出版社
回忆录迅及其他(郁达夫等)宇宙风社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1940,重庆妇女生活社;1949,三联
论鲁迅(茅盾、适宜编)1940,重庆生活
鲁迅论及其他(冯雪峰)1940,充实社
论鲁迅杂文(巴人)1940,上海远东书店
阿Q—鲁迅名著评论集(路沙编)1940,重庆新生图书公司
论《阿Q正传》(路沙编)1941,桂林草原书店;重版改名为《论阿Q》1949,耕耘出版社
论鲁迅的思想(平心)1941,长风书店
鲁迅研究丛刊(1、2辑,萧军编)1941,延安鲁迅文艺出版社
中国人和中国人的镜子(何干之)1942,桂林民范出版社
鲁迅的书(欧阳凡海)1942,桂林文献出版社
中国作家与鲁迅(茅盾、景宋等)192,广西学习出版社
鲁迅正传(郑学稼)1942,重庆胜利出版社
民元前的鲁迅先生(王冶秋)1943,重庆娥眉出版社;书名改为《辛亥革命前的鲁迅先生》,1956,上海新文艺
鲁迅传(日本小田岳夫,单外文译本)1943,长春艺文书房;任鹤鲤译本,1945,上海星洲出版社;范泉译本,1946,上海开明
鲁迅先生二三事(孙伏园)1944,重庆书屋;1980,湖南人民
鲁迅手册(邓珂云编)196,上海群众杂志社
鲁迅回忆(荆有麟)1947,上杂
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1947,台北台湾文化协进会
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1947,上海娥眉出版社;1953,人文
人民文豪鲁迅(平心)1947,上海心生阁;1956,新文艺
鲁迅传(王士箐)1948,上海新知书店
鲁迅事迹考(林辰)1948,开明;1955,新文艺
鲁迅的道路(胡绳)1948,香港生活书店
鲁迅的散论(雪苇)1948,大连光华店;1951,华东人民
鲁迅思想研究(何干之)1949,哈尔滨东北店
鲁迅全集校读记(孙用)1950,作家书屋
鲁迅作品及其他(胡今虚)1950,泥土社
欣慰的纪念(许广平)1951,人文
鲁迅小说讲话(许杰)1951,泥土社
鲁迅(王士箐)1951,三联
鲁迅—伟大的思想家与伟大的革命家(徐懋庸)1951,中南人民
鲁迅与中国文学(王瑶)1952,平民
我所认识的鲁迅(许寿裳)1952,人文
会议鲁迅(冯雪峰)1952,人文
鲁迅的故家(周寿寿)1953,上海出版公司
论鲁迅(国外作家评论鲁迅)1953,泥土社
鲁迅思想的逻辑发展(华岗)1953,新文艺
鲁迅作品的分析(1—3卷,朱彤)1953—1954,上海东方书店
向鲁迅学习(唐弢)1953,平民
鲁迅小说助读(许钦文)1953,北新
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徐中玉)195,上海自由出版社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周遐寿)1954,上海出版公司
关于鲁迅的生活(许广平)1954,人文
鲁迅《野草》探索(卫俊秀)1954,泥土社
《野草》探索(冯雪峰)1956,新文艺
鲁迅小说论集(李桑牧)1956,长江
跟青年谈鲁迅(冯文炳)1956,中青
《呐喊》分析(许钦文)1956,中青
鲁迅作品论集(陈涌等)1956,中青
忆鲁迅(茅盾等)1956,人文
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1956,大会编辑出版
回忆鲁迅先生(李霁野)1956,新文艺
鲁迅先生的幼年时代(许钦文)1956,浙江人民
鲁迅传略(朱正)1956,作家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唐弢)1957,新文艺
鲁迅的青年时代(周岂明)1957,中青
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地方(孙世恺)1957,北京
鲁迅研究(刘涉溪等)1957,作家
关于鲁迅的小说、杂文及其他(徐中玉)1957,新文艺
论阿Q和他的悲剧(王西彦)1957,新文艺
鲁迅作品研究(吴奔星等)1957,江苏人民
鲁迅的文艺思想(以群)1957,新文艺
《故事新编》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风格(《文艺月报》编)1957,新文艺
鲁迅在文学战线上(唐弢)1957,中青
鲁迅讲学在西安(单演义)1957,长江
鲁迅研究概述(邵伯周)1957,湖北人民
鲁迅的小说(巴人)1957,新文艺
鲁迅研究札记(胡冰)1958,新文艺
回忆伟大的鲁迅(沈尹默等)1958,新文艺
鲁迅创作的艺术技巧(朱彤)1958,新文艺
鲁迅亲友谈鲁迅(张能耿)1958,浙江东海文艺
鲁迅—他的生平和创作(王士箐)1958,中青;增订本改名为《鲁迅传》,1959
《彷徨》分析(许钦文)1958,中青
和鲁迅相处的日子(川岛)1958,人文,1979,四川人民
鲁迅研究资料编目(沈鹏年)1958,上海文艺
回忆鲁迅房族和社会环境35年间的演变(观鱼)1959,人文
鲁迅作品讲话(何家槐)1959,长江
心灵的历程(李桑牧)1959,长江
鲁迅回忆录(许广平)1961,作家
论阿Q的典型问题(1922—1961),1961,华东师大中文系资料室编印
鲁迅诗歌注(周振甫)1962,浙江人民
仰止集(林如稷)1962,四川人民
我论鲁迅(苏雪林)1967,文星
关于鲁迅(梁实秋)1970,台北爱国眉出版社
鲁迅《野草》注释(李何林)1976,陕西人民
回忆鲁迅(周建人)1976,上海人民
鲁迅研究参考资料 1977,上海师大
鲁迅回忆录(第1、2集,宋庆龄等)1978—1979,上海文艺
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陈淑渝)1978,北京人民
鲁迅早期五篇论文注释(王士箐)1978,天津人民
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林非)1978,上海文艺
论鲁迅的小说创作(吴中杰、高云)1978,上海文艺
鲁迅年谱(王观泉)1979,黑龙江人民
鲁迅年谱 1979,安徽人民
鲁迅年谱(上下卷,鲍昌、邱文治)1979—1980,天津人民
鲁迅小说论稿(林非)1979,天津人民
我心中的鲁迅(周建人、茅盾等)1979,湖南人民
鲁迅研究资料索引(上下册,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院合编)1980—1982,人文
鲁迅回忆录正误(朱正)1979,湖南人民;修订本,1986,人文
读鲁迅书信札记(马蹄疾)1980,湖南人民
鲁迅书简追忆(黄源)1980,浙江人民
鲁迅文学道路(冯雪峰)1980,湖南人民
《鲁迅日记》札记(包子衍)1980,湖南人民
鲁迅演讲资料钩沉(朱金顺辑录)1980,湖南人民
鲁迅的印象(日本增田涉著,钟敬文译)1980,湖南人民
第一块基石(王西彦)1980,上海文艺
鲁迅笔名索解(李允经)1980,四川人民
《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李希凡)1981,上海文艺
地狱边沿的小花—鲁迅散文诗初探(闵抗声)1981,陕西人民
鲁迅评传(曾庆瑞)1981,四川人民
鲁迅创作道路初探(王士箐)1981,社科
鲁迅美学思想论稿(刘再复)1981,社科
《野草》铨释(许杰)1981,百花
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萧军)1981,黑龙江人民
鲁迅哲学思想研究(张琢)1981,湖北人民
鲁迅手稿管窥(朱正)1981,湖南人民
鲁迅思想探索(齐一)1981,上海人民
鲁迅旧诗集解(张恩和)1981,天津人民
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戈宝权)1981,陕西人民
鲁迅诞辰百年纪念集(鲁博研究室编)1981,湖南人民
鲁迅思想研究(马良春)1981,社科
忆念鲁迅先生(黄源)1981,人文
鲁迅传(林志浩)1981,北京
鲁迅小说论稿(陈鸣树)1981,上海文艺
鲁迅著译系年目录(上海鲁迅纪念馆编)1981,上海文艺
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论文集(复旦大学鲁迅研究室编)1981,复旦出版社
《阿Q正传》在国外(戈宝权)1981,人文
编辑生涯忆鲁迅(赵家壁)1981,人文
鲁迅年谱(第1卷,鲁博研究室编)1981,人文
鲁迅诞辰百年纪念集 1981,湖南人民
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乐黛云编)1981,北大出版社
鲁迅研究百题 1981,湖南人民
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81,湖南人民
鲁迅传(林非、刘再复)1981,社科
鲁迅与北京风土(邓云乡)1982,文史资料出版社
北京大学纪念鲁迅百年诞辰论文集(王瑶等)1982,北大
鲁迅评传(彭定安)1982,湖南人民
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鲍晶编)1982,天津人民
周作人回忆录 1982,湖南人民
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下册,李宗英、、张梦阳编)1982,社科
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哲理和心理内涵(吕俊华)1982,陕西人民
《野草》研究(孙玉石)1982,社科
《两地书》研究《王得后》1982,天津人民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王富仁)1983,陕西人民
鲁迅思想与杂文艺术(邵伯周)1983,陕西人民
鲁迅年谱(1—4册,李何林主编)1984,人文
鲁迅故家的败落(周建人口述,周哗编写)1984,湖南人民
鲁迅先生与未名社(李霁野)1984,人文
鲁迅论(陈涌)1984,人文
鲁迅综论(杨义)1984,陕西人民
论《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及历史意义(林非)1984,天津人民
鲁迅的美学思想(唐弢)1984,人文
鲁迅作品论集(王瑶)1984,人文
鲁迅与日本文学(刘柏青)1985,吉林大学出版社
STYLIST—鲁迅研究的新课题(李国涛)1986,陕西人民
人间鲁迅(第1卷,探索者;林贤治)1986,花城
鲁迅文化思想探索(金宏达)198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鲁迅精神(正一)1986,新疆人民
鲁迅研究(上册,林志浩)198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宗论》(王富仁)198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迅杂文研究六十年(张梦阳)1986,浙江文艺
鲁迅研究新论(廖子东)1987,广西人民
鲁迅研究史(上卷,袁良骏)1986,陕西人民
鲁迅述林(林辰)1986,人文
鲁迅的论辩艺术(李永寿)1988,陕西人民
心灵的探秘(钱理群)1988,上海文艺

7. 鲁迅的代表作都有哪些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回。著名文学答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品有:

  1.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2.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3. 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课本)、

  4.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8. 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作品有那些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故乡》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阿Q正传》《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杂忆》《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反驳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墓碣文》《“友邦惊诧”论》,鲁迅的自撰文《鲁迅自传》。


9. 鲁迅的最著名的作品

《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已己》、《药》都是鲁迅的代表作。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