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著名作品
Ⅰ 能推荐几首巴赫的经典曲目
个人总结巴赫作品中好听又经典:《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回号乐队组曲》中的第三首《答G弦上的咏叹调》,《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双提琴协奏曲》,《意大利协奏曲》,《2,3声部创意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管风琴与乐队版都好),《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号》,《无伴奏小提琴第四号》第5乐章“恰空”
经典但不是很好听:《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哥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音乐的奉献》
Ⅱ 巴赫的著名作有哪些
小小艺复术家、圣母颂、《勃兰制登堡协奏曲》
羽管键琴和弦乐的协奏曲七首
两架羽管键琴和弦乐的协奏曲三首
三架羽管键琴和弦乐的首
A小调四架羽管键琴和弦乐协奏曲(维瓦尔迪协奏曲Op.3No.10的改编曲)
长笛、小提琴、羽管键琴、弦乐协奏曲
羽管键琴、双簧管、弦乐曲
A小调小提琴与弦乐曲
E大调小提琴与弦乐曲
D小调两把小提琴和弦乐
D小调小提琴、双簧管与弦乐曲(羽管键琴协奏曲的改写稿)
四首组曲
Ⅲ 巴赫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哪些
《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歌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意大利协奏曲》等。
1、《平均律钢琴曲集》
《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
2、《勃兰登堡协奏曲》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J.S.巴赫 (1685-1750)以精湛的对位技巧赋予复调音乐无限的魅力。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他众多管弦乐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组。全曲共6首,每首的乐器组合各不相同。
3、《歌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晚期的一部键盘作品,1741年出版。全曲32段,全部演出40-80分钟。这部作品长期不受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前半叶。女大键琴家兰多夫斯卡(Landowska)的公开演奏及录音。
4、《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被认为是古典音乐无可比拟的巅峰之作。《马太受难曲》是巴赫一生5部受难曲创作中最完美,也是最出名的一部。
5、《意大利协奏曲》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是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图书作品《巴赫意大利协奏曲》作者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向来以出版最具权威性的依据作曲家手稿及第一次出版(俗称“原版”)的版本而著称。
Ⅳ 巴赫的代表作是什么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代表作是:《勃兰登堡协奏曲》内,《马太受容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等。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
(4)巴赫著名作品扩展阅读: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的音乐体现了生活在18世纪德国普通市民的思想。他深受着生活给他带来的痛苦,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感受,虽然他消极、屈服,但也还没有看到改变生活的途径。他觉得一个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就是巴赫在他的艺术中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市民之间的这种人文主义的思想。
Ⅳ 巴赫的著名作品有哪些啊、还有顺便把他介绍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1685—1750)被称之为“西方音乐之父”。另外还专有两位“属巴赫”都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儿子,也都是著名音乐家。
巴赫(巴哈)(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以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及大量的教堂音乐和器乐曲而著称。他把前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传统概括地加以研究并汇集在一起,使之更加丰富多彩。他的先辈世代均为乐师,他的4个儿子均为作曲家,使得巴赫家族在德国音乐史上颇具传奇色彩。
个人作品:
《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
Ⅵ 巴赫的音乐作品有哪些
《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
1、《勃兰登堡协奏曲》
1721年巴赫收集了他的六首最好的协奏曲献给勃兰登堡的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侯爵,这就是著名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 又名伯兰德伯格协奏曲,
展现了绚丽多彩而又富于独创性的对比,华丽而高超的复调手法,活跃而宏伟的旋律,可以说,巴赫用这首作品把大协奏曲这种当时已经趋于过时的体裁推向了最后的高峰。
2、《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3、《b小调弥撒曲》
巴赫于1733年写成了这部弥撒中的“恳求主,赐怜悯”(Kyrie)和“荣耀颂”(Gloria)这两段,是为了奉献给萨克逊的选侯西格斯蒙德三世(Sopsmundm)的,当时这位选侯是巴赫所居之地的地方长官,后来成为波兰的国王,
巴赫将这两段乐曲奉献给他并附有一信,请求选侯指派他为选侯的宫廷作曲家,信中还说:“这两首作品可以算作我的作品中非常有特殊意义的乐曲。”巴赫所说的完全是事实,这部作品确实是巴赫有非常意义的顶峰作品。
4、《平均律钢琴曲集》
《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平均律是欧洲音乐的基本律制。
5、《法国组曲》
法国组曲是巴赫献给他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的,其中前五首包含在《为安娜.玛格达莲娜的键盘曲集》,第六首是后来追加的。
作品大约写于1722-1725年,主要创作时间仍属于科藤时期(1717-1723),这段时期确实是巴赫创作器乐作品的一个高峰期。
Ⅶ 巴赫有哪些作品
巴赫为羽管键琴及楔槌键琴写了大量的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赋格曲、组曲、变奏曲、奏鸣曲、随想曲、小品以及这两件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等等。他在作品中还运用了自己在管风琴创作中的经验,如将即兴性、悲壮的气概、复调形式等吸收进来,并借鉴了法国键盘乐、小提琴艺术及琉特琴音乐的因素。他为这两种键盘乐器谱写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f小调托卡塔》、《c小调托卡塔》、《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BWV903)、《戈尔德堡变奏曲》等,都体现了他创作的独特性。其中如《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每首各包括一首前奏曲与一首赋格,它们用二十四个大小调证明了平均律在键盘乐上的可行性和艺术创作的优越性。第一集几乎每首前奏曲都有意识地解决演奏上的某个技巧及介绍了键盘乐器创作的一个类型。而每首赋格也提供了赋格写作方法的可能性,它们都有鲜明的音乐个性和完美的乐思发展逻辑。在当时还采用其他的调律方法的时候,巴赫却用平均律写了这套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敏感和这套作品的意义。它们是键盘艺术的经典,堪称钢琴的《圣经·旧约全书》,与后来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圣经·新约全书》)竞相辉映。这套乐曲标志着拉莫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已完全成熟。
巴赫的组曲创作把这个流行已久的体裁推向了最高极限。其标题“法国“和“英国”虽非巴赫本人所起,但反映了他创作中吸取融合其他民族风格的影响(法国组曲BWV812-817是因为“按法国风格写成”,英国组曲BWV806-811是因“为英国显贵而作”)。两套组曲都包括标准的四个舞曲,每首英国组曲前都有一首前奏曲,其中有些是巴赫特意将意大利的室内乐形式移植到键盘乐的试验,如第三组曲的前奏,实际是全奏与独奏交替的协奏曲快板乐章。
为羽管键琴写的《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BWV903)是巴赫键盘乐的一个杰出范例。这首作品狂想性的即兴发挥、音色和情绪的丰富变化以及技巧的精湛,都体现了巴赫高超的即兴能力、创作技巧和充沛的感情。它们也都吸收了管风琴创作的宏大气魄和悲壮风格。而将最自由的幻想曲与最严格的赋格组合于一首作品,这种典型的作法,又体现了巴罗克时期对戏剧性的对比统一的美学追求。
在《戈尔德堡变奏曲》BWV988中,巴赫又使主题加变奏这种形式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其主题是一首萨拉班德舞曲,全曲有三十个变奏,以三个变奏为一组,每组最后一曲都是卡农。最后一个变奏是一首集腋曲(quodlibet),它将两首德国民歌《我离开你已经很长久》和《青菜萝卜》用对位结合到一起。
Ⅷ 约翰·巴赫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约翰·巴赫,18世纪德国杰出的音乐大师,他的作品对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为“欧洲音乐之父”。
巴赫出生在德国中部图林根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家族世代都出音乐家,他的高祖、曾祖都是远近闻名的乐师,他的祖父这一代出了三个音乐家,他的父亲是小提琴家;巴赫有三位兄长,都是音乐家;巴赫有了个儿子也是杰出的音乐家。这在音乐史上是罕见的。
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巴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而且还受到当地民间音乐的熏陶,使他酷爱音乐。不幸的是,在巴赫还不到10岁时,父母就双双去世,从此巴赫就由哥哥抚养,并送他继续上学。
巴赫不满足哥哥所传授的知识,他对兄长保藏的许多著名音乐家的乐谱极感兴趣。在被哥哥拒绝后,巴赫每晚趁哥哥熟睡后偷出乐谱,在月光下抄写,花了半年时光将所有乐谱全部抄完。后来哥哥知道后拿走了他所抄写的乐谱,然而巴赫已将这些乐谱牢牢地记在脑海中了。
巴赫在哥哥身边生活、学习五年后,决定独立谋生。他虚心地向当时的名家求教,不辞辛苦。有次他听说汉堡有著名音乐家的演出,决定不放过这个学习的机会。由于没钱坐车,他便自带干粮,徒步前往,来回竟走了60公里。
1704年,巴赫成为阿恩斯塔特新教堂的风琴师,在这里学习钻研管风琴的演奏技巧。当他听说一位德国音乐家在距此之外300公里的卢卑克时,于是请假四周前往求教。在卢卑克,巴赫对大师的高超技巧十分敬佩,陶醉于大师的音乐而流连忘返。他忘记自己只请了四周的假,一连呆了四个多月才返回阿恩斯塔特。
教会早就对巴赫平日的行为不满,这次更是借故对他进行审判,并给予降薪处分。巴赫气愤至极,于1707年离开了阿恩斯塔特教堂。
巴赫在米尔豪森教堂呆了一段时间后,于1708年受聘于魏玛宫廷乐队任管风琴师,不久又升任乐长。巴赫在魏玛期间,事业上有了巨大的进展。为了适应宫廷频繁的需要,他不得不尽快地创作,并采用各种演奏方法,由此广泛地接触了世俗音乐。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管风琴曲,如《帕萨卡里亚》等等。
此时,巴赫的演奏才能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717年,法国著名古钢琴家玛尔香被邀请前来表演。巴赫将玛尔香刚表演过的曲目用新技巧变奏了12次,使一向拜倒在外国人脚下的德国贵族大为震惊,连声叫好。巴赫提出与玛尔香举行比赛,当众分出高低。玛尔香表面上答应,晚上就溜之大吉了。这样一来,巴赫名声大振。
尽管巴赫在音乐方面有如此才华,但还是遭到了公爵不公正的待遇。他曾被监禁一个多月,于1717年底离开魏玛。
1717年到1723年,巴赫担任哥登宫廷的乐队指挥,由于这里条件极差,巴赫更多的是从事管弦乐曲的创作。这期间他的著名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1723年后,巴赫到莱比锡工作,担任汤玛斯教堂的合唱团团长。巴赫在莱比锡工作了27年,一直到去世。这是他一生中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著名作品有《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等等。
晚年的巴赫在一次中风后双目失明,此后病魔缠身,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但他仍顽强地坚持创作,通过口述,由妻子或学生记录写出作品。1750年7月28日巴赫逝世,一颗巨星陨落了!
直到死后近80年,巴赫的创作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受到尊敬和推崇。他被音乐史家称为“欧洲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枢纽人物”。
Ⅸ 巴赫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巴赫
是一位多产的
作曲家
。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
钢琴曲
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
弥撒
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
18世纪
上半叶
德国
现实生活
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
声乐
作品,其中《
马太受难曲
》、《
b小调
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
经文歌
、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
和平
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
前人
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
复调音乐
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
内心世界
,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
一部
具有
德意志
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
法国组曲
》、《
英国组曲
》和六首《
勃兰登堡协奏曲
》等
乐队
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
德意志民族
人民的
内心深处
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音乐不总是歌颂
上帝
,也歌唱平凡的生命。
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
主调音乐
,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他确立了
键盘乐器
十二平均律
原则。
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
样式
的
体例
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Ⅹ 巴赫的代表作
E大调前奏曲
小步舞曲
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a小调无伴奏长笛组曲(相传这是巴赫所作的最不像长笛组曲的长笛组曲)
G弦上的咏叹调
英国组曲
法国组曲
哥德堡变奏曲
布兰登堡协奏曲
马太受难曲
以上,是自己记得的,以下是查资料查来的。
巴赫主要作品目录
管弦乐
作品编号
作品名称
BWV1046-51
《勃兰登堡协奏曲》
BWV1052-58
羽管键琴和弦乐的协奏曲七首
BWV1060—62
两架羽管键琴和弦乐的协奏曲三首
BWV1063-64
三架羽管键琴和弦乐的首
BWV1065
A小调四架羽管键琴和弦乐协奏曲(维瓦尔迪协奏曲Op.3No.10的改编曲)
BWV1044
长笛、小提琴、羽管键琴、弦乐协奏曲
BWV1059
羽管键琴、双簧管、弦乐曲
BWV1041/BWV1058
A小调小提琴与弦乐曲
BWV1042/BWV1054
E大调小提琴与弦乐曲
BWV1043/BWV1062
D小调两把小提琴和弦乐
BWV1060
D小调小提琴、双簧管与弦乐曲(羽管键琴协奏曲的改写稿)
BWV1066—69
四首组曲
室内乐
BWV1080
《赋格的艺术》
BWV1079
《音乐的奉献》
BWV1002,1004,1006
三首小提琴独奏《古组曲》
BWV1001,1003,1005
三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
BWV1014—19
小提琴和钢琴六首奏鸣曲
BWV1020—25
小提琴或长笛和钢琴奏鸣曲六首
BWV1036—39
两把小提琴或两支长笛或两支双簧管和羽管键琴的四首奏鸣曲
BWV1030—35
长笛和羽管键琴奏鸣曲六首
BWV1027—29
低音维奥尔琴(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三首
BWV1013
A小调长笛奏鸣曲
BWV1007—12
大提琴六首组曲键盘曲
BWV992
《降B大调随想曲》(为送别亲爱的哥哥而作)
BWV903
D小调《半音幻想曲与赋格》
BWV972—87
羽
管
键
琴
独
奏
协
奏
曲
十
六
首
(
No.1,2,3,4,5,7
和9
是维瓦尔迪作品的改编曲,No.3是马尔切洛的作品改编曲,N.14和15是泰勒曼作品的改编曲)
BWV806-11
《六首英国组曲》
BWV922
A小调幻想曲
BWV904
A小调幻想曲与赋格
BWV812—17
六首法国组曲
BWV952
C大调赋
BWV988
《戈尔德堡变奏曲》
BWV772—86
十五首创意曲(二声部)
BWV787-801
十五首创意曲(三声部)
BWV971
《意大利协奏曲》
BWV825—30
六首古组曲
BWV924-32
《为W•F•巴赫而作的九首前奏曲》
BWV933—38
六首前奏曲
BWV995
G
小
调管
风
琴
曲
BWV592
-
7
六
首
协
奏
曲
(
全
部
改
编
自
其
他
作
曲
家
的
作
BWV802
—
5
四
首
二
重
奏《
幻
想
曲
和
赋
格
》
BWV5
-
37
C
小
调
BWV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