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知名试车员

知名试车员

发布时间: 2021-01-31 01:35:15

Ⅰ 谁知道试车视频中的那个有名的老头是谁

Jeremy Clarkson.

Ⅱ 汽车试驾员

咨询一些网站,很多汽车网站和汽车电视节目需要这类人。

驾龄,驾驶车多,对测评仪器要会使用,部分试驾员是赛车手

Ⅲ 激情背后 法拉利车厂历史

世界上以“激情”标榜自己的汽车厂商不计其数,我们甚至已经数不清哪些品牌没有能够让人联想起激情的车型。不过如果谈真正的激情,不得不提一个品牌,这个品牌的激情已成众媒体嘴边谈论起来的家常便饭,它激情所带来的影响力甚至还让其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伪粉丝的汽车品牌,那就是意大利的法拉利。

笔者其实就是个十足的法拉利的伪粉丝,他太过激情不太适合我的性格,但我依旧会听着它的引擎声心血来潮,如果有机会同样也会和其他伪粉丝一起穿着红杉拿着跃马小旗带上一定黑红乡间的帽子嘴里嚼着百元汉堡买张看台票去上赛看F1,临走还不忘买个NICI法拉利车队的“限量版驴”挂件到处炫耀。毫无疑问,法拉利的真粉丝们绝对不会这么烧包,他们会自带午餐坐在草地上看着自己心爱的F2012赛车以完美姿态减档入弯,自动补油的声音会成为它们手机的铃声,并且可以开着阿尔法罗密欧回家。或许这就是法拉利激情所带给所有车迷的乐趣,而今天笔者就带你再次深入法拉利,体验激情中的跌宕起伏。

图:法拉利首款四轮驱动的跑车FF。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兰博基尼跟法拉利比,谁更受欢迎

绷紧你的神经--法拉利F430与兰博基尼Gallardo
想拥有一部像兰博基尼盖拉多这样的意大利超级跑车么?全新法拉利F430,身披摩德纳360继承者的光芒登场,让你又多了一个选择 这是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恩佐·法拉利和费鲁奇奥·兰博基尼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汽车排放标准和车载影音娱乐系统,甚至客户的要求都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情,他们只造自己想造的汽车——充满了激情、动力和诱惑,而且是最完美的汽车。今天,他们一手创建的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跑车生产厂商,在赚进大把钞票的同时,车型设计理念却依然没有改变。
虽然法拉利和兰博基尼都是意大利著名的超级跑车制造商,但是他们很少有直接竞争的车型出现在市场上。现在兰博基尼盖拉多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默契。新鲜而锋利的外表、全轮驱动、V-10发动机,相对于法拉利摩德纳接近100马力的优势,所有这一切,都表示盖拉多将摩德纳360当成了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全新法拉利F430从来没有被宣传为与盖拉多相同的市场定位,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F430是以摩德纳360为基础设计制造的。4.390度V-8发动机是全新设计的,摒弃了摩德纳每缸5气门的发动机设计,每缸4气门双顶置凸轮轴虽然传统,但是相当可靠。新发动机提升了大约23%的马力和24%的扭矩。
法拉利想要让你相信,他正在将一些F1上获得的成功经验应用在民用跑车上,这从F430身上可以看出些许迹象。F1风格的方向盘换挡拨杆、碳纤维与陶瓷的合成材料刹车盘、革命性的E-Diff电液控制差速器、方向盘上的发动机启动按钮和调整车辆状态的旋钮(被F1驾驶员称作manettino),这些都是赛道技术应用在街道上的例子。改进后的底盘空气动力部件可以增加下压力并能减少风噪。19英寸的铝合金轮毂在F430上是标准配置,像蓝色火焰一样闪烁着的氙气头灯以及一大堆细节上的变化也都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盖拉多并没有以任何兰博基尼现有车型为蓝本,当设计师们在最初只是一片空白的绘图纸和计算机屏幕上完成车型设计的时候,兰博基尼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车型诞生了。盖拉多上市三年以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投产初期,兰博基尼只提供传统的6速手动变速器(在不久的将来,法拉利也将为F430提供同样的变速器),而现在装备半自动6速变速器的盖拉多也已经上市销售。我们将这对儿新生冤家带到地处Mille Miglia核心深处的Paso Raticosa,去体验他们之间的激烈争斗。
F430上的4.3升V-8发动机,功率和扭矩都比同样是8缸机器的摩德纳360提高了不少。按下方向盘上红色的启动按钮,车身轻微晃动了一下,身后便传来了发动机“隆隆”的吼声,声音听起来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摩德纳360要大一些,但是F430的声音更低沉,不像360的那般高亢。相比较而言,我们更喜欢摩德纳发动机的声音,不过新机器的声音同样充满诱惑。强大的扭力从变速箱中源源不断地输出,并且在很宽的发动机转速范围之内都能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最高转速仍然是8500转/分,但是可变气门正时魔术般地控制着进排气的效率,加上可变长度进气岐管的采用,这一切让你丝毫不会怀疑F430能用3.9秒的时间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
F430上的半自动变速器大量应用了来自法拉利的F1技术,只要你扳一下方向盘右边的升挡拨片,变速器便迅速升挡,效率要比手动变速器提高不少,更不用提那些所谓的手自一体自动变速器了。
不能否认,盖拉多的V-10发动机是一款相当出色的机器,但是和法拉利的新生力量相比,它还是显现出了老态,法拉利这两年在F1中获得了不少调校发动机的经验,F430在升功率上压倒了盖拉多,达到了惊人的112.1马力/升。但是只要你充满信心地踩下盖拉多的油门踏板,强大的扭矩一样会让你的后背紧紧贴在座椅上,刺激程度绝不亚于F430。盖拉多的半自动变速箱虽然没有打上F1的烙印,但是换挡同F430一样迅捷。在试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两款变速器都会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做出一次错误的换挡,不知道那些F1驾驶员们是否有同感。
F430和盖拉多都是极为出色的意大利跑车,但是F430驾驶起来感觉很轻,像是一部运动型轿车,而盖拉多则更具有GT赛车的元素。 了
F430的操控性非常出色,由于是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车子在转向时显现出比较中性的特点,不像摩德纳360那样略微有些转向不足。F430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旋钮来调整车身的状态,在运动模式下,车身控制系统允许你有一些转向过度的情况发生,而在赛道模式下,车子的悬架会变得很硬。如果把旋钮指向“CST Off”,那么只要在起步的时候,将油门踏板踩得深一些,剧烈的震动会让你觉得打滑的轮胎就像是在脚边一样,从后视镜里还可以看到轮胎摩擦地面产生的缕缕青烟。
早先的一些兰博基尼车型,操控起来就像是一头野牛,脾气暴躁且不易驯服,而盖拉多则不同,如果和以前一些暴烈的车型作个比较,你会认为盖拉多是一位温和的女士,全时四轮驱动和中置发动机的设计让盖拉多在过弯时保持了很好的中性转向特质。当然如果你的驾驶过于激烈,他还是会有转向过度的情形发生。盖拉多转向时的路感不错,不过要比法拉利沉一些。底盘的表现还算可以,只是不如F430利落。
如果以GT跑车的标准来衡量兰博基尼盖拉多,他无疑是相当出色的,在各方面都要强于摩德纳360。但是当F430出世以后,形势似乎发生了逆转。F430全面超越了他的前辈,只有在转向系统方面,F430虽然比街车版的摩德纳要强,但是却没有其GT版本来得迅速、敏捷。盖拉多和F430都能轻松突破305公里的时速,但是你不能指望他们二位可以用来当作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如果你一定要那样做,那么当你把车钥匙交给司机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流口水的。
在普通的道路上进行刹车测试,盖拉多和F430不相上下,F430的刹车系统只是取得了微弱的优势,只有在湿滑路面上,F430的碳纤维和陶瓷合成材料制成的轻质刹车盘才能将自己的优势显现出来,但是标准版的F430只提供传统材料的刹车盘,选装合成材料的刹车盘需要额外付出15000美元。
F430巨大的前挡风玻璃提供了良好的视野,驾驶室宽敞明亮,坐在里面的感觉有点像喷气式战斗机的驾驶舱。而兰博基尼前挡玻璃的倾斜度很大,A柱阻挡了一部分视线,尽管如此盖拉多的整个内饰设计还是相当出色的。自从并入奥迪公司之后,兰博基尼旗下跑车的内饰工艺有了很大提高。超现代风格的皮革和铝金属充满了整个驾驶舱,来自奥迪的HVAC音响系统和双区自动空调让盖拉多有了一些豪华的味道。
法拉利F430的仪表板上有一个巨大的转速表,并且有红色和黄色两种背景可以选择,另外你还可以选择碳纤维或铝质中控面板。F430的座椅包裹着碳纤维材质外壳,我们的试车员认为它的支撑度和舒适度都很令人满意。只是身后传来的阵阵吼叫,让我们有些不太习惯,但是也有人认为,正是发动机巨大的声音让他可以专心驾驶。
这两部车都是令人朝思暮想的超级跑车,但是风格却极其不同。盖拉多的个性比较保守,驾驶感受沉重,而且最高时速和运动感觉也弱于法拉利F430。但是盖拉多带给你的是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锋利车身,而且有非常浓郁的异国情调,只是缺少了剪刀式车门让人感到一丝遗憾。母公司奥迪给兰博基尼带来了制造豪华车的经验,因此产品的质量控制得非常不错,现在兰博基尼的质量已经比上世纪60年代的品质有了极大飞跃。
F430是建立在摩德纳360上的一款全新车型,他更快,更舒适,且操控性更好。另外,如果你想体验F1车手的感觉,没问题,“manettino”按钮可以圆你的梦想。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系统大量使用了F1技术,让你深深地感觉到他内在的激情。只要用拇指按下方向盘上的启动按钮,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就能绝尘而去了。

Ⅳ 中国最好的车在哪个城市

中国第一车
提起红旗轿车,很多入便会想起这充满东方神韵的国际名车许多传奇故事。
可以说,在世界汽车史上,没有任何一种轿车得到过那么多国 家领导人的关注,甚至在70年代,许多来华访问的政界名流,都怀有这样3个愿望,“见到毛主席,住进钓鱼台,坐上红旗车!”

6、70年代,亿万中国人从电影上看到古朴、典雅、大方的红旗轿车,悄然滑入中南海的画面时,看到敬爱的周总理陪同许许多多国外领导人来见毛主席,心中总会涌出几丝猜测,几多神秘的联想。

斗转星移,沧桑变换,红旗轿车几经沉浮,可是,她那么多具有 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却在国人中流传下来……

红旗轿车击败前苏联吉斯轿车,一跃而登上中国国宾用车宝座。

1964年,国庆节前30天。40辆崭新红旗轿车聚集在北京,这是一汽专为国庆用车准备的,但是,却要敬候中央有关部门的拍板定夺:是继续沿用前苏联吉斯轿车,还是使用国产红旗轿车,担当国庆15周年迎送外宾任务。

这是非同一般的历史性选择!

1958年,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红旗轿车试制出来。1959年,小批量生产进一步改进的、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红旗高级轿车逐步配备到中央领导及有关部委。但这仅仅是一种民族自尊心的体现,真正能否实现她的使用价值,却要看这次国庆节的表现。来访的国宾大多使用的都是前苏联产的吉斯或者吉姆轿车,随着与前苏联关系的变化,许多中国人发誓一定要用中国车!

中央指示一汽尽快生产出一大批红旗轿车。

1964年8月底,一汽不负国家重望,将这批40辆红旗开到北京。到京第二天,当时的国务院秘书长就来到首都汽车公司看车.叮嘱该公司的司机要开好这批车,为国家,为民族争光。

当时,这些司机都是吉斯或吉姆轿车驾驶员,虽然能开工中国产轿车心里高兴,可是,心里却实在没底,怕的是出事故,让国家丢脸。经过一段时间培训,有关部门提出红旗轿车与吉斯轿车讲行路面比试,再下评语。

9月中旬的一天早晨6点钟,红旗轿车与吉斯轿车分两排分列在首都机场,等候出发的命令,路线是从机场到钓鱼台国宾馆。书面指示:建国门到机场路段正常速度,天安门到钓鱼台段时速5?10公里。

参加试车的、等候结果的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有的司机手心都是汗水。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40辆红旗顺利到达目的地。而一辆吉斯轿车却在通过天安门广场趴了窝,原因是车速过慢,车开了锅。

红旗轿车用自己的实力,成为此次国庆唯一国宾专用车。

来参加庆典的前苏联代表团看到用红旗轿车接送他们,提出不坐红旗坐吉斯,理由是这批红旗没有隔音玻璃。

国家有关人员的回答:“我们可以为你们保密,红旗不能换!

国庆节过后,国务院秘书长设专宴为一汽和首都汽车公司司机庆功。

在庆功宴上,正式宣布:一汽生产的红旗高级轿车为中国国宾专用车!

杨尚昆称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改制得好。彭真市长建议轿车两侧标用红旗标志,并成为正式乘用第一人。

1965年9月12日,第一辆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问世,19日送到北京,请中央领导试乘。

这是专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制作的专用车。

当时,机械部几位领导先看车。段君毅部长看完外表后说:“这车比两排座红旗好多了。”

周子健部长接着说:“我说是好看多了。”

接着,段部长进到车内试了试后坐,用手量了量头顶至顶篷还有一拳头的空隙后说:“后座行了。”

周部长笑着说:“你这个高个说行,主席坐就没问题了。”

第二天,样车送到中南海。当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见到车就说:“比原来的‘红旗’好多子。”立即安排人试车,并找来毛主席、周总理的专车司机评车,试开后,他们都对红旗三排座赞不绝口。

当天下午,这辆车开到北京市委大楼。

北京市市长彭真对车子的里里外外看得十分仔细。当他看到红旗轿车的侧标时,沉思了一会儿,提出:还是用象征毛泽东思想的红旗为好。

这一建议从此决定了红旗轿车的形象标志“红旗”红遍了国内外。

当时的中央领导,正部长坐吉姆,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乘坐吉斯,唯有彭真市长坐“大红旗”。每当在人民大会堂开会,这辆三排座“红旗”分外“抢眼”,引得一些老总们分外“眼红”,急于得到一辆。

直到1966年5月,20辆三排座大红旗高级轿车才相继配给陈毅、贺龙等领导乘坐。一汽又在此车的基础上,开发出两排座,小三排座红旗高级轿车,供中央部委、省军级领导使用。

那时,红旗轿车在北京最令人瞩目,连北京的老太太也知道“红旗”。很多人说:“这是中国第一车。”
毛主席坐上772型红旗高级保险车,也端走了他脚下的降温冰盆,主席高兴地笑了毛主席究竟什么时间真正坐上国产轿车?

有人说是1958年,东风小轿车进京时,毛主席在中南海试坐,并说出那句名闻天下的话语:“终于坐上国产小汽车!”

其实这只是试乘一圈罢了。毛主席真正坐上国产汽车,历史的指针是在1972年,车型772红旗高级保险车。

建国以后,国家对各级领导人乘用什么车有严格规定,副部长、部长、副总理、总理,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乃至毛主席都严格自觉地遵守中央有关用车规定。

当时,中国政坛四巨头: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乘坐的都是前苏联产吉斯防弹保险轿车。

可是,有谁会相信,毛主席这位10亿人口大国的伟大领袖乘坐的吉斯保险防弹车竟然没有空调设备!

毛主席身高体胖,尤其爱出汗,一到夏天,车里如蒸笼一样,为保证他老人家安全,车窗不能随意打开。而警卫人员没有一个人敢提出为主席换一部高档轿车,或是装上空调!

为了降低车内温度,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座间隙,放上一个盛冰块的盆子,以此来调节车内温度。

而毛主席从来没有为这种土办法感到不满,或提出什么要求。这车内的冰盆就这样伴随着他走过了十几个炎炎夏日。

可是,一汽从来没有忘记中国的轿车工业应该大步发展,更记住毛主席说过的那句话:“什么时候能坐上自己产的轿车开会就好了。”

1969年,一汽生产出红旗牌高级保险防弹车。

1972年,经过改进,终于让毛主席坐上国产红旗高级防弹轿车,端走了那盆冰块,让他老人家坐着国产轿车去开会,去会见外宾。

据有关人员回忆,毛主席第一天坐上红旗防弹车,(第七号防弹车)满脸的兴奋,没说一句话。 大概,这也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语:“此时无声胜有声。”

周总理对“红旗”始终情有独钟,陈老总的司机则怨声不绝,中国领导人最喜欢红旗轿车的应该数周恩来总理。

因为是周恩来总理最早在公开场合隆重接待外宾。

1962年6月,周总理到一汽视察工作,参观了当时的红旗轿车生产车间,并非常高兴地乘坐了刚刚下线的红旗普通型轿车。

当年年底,北京有关部门突然向一汽传达周总理指示,要求把他试坐后的那辆红旗轿车尽快送到北京来。

一汽人没有料到就是这辆车载着周恩来总理在当年12月底,从首都机场接来了来访的锡兰总理,然后又换乘红旗检阅车检阅了首都几十万前来欢迎的人群。

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在周总理的倡导下,红旗车开始正式参加迎接外宾的礼仪活动,也就留下了周总理戴上海表、坐红旗车的一段佳话。

可是,当红旗三排座正式配备给陈毅副总理后,却不断听到陈老总司机的怨言。

应该说不仅总理喜欢红旗,陈老总也非常支持一汽尽快生产中国的轿车,他把自己乘坐的“奔驰600"送给一汽作样车。

当时,中国非常缺少轿车,一般部长才能坐台吉姆,只有当1959年小批量红旗两排座生产出来后,国家一部分领导才能分到一台。

可是,红旗轿车生产毕竟是手工制造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有待解决,当时国内又急需国产车,一汽只能边生产、边研制、边改进,难免车辆出现问题。

陈老总当时是中国外交部长,他的司机迎送的大都是外国政界要人,心里既怕把领导抛锚扔到半路,更怕造成国际影响,可以说是对红旗车又爱又害怕,只能经常发牢骚,让维修人员“盯”着点。他说归说,一来外宾,还是愿意开大红旗,迎送外国客人,因为,这车毕竟是中国人造的,开起来有脸面。

尼克松访华,大红旗挡住美国总统专车入境,为中国人争了气,也使她声誉如日中天。

至今,许多人还记得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陪同他拜会毛主席时,乘坐的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进入中南海。

似乎在美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总统访问外国,尤其是发展中的国家,一般情况下,随机带来总统专车。访问中国,出于安全考虑更须如此。

里格将军带领的先遣组到达北京后,总统专车进中国国门,是作为一个正式条件提交给中国的。

周总理看后,指示为“我们有汽车,美国飞机停在上海。对内的指示是“交通上大小事故不能出!”

随同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的随员500多人,几乎全世界的眼光都在注视着中国。

当时出动了30辆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迎送。面对具有东方神韵,如同宫殿一样的红旗,美国人怎么也不相信长期与世界隔绝的中国人能拥有这样好的轿车?

他们是从汽车王国来的,尽管坐进了红旗车,从上海到北京都是红旗,一路平安,可是心里却不信服,认为偶然性很大。

然而,参观八达岭长城,事实让他们折服了。

参观的前一天,下了场大雪,美国安全保卫人员视察路面后,认为路滑,安全系数低。

里格将军听完汇报后,向我国有关部门提出取消参观计划。我方人员的回答是:“没有问题,参观照旧。”第二天一出北京城,到八达岭的几十公里路面打扫得连个雪星都没有,红旗轿车开得又快又稳,让尼克松及随行人员体会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觉。

他的随行人员在返回北京的路上,不断夸奖:“了不起,我们美国人也做不到!”

原来一宿之间,军队官兵和当地的人民公社社员(当时的旧称)把路面清理得干干净净。是他们使红旗轿车在全世界露了脸,让全世界知道中国有红旗轿车。从此,红旗轿车跻身世界名车之列。

林彪喜欢红旗,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没离开红旗,他专用红旗门窗上的圆洞为后人留下千古之迹。

1969年,一汽造出了第一辆红旗高级保险防弹车。送到中央后,编号为第一号。

主人就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号人物,后来叛国出逃的林彪。 为什么第一号车让林彪乘坐呢?

第一大概为保险;第二是因为林彪喜欢坐车漫游。

据为他曾工作过的人介绍,60年代初,也就是林彪任国防部长时,一次到广州视察,当时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是其四野时老部下,对其关怀备至。

可是,林彪却总显得闷闷不乐。一天,他让警卫员找来给他临时开车的司机,要出车。上了车,他说:“开车”。

司机只能听从命令,车开了,却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向前直开,不久出了市区,沿着公路疾驶而去。

此时,林彪在后座发话:“向野地里开。”

司机调整车头,车在荒野里飞驰起来,而林彪则在后坐随车子的颠簸而上下起伏,并发出一阵阵低微的痛苦呻吟。

过了一会,警卫员告诉司机停车,取出一绿色军毯盖在渐渐入睡的林彪身上,小声嘀咕道:“没有仗打呀”。

而当这辆红旗保险车成为林彪的座驾后,更成为他须臾不离的宠物,时常让司机开车载着他漫游北京城。

在庐山开的那个最有名的会议,与会者没有任何人带车,连主席、总理都由大会统一配备用车,唯有林彪用飞机把自己的专车运到机场,再乘坐它直抵庐山。1971年9月13日,林彪从58号楼踏上逃往国外的死亡之路时,乘坐的依然是红旗轿车。

据记载,警卫人员拦车未果,鸣枪示警,红旗轿车载着林彪直冲机场,弃车登机,最终落得个暴尸异乡的下场。

“9-13"事件后,当这辆红旗轿从山海关运到北戴河检修时,工作人员看到车前门窗玻璃上留有一个圆洞,是枪眼,还是破损?是谁弄的这个圆洞呢?此迹只能留待后人来破译了。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红旗轿车,原因是耗油和亏损,但真正的原因却有口难诉

1981年,《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红旗轿车燃油消耗太高,不适合中国使用。

紧接着,国务院节能指令第三号写道:“红旗牌高级轿车,目前油耗过高,自1981年起停止生产。”

其中,一个未诉诸文字的是亏损严重。

短短一段文字,无疑把一个国内外知名的汽车产品处以死刑。

从那时起,中国的大门被大批洋车??无论是名牌轿车还是普通型轿车一一撞开。

有人统计,截止到90年代初用于购车的外汇已达1500亿元!

是买车贵还是造车贵,是汽油贵还是进口轿车贵,其答案不言自喻。

更何况,红旗高级轿车为国家领导服役的不过200辆,全国的保有量不过1200辆!

堂堂大国,怎么能够没有一种属于自己民族的国产高级轿车?

油耗高,若与美、英、德、前苏联生产的豪华三排座高级轿车奔驰、林肯等比较,它的油耗是最低的!

红旗轿车自重7.2吨,八缸驱动,耗油量如何能与普通四缸驱动的轿车相比较?

亏损严重。一汽从1958年至1981年共生产各型号红旗轿车1540辆,最低单车成本6000元,到1968年单车成本已达22万元,而卖给国家多年只能是一个价格:4万元!

而1961年全年只生产一辆“红旗”拟送给摩洛哥国王,其成本难以估算。

到了1981年,红旗轿车生产累计亏损6000万元,具体原因如何申诉呢?

只能停产,待后生。

当中国汽车工业开拓者饶斌得知“红旗”停产的消息后,告诉来看望他的一汽人员:“红旗生产不能停,一年生产5辆也行,一停就全完了。”

一个国内外知名的名牌轿车产品的生产厂,近10年间,只能靠修修补补红旗保险车或有限的几辆车来维持生计,眼睁睁看各汽车大国产品争夺中国市场,听凭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品评洋车滋味,在寂寞中等待新生。

然而,这毕竟为中国留下红旗轿车再生的一丝生机。

邓小平乘红旗检阅车检阅陆海空三军。日本检阅车闲停一旁黯然失色。

历史永远记住这个日子: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

红旗轿车再一次显露出好的魅力和辉煌。

亿万中国人记住了电视直播画面的这一历史镜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乘红旗检阅车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将士!

“同志们好!”“首长好”的欢呼声,在红旗检阅车驶过的路上此起彼伏。

邓小平同志在秦基伟上将陪同下,分乘两辆红旗检阅车,从天安门出发,从东到西,检阅完全部受检部门.返回天安门城楼。

全世界的镜头再一次对准中国,摄下了这一场景,将这位改革者的风采与红旗轿车当作历史进程的一部分,永久地记录下来。

可是,此时有谁知道制造这部检阅车克服了多大的困难?更鲜为人知的是为了保险起见,已进口了一辆日本检阅车随时待命顶替红旗检阅车。

这时红旗轿车生产已停顿4年,设备、模具不齐全,有经验的老工人调走不少。但是,听说是邓小平将乘坐检阅车,仅仅用一个月便制造出了这台红旗车,又加装了地板升降系统,供检阅者调节高度,增强和提高国家领导人的形象。

尽管一汽从1959年就生产红旗检阅车,共生产了8台这样的车,但是,在这种停产状态下生产出高标准用车,可能在世界汽车生产史上也是首例!

为防万一,一汽和试车人员在北京某军用机场整整检试一个月,和当年试用红旗国宾车一样,从高速到低速,从车门玻璃的升降,到车篷打开、地板调节都试个遍。

整整调试到国庆节前一天,最终定下使用红旗检阅车。

结果,红旗检阅车没有辜负国人的期待,大振国威。

中国各国名车如流,而德国总理访华点名坐红旗,日本来访县知事更是偏爱红旗。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已成万国轿车博物馆,过去国家严格的配车制度显然已失去约束作用。

今天,再看看人民大会堂停车场,红旗轿车已屈指可数,红旗轿车已渐渐被国人淡忘。

可是,红旗轿车在国际上声望不减,众多来访的国外政要记得尼克松访华曾乘坐过的红旗轿车。

1993年,德国总理科尔访华,谈及他的乘车问题时,他点名到中国一定坐红旗。

有关部门急调来两辆772红旗保险防弹车供其使用,科尔访华3天,乘坐3天红旗轿车,身高体胖的他对古朴、典雅、极具东方神韵的大红旗极其满意,认为乘坐太舒服了。

无独有偶,来中国访问的众多日本县知事,只要看到红旗决不放过。前不久,在上海机场,日本某县知事带团访华,下了飞机,机场入口处飞驰来一台红旗,停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他认为是来接他的。接待部门解释清楚后,他立即和几位日本人,轮流站在红旗轿车前照像留念。

随后,他告诉接待人员,他在华期间,最好安排他坐红旗。类似的情况,很多地方都碰到过,因为日本人知道周总理、毛主席生前专用红旗,是中国唯一元首级用车。他们心中对红旗轿车非常倾倒,同时红旗车已存世不多,国外很少见到,极想一坐为快。

近几年,就连从汽车王国美国来的人也是一样对红旗轿车钟情。有两位来一汽谈判商务事宜的美国商人,谈判期间点名只坐红旗。

还有一位来自华盛顿的商人,千方百计买回去一台红旗车,平时珍藏在车库里,非有重大节日或者有意义的场合不坐。

红旗轿车已成文物被拍卖。市场经济的兴起,出现第一位购买红旗轿车的私营企业家。

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 两辆摆放在拍卖台上的大红旗轿车引来很多人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红旗轿车已在中国越来越少,更重要的是其显赫的身世具有收藏价值。

其中一辆曾接待过来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菲律宾马科斯总统夫人等;另一辆虽然没有注明来自何方,然而,两辆车出价不低,最高明价18万美元,终因车底价为20万美元未能成交。

据传,日前在东南亚一带华侨中,不少人托人来中国购买老式红旗,尤其一些汽车收藏家更看好红旗车。台湾一位生意人一次性购买两台接近报废的红旗,用巨资请来台湾油漆高手,修理好后,一台在大陆使用,另一辆运回台湾收藏起来。

一个中国唯一的名牌汽车,其品牌价值难以估算,竟然被人当成文物收藏,这不能不说也是红旗轿车一件奇事了。

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政策上的变化。

1989年4月,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复一汽恢复红旗牌高级轿车生产。虽然生产厂家元气大伤,当年还是生产20辆红旗轿车,发往北京满足国庆节用车。

1993年3月20日,红旗轿车再一次引起国人注意,只不过制造新闻的主体不是国家领导,而是浙江省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企业家??王文干。他从一汽买走一辆大红旗高级轿车为自己坐车,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当然也取得了轰动广告效应。

如今,上门来订购红旗车的人已排成长队,大宾馆、大饭店、合资企业,以及先富起来的老板们都想买辆大红旗,圆一圆名人之梦。虽然汽车价格涨了又涨,可是来买车的人照样络绎不绝。

这就是市场规律,更是红旗-中国唯一轿车品牌的好运气。

红旗轿车,从政治风云漩涡闯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人们希望她与时代同行,也期待她能有更多更好的传奇故事出来,为民族汽车工业发展添光增彩。

Ⅵ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F1赛车手

中国没有F1车手。亚洲车手F1最好成绩是2002年佐藤琢磨在日本铃鹿赛道上获得第5名。
成为方程式赛车手,一般先从卡丁车开始。然后参加各级方程式的比赛来晋级。
方程式赛车有三个级别:
F3:最低一级是三级方程式(气缸容积为2升,功率为170马力)。著名赛事有福特、欧宝、雷诺、宝马方程式系列赛。大众方程式锦标赛也属于这一系列。
* F3000:亦可称三公升方程式(注意:不称二级方程式),它的气缸容积为3升,功率475马力;著名赛事有国际汽联F3000与欧洲F3000锦标赛。2005年停办,被GP2取代。
GP2:2005年,为F1培养了许多车手的F3000比赛停止举办,GP2此时应运而生。GP2马力达到600匹,比不足500匹的F3000更加接近F1的性能,更加配合车手的培育需要。刘易斯·汉密尔顿
是06年GP2的冠军。
F1:一级方程式,FIA 最高等级的方程式车赛事。它的气缸容积3升,功率700至900马力。

职业车手一般都是从小系统培养,一般多出自赛车世家,因为玩车很贵,体能训练、营养、车辆、机械维护、服装、训练场地、比赛费用、车马食宿等等都是要钱的,一般家庭负担不起,需要有一定财力并且父母热爱赛车运动的家庭才会培养孩子去从事这一高危职业。虽然车手的收入在运动员中是名列前茅的,但也只是站在塔尖的那几个,没成名前不会有人愿意赞助的,钱自己搞定,而且赛车也是要有天赋的,投入未必有回报。

Ⅶ 一汽汽研,广汽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东风技术中心,中国汽车研究院(重庆)

NO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NO2. 中国汽车研究院(重庆)
NO3. 一汽汽研
NO4. 广汽研究院
NO5. 东风技术中心

我也是汽车行业的,混了差不多5年了,这样排,我有我的理由:

汽车研究中心,说白了,就是汽车的设计、开发、验证、试制中心。而国内的设计、开发能力大家心知肚明;而验证和试制,则是自己人骗自己人,所以此类机构,要说发展前景,就得看他们自身的性质了。

天津的汽研中心,是很权威的机构,很多厂家的新车、新发动机要在这里进行验证和发合格证,发展前景非常的好,说是金饭碗都不为过,门槛也非常高,里面的一个普通试车员,待遇赶得上排名第四第五的一个技术员;

重庆的汽研中心其实和天津的那个性质实际一样,但知名度稍微要低一些,地理位置也没有天津的好,天津处于很多车辆和发动机制造厂附近(从地理上来说)

一汽、广汽、二汽东风的研究院,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复制仿造基地,翻译国外的图纸,仿造国外的车型,就待遇来说,除了二汽的差一些以外,都差不多;

要说比较后三家的前景,我看好二汽东风,因为它已经把自己卖光了,东风标志、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东风瑞达起亚,是卖的最彻底的一个,工厂也发展的很多,所以前景稍微要好些。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