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著名舞蹈

著名舞蹈

发布时间: 2020-11-24 20:15:47

❶ 土家族有种著名的舞蹈叫什么

摆手舞:摆手舞据史书记载,最早源于商周时期巴人的军战舞。西汉时,巴人的这种军战舞成为汉宫廷舞乐,被称为巴谕舞。梁又复原称,后改为鞞舞。唐初,巴谕舞列为清高乐。从汉到唐宋,巴谕舞在民间经久不衰。摆手舞有大摆手、小摆手之分。小摆手舞每年岁正月举行一次,主要是表演农事、渔猎活动。大摆手每三年举行一次,内容在小摆手舞的基础上,再加上披西兰卡普表演的军战舞。跳摆手舞时,要吹大土号,唢呐、敲打锣、镲、鼓、燃放三眼炮和鞭炮。人们围成圆圈,男在外圈,女在内圈。除圆圈外,还有纵队、“人”字形队及各种图案队形。舞蹈人数不定,可自由出入。动作要求双手摆动不过肩,膝盖随之伸屈、颤动,手与脚呈顺边运动。舞姿朴实,音乐节奏明快。在跳摆手舞的同时,要唱摆手歌,其歌词有流传久远的固定歌词,也有少量即兴编唱的新歌词。人们且歌且舞,气氛热烈,具有浓厚的土家气息。

跳丧舞:土家人的祭祀性舞蹈。在老人去世后,鄂西土家人以跳丧、湘西土家人以打丧歌、跳牌来祭奠老人,其间所跳舞蹈,均为跳丧舞。跳丧舞以鄂西的跳丧舞最有特点。它通常为一人在灵前击鼓领唱,其余二人或四人成双成对边歌边舞,跳丧者多为男子。内容有表现历史、生产、爱情等,大都是即兴自编歌词演唱。动作多模拟飞禽走兽和人类的劳动、战争、常如燕儿衔泥,猛虎下山、美女梳头。头、手、肩、腰、胯、臂、脚齐动,还可以边跳边唱边饮。主要动作要求是八字步,绕手,哈腰、曲膝、摆胯。动作夸张、古朴粗犷,有阳刚之美,所塑造的形象生动逼真。跳丧舞唱腔时而高昂激越,时而低沉舒缓,但整个舞蹈音乐欢畅、无悲戚感。

花鼓子:喜庆场合和休闲时表演的一种庆祝和娱乐性舞蹈。无伴奏,不化妆,男女双双上场,手持手帕、小扇对舞而歌。内容主要是歌唱爱情,歌词可即兴演唱,也有传统的唱段如《十爱》《十想》、《探郎》、《正月里是新春》等。整个舞蹈舞姿轻盈,配合精彩的唱词,舞者用手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气氛活跃而热烈。

八宝铜铃舞:流行于湘西的土家族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是土老司祭祀、祭奠亡灵、解钱时所跳。舞者着八幅罗裙,戴凤冠,右手持牛角号(或舞师刀),左手持铜铃,边舞边吹,边舞边唱,还不时与围观者对唱。八宝铜铃舞有两种:坐堂与行堂。坐堂时土老司坐在凳上用手来完成动作,动作较少。行堂则要求舞者不停地行走舞蹈,动作繁多。唱词多为固定的唱词,有喂马、逗马、上马、跨鞍、奔马、下马、跳水坑、跑马摇铃、过门坎、打神堂、莲花跳等程序。舞蹈粗犷古扑。

此外,还有集体娱乐舞——社粑粑舞,流行于黔东北和川东南土家地区的打闹歌舞,也受到当地土家人的喜爱。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摆手舞。

❷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舞蹈

《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敖包相会》蒙古族、《苗岭的早晨》苗族、《情深意长》彝族、《我们新疆好地方》维吾尔族、《月亮走我也走》黎族、《月光下的凤尾竹》傣族、《阿里山的姑娘》高山族、《牧羊姑娘》维吾尔族、《美丽的金孔雀》傣族、《阿细跳月》白族、《康定情歌》藏族。广东舞蹈《彩云追月》、江苏舞蹈《四季歌》、四川舞蹈《采花》、陕西舞蹈《走西口》、河北舞蹈《回娘家》、甘肃舞蹈《凤凰展翅》、江苏舞蹈《好一朵茉莉花》、东北舞蹈《二月里来》、黑龙江舞蹈《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山东舞蹈《灯碗开花》、《牧羊曲》、《枉凝眉》。
…………还有很多```
范围其实还不是很详细啦```民族舞也有很多种的= =```

❸ 世界上著名的舞蹈有那些,谁能说几个啊

⒈三分法 ⑴以娱乐为目的的三分法: ①娱己舞蹈:为自得其乐而跳的舞蹈,如原始舞蹈、早期的民间舞和交谊舞等,属于自娱舞蹈的范畴。 ②娱神舞蹈:为取悦神灵而跳的舞蹈,如部分巫觋舞、祭仪舞等宗教性的舞蹈,属于表演舞蹈的范畴。 ③娱人舞蹈:为给他人带来愉悦或教益而跳的舞蹈,如在广场、剧场、电影、电视中表演的舞蹈,属于表演舞蹈的范畴。 ⑵以生命为主题的三分法: ①生存舞蹈:与出生、洗礼、割礼、训导、成年、婚礼、生殖、治疗、葬礼,以及开荒、播种、收割、狩猎、畜牧、出征、凯旋等各种人类肉体生命需求紧密配合的舞蹈。 ②宗教舞蹈:与求雨、抗旱、驱鬼、除疫、迎神、送神等各种人类精神生命需求紧密配合的舞蹈。 ③节庆舞蹈:与诸多自然节令和社会庆典紧密配合的舞蹈。 ⒉两分法 ⑴以取悦对象为核心的两分法: ①自娱舞蹈:详见上文“三分法”之一中的“娱己舞蹈”。 ②表演舞蹈:详见上文“三分法”之一中的“娱神舞蹈”和“娱人舞蹈”。 ⑵以舞蹈形象为核心的两分法: ①形象舞蹈:在跳舞前,已从客观外界获取了确切的舞蹈内容、进程、结果和目的的舞蹈,常包含模拟性的动作,甚至哑剧式的表情,以表现那些对维系人类生命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牲畜的兴旺、狩猎的成功、战争的凯旋、五谷的丰登、人类的生死等等,可谓再现大于表现,因此,可称之为模仿型舞蹈、哑剧式舞蹈和外向型舞蹈。 ②非形象舞蹈:注重表现理想、意念或精神的舞蹈,既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是世俗的,舞蹈的内容明确,并发自舞者的内心,并且从不采用模仿式的动作或哑剧式的表情去描述事态的进程,也不去模拟自然或社会中的任何对象,可谓表现大于再现,因此,可称之为抽象型舞蹈、抒情型舞蹈和内向型舞蹈。 ⑶以舞蹈形态为核心的两分法: ①形象舞蹈:有具体形象可辨认的舞蹈,如许多模仿动物或生活现象的舞蹈,与“情节舞蹈”、“具象舞蹈”相似。 ②意象舞蹈:无具体形象可辨认,需舞者和观众双方去想象才能感受的舞蹈,与“情绪舞蹈”、“抽象舞蹈”相似。 ⑷以舞蹈内容为核心的两分法: ①情节舞蹈:借助于模仿性动作和哑剧式手段,或多或少地交代情节的舞蹈,俗称“情节舞”,被认为是舞蹈的弱项。 ②情绪舞蹈:撇开故事情节的羁绊,全力以赴地抒发感情的舞蹈,俗称“情绪舞”,被认为是舞蹈的强项。 两类舞蹈曾在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国策,舞蹈界打开通往俄罗斯古典芭蕾以外的世界大门之前,流行甚广,影响主要来自俄罗斯古典芭蕾舞剧。在这种舞蹈分类法的左右下,还出现了“舞蹈短于叙事,长于抒情”的美学观念。 ⑸以舞蹈形式为核心的两分法: ①具象舞蹈:通过模拟性动作和哑剧手段,具体描摹事物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舞蹈,与“形象舞蹈”、“情节舞蹈”,以及“哑剧舞蹈”,甚至“戏剧性舞蹈”相似。 ②抽象舞蹈:抛开故事情节,全力以赴地抒发感情,表现情调,甚至传达哲理的舞蹈,与“非形象舞蹈”、“情绪舞蹈”、“观念舞蹈”,以及把玩动作自身时空力度值的“纯舞蹈”相似,后者主张“动作自身是生命的第一信号,是内容与形式、内力与外形的完美统一体”,而绝不是仅能表现文学、戏剧内容的单一形式。 ⑹以舞蹈方式为核心的两分法: ①再现性舞蹈:着重通过模仿性动作和哑剧手段,具体再现事物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舞蹈,与“具象舞蹈扫”、“情节舞蹈”、“哑剧舞蹈”、“戏剧性舞蹈”相似。 ②表现性舞蹈:抛开故事情节,全力以赴地抒发感情,表现情调,甚至传达哲理的舞蹈,与“非形象舞蹈”、“情绪舞蹈”、“”观念舞蹈、“纯舞蹈”相似。

❹ 著名舞蹈有哪些

江苏舞蹈《好一朵茉莉花》、广东舞蹈《彩云追月》、江苏舞蹈《四季歌》、四川舞蹈《采内花》....

还有容些我喜欢的《胭脂扣》《千红》《剪纸姑娘》《中国结》《邵多丽》《茉莉花》《雨竹林》 有空的话看看吧 都挺好看的..

❺ 著名舞蹈家跳的舞蹈有什么

降采苹江采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是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江采苹9岁能读《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因诗中有《采苹》篇,她的父亲给她取名“采苹”。江采苹的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赋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她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吟诗作对,可谓才女。唐玄宗时,江采苹被选入宫,由于其舞技出众,尤善跳《惊鸿舞》,如飞鸟展翅,轻飘如
江采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是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江采苹9岁能读《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因诗中有《采苹》篇,她的父亲给她取名“采苹”。

江采苹的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赋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她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吟诗作对,可谓才女。唐玄宗时,江采苹被选入宫,由于其舞技出众,尤善跳《惊鸿舞》,如飞鸟展翅,轻飘如仙,深得玄宗宠爱。由于江采苹非常喜爱梅花,玄宗赐名为“梅妃”。

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梅妃以自己的品性和贤德影响着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国,整个国家继续保持着开元盛世的强盛。

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骊山行宫遇到了自己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一下子被她的美艳和娇媚所迷惑,从此再也不能放下,至天宝四年八月,终于册立杨玉环为贵妃。杨玉环入宫后,专宠后宫,梅妃也被冷落。冬日,唐玄宗在赏雪之际看到满枝梅花,想起梅妃,就命人给她送去一斗珍珠,梅妃断然拒绝,并作诗倾诉自己孤寂哀怨的情绪:“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唐玄宗看后,心中愧疚,便命人配曲演唱,后成为名满一时的歌曲《一斛珠》。

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着杨玉环出逃,后杨玉环在马嵬坡上吊。收复长安后,唐玄宗回到宫中,又想起梅妃,命人寻找,却踪迹俱无。一日,有人献上一幅梅妃翩舞的画像,尤现当年《惊鸿舞》之风采,玄宗思痛不已,作《题梅妃画真》一首:“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年态,争奈娇波不顾人。”据说梅妃在安禄山杀入长安后,死于乱刀之下;又有一说是她逃出宫中隐避他乡度过了后半生。

“梅妃”江采苹的一生都与梅紧紧联系在一起。她不但爱梅,而且将梅的品性溶入了自己的精神,其清雅高洁,不是俗人所能比拟的。在与杨贵妃的爱情争夺战中,她虽然一时屈居下风,但她那种淡雅的风格永远都不会从多情皇帝唐玄宗的心海中抹掉。不论杨贵妃怎样的香艳浓烈,总也掩不住梅花那一缕幽幽的清香。

❻ 中国古代有什么著名舞蹈

一、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帗舞。
驱疫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
贵族子弟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宴享:弓矢舞

鲁国雅舞:《象箫》、《南龠》舞,
二、两汉时期
1、雅乐舞:主要用于祭祀
2、俗乐舞:
郊祭乐舞、兵法乐舞、朝贺宴乐
舞四夷之乐:
东夷之乐执矛舞
西南夷之乐执羽舞
西夷之乐执戟舞
北夷之乐执干舞(兵舞)
(1)武舞
剑舞
棍舞
刀舞
干舞
戚舞
(2)文舞
长袖折腰舞
掌上舞
盘鼓舞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宫廷舞:
(1)清商乐舞 是汉民族传统民间乐舞的称谓。
《白纻舞》
《大垂手》舞,
《明君》舞、
《巴渝舞》、
《公莫舞》、
《铎舞》、
《鞞舞》等。
(2)胡舞 主要指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
《天竺乐》是印度传来的乐舞,
《龟兹乐》是来自新疆龟兹一带的乐舞。

四、大唐时期(上)
宴享宫廷舞
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百戏
(“十部之伎于庭,以备中外。一曰燕乐伎,二曰清乐伎(亦名“清商乐“),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国伎,十曰高昌伎。 ”)、

燕乐:四部乐舞:《破阵乐》、《庆善乐》、《景云乐》、《承天乐》。
清乐:《白纻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鞞舞》。
西凉乐:代表舞蹈是《狮子舞》。
天竺乐:佛教乐舞。
康国乐:又称“胡旋舞”,是疾转如风的转圈舞。

立部伎中的《安乐》:城舞
《太平乐》:五方师子舞
《破阵舞》
《庆善舞》

五、大唐时期(下)
1、“健舞”
《剑器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2、“软舞”
《绿腰舞》
《春莺啭》
3、唐代大曲,又称“法曲”,属宴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散序,以器乐演奏为主;
(二)中序(拍序、歌头),以歌唱为主;
(三)破,是全曲的高潮,以舞蹈为主。
著名的大曲有《霓裳羽衣舞》、《踏金莲》、《玉树后庭花》等。

4、民间俗乐舞:
《大面》(《兰陵王入阵曲》)
《拨头》
《踏摇娘》

5、崇仙舞蹈:
《四方菩萨舞》
《五方狮子舞》
《天竺乐》
《云韶乐》
6、队舞:
如《菩萨蛮队舞》和《叹百年队舞》。

六、两宋时期
队舞:分为“小儿队”和“女弟子队”,每类又分为十个独立的队舞。
大曲歌舞:《太清舞》、《渔父舞》、《花舞》、《剑舞》

七、元明时期
1、赞佛乐舞《十六天魔舞》
《昂鸾缩鹤之舞》
2、仍采用“文舞”和“武舞”两类。
3、明代雅乐舞:用九奏三舞,三舞为《平定天下之舞》、《抚安四夷之舞》、《车书会同之舞》。九奏之后,用队舞结束宴会。舞队有《诸国来朝之舞》、《长生队之舞》等。
4、明代宫廷舞蹈见于明代的一些刻本插图中,比如《唐诗艳逸品》中的独舞者,《太妃全传》中的梅妃的“惊鸿舞”等。

八、满清时期
1、清代宫廷舞
干戚曰武功之舞
羽龠曰文德之舞
祭祀初献以武舞
亚献终献以文舞
2、队舞乐:庆隆舞(蟒式舞 玛克式舞) 世德舞 德胜舞
瓦尔喀部乐:东部少数民族(属于女真之一)乐舞
朝鲜乐:
蒙古乐
回部乐
番子乐:藏族乐舞
廓尔喀部乐:今尼泊尔乐舞
缅甸国乐
安南国乐:手执采扇而舞
望采纳,谢谢

❼ 世界上有哪几种最著名的舞蹈

芭蕾舞
民族舞
古典舞
芭蕾舞还分现代芭蕾舞
和古典芭蕾舞呢
街舞是外国的
中国的呦中国古典舞
中国汉唐舞等等
时代不一样

❽ 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舞蹈家

春秋战国时代的西施、旋波和提谟,汉代的戚夫人、赵飞燕,晋朝的绿珠和谢尚,南北朝的张静琬、孙荆玉、潘贵妃、张丽华、艳姿,唐朝的安叱奴、武廷及、关盼盼、肖炼师、韦氏、灼灼,宋代的菊夫人、严蕊,元代的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清代的魏长生、裕容龄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介绍几位有代表性的著名舞蹈家,和他们创作和表演的代表作品。

一、西施,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宫廷舞人。越王勾践为向吴国复仇使美人计,把西施送给错庸好色的吴王夫差。夫差得西施后,终日沉溺在歌舞和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据记载,为西施表演《响屐舞》,夫差在御花园的一条长廊中,命人把廊挖空,放进大缸,上面铺木板,取名“响屐廊”。西施脚穿木屐,裙系小铃,在婀娜优美舞姿中时,木屐踏在木板上,发出沉重的“铮铮嗒嗒”回声和裙上小铃清脆欢快的“叮叮当当”声相互交织,别有一番迷人的风味。吴王为西施所迷,荒废了政务,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越王勾践趁机发兵打败了吴国,夫差被迫自杀。


二、赵飞燕,原名宜主,汉代的著名舞人。为阳阿公主家的婢女,她聪明伶俐、身材窈窕,学习歌舞时精心、刻苦,所以出人头地。由于她的舞姿特别轻盈,故人称“赵飞燕”。后被汉成帝看中,召入宫中,封为“婕妤”(女官名),数年后立为皇后。


赵飞燕,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相传汉成帝为赵飞燕造了一个水晶盘,令宫人用手托盘,赵飞燕则在水晶盘上潇洒自如地舞蹈,由此可见其舞蹈的功力。还有一个传说:“汉宫中有个太液池,池中突起一块陆地,叫瀛洲,洲上建高榭(音谢。是修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高达四十尺。赵飞燕穿着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碧琼轻绡(音肖,薄纱),表演歌舞——《归风送远之曲》,成帝以文犀箸(或作簪)敲击玉瓯(音欧。玉瓯是玉盆或玉盂)打拍子,冯无方吹笙伴奏。歌舞正酣,忽然起了大风,飞燕随风扬袖飘舞,好像要乘风飞去。成帝急忙叫冯无方拉住赵飞燕。一会儿,风停了,赵飞燕的裙子也被抓皱了。从此宫中就流行一种折叠有皱的裙子叫“留仙裙”。据传汉成帝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跑,还特地为赵飞燕筑起了“七宝避风台”居住”。(王克芬:《赵飞燕》,载《中国古代舞蹈家的故事》)


三、杨玉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她生得丰满艳丽,是盛唐典型的美人。她音乐素养很好,会演奏多种乐器,歌舞尤为出色。据传她除了擅长表演《霓裳羽衣舞》外,她跳的《胡旋舞》也有很高的舞蹈技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霓裳羽衣歌》记述了这个舞蹈给予他的深刻印象,其中“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云欲生。”描写了《霓裳羽衣舞》的舞蹈动态美和感人的艺术魅力。天宝四年,唐玄宗封杨玉环为贵妃,自此对她宠爱到极点,她的全家也都当上了大官,他们自由出入宫廷,十分专横跋扈。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起,唐玄宗逃往四川,杨贵妃同行。当时潼关失守,人们对唐玄宗穷奢极欲引起的战乱非常愤慨,路过陕西马嵬坡时,六军不发,逼迫唐玄宗下诏令将杨贵妃缢死。(参见董锡玖:《“飘然转旋回雪轻”——唐代舞蹈家杨玉环》,载《中国古代舞蹈家的故事》

四、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的第一舞人。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她在民间献艺,观者如山,应邀到宫廷表演,无人能比。她的《剑器舞》风靡一时。她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 世事浮云,以公孙娘子盛唐第一的技艺,最终结局却是流落江湖,寂寞而终。然而,她的盖世技艺是与中国历史上的两座文化高峰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因为她,我们才有幸看到了草圣张旭的一卷绝妙丹青,才有幸读到了诗圣杜甫的一首慷慨悲凉的《剑器行》,就连画圣吴道子也曾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1]成就三圣之道,这位绝代佳人当再不寂寞。

❾ 都有什么有名的的古代舞蹈叫什么名字

推荐回答
一、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帗舞。
驱疫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
贵族子弟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宴享:弓矢舞

鲁国雅舞:《象箫》、《南龠》舞,
二、两汉时期
1、雅乐舞:主要用于祭祀
2、俗乐舞:
郊祭乐舞、兵法乐舞、朝贺宴乐
舞四夷之乐:
东夷之乐执矛舞
西南夷之乐执羽舞
西夷之乐执戟舞
北夷之乐执干舞(兵舞)
(1)武舞
剑舞
棍舞
刀舞
干舞
戚舞
(2)文舞
长袖折腰舞
掌上舞
盘鼓舞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宫廷舞:
(1)清商乐舞 是汉民族传统民间乐舞的称谓。
《白纻舞》
《大垂手》舞,
《明君》舞、
《巴渝舞》、
《公莫舞》、
《铎舞》、
《鞞舞》等。
(2)胡舞 主要指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
《天竺乐》是印度传来的乐舞,
《龟兹乐》是来自新疆龟兹一带的乐舞。

四、大唐时期(上)
宴享宫廷舞
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百戏
(“十部之伎于庭,以备中外。一曰燕乐伎,二曰清乐伎(亦名“清商乐“),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国伎,十曰高昌伎。 ”)、

燕乐:四部乐舞:《破阵乐》、《庆善乐》、《景云乐》、《承天乐》。
清乐:《白纻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鞞舞》。
西凉乐:代表舞蹈是《狮子舞》。
天竺乐:佛教乐舞。
康国乐:又称“胡旋舞”,是疾转如风的转圈舞。

立部伎中的《安乐》:城舞
《太平乐》:五方师子舞
《破阵舞》
《庆善舞》

五、大唐时期(下)
1、“健舞”
《剑器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2、“软舞”
《绿腰舞》
《春莺啭》
3、唐代大曲,又称“法曲”,属宴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散序,以器乐演奏为主;
(二)中序(拍序、歌头),以歌唱为主;
(三)破,是全曲的高潮,以舞蹈为主。
著名的大曲有《霓裳羽衣舞》、《踏金莲》、《玉树后庭花》等。

4、民间俗乐舞:
《大面》(《兰陵王入阵曲》)
《拨头》
《踏摇娘》

5、崇仙舞蹈:
《四方菩萨舞》
《五方狮子舞》
《天竺乐》
《云韶乐》
6、队舞:
如《菩萨蛮队舞》和《叹百年队舞》。

六、两宋时期
队舞:分为“小儿队”和“女弟子队”,每类又分为十个独立的队舞。
大曲歌舞:《太清舞》、《渔父舞》、《花舞》、《剑舞》

七、元明时期
1、赞佛乐舞《十六天魔舞》
《昂鸾缩鹤之舞》
2、仍采用“文舞”和“武舞”两类。
3、明代雅乐舞:用九奏三舞,三舞为《平定天下之舞》、《抚安四夷之舞》、《车书会同之舞》。九奏之后,用队舞结束宴会。舞队有《诸国来朝之舞》、《长生队之舞》等。
4、明代宫廷舞蹈见于明代的一些刻本插图中,比如《唐诗艳逸品》中的独舞者,《太妃全传》中的梅妃的“惊鸿舞”等。

八、满清时期
1、清代宫廷舞
干戚曰武功之舞
羽龠曰文德之舞
祭祀初献以武舞
亚献终献以文舞
2、队舞乐:庆隆舞(蟒式舞 玛克式舞) 世德舞 德胜舞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