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著名的书法家有

著名的书法家有

发布时间: 2020-11-25 01:39:22

㈠ 宋代著名书法家有哪些

1、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黄庭坚论书、鉴画、评诗均以韵字为先,他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

㈡ 中国有哪些著名书法家

1、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2、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3、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

4、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5、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㈢ 当代著名书法家有哪几位

1、刘俊京

简介:字体清畅简静 温雅冲和、俊雅书风京儒文采。作品有收藏潜力的书法家。获第三届北京"德艺双馨"奖。

㈣ 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他们有哪些故事

一、王羲之

1、人物资料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2、故事(入木三分)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二、颜真卿

1、人物资料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

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2、故事(改善风俗)

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时,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酷爱学习,但家里贫困,不为乡人所了解。他的妻子因为钱财的供给太少,向他要休书离婚。

杨志坚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说:“当年立志早从师,今日翻成鬓有丝。落托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迟。金钗任意撩新发,鸾镜从他别画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他的妻子拿著诗,到州里去办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颜真卿在评判的公文上说:“杨志坚很早就钻研儒家学说,很有作诗的名声,心里虽然羡慕高高地考中科举,自身却没有享受到一点俸禄。

他的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终没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愿意象冀缺的妻子,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只想学朱买臣的女人,讨厌并抛弃自己的丈夫。

给家乡带来耻辱,败坏了道德教化,如果不给以惩罚警诫,怎么能制止这类轻浮的行为呢?妇人应当打二十板子,任凭她去改嫁。

杨志坚秀才,资助他粮食布匹让他随着军队暂时担任个职务。”四面八方的人们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从此江表一带的女子,没有敢抛弃她的丈夫的。

三、米芾

1、人物资料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

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2、故事(米公洗墨)

米芾是一位受人崇敬的清官廉吏。据史料记载,米芾为官的一大特点是“用文雅为治,尚礼教,祛淫祠”。

北宋绍圣四年,米芾出任江苏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主政两年,多有惠政。期满离任时,乡绅百姓略备薄礼为他送行以示感念,米芾一一婉拒,并再三叮嘱家人:“凡公之物,不论贵贱,一律留下,不得带走”,还亲自逐一检点行李,生怕家人暗自夹带。

米芾发现自己常用的一支毛笔上沾有公家的墨汁,便让家人把砚台、毛笔洗干净后,方离开县衙。米芾临池洗墨,不带走安东的一点点墨汁,清清白白上路,一时传为佳话。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洗墨的水池取名为“米公洗墨池”并立碑记之。

四、赵孟頫

1、人物资料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2、故事(援作春题)

元朝兴盛时,扬州有个姓赵的人,富裕而喜欢招待客人。他的家里有明月楼,人们替楼写春联,大多无法符合主人的想法。

一天,赵孟頫路过扬州,主人知道这件事,把他迎接到明月楼上,用丰盛的酒席款待他,席上所用的都是银制的器具。酒过半巡,主人拿出纸笔,请求赵孟頫替他写春联。

赵孟頫拿起笔即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到春联后,非常高兴,把酒具全部撤下并把它们送给赵孟頫。

五、王铎

1、人物资料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

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王铎的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其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2、故事(神笔王铎)

传说王铎入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一幅匾额:天下太平。楷书巨匾挂上后,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众人抬头细审,果然是真。

正待发问之时,但见王铎不慌不忙地手握颓笔,将笔向匾上掷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点在“大”字左下方,遒劲洒脱的一个“太”字,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

皇帝惊喜万状,称赞道:“王爱卿真乃神笔也。”从此“神笔王铎”驰名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羲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颜真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米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孟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铎

㈤ 我国著名书法家有哪些

1、张旭

张旭,草圣,《古诗四帖》,作品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行笔婉转自如,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草书之美其实就在于信手即来,一气呵成,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2、管道升

管道升,字仲姬,华亭人(今上海青浦),元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赵孟頫之妻。管道升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册封魏国夫人,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传世作品有《秋深帖》、《水竹图卷》、《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

3、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

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4、柳公权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5、怀素

怀素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气”

㈥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作品有哪些

著名书法家有王羲之、黄庭坚、颜真卿、钟繇、柳公权等。

一、王羲之

1、人物简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代表作介绍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二、黄庭坚

1、人物简介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2、代表作介绍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

三、颜真卿

1、人物简介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2、代表作介绍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内容主要记载了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创建多宝塔之原委及修建经过。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

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锋,转折多顿笔。结体严谨道密,紧凑规整,平稳匀称,又碑版精良,存字较多,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四、钟繇

1、人物简介

钟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2、代表作介绍

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五、柳公权

1、人物简介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2、代表作介绍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 (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告示后人。其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历来被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书法家

㈦ 清朝人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1,董鄂·铁保(1752-1824),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及两江总督,其书源墓颜真卿,专长草书,草法王羲之、怀素与刘墉、翁方纲足。也喜欢喜画梅,著有梅盒诗。

铁保以文章和书法驰名朝野,他将旗人诗文编为《白山诗介》134卷,自己的作品则编为《惟清斋全集》,铁保是满人中最著名的书法家,他谪居吉林时仍勤于临墓古法帖,引起眼病。刻有《惟清斋帖》。

2,刘墉(1719-1803),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擅真行书潜心六朝碑版,书名满天下。著有刘文清诗集等著作。

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主要作品有《石庵诗集》。

3,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

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著有《复初斋文集》35卷,集外文4卷,《复初斋诗集》42卷、《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石洲诗话》等大量金石学著作。

4,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

主要著作有《梦楼诗集》、《论书绝句三十首》等。

5,梁同书(1723-1815),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直语补正》、《日贯斋涂说》、《笔史》等。

㈧ 我知道著名的古代书法家有的()

【王羲】 之被称为"书圣",晋代人,他7岁开始练习书法,后在秦汉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风专格,作属品平和自然,奇逸豪放,是承前启后的书法家。
【欧阳询】是唐代人,受晋代王羲之的影响,他吸收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书法家的长处,形成了"险劲"而"平稳"的书法风格。
【颜真卿】也是唐代人,书法刚健有力,气势雄伟,富于创新。柳公权是唐代与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作品受王羲之和颜真卿的影响较大,风格清瘦、秀丽。
【苏轼】是宋代大文学家,学问渊博,书法苍劲、豪放。他不固守于前代书法家的章法,主张"书无常法",同时还主张要有见识,学识丰富才能使书法有长进
【张旭】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称他为“草圣”。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㈨ 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王羲之、苏东坡、李斯、欧阳询等等。

1.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5.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参考资料网络-欧阳询

网络-李斯

网络-苏东坡

网络-王羲之

网络-颜真卿

㈩ 我国最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1、王羲之,其作《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2、颜真卿,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

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史上千百年来不朽的领军地位。

3、赵孟頫,赵孟頫是一位气贯古今的书画大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的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

鉴于赵孟頫在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

4、柳公权,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有一位擅长楷书,以骨力清劲著称于世的大家,这就是为人所熟知的柳公权。

柳公权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荆棘编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去摘取的。他善于吸取书艺大家的智慧与成果,变化成自己一家书艺。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竖起了一座巍峨丰碑。人们瞻仰这丰碑时,景行仰止,重其书,慕其人,故书与人并垂不朽。

5、王献之,王献之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

6、苏轼,苏轼有着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皆有精湛的造诣。他是中国杰出的文豪,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苏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行书与黄庭坚的清劲、蔡襄的温淳婉媚不同,而是笔墨丰肥圆润、浑厚爽朗;因其修养广博,故“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天真平淡,格调俊逸,以气韵见胜。其作《黄州寒食帖》用笔浑厚遒逸、跌宕多变,富有情感,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6、董其昌,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是海内文宗,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

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注重师法传统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董其昌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画坛。

在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所无法比拟的。

8、张旭,工诗书,草楷俱佳尤长草书。他的草书,名噪当代,影响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与李白诗,裴文剑舞称“三绝”,被后世誉为“草圣”.

9、米芾,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

10、怀素,以“狂草”名世。怀素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