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哲学家
A. 著名哲学家
康德
http://ke..com/view/3899.htm
▲德国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生平概述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埃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里就像一个木乃伊。而且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乃伊那样被展览: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一个影子,临死前的若干年里,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极为衰弱,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个影子,那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早,他们作为德国唯心主义的领军人物誉满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的科学哲学给予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奥古斯汀(354-430)并列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生平概述2: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nigsberg),他出生时,有“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称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哥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他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黑格尔
http://ke..com/view/3861.htm?re=1
姓名: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出生: 1770年8月27日(德国斯图加特)
去世: 1831年11月14日(德国柏林)
学派/流派: 黑格尔主义
主要领域: 逻辑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学
受影响于: 亚里士多德、安瑟伦(Anselm)、笛卡尔、斯宾诺莎、歌德、伯麦(Jacob Boehme)、卢梭、康德、费希特、谢林
施影响于: 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鲍威尔(Bruno Bauer)、托洛茨基、布拉德雷(F.H.Bradley)、汉斯·昆(Hans Küng)、海德格尔、萨特、巴特、哈贝马斯、伽达默尔
生平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 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 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黑格尔的学说
黑格尔与史诗诗人荷尔德林和客观唯心论者谢林同一时期就读于图宾根神学院。在深入观察了法国大革命的整个演进过程后,三人合作致力于对康德及其后继者费希特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
黑格尔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是《精神现象学》。在世时出版的作品还有《哲学全书》、《逻辑学》和《法哲学原理》。其他有关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美学和哲学史的著作则是在他去世后,根据他当年演讲时学生所做的笔记汇编而成。
黑格尔的著作以其覆盖面之深广而享有盛誉。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来理解哲学的历史和我们身处的世界本身——在黑格尔,这个世界通常被看成是“一个历史的行进,其中每一个相续的运动都是为解决前一运动中的矛盾而出现的。”例如,他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西方社会中引入真正的自由。 但正因为是绝对的初次,它也是绝对的激进的:在革命消灭了它的对立面后,革命所唤起的暴力高潮无法自我平抑,结局是无路可去的革命最终自食其果——得之不易的自由自毁于残暴的恐怖统治。然而,历史总是在对过失的自我学习中前行的:正是这种经验,也只能在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一个由自由公民组成的既能行使理性政府的职责,又能实现自由、平等的革命理想的宪政政府才有可能得以出现。
在《历史哲学》的前言中,黑格尔阐述:“哲学表明,意识是存在于它无限多个概念之上的,也就是说,意识是存在于自由的、无限多的形态之中,而对立的抽象内省的形态只是它的一种反映。意识是自由的、独立存在的、有个性的,仅仅属于精神。”
所以作为单独概念的“意识”,由两部分组成,两者都各有无限多个“形态”,一部分是原则性的,另一部分是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反映,所以他又说:“通常意义上的意识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事物总体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对事物具体反应的抽象概念。” 他同时说:“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同,对事物的反应也不同,和原则性的意识有所偏移,但是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这种偏移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取决于他的正常状态,取决于他对上帝的尊敬程度。要了解这种概念的程度,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
所以,虽然黑格尔的语言很难懂,但他阐述了形而上学必须要研究每一个事件中的命题和反命题如何联系的机制,因此必须要比较每一个历史事件中的例子和它们的原型,了解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 黑格尔对人类社会抱有一种有组织性和目的论的观念,他的著作语言丰富而难懂,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非常令人迷惑。不仅如此,他的观念和现代知识界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个人权利的观念也正相反。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黑格尔的遗产
黑格尔的学说在后代很长时间内一直引起争论,他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几乎任何学派都对他的学说给予肯定或提出批判。
历史学家将黑格尔学派分为两个阵营,黑格尔右派的代表是柏林汉博德大学的追随者,他们拥护福音正统的宗教观念,拥护后拿破伦时代的政治保守主义。
黑格尔的名言
“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
“我们可以断言,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das ist vernünftig.)」。此句出自《权利的哲学纲要》一书( 《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20》。
“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Abstraktionen in der Wirklichkeit geltend machen, heißt Wirklichkeit zerstören.)
笛卡尔
http://ke..com/view/4285.htm?re=1
一、笛卡儿生平
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的一个贵族之家,笛卡儿的父亲是布列塔尼地方议会的议员,同时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笛卡儿在豪华的生活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他幼年体弱多病,母亲病故后就一直由一位保姆照看。他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
父亲希望笛卡儿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在笛卡儿八岁时,便将他送入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接受古典教育。校方为照顾他的孱弱的身体,特许他可以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 。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笛卡儿1612年到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四年后获博士学位。1616年笛卡儿结束学业后,便背离家庭的职业传统,开始探索人生之路。他投笔从戎,想借机游历欧洲,开阔眼界。
这期间有几次经历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次,笛卡儿在街上散步,偶然间看到了一张数学题悬赏的启事。两天后,笛卡儿竟然把那个问题解答出来了,引起了著名学者伊萨克·皮克曼的注意。皮克曼向笛卡儿介绍了数学的最新发展,给了他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
与皮克曼的交往,使笛卡儿对自己的数学和科学能力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他开始认真探寻是否存在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使用性的方法,以期获取真正的知识。
据说,笛卡儿曾在一个晚上做了三个奇特的梦。第一个梦是,笛卡儿被风暴吹到一个风力吹不到的地方;第二个梦是他得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第三个梦是他开辟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道路。这三个奇特的梦增强了他创立新学说的信心。这一天是笛卡儿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有些学者 也把这一天定为解析几何的诞生日。
然而长期的军旅生活使笛卡儿感到疲惫,他于1621年回国,时值法国内乱,于是他去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1625年返回巴黎,1628年移居荷兰。
在荷兰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笛卡尔对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数学家梅森神父与欧洲主要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他的主要著作几乎都是在荷兰完成的。
1628年,笛卡尔写出《指导哲理之原则》,1634年完成了以哥白尼学说为基础的《论世界》。书中总结了他在哲学、数学和许多自然科学问题上的一些看法。1637年,笛卡儿用法文写成三篇论文《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并为此写了一篇序言《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哲学史上简称为《方法论》,6月8日在莱顿匿名出版。1641年出版了《形而上学的沉思》,1644年又出版了《哲学原理》等重要著作。
二、笛卡儿的成就
笛卡儿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他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在其一生活动中则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他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哲学方面:
笛卡儿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但他还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并论证以广延为其属性的独立物质实体的存在。他认为上述两实体都是有限实体,把它们并列起来,这说明了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笛卡儿还企图证明无限实体,即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的原因。笛卡儿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他主张唯理论,把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法应用于哲学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
笛卡儿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最著名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这句被Descartes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过去的东欧和现在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Descartes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Descartes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Descartes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笛卡儿堪称17世纪及其后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B. 世界上著名的哲学家
泰利士(Thales,约624-547)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约610-546)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588-524)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540-480) 毕泰戈拉(Pythagoras,约680-500) 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约565-473) 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六世纪-五世纪) 芝诺(Zeno of Elea,约六世纪末-五世纪) 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约495-435)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500-428) 留基波(Leukippos,生卒年不详)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460-370)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481-411) 高尔吉亚(Gorgias,483-375) 苏格拉底(Sokrates,468-400) 柏拉图(Plato,427-347):《理想国》、《政治家》、《巴曼尼德斯篇》、《柏拉图对话六种》 欧几里德(Eucleides of Megara,约450-374) 安提西尼(Antisthenes,约400-325) 第欧根尼(Diogens of Sinopeus,约400-325) 阿里斯提普(Aristippus,约生于前435) &《希腊哲学史》(汪子嵩等编著)、《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形而上学》、《工具论》、《尼各马科伦理学》、《物理学》、《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全集》 伊壁鸠鲁(Epikouros,341-270) 芝诺(Zeno of Cypros,约336-264) 克吕西普(Chrysippus,约281-205) 皮浪(Pyrrhon,约360-270) 蒂孟(Timon,320-230) 卢克莱修(Lucretius,约98-53):《物性论》 西塞罗(Cicero,106-43) 塞涅卡(Seneca,2-65)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0-138) 奥勒留(Aurelius,120-180) 塞克斯都?恩披里克(Sextus Empiricus,二世纪人) 柏罗丁(Plotinos,205-270):《九章集》 德尔图良(Tertullianus,约160-230) 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忏悔录》、《上帝之城》、《教义手册》 波爱修(Boethius,约480-525):《哲学的慰藉》 爱留根纳(Eriugena,约800-877):《论神的预定》、《论自然的区分》 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9):《独白》、《宣讲》、《斥愚人书》 洛色林(Roscellinus,1050-1114) 阿伯拉尔(Alars,1079-1142)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1214-1294):《大著作》、《小著作》、《第三著作》 邓斯?司各脱(Duns Scotus,1270-1308):《牛津论著》、《巴黎论著》 威廉?奥康(William Ockham,1300-1349) 爱拉斯谟(Erasmus,1469-1536):《疯狂颂》 佩脱拉克(Petrarch,1304-1374):《秘密》 薄伽丘(Boccaccio,1313-1375):《十日谈》 蒙台涅(Montaigne,1533-1592):《蒙台涅文选》 拉伯雷(Rabelais,1495-1553):《巨人传》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伽尔文(Calvin,1509-1564):《论仁慈》、《基督教要义》、《信仰指南》 &《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集》、《西方伦 理学名著选辑》 、《西欧中世纪哲学史纲》 库萨?尼古拉(Nicolaus Cusanus,1401-1464):《有学识的无知》 布鲁诺(Bruno,1548-1600):《论原因、本原和太一》、《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驱逐趾高气扬的野兽》、《论英雄热情》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崇学论》、《新工具》、《培根论说文集》、《新大西岛》 霍布斯(Hobbes,1588-1679):《利维坦》、《论物体》、《论人》、《关于自由、必然和偶然》 洛克(Locke,1632-1704):《人类理解论》、《论政府》、《基督教的合理性》 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方法谈》、《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论灵魂的激情》 伽桑狄(Gassendi,1592-1655) 马勒伯朗士(Malebranche,1638-1715):《真理的探求》、《关于形而上学的对话》 斯宾诺莎(Spinoza,1632-1677):《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神学政治论》、《笛卡尔哲学原理》 莱布尼茨(Leibniz,1646-1716):《神正论》、《人类理智新论》、《单子论》、《形而上学谈话》 贝克莱(Berkeley,1685-1753):《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 休谟(Hume,1711-1776):《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伦理和政治论文集》 培尔(Bayle,1647-1706):《关于彗星的信》、《对曼布尔大人的〈加尔文主义史〉的一般批判》、《历史批判辞典》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俄狄浦斯王》、《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哲学辞典》 孟德斯鸠(Montesguieu,1689-1755):《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论自然和艺术的趣味》 卢梭(Rousseau,1712-1778):《忏悔录》、《风雅的缪斯》、《乡村巫师》、《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或论教育》 孔狄亚克(Condillac,1715-1780):《感觉论》、《人类知识起源论》、《体系论》 拉美特利(La Mettrie,1709-1751):《彼涅洛帕的工作》、《心灵的自然史》、《人是机器》、《人是植物》 狄德罗(Diderot,1713-1784):《哲学思想录》、《怀疑论者的漫步》、《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论聋哑人书简》、《对自然的解释》、《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谈话的继续》、《拉摩的侄儿》 爱尔维修(Helvetius,1715-1771):《论精神》、《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关于爱知识的书简》、《关于快乐的书简》、《关于理性的傲慢与懒惰的书简》 霍尔巴赫(Holbach,1723-1789):《揭穿了的基督教》、《袖珍神学》、《神圣的瘟疫》、《健全的思想》、《自然的体系》、《社会体系》、《普遍伦理学》 康德(Kant,1724-1804):《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论永久和平》、《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审美教育书简》 费希特(Fichte,1762-1814):《全部知识学基础》、《知识学原理下的自然法基础》、《知识学原理下的道德学体系》、《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谢林(Schelling,1775-1854):《先验唯心论体系》、《论世界灵魂》 黑格尔(Hegel,1770-1831):《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小逻辑》、《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艺术哲学》、《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书信集》 费尔巴哈(Feuerbach,1804-187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基督教的本质》、《黑格尔哲学批判》、《未来哲学原理》赫尔岑(1812-1870):《自然研究通讯》、《科学上的浅尝派》、《致老友书》 别林斯基(1811-1848):《别林斯基哲学著作选集》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俄国文学界戈理时期概观》、《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原理》 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杜勃罗留波夫选集》、《杜勃罗留波夫哲学著作选集》 &西方哲学原著选译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分数册,如《古希腊罗马哲学》、《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西方名哲名言析》、《中外哲学名言》
C. 世界最著名哲学家
1、必须有著作流传。著作可以是他们自己写的,也可以是他们的弟子或追随者写的;
2、后来的大哲学家受他们的影响有据可查;
3、大哲学家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
4、如果一个人是真实的和本质的话,大哲学家就在根源上与这个人一致,也就是说,大哲学家的智慧能扩展人类和世界本身的视野;
5、大哲学家并非拥有一成不变的独立性。这独立性不是刚愎自用和执拗,不含有狂热的教条,而是不依赖于时间的不断动荡而赢得的绝对宁静;
6、大哲学家的思想未必是科学,但一定有科学性;
7、大哲学家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存在以及认识神性;
8、大哲学家有他的标准,他们是人类精神的立法者。
D. 目前健在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些
著名的西方哲学家有:
西方古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西方中世纪:奥古斯汀、阿奎那
西方近现代:
英国: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斯宾塞;罗素、维特根斯坦;
法国:笛卡尔、莱布尼兹、帕斯卡、斯宾洛莎、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孔德、帕格森、萨特、福柯--;
德国: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弗洛姆、马尔库塞、阿尔都塞--
美国:詹姆士、杜威、波普尔--;
最著名的十五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培根、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罗素、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
1. 柏拉图: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
2.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及科学的集大成者。
3. 培根:第一个提出了实验法、归纳法,进入近代的第一人。
4. 笛卡尔:大陆唯理论的创始人,确定了理性的价值。
5. 洛克:对于经验论哲学进行了最系统的阐述。
6. 休谟:将近代哲学中的根本矛盾揭示出来。
7. 康德:哲学大师,完成哲学哥白尼式的革命,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型。
8. 黑格尔:辩证法大师,全面总结了近代哲学。
9. 马克思:提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极大的影响了历史。
10. 尼采:他的唯意志超人哲学让人深受震憾,
11. 罗素:逻辑实证主义权威,学富五车的人物。
12. 维特根斯坦:哲学天才,也属逻辑实证主义
13. 胡塞尔:现象学宗师。
14.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大师。
15. 萨特:存在主义大师,对时代风气有重要影响。
E. 世界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些
阿贝拉尔,彼得
(1079至1142年)。法国哲学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中世纪的逻辑学家和神学家。大约1113年,而教学神学在巴黎,阿贝拉尔爱上了他的学生埃洛伊丝,其中他秘密结婚,他被谴责为异端几年,由于对他nominalist共性的意见后。
相信宗教信息来源
相信宗教信息来源
我们2300 宗教科目名单
电子邮件
阿那克萨哥拉
(公元前500 - 公元前428)。希腊哲学家谁Presocratic据说已取得雅典奥运会的中心哲学,并已苏格拉底的老师,他拒绝了四个要素理论的恩培多克勒和假定而不是无限的独特粒子数目,所有的对象组成。
安瑟伦,圣
(一〇三三年至1109年)。意大利僧人与文人神学谁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圣安瑟伦成立到神学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综合,并认为原因及启示是相容的。他是最有名的,他影响力的神的存在本体论的论点。
阿奎那,圣托马斯
(1225 - 74)。学校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学术上。他的想法是,在1879年,使官方天主教哲学。他纳入基督教所显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要与希腊思想统一教会的教义。在他的系统,理性与信仰(启示)形成两个独立而又和谐的境界,其真理补充而不是互相反对。他提出了有影响力的哲学证明上帝存在。
亚里士多德
(384 - 322年)。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和许多学科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并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在335他打开了学园,一个重要的哲学和科学的雅典学院。亚里士多德强调了自然的观察和分析了所有的东西,“四大原因。”在伦理,他强调说,德是极端之间,并认为人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他的智力使用的意思。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大部分是从第五到失去了基督教文明通过第12世纪。
奥古斯丁的河马,圣
(354 - 430)。与拉丁教会的父亲也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圣保罗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圣奥古斯丁强调人的需要为宽限期。他的口供,并在上帝的圣城高度的影响力。
阿威罗伊
(1126 - 98)。西班牙出生的阿拉伯哲学家,律师,医师,其详细的评论对亚里士多德超过300年的影响力。他强调了信仰与理性哲学知识的相容性,但认为必须从理性而得。教会谴责了他的看法。
阿维森纳
(980 - 1037)。伊斯兰出生于波斯中世纪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解释,他极大地影响了包括圣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的哲学家。阿维森纳也是一名医生,在医学上他的著作近500年来的重要。
培根,柯罗马蒂
(1561年至1626年)。英国政治家,散文家和哲学家,一对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伟大先驱,并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的信念。他强调了归纳推理在追求知识的使用。
波爱修斯
(公元前475 - 535)。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感到安慰的哲学(写在监狱)被广为整个中世纪阅读翻译,它表明原因的,在面对不幸的角色,是古代哲学家和经院学者的联系。
笛卡尔,勒内
(1596至1650年)。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现代哲学探究的父亲。笛卡儿试图扩大在他的数学方法来确定搜索所有的知识。扬弃中世纪呼吁权力后,他开始与“普遍怀疑,”发现的唯一一件事不能被怀疑是他自己的想法。结果是他著名的“我思,ETM总之,”或“我思故我在。”
杜威,约翰
(1859年至1952年)。美国领先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 杜威发达的查尔斯皮尔士的观点 - 在他自己版本的实用主义(1839 1914)和威廉詹姆斯。他强调,在获取知识的重要性,把调查和攻击,认为知识是被动的。
黑格尔,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
(1770年至1831年)。德国哲学家的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的高度影响力,它是基于对世界作为一个单一的由它自己的内在逻辑的发展阶段,通过所谓的三重奏生物体“的论文,对偶,与合成”的概念,并逐步来体现的原因。 黑格尔举行的君主制是国家最高的发展。
海德格尔,马丁
(1889年至1976年)。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研究了谁。海德格尔自己的理念,是由克尔凯郭尔的影响,强调有必要了解“存在”,特别是独特的方式,人类的行为,并涉及到整个世界。
霍布斯,托马斯
(1588年至1679年)。英国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利维坦,霍布斯认为,由于男人是自私的本质,一个强大的绝对统治者,是必要的。在“社会契约”,男子同意放弃许多个人自由和接受这样的规则。
休谟,大卫
(1711 - 76)。英国经验主义的论据反对神的存在的证据仍然是有影响的。休谟认为,道德,信念都没有依据的理由,但仅仅是基于习惯。
詹姆斯,威廉
(1842年至1910年)。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个实用主义的创始人,和他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詹姆斯认为,意识是积极塑造现实,作为“权宜之计”的思维方式定义的真相,并认为这想法是指导,而不是复制过去的经验我们今后的行动工具。
康德伊曼努尔
(1724年至1804年)。德国哲学家,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倍。他合成为他的“批判哲学”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和休谟的怀疑:即思想不符合外部世界,而是世界,可只知道,因为它符合心灵的自己的结构。 康德声称,道德需要上帝,自由和不朽的信念,虽然这些可以既不科学也不是形而上学证明。
克尔凯郭尔,索伦
(1813 - 55)。丹麦哲学家,宗教思想家,而且非常有影响力的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克尔凯郭尔认为,“真理是主观性”,即宗教是个人的事,那人的关系,上帝要求的痛苦。
莱布尼茨,戈特弗里德威廉
(1646 - 1716)。德国哲学家,外交家,数学家,对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莱布尼茨是一个(与艾萨克牛顿)发明的微积分和现代数理逻辑的祖先。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系统,表达上帝的计划。
洛克,约翰
(1632 - 1704)。极具影响力的创始人英国的经验主义。洛克认为,所有的想法浮现在脑海中的经验和没有一个是天生的。他还认为,权力源于单从被统治者的同意,一种观点认为,深深地影响了美国革命和美国宪法的写作。
马基雅弗利,尼可罗马基
(1469年至1527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和政治作家。在王子,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书籍之一,马基雅维利认为,任何旨在争取握有权力的统治者的行为是允许的。 这个词是权谋用来指任何被狡猾和电力为主的政治策略。
迈蒙尼德
(1135年至1204年)。西班牙出生的中世纪犹太哲学家和思想家。迈蒙尼德试图综合亚里士多德和犹太思想。他的作品对犹太教和基督教思想的巨大影响力。
马克思,卡尔
(1818 - 83)。德国的革命思想家,社会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想法,与恩格斯制定,奠定了十九世纪的社会主义与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基础。虽然马克思最初是受黑格尔的影响,他很快就拒绝了唯物主义赞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是其中的近200年来最重要的著作。
密尔,约翰斯图尔特
(1806 - 73)。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家。他的逻辑系统描述了所有的科学推理的基本规则。 由于边沁的学生,他阐述了功利主义伦理学,在论自由,他提出了对个人权利的任何政府的权力神圣认罪。
摩尔,通用电气(乔治爱德华)
(1873年至1958年)。英国哲学家谁强调,“常识”的现实的物质对象的看法。在伦理,穆尔认为,善是已知的道德直觉的质量和直接,这是一个谬论,试图界定它的任何其他条款。
此外,托马斯爵士
(1478年至1535年)。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者和政治家领导,主校长英格兰。更多被斩首拒绝接受该教会的头王。受希腊思想,他认为在社会改革,制定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和平状态的图片。
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
(1844 - 1900)。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作为一个道德家,他拒绝了基督教的价值观和倡导的“超人”谁创造一个新的,生命的肯定,他的英雄伦理“权力意志”。
帕斯卡尔,布莱斯
(1623 - 62)。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和神学家。他(“思想”)追授pensees认为,原因是对人类本身的精神需求不足,并不能带来人的上帝,谁可以被称为只有通过神秘的理解。
柏拉图
(公元前428 - 公元前348角)。西方哲学和苏格拉底的学生雅典的父亲,经过他的逝世,他走过广泛。在返回雅典,他创立了一个学院,在那里他教,直到他去世。他的著作是在其他的苏格拉底和雅典之间对话的形式。柏拉图的许多意见中规定的共和国,而一个理想的状态假设哲学家国王,特别是在道德和数学知识的最高水平的培训。 柏拉图的其他作品分析,道德品德,知识性质和灵魂的不朽。他的观点对宇宙论的强烈影响未来的科学思想两千年。
普罗提诺
(205 - 270)。埃及出生的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谁综合了柏拉图和其他希腊哲学家的思想。普罗提诺认为所有的现实是由一个从神源澎湃(所谓emanations)系列造成的。虽然不是自己是一个基督徒,他是一个对基督教产生重大影响。
卢梭,卢梭
(1712 - 78)。瑞士和法国思想家,在日内瓦出生。卢梭一直有很大影响力的政治哲学,教育理论,浪漫主义运动。在社会契约论(1762),他认为是人民的“总意志”或的理性选择,表达对男人的共同利益的政府。卢梭强调人的自然善良。
罗素伯特兰
(1872年 - 1970年)。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有影响力作为一个不可知和和平主义者。早期与怀特海工作诞生了现代逻辑。罗素改变了他的意见,多次,但总是设法建立一个科学哲学,特别是认识论。
桑塔亚纳,乔治
(1863 - 1952)。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和诗人威廉詹姆斯的学生。桑塔亚纳试图调和柏拉图主义和唯物主义,研究如何产生原因,并发现“动物信仰”,或者冲动,是理性和信仰的基础。
萨特,让保
(1905 - 80)。法国哲学家,小说家,戏剧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萨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通过他的生活了。他认为,人是“注定是自由的”,并承担责任作出自由选择。
叔本华,亚瑟
(1788 - 1860)。德国后哲学家康德认为,虽然不合理谁将会是在人类事务中的动力,它是注定不能得到满足。他认为,只有艺术和沉思可以提供从宿命论和悲观逃脱。叔本华的强烈影响尼采,弗洛伊德,托尔斯泰,普鲁斯特,托马斯曼。
司各脱,约翰邓
(公元前1266年至1308年)。苏格兰出生的士林哲学家谁试图融入基督教神学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司各脱强调,所有的事情要靠不仅是对上帝的智慧,但对神的意志为好。
史密斯,亚当
(1723年至1790年)。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认为,如果政府在离开市场以自己的设备,一个“看不见的手”将保证这些成果将惠及民众。史密斯已成为现今对经济学家巨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
(464 - 399年)。雅典哲学家谁据称写下他的意见都没有,从他的信念,据说写歪曲的想法。他的主要学生,柏拉图,是对什么是知道他的生命知识的主要来源。苏格拉底的质疑,对他们的道德,政治和宗教信仰雅典人,如柏拉图的对话描写,他的问话技巧,所谓辩证,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哲学。 苏格拉底被指控犯有的说,“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在公元前399年,他被带到法庭受审,败坏青年和宗教异端邪说的指控。被判死,他喝了毒药。
斯宾诺莎,本笃(巴鲁)
(1623 - 77)。荷兰出生的哲学家从阿姆斯特丹犹太社区为异端,在1656年被驱逐,他被基督教神学家14年后的攻击。在伦理,斯宾诺莎提出一套演绎推理数学系统的看法。一元论的支持者,他持相反,笛卡尔,即身体和精神是一个单一的物质,他所谓的上帝或性质方面。
伏尔泰(弗朗索瓦玛丽Arouet)
(1694 - 1778)。法国哲学家,散文家和历史学家,对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之一。一个戴斯特谁是反基督教,伏尔泰广泛提倡宽容和自由的思想,积极的社会采取行动。他的小说Cyandide是莱布尼茨模仿乐观。
白石,阿尔弗雷德北
(1861 - 1947)。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谁与罗素。白石试图融入大自然的形而上学二十世纪物理学的。
奥卡姆的威廉(奥卡姆)
(公元前1285 - 角1349)。方济各会修士和重要的英语神学家和哲学家。在他的唯名论,反对他的许多思想和圣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还拒绝了教皇的世俗领域的权力。
F. 世界最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些
哲学的思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我国的哲学家都有谁?各位,这个话题问的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哲学家?小编就来介绍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吧。老子,生命的大智者。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王守仁,“致良知”说的宣导者,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黄宗羲,民主思想的启蒙者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
G. 当代世界著名哲学家有哪些
当今世抄界最为全面最为实袭用最为宏达的哲学思想理论有可能是爱人的《爱人宏观哲学思想理论》它提出了一下理论,新文字主义改革论,人性解放论,哲学空间论,哲学的点面体理论,哲学单向性理论,哲学定向性理论,哲学露珠理论,哲学运算论,哲学立体论,哲学向心性理论,哲学追动力理论,哲学原动力理论,系统文字论,系统文字哲学理论,人生支付论,系统文字法,形态论,形态法,人类个体滴灌论,国卜家形态管理论,国家形态管理学,意识学,机体意识学,形态意识学,意识形态学,基因意识学,生理意识学,
H. 世界著名哲学家有哪些
《对话录》《理想国》柏拉图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读他们的著作很重要,因为西方哲学的根源是他们,我们所熟知的亚里士多德以后的所有哲学家,都不同程度的受他们的影响,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不光可以领略他们的思想风采,也可以让你更容易的了解后世西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没有存世著作,他的思想全都在柏拉图的著作中)
B《神学大全》阿奎那
这是天主教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读他的著作可以让你知晓统治了西方1000多年的整个经院哲学,所以非常重要。
C《新工具》《随笔》培根 《第一哲学沉思》笛卡尔
前者是西方近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给其很高的赞誉,他的思想无论对科学还是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后者是近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有力的打破了业已的经院哲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对社会和科学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前者。
D《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利维坦》霍布斯 《政府论》洛克 《人性论》休谟 《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伏尔泰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卢梭
这些著作是启蒙运动前后的哲学著作,虽然有些并非纯哲学,而是政治哲学,有些的哲学观点也不是很独到、创新, 但他们对人类社会所起到的退动作用却是极其巨大的,如《社会契约论》几乎是法国大革命者的圣经 ,对《君主论》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这些都是你不能不读的哲学著作。
E《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康德 《逻辑学》《小逻辑》《美学》《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自然哲学》黑格尔
这些哲学著作都很了不得,不知以其晦涩难懂的语言难倒了多少人,但凡是读懂了它们的人 ,均对两位哲学家佩服的五体投地。尤其是黑格尔,他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哲学体系,将人类思想的高度推向了一个奇绝的高度。
F《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马克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的西方也承认他是一位重要伟大的哲学家,这么跟你说吧!2003年英国BBC电视台曾做过一项调查,问的是你认为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结果马克思名列第一。
G《作为意志的表象世界》叔本华 《悲剧的诞生》《权利意志》《查拉图斯拉如是说》《人性,太人性了》尼采
尼采是公认的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对20世纪影响最深远的哲学家之一,反叛、冷酷是他的特点。尼采被称为一个文艺性的哲学家,这就是说他的哲学语言与其他哲学家(如黑格尔)的枯燥相比,显的很有文学美,尽管也极其深奥,但不会让你厌烦。叔本华虽然不及尼采,却对尼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哲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的著作都是不可不读的。
H进入20世纪后就少有极具影响力的著作了,但他们的著作同样重要。我为你推荐几本20 世纪的哲学著作
《存在与虚无》萨特 《哲学问题》罗素 《哲学语法》《逻辑哲学》《文化与价值》维特根斯坦 《存在与时间》《论真理的本质》海德格尔
I. 世界上著名的哲学家都有哪些
比利海灵顿,木吉,贝奥兰迪,van,城之内悠二,镰田吾作,森之大统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