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制
① 认证制度的由来
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复杂,普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已经不可能自行鉴别产品的质量了.与此同似乎,对于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产品实行政府控制,以保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要求也提出来了。
1903年,英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即使用BS字母组成的“风筝标志”,标志在钢轨上,表明钢轨符合质量标准,该标志以英国国家标准为检验依据,具有公正性和科学性。此后,许多国家纷纷起而效仿,建立起以本国标准为依据的认证制度。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以欧盟和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为标志,世界经济呈现出国际和区域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认证制度的局限性暴露出来,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了推动本国产品的出口,开始谋求双边一直多边的认证制度,以区域性标准为依据的认证制度首先在欧盟出现。这种区域性的认证制度的建立,克服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标准不统一和管理技术上的差异,简化了贸易手续,保护了各成员国的利益。但是这对非欧盟成员国却形成了非关税贸易壁垒。在这种背景下,促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考虑建立国际性的质量评定制度。
1976年,IEC成立认证管理委员会(CMC)。CMC成立以后,完成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国际标准认证制度的基本章程和程序规则的制定和颁布工作。受关贸总协定的影响,197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认证委员会,并于1985年改名为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开始从技术角度协调各国认证制度的内容,促进各国认证机构的检验结果的相互认可,以消除各国由于标准、检验、认证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所带来的贸易困难,并进一步制定出国际性的认证制度。1993年结束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将质量认证扩展为“合格评定程序”。
② 认证制度的介绍
又称为合格评定程序,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确定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关要求被满足的程序。它是为进行认证工作而建立的一套程序和管理制度。其中认证和认可两类活动包括。
③ 什么是认证
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专准的合格属评定活动。
此处的认证包括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两大类,体系认证一般的企业都可以做,也是一个让客户对自己的企业或公司放心的认证,比如说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一般价格以企业或公司人数的多少来决定;产品认证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各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和不同的产品认证价格都不一样,当然他们的用途也不一样,比如说CCC国家强制性认证和CE欧盟安全认证。另外,同一类产品做不同的产品认证价格也不相同,比如说空调,如果出口的话就要做国外的相关产品认证。
④ 中国食品认证制度是指什么
食品认证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各相关环节,并着眼于现实资源和技术条件,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高目的,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为主要环节,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在各有关方面的协作下,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为了规范我国的食品认证工作,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1991)、《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2)、《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规则》和《中国质量体系认证实施程序规则》(1994)、《认证认可管理条例》(2003)等。于2001年8月正式成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的认证认可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的认证机构有130多家,其中影响较大的综合性认证机构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方圆标志认证中心、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中国认证人员和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T)等。
我国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有关食品认证,如前述的HACCP、ISO 9000、ISO 14000、ISO 22000等认证,以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又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认证,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QS”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另外还有部分行业、地方和其他认证机构各自开展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认证”、“食品认证”、“葡萄酒认证”、“饮品认证”等多种形式的产品认证。
1.“QS”认证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QS”认证,是围绕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把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贮运、包装等方面进行审查,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对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检验合格的食品出场前要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
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体系,对农产品实行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贮运到市场准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机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认可机构的资格认可后,方可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活动。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产品进行跟踪检查,受理有关的投诉、申诉工作。
3.绿色食品认证
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布绿色食品。农业部1990年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全国倡导、推动发展绿色食品,具体负责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组织和指导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权威管理机构,也是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所有者,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目前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门计划单列市建立了40个委托工作机构、56个顶点环境监测机构和14个顶点产品质检机构,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认证、监测体系基本形成。
4.有机食品认证
我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多家,到目前为止,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专职或兼职有机认证机构共有8家。主要的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
5.绿色市场认证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食品流通过程的安全、卫生,根据国家“三绿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要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商务部联合制定的《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于2003年10月23日正式实施,从而开展了针对农副产品、食品批发、零售市场的“绿色市场”认证。
⑤ 请问“认证制度”怎么翻译
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
3C认证的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它是各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
⑥ 什么是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指依据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经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形式,证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制度。
⑦ 食品认证制度
11月2日,国家认监委与全球食品安全倡议组织(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以下简称GFSI)签署了合作协议,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出席签字仪式。根据该协议,GFSI正式承认中国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制度,获得我国HACCP认证证书的食品企业进入GFSI成员的供应链时,可以免予采购方审核或国外认证,从而降低贸易成本并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声誉。我国将有超过4000家获得认证的国内食品生产企业直接受益。
GFSI是由世界各国与食品供应链相关的零售商、生产商、服务提供商及食品安全专家组成的国际性行业合作组织,在全球食品供应链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其会员企业总贸易额约占全球食品贸易总额的65%。会员企业包括美国沃尔玛、可口可乐,法国达能,日本永旺等大型跨国公司。
GFSI倡导“一次认证,全球承认”,其承认的认证标准在全球食品行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此前已被GFSI承认的食品安全认证制度包括德国IFS国际食品标准、英国BRC全球食品标准、美国SQF1000/2000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荷兰FSSC-22000认证、瑞士Synergy 22000认证等10种,我国HACCP认证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亚洲第一个获得GFSI承认的食品安全认证制度。GFSI成员采购食品时一般都要求供应方获得上述认证之一,这些认证俨然成为全球主流食品贸易市场的准入门槛和技术壁垒。
国家认监委于2011年与GFSI签署协议正式启动认证标准比对工作,经过多轮技术磋商最终获得GFSI正式承认。这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认证制度首次获得国际主流行业组织承认,表明我国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在全球食品安全链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我国HACCP认证制度在国内和国际的应用推广,提升我国出口食品安全水平和对外贸易便利化程度,推动我国食品企业加快进入国际主流高端市场。
⑧ 什么是型式认证制度
个人来感觉就是:举个例子源如质量认证制度,就是型式试验加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评定再认证后监督,质量管理体系复查加供方的市场抽样检验。
更简单的话就是:就是型式试验加认证(相对应的认证)后对应的监督的一种形式。希望能帮助你,不懂得可以大家互相交流。
⑨ 中国强制性认证是什么有几个强制性认证呢
中国的强制性认证包括了CCC认证和SRRC认证。
CC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
SRRC认证:SRRC是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强制认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