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记者
① 中国的著名记者有哪些
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著名新闻工作者,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
范长江(1909年-1970年10月23日),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东兴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杰出新闻家、记者,民国时期《大公报》著名通讯记者,后转向共阵营,为抗战做出卓越贡献。
② 谁是近代最出名的记者
李普:原名李前管,1938年入党并担任长沙县地下党嵩北区委书记,1942年调《新华日报》社任记者,建国后一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出版著作多部。
柯岗:原名张柯岗,学名张克刚,河南巩义人。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政治经济系,1939年又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宣传部干部、情报站长,晋冀鲁豫中央局《人民日报》编委,新华社野战军记者,第二野战军第十二军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支社社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文化处副处长,西南作家协会理事,国务院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戴邦,安徽天长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拂晓报》记者,《雪枫报》、《开封日报》、《江西日报》副社长,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湖南分社、中南总分社社长。1955年后,历任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首都新闻学会、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副会长。著有《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等。
黄远生,原名为基,字远庸,汉族,德化(今九江县)新合乡人。远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时的笔名。1885年1月15日(光绪十年阴历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江西德化(今九江瑞昌市)的一个书香世家。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其“远生通讯”更是被视为当年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从更深层的价值与更为深远的意义来说,他又是一位新文化的先驱者。
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革命烈士,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棘手,快笔如刀”等。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献。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穆青,祖籍河南杞县,1921年生于安徽蚌埠。青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于1937年参加八路军从事宣传工作,1940年到延安,并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起到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当记者,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力作问世。在担任新华社社长的十余年间,他为强化新华社的国家通讯社职能,并建成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穆青一生撰写和创作了大量新闻文字和摄影作品,新闻史上许多不朽的名篇都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
林白水,我国著名报刊事业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曾先后创办十余种报刊,是我国近代白话运动的先驱,蜚声报界的政论家。
戈公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记者中国新闻业史研究的拓荒者和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工作者。对我国从20年代前后和30年代初的新闻事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瞿秋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党报工作的先驱。他曾编辑、主编、领导过《新社会》、《人道》、《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实话》、《红色中华》等十几种革命报刊。他还努力于组织新闻通讯社,并领导过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他一生中在报刊中发表的著译文章近600篇,约300万字。
邹韬奋,以他的卓越才干和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在中国进步新闻事业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谱写了中国新闻史的光辉一页,他注意总结自己的办报经验,在新闻和实践方面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
张季鸾,曾任《大公报》总编辑、总主笔,是一位著名的记者和报刊评论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报刊的政论传统,为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报纸评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季鸾主编的《大公报》及所写的评论,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芸生,曾任《大公报》社社长,是一个卓越的新闻工作者与受人尊敬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领导了《大公报》香港馆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大公报》社社长,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邓拓,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和领导工作,担任过《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和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一生写过大量政论、杂文和新闻报道。他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杂文作家、诗人、书法家和古文物收藏鉴赏者,在哲学政治经济学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
萧乾,集编辑记者作家三位于一体,但主要以记者为主业,著有《萧乾选集》。
彭子冈,作为早期参加革命的革命者,中国地下党员,记者,作家,曾任《旅行家》杂志主编,著有作品选集《时代的回声》。
浦熙修,当代知名女记者。在她的记者生涯中,尤其在解放前,她长期战斗在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心脏地区,她拥护共产党,热爱共产党,凡是对党有益的事情她都尽力去做。
杨刚,当代著名女记者,记者生涯大体可分为《大公报》时期与《人民日报》时期,她的文字嫉恶如仇,大气磅礴,被誉为“浩烈之徒”。
阎吾,新华社著名军事记者,写出了《徐州将军弃城夺路逃窜》、《强渡长江情景》、《踏平怒海万顷浪》等数百篇新闻作品,许多名篇成为人们学习新闻写作的典范。
田流,曾任《人民日报》记者,《报告文学》主编。写过许多有特色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穆青,杰出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被誉为“激情记者”、“激情社长”,在新闻理论与实践上多有建树,作品影响深远,富有时代感。
郭超人,从新华社驻西藏的年轻记者,成长为新华社社长,著名报道《英雄登上地球之巅》,成为他登上新闻工作之巅的起点。著有《喉舌论》等,在新闻实践和理论上都有卓越贡献。
柏生,《人民日报》社著名女记者,著有新闻作品集《笔墨春秋三十年》,《柏生新闻作品选》,《晚晴集》,还担任过新闻研究生和进修生的导师。
顾迈南,新华社著名女记者,围绕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问题连续写了数万字的材料,引起了党中央的关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亲自过问,陈景润终于翻身了。报道过许多国内外著名科学家,被誉为“科学家的代言人”。“半个新华社“,”半个科学院”。
梁衡,历任《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政论文集《继承与超越》,非新闻作品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咏叹调》。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散文《晋祠》、《夏感》,曾收入中学课本。
樊云芳,《光明日报》著名女记者,先后有多篇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长篇通讯《追求》、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被高等院校选入新闻写作教材。曾被评为全国一级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莫理循(GeorgeErnestMorrison)是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一。莫理循于1897年成为《泰晤士报》(TheTimes)首位全职驻华记者。他影响力很大,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将他视为英国在北京的代言人。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约翰•里德、奥利亚娜•法拉奇、塔马尔•斯蒂贝尔、海伦•福斯特•斯诺、奥帕拉•温弗丽、本多胜一、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莫利•塞弗与西摩•赫什、威廉伦那德劳伦斯、劳伦斯•埃德蒙•艾伦、沃尔特克朗凯特、埃德加•斯诺、爱德华•默罗、沃尔特•李普曼、威廉•霍华德•拉塞尔与罗伯特•卡帕
③ 中国的著名记者有哪些
著名记者战地玫瑰闾丘露薇,
国际著名记者、作家爱泼斯坦,
央视著名战地记者顾玉龙,
著名卧底记者石野,
足球之夜著名记者冉雄飞,
著名记者马德兴,
著名记者王克勤、刘畅、张丽
④ 有哪些著名记者
张泉灵、范长江、穆青、石野、闾丘露薇等。
1、张泉灵
1997年,张泉灵考入央视国际部,并任《中国报道》记者、编导、主持人,2000年,张泉灵任新版《东方时空》总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栏目主持人,2010年获得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
2、范长江
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社长。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3、穆青
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003年7月 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九穆集》画册,收录了穆青的11幅摄影作品。同时被收录作品的作者还有:刘隆、米寿世、马鼐辉、苏俊慧、陈家才、白学义、王有才、杨玉凯。
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4、石野
石野,1972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农村,曾在中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后从事政法记者工作达十几年。石野他被人称为“打虎”记者,也是中国惟一一位从中国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
5、闾丘露薇
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2002年,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成为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惟一的华人女记者。
⑤ 世界著名的记者
世界著名的记者:
1、世界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创始人:约瑟夫·普利策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Joe" Pulitzer, 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美国报刊的编辑、出版者。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
2、第一个职业战地记者:威廉·拉塞尔
威廉·拉塞尔(William Howard Russell,1821年3月28日-1907年2月11日),泰晤士报记者,是第一个著名的战地记者,新闻史学认为,他的出现,象征着专业记者的成熟。
3、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1915年4月20日-2005年5月26日),中国籍波兰裔犹太人,中文名艾培,记者、作家。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
4、越战记录者 著名战地记者:爱迪·托马斯·亚当斯
爱迪·托马斯·亚当斯(1933.6.12—2004.9.19),一般简称为爱迪·亚当斯。他是美国著名摄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代表作《枪毙越共》。
5、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华特·韩德斯曼
华特·韩德斯曼,1997年和2007年两度普利策奖得主。
⑥ 世界著名记者的名字
http://ke..com/view/142984.html?wtp=tt
就是这位,法拉奇
关于她吸烟的部分在这里
http://..com/question/13143520.html?si=7
写作要抽60支烟
法拉奇是一个另类的女人,她爱吸烟,爱穿长裤与男装,她的头脑也是男性的,思辨力与分析力一流。
她一生写了9本书,在结束了30多年的记者生涯之后她又在曼哈顿的一套高层公寓里当起了自由撰稿人。她的第9本书《印萨安拉》是一本小说,素材是贝鲁特战场,主题是反战、热爱自由与生命。60多岁时,身染重病的她在美国旧金山为成千上万的听众朗诵《印萨安拉》片断时,声音依然铿锵有力,极富感染力。
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每每写作时,为了使自己一直处于亢奋中,卡拉奇一天竟要抽60支烟!
我以前看过一本讲世界著名记者的,对她印象很深刻。强大的女人啊。
⑦ 央视的著名记者都有谁
白岩松、崔永元
⑧ 中国当代有哪些著名记者
因为你要过世的,
稍微早点的有黄远生、邵飘萍等。
稍微近点的有范长江、穆青等。
范长江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他曾领导过新闻团体、通讯社、报社、新闻学校,为我国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全国解放初期,他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等职,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创始人之一。
范长江的生活道路极其艰辛,且充满着惊险和传奇色彩。他年轻时受大革命影响,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在重庆大屠杀中,从死尸堆里爬出来,又奔向革命中心地武汉,加入贺龙的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九·一八”事变时,范长江赴抗日运动蓬勃开展的北平求职未成,以制豆浆、送牛奶为生。后来他到热河、察哈尔慰问前方将士,曾两次被日军逮捕,几乎送命。但他爱国之心未变,终以笔杆为武器,以记者为职业赴西北考察,没有工资,旅费自筹,生活、安全没有保障。在通讯中,他报道了红军的真实情况,揭露了西北重重黑幕,从而轰动全国,一举成名,西安事变时,周恩来称赞他的通讯说:“我们惊异你对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胡愈之赞誉他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和后来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样,“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
范长江在采访活动中,不畏艰险。他曾穿过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夜宿野兽出现的地区,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在川西北,他眼见粮断盐缺、饿殍遍野的惨状;目睹抗日有功的19路军健儿,被贬到丛山峻岭中充当内战炮灰。为了探明日本西侵的真实情况,他化装去居延海探访,又骑骆驼横穿沙漠返回归绥,沿途风餐露宿,皮肤干裂、溃烂。抗战爆发后,他不顾敌机轰炸,冒着敌人炮火,采访卢沟桥、南口、台儿庄、徐州等战场,以最生动、深入的材料,报道读者最关心的事件,因而他的通讯也最受读者欢迎。
范长江以社会活动家的本领,使他的采访活动进入较高层次。他与上自党政首脑、将军大员、王公贵族,下至工友店员、商人小贩、黎民百姓各阶层人士都能广泛往来,有的还能深入交谈。因而他的信息灵敏,渠道畅通。这使他能够较准确地分析形势,掌握动向。他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楷模。
1970年10月23日,范长江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1988年,中国记协作出决定,设立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以奖励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开拓新闻事业的未来。
一代著名记者——穆 青
穆青,祖籍河南杞县,1921年生于安徽蚌埠。青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于1937年参加八路军从事宣传工作,1940年到延安,并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起到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当记者,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力作问世。在担任新华社社长的十余年间,他为强化新华社的国家通讯社职能,并建成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
穆青一生撰写和创作了大量新闻文字和摄影作品,新闻史上许多不朽的名篇都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他采写和参与采写的《雁翎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历史的审判》等新闻名篇,脍炙人口,广受赞誉,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他还出版有《穆青散文选》、《新闻工作散论》、《十个共产党员》、《彩色的世界》等文字、摄影作品集。
⑨ 世界上著名的记者都有哪些啊
国外的多些,如果可能,你可以去读读清华大学李斌教授的世界传播学史,里面有毕竟详细的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时候好记者也是靠机遇的,比如央视的水均益,新华社的“唐老鸭”
⑩ 中外著名记者
玛莎·葛尔宏——战地记者,海鸣威的第三任妻子,报道过美国入侵巴拿马事件。
乔治·伯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1948年在报道希腊政府腐败时神秘遇害。
海伦·斯诺 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陕北红区,37年采访毛泽东、朱德和许多中共首脑人物,1991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海伦·斯诺“理解与国际友谊奖”。1996年6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海伦·斯诺还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
穆青—— 原名穆亚才,“七七”事变爆发后,16岁的穆青到山西临汾,进了八路军学兵队学习,后留师部宣传做宣传工作。1942年,穆青发表了新闻报道《我看见了战士的文化学习》。通过描写战士们在战斗劳动生产之余,抓紧点滴时间进行文化学习的事迹,反映了战士们的精神世界和革命志向。1942年9、10月间,穆青发现了第一篇出色的人物通讯《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再现了陕甘宁边区工业劳动模范赵占魁的风采。1944年9月,他发表了《本市白家墙杨汉珠伤害人命,判除有期徒刑;常志胜迷信巫神,弄得家破人亡》。1946年1月,穆青接受了采写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任务,写了《东北抗日联军史略》。通过丰富的资料、确凿的事实,再现了将士们在白山黑水之间14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1949年3月,穆青随军南下,写出了《飞驰在南线的汽车兵团》、《穿过大别山麓》、《良田镇的无名女英雄》、《狂欢之夜》、《十里长鞭》、《热情澎湃的长沙城》、《白匪主力溃灭的狼狈相》等多篇战地通讯,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胜利的足迹。在土改中写了《因为分配了土地》、《抢财神》、《谁养黄牛谁发财》等新闻作品。他的新闻通讯报道浓缩了伟大时代,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叙写了时代激流,因而读来引人入胜。 解放后,穆青又写了不少作品如《管得宽》、《一厘钱精神》、《九龙江上抗天歌》、《驯水记》等等。1986年,国家创办中国新闻学院,穆青兼任新闻学院院长。在繁忙的工作中,他并没有放弃写作,如新闻作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充满了艺术命力和感染力。 穆青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