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思想家
㈠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家
政治家。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不仅穿越时空,而且跨越国界,在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传播。孔子思想中所蕴含的和谐理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构建和平与道德的思想息息相通,相辅相成。
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与教科文组织正在大力实施的“全民教育计划”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于2005年9月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每年奖金15万美元由山东省和济宁市设立,旨在传播和推广孔子的普世思想和教育理念。
(1)著名思想家扩展阅读: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㈡ 我国著名思想家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
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陈寅恪
陈寅恪(1890~1969),祖籍福建上杭,生于湖南长沙。祖父陈宝箴,清朝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晚清著名诗人,大哥陈衡恪,民国初年大画家。他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考入德国柏林大学,1914年回国曾任蔡锷秘书,1921年再度赴德,入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及东方古文字,1925年回国受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1929年改任清大教授,1939年受聘英国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因二战爆发未能成行,在昆明期间完成第一部专著《隋倍制度渊源略论稿》,1943年夏执教于燕京大学,期间完成《元白诗笺证稿》一书,1949年后历任广州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撰写《柳如是别传》,“文革”被抄家,1969年病逝于广州。
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广西桂林人。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究元决疑论》一文是先生三年研佛的总结,也是他崇尚唯识学的开端。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导致了《唯识述义》的写作,北大校长蔡元培看后即聘请他到北大讲授印度哲学。在北大任教之初,很快便写出了《印度哲学概论》和《唯识述义》两部讲义。北京大学于当时为文化论战的中心,梁漱溟在北大发起了东方学及孔子哲学的研究,并于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且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中国、印度、西方三个文化系统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了系统的分析,预测了世界文化未来的趋势,对儒学的前途作了乐观的估价。此书成为先生一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梁漱溟曾于1924年前往山东办学,以后又在四川创办勉仁文学院,而他在山东乡村建设实验中倡导的乡学村学模式更突出表现了融社会教育与社会改造为一体的思想。自抗战开始,先生便被卷入政治生活的旋涡中,此后五十年间一直为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梁漱溟对建国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的阶级斗争并不完全赞同,对“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期开展的“批孔运动”更是明确表示反对。《人心与人生》和《中国--理性之国》是他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康有为
康有为,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性别男,身高约合现今1.7米,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广东佛山市南海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或南海先生。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陈千秋、梁启超协助编纂 )、《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卒年七十。
㈢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有哪些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众多,其中包括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
(一)孔子。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道德思想方面,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他主张“为政以德”;在经济思想方面,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在教育方面,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二)墨子。墨子为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生前担任宋国大夫。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并且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
(三)孟子。墨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孟子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
(四)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有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㈣ 日本近现代著名思想家
佐久间象山(1811年-1864年七月十一),名启之助,字子明,号象山,以号行。日本江户幕府末期思想家、兵法家,以主张公武合体和开国论而著名。
象山出生于松代藩的藩士家庭,早年受藩主真田幸贯赏识,在其资助下游学江户。1833年,从佐藤一斋学习儒学,因崇拜陆九渊,故自号“象山”,其后又转向兰学,提倡“和魂洋才”。1839年,象山在江户开设象山书院,胜海舟、坂本龙马、吉田松阴等人均出自其门下。
1841年,真田幸贯任幕府老中,任命象山负责海防,象山以多年研究上书《海防八策》。1853年,马休·佩里率美国黑船舰队强行打开日本国门,象山于此时撰写《论时务十策》,上书幕府老中阿部正弘。1854年因吉田松阴密谋出航美国,象山被捕入狱。
1862年,象山出狱,奉命上京谒见幕府将军德川家茂,主张公武合体和开国。七月十一(8月12日),遭攘夷派刺客河上彦斋暗杀。
象山官职最高曾任修理亮,因此常被称为“修理”,著有《省侃录》、《象山诗钞》等。后人编有《增订象山全集》五卷。
福泽谕吉(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教育家,东京学士会院的首任院长。他作为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被列为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他的肖像被印在日本银行券D号1万日元(最大面额,1984年-2004年)和E号1万日元(2004年始用)的纸币正面。思想
福泽谕吉的胸像。位于庆应义塾大学三田校区图书馆旧馆前福泽谕吉主要的思想特征是反对封建社会的身份制度。他激烈地抨击封建时代的专制压抑。福泽在其著作《劝学篇》第一篇开篇第一句即使“天在人之上不造人,天在人之下不造人”可见其对于封建专制的抨击和对自由平等的肯定。更在《劝学篇》后续篇章中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近代化思想。此外,他也吸收了西方的社会契约论,提出要使国民和政府的力量相对均衡。这种均衡说体现了福泽独特的政治理念,反映出他并非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学说。此外,福泽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强调“一人之自由独立关系到国家之自由独立”。而要达到个人的自由独立,就必须要具备数学、地理、物理、历史等等现代科学知识。福泽的代表性语言就是“独立自尊”,这也成为了他死后的戒名。福泽毫无疑问是明治维新时代的最高级别的精神导师之一。其著名著作是《劝学篇》17篇,《福翁自传》,《脱亚论》。尤其是《劝学篇》,在当时的日本几乎人手一本。
脱亚论
主条目:脱亚论
福泽谕吉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在日本弘扬西方文明,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价值观。他在《时事新报》发表了著名的短文《脱亚论》,积极地提倡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应该放弃中华思想和儒教的精神,而吸收学习西洋文明。基于优胜劣汰的思想,他认定东方文明必定失败,因此他呼吁与东亚邻国绝交,避免日本被西方视为与邻国同样的“野蛮”之地。他对当时的东亚其他国家采取蔑视的态度,比如将中日甲午战争描述为一场“文野(文明与野蛮)之战”;认为朝鲜王朝、清朝是“恶友”。故而《脱亚论》又被认为是日本思想界对亚洲的“绝交书”。
福泽谕吉对于西洋文明并非没有取舍。可以说在其自由主义的表象之下,始终贯彻不移的是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此后,也有人批评福泽是一位肯定侵略行为的种族歧视主义者。但是,根据平山洋的《福泽谕吉的真实》(文春新书)的文字,其实这应该归因于《福泽谕吉传》的作者、《时事新报》的主笔、《福泽全集》的主编石河干明。根据平山的论点,虽然福泽批评了支那(中国)和朝鲜的政府,但是并不是贬低其民族本身。至于将清朝的士兵称为“猪猡”等种族歧视的说法,其实是石河将自己的观点伪造成福泽的说法写入全集的。但是,对于这种观点,仍有不少人表示质疑。但根据《脱亚论》,事实上当时福泽认为日本,中国之间如同近邻。而日本已经将旧的茅草房改建成石房,但中国仍然是茅草房。所以福泽认为应该想方法令中国也改建为石房,不然代表中国的茅草房着火一样会影响到改建成石房的日本。为了代表日本的房子的安全,日本应该不惜强占还是草房的中国,朝鲜。帮助其改建成石房。而且事实上,福泽甚至还资助过当时朝鲜的政变。但无论福泽如何认为,作为日本当时的精神导师的福泽在推动日本走向侵略道路的问题上亦难辞其咎。他对亚洲的观点,尤其在当时精神导师的地位而导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民众的心理,而这种普遍存在的观点,成为日后日本军队在亚洲国家实施暴行的思想根源。在一些学者的眼中,他更是日本侵略亚洲路线的基本设计者,堪称“日本近代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而福泽“脱亚入欧”的理论至今仍在影响着日本的发展,可以说是“现今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的总根源”。
主要著作
《西洋事情》
《劝学篇》
《日々のをしへ》
《文明论概略》
《通俗民权论》
《通俗国权论》
《民情一新》
《时事小言》
《福翁自传》
《福翁百话》
《痩我慢之说》
《丁丑公论》
冈仓天心(日文假名:おかくら
てんしん,1863年2月14日-1913年9月2日),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思想家。原名冈仓觉三。其弟为英语学家冈仓由三郎。
思想
在晚年,冈仓多次前往印度和中国游历,在美国写出《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说茶》等著作,向西方宣传东方、尤其是日本的文化。与明治时日本最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要求日本脱离亚洲的观点不同,冈仓强调亚洲文化的一体性。在《东洋的理想》开篇,冈仓写道:“亚洲是一体的。虽然,喜马拉雅山脉把两个强大的文明,即具有孔子的集体主义的中国文明与具有佛陀的个人主义的印度文明相隔开,但是,那道雪山的屏障,却一刻也没能阻隔亚洲民族那种追求‘终极普遍性’的爱的扩展。正是这种爱,是所有亚洲民族共通的思想遗产,使他们创造出了世界所有重要的宗教。……阿拉伯的骑士道,波斯的诗歌,中国的伦理,印度的思想,它们都分别一一述说着古代亚洲的和平。”冈仓将亚洲的文明抽象为“爱与和平”,认为近代西方文明与东方的这种传统相比,尽管物质强盛,却将人变成“机械的习性的奴隶”,认为西方的自由只存在于物质上的竞争中,而不是人性的自由。
虽然冈仓将亚洲文明视为一体,但是他认为日本应当承担“兴亚”的使命,甚至以战争实现。他的思想是后来的“大东合邦论”以及以“兴亚”为名、以侵略为实的政策的重要源流。
著作
《冈仓天心全集》
《东洋的理想》
《说茶》
补充:
大久保利通(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1830年8月10日-1878年5月14日),生于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原为武士,明治维新时成为政治家,与西乡隆盛及木户孝允并称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原名西乡隆永,隆盛是其父的名字。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倒幕成功以前西乡隆盛先是支持藩主的“公武合体”,之后主张“尊王攘夷”,但事实上也同英国合作,努力引进西方的技术。他在倒幕运动中纵横捭阖,运用权谋。新政府成立之后他以宋代陈龙川的话“推倒一世之智勇,
开拓万古之心胸”作为座右铭。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为人当学司马温公(司马光), 无一事不可与他人道, 努力要求自己向完全大公无私的方向发展。
西乡隆盛曾对坂本龙马说:“你前天所说的和今天所说的不一样,这样你怎么能取信于我呢。你作为天下名士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坂本说:“不是这样的。孔子说过,君子从时。时间在推移,社会形势在天天变化。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乡,你一旦决定一件事之后,就想贯彻始终。但这么做,将来你会落后于时代的。”
西乡隆盛从始至终都代表下层武士的利益。
西乡好恶分明、热情洋溢、时而采取不合理的行动。在维新三杰中,西乡隆盛最受日本人喜爱,却以悲剧收场。
木户孝允 (木戸孝允 きど
たかよし;又名きどこういん)(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是幕末时代与明治时代初的日本政治家。德川幕府时期,他本名是桂小五郎 (桂小五郎
かつらこごろう) ;他参与推翻幕府的行动时化名为新堀松辅(新堀松辅 にいぼりまつすけ)。被称为逃命小五郎。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明治维新元老,日本明治期最亲韩的人物。
评价
伊藤博文是使日本迈进现代化国家、成为近代世界列强之一的功臣,但由于其一贯奉行对外扩张政策,在日本国内外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而伊藤博文的性好女色也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他曾写有“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章句。
朝鲜太上皇高宗诏曰“太子太师伊藤博文,禀英灵之气,具匡济之略。挽回时运,发展文明,不惮贤劳,匪躬自任,屹然为东洋之砥柱。尝以平和大局为主,尤惓惓于韩日关系。曾年往来我邦,扶危济艰,专仗弘猷。顷以统监常驻阙下,随时晋接,殚诚启沃,旋膺太师之任。辅导我东宫,开进睿学,靡不用极。邵龄脩程,伴行巡览,余惫未休,继有辽满之行,尚冀克日利旋,长资倚毗。岂意变生不测,噩报遽至,震悼痛衋,曷有其既。故伊藤太师丧,特遣义亲王堈致祭会葬,葬需令宫内府输送,特赠谥文忠。”
山县有朋(1838年6月14日-1922年2月1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陆军大将、元帅、元老。幼名辰之助、狂介,号椿山庄主。长州藩(今山口县)下级武士出身。在日本军队和政府中势力庞大。他是日本陆军之父。开了长州藩人控制陆军的习惯。
松方正义(1835年3月23日-1924年7月2日),明治时期政治家、财政改革家,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萨摩藩武士出身。
明治政府成立后,任大藏卿和内务卿,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整理纸币,实行所谓松方财政,创设日本银行及兑换制度,并曾两次组阁。1900年被列为元老,1903年为枢密顾问官、1917年任内大臣。
大隈重信(1838年3月11日-1922年1月10日),从19世纪后半到20世纪初的日本的政治家。佐贺县佐贺市出生。早稻田大学创立者。曾为日本第八及第十七任内阁总理大臣。
桂太郎(1848年1月4日-1913年10月10日),长州藩出身(今山口县),曾任台湾日治时期第2任总督,后来三度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1901年-1906年;1908年-1911年;1912年-1913年),是日本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元老之一。任内缔结英日同盟,进行日俄战争,并策划吞并朝鲜。
台湾协会学校(今拓殖大学)的创立者及初代校长。
西园寺公望(1849年12月7日-1940年11月24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日本在大正到明治时期、战前的政治元老,号陶庵。宫廷贵族清华家出身。德大寺公纯次子,过继西园寺师季。20世纪初期与桂太郎交替出任首相。逝世后举行了国葬。
我的补充 2009-10-09 22:29
吉田松阴(日语:吉田松阴;假名:よしだしょういん;罗马字:Yoshida
Shōin;名矩方,字义卿),生于天保元年8月4日(即公元1830年9月20日),卒于安政6年10月27日(即公元1859年11月21日),乃日本的长州藩出身的武士,是日本江户幕府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兵法家。名列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者。
对日本对外政策的影响
吉田松阴于其《幽室文库》中说:“凡英雄豪杰之立事于天下,贻谋于万世,必先大其志,雄其略,察时势,审时机,先后缓急,先定之于内,操所张弛,徐应之于外。
…… 为今之计,不若谨疆域,严条约,以霸糜二虏( “ 二虏 ” 似指英美两国 ——
引者注)。乘间垦虾夷,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支那,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以固退守之基。遂神功之所未遂,果丰国之所未果也。收满洲逼俄国,并朝鲜窥清国,取南洲袭印度。宜择三者之中易为者而先为之。此乃天下万世、代代相承之大业矣。”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便走上吉田松阴所规划的对外侵略道路。
评价
梁启超认为吉田松阴应居明治维新的首功,因明治维新的主脑人物中,主力大都是萨摩藩、长州藩等西南雄藩的下级武士,而各藩中又以长州出身的最为有影响力,他们大都是松阴讲学的门生,深受松阴的思想影响
补充:
北一辉(1883年4月3日-1937年8月19日),日本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哲学家、国家主义的提倡者、法西斯理论思想家。
前期参加过中国革命,五四运动的排日倾向之后,他在上海写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决心从下层社会起对日本进行改造,得到广泛支持。最终形成二二六事件。兵变失败后被日本政府所杀。但因他崇尚暴力,鼓吹战争万能,宣扬国土狭小的国家对外扩张的合理性,他的思想遂成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源流。他的思想被日本的侵略派作为了日本对外扩张,特别是扩大对中国侵略的直接理论根据。
时至今日,许多日本的作家,如三岛由纪夫;导演,如吉田喜重都对他的思想仍然怀念。
1906年,北一辉写成第一本著作《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一书。内容主要有:
此书刚出版就被禁止发行。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他以进化论为依据,推定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由古代的公民国家、中世纪的家长国家进化到近代的公民国家,民主国。他自己声称的“纯正”社会主义是中世纪极端的集团主义和近代极端的个人主义二者的新的综合。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内容。北主要从经济层面加以理解,提出实行土地及生产机构的公有以及它们的公共经营.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采取一种征兵式的劳动组织方式。而在政治层面,除普选以外,北对其他问题几乎没有涉及。
第三,按照他的社会发展理论,北完全肯定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国家体制,认为它是国家全体即广义的国民拥有主权的公民国家。对于这类国家来说,全体国民和整个国家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国家体制是好的,国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第四,对于现实中的日本,北认为明治维新的元老背弃了革命的初衷,使大资本家、大地主等上层阶级控制了国家政权。而占人口占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却陷入了工资奴隶或农业奴隶的状态,使得社会发生分裂,让日本成为一个阶级国家。因此,北主张打倒大资本家和大地主,进行第二次维新革命以恢复社会的本来面貌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北称其为“复古的茧命主义”。
第五,北思想体系的最终理想是建立根据能力进行生产、根据需要进行消费的宇宙一体的所谓共产社会。但是他又提出由于各国之间有很大差别而存在着竞争,因此在一国实现了公民国家后,这个国家可以对其他国家行使权威,通过世界革命,建立世界联邦。
补充:
日本伟大的思想家: 北一辉(他的的思想最终成为大战争)
加藤周一(日本集团主义文化,提出了"日本文化杂种论")
加藤弘之(“主义一变”)
政治家列表
出任内阁
仙石贡(1857年7月22日、铁路大臣)
金光庸夫(1877年3月13日、拓务大臣、厚生大臣)
佐藤尚武(1882年10月30日、参议院院长、外务大臣)
松野鹤平(1883年12月22日、铁路大臣、参议院院长)
小泉亲彦(1884年9月9日、厚生大臣)
绪方竹虎(1888年1月30日、内阁宫房长官)
林让治(1889年3月24日、内阁宫房长官、厚生大臣)
重宗雄三(1894年2月11日、运输大臣、参议院议长)
和田博雄(1903年2月17日、农林大臣)
石破二朗(1908年7月29日、自治大臣)
安井谦(1911年3月22日、自治大臣、参议院院长)
原文兵卫(1913年4月29日、环境厅长官、参议院院长)
木村睦男(1913年7月29日、运输大臣、参议院院长)
德永正利(1913年8月25日、运输大臣、参议院院长)
长田裕二(1917年3月13日、科学技术厅长官、参议院院长)
藤田正明(1922年1月3日、总理府总务长官、冲绳开发厅长官、参议院院长)
中山太郎(1924年8月27日、外务大臣)
土屋义彦(1926年5月31日、环境厅长官、参议院院长)
绵贯民辅(1927年4月30日、国土厅长官、北海道开发厅长官、冲绳开发厅长官、建设大臣、众议院议长)
宫下创平(1927年11月10日、防卫厅长官、环境厅长官、厚生大臣)
井上裕(1927年11月17日、文部大臣、参议院院长)
虎岛和夫(1928年1月6日、防卫厅长官)
大野明(1928年11月13日、劳动大臣、运输大臣)
村冈兼造(1931年8月27日、劳动大臣、运输大臣)
井上一成(1932年1月15日、邮政大臣)
尾身幸次(1932年7月14日、经济企划厅长官、财务大臣)
扇千景(1935年5月10日、运输大臣、建设大臣、国土交通大臣、参议院议长)
柳泽伯夫(1935年8月18日、国土厅长官、金融担当大臣、厚生劳动大臣)
河野洋平(1937年1月15日、外务大臣、国务大臣、内阁官房长官、科学技术庁厅长官、众议院议长)
伊吹文明(1938年1月9日、劳动大臣、文部科学大臣)
仓田寛之(1938年4月9日、自治大臣、国家公安委员长、参议院院长)
与谢野馨(1938年8月22日、通商产业大臣、文部大臣、内阁官房长官)
斋藤十朗(1940年2月5日、厚生大臣、参议院议长)
麻生太郎(1940年10月20日、经济企划厅长官、总务大臣、外务大臣)
长势甚远(1943年10月3日、法务大臣)
细田博之(1944年4月5日、内阁宫房长官、科学技术政策担当大臣)
鸠山邦夫(1948年9月13日、文部大臣、劳动大臣、法务大臣)
菅义伟(1948年12月6日、总务大臣)
江田五月(1951年5月22日、科学技术厅长官、参议院院长)
众议院议员
河上丈太郎(1889年1月3日)
辻政信(1902年10月11日)
小川元(1939年1月1日)
鱼住泛英(1940年2月11日)
绪方靖夫(1947年10月29日)
奥谷通(1951年10月7日)
平井卓也(1958年1月25日)
参议院议员
松平恒雄(1877年4月17日、参议院议长)
河井弥八(1877年10月24日、参议院议长)
河野谦三(1901年,日期不明、参议院议长)
大田昌秀(1925年6月12日)
池田元久(1940年12月20日)
安东尼奥·猪木(1943年2月20日)
冢田一郎(1963年12月27日)
都道府县知事
中川和雄(1926年生,日期不明、大阪府知事)
贵族院议员
德川家达(1863年8月24日、贵族院院长)
㈤ 谁能说出一些有名思想家
①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开创儒家学说,其学说对中国四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以及对世界文化、思想影响极大。
②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对西方世界影响很大,师承苏格拉底。
③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是柏拉图的学生。
④托马斯(1226-1274)。意大利神学家、经院哲学家。
⑤哥白尼(1473-1543)。波兰思想家、天文学家,日心学说的创始人。
⑥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思想家、哲学家。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⑦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数学家。终身未娶。
⑧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主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⑨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反对封建特权,主张平民应受尊重。
⑩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思想家,进化论奠基人。
中国十大思想家
.
道家鼻祖---老子
百世师表---孔子
东方亚圣---孟子
无神先师---王充
心学大师---王守仁
传统叛逆---李贽
经世匹夫---顾炎武
光耀百世---龚自珍
放眼世界---魏源
㈥ 中国近代十大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是什么
1、魏源:著名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2、张之洞:“中学为专体,西学为用”
3、康有属为:维新变法思想
4、梁启超:国学大师,宣传民权思想
5、严复:比较系统的翻译并介绍西方思想,比较著名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6、孙中山:三民主义
7、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和民主
8、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9、胡适:文学革命,提倡使用白话文(即现在的普通话)
10、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立毛泽东思想
㈦ 列举出三位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2、永远的“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3、积极而潇洒的退守者——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4、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6、“大一统”的设计者——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汉代思想家,政治家。为儒学取得正统地位作出巨大贡献。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7、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8、“致良知”说的宣导者——王守仁
王阳明 (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之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集大成者。
9、民主思想的启蒙者——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 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
10、被遗忘的隐居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涢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汉族。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
㈧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有哪些
皮科皮科·德拉·米朗多拉(1463-149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的《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说》被称为“人文主义宣言”。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科学家 布鲁诺
意大利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乔托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马基雅维利
英国 莎士比亚
法国 拉伯雷
德意志 伊拉斯谟
西班牙 塞万提斯
波兰 哥白尼
德意志 开普勒
意大利 伽利略
英国 培根
㈨ 外国著名思想家都有谁
1、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是“科学巨匠”。
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新发现的推动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成为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还进一步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发现万有引力的定律。由于他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人们常把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
4、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给宗教以一次沉重的打击。
5、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出身意大利贵族,天主教多明我会会士。他的哲学和神学体系叫做托马斯主义,十九世纪末由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定为罗马教廷的官方哲学。主要著作有《反异教大全》和《神学大全》。
6、霍金,被全世界广泛尊为继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他的合作者提出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当代量子宇宙学的一块基石。霍金和彭金斯的奇性定理表明只能用量子物理学来描述宇宙。宇宙的波函数可以避免空间—时间奇性。霍金是当代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
7、康德,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除曾去但泽旅行外,一生未离乡土。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言》、《实践理性批判》、《论永久和平》、《道德的形而上学》等。
8、笛卡儿,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群”,反对经院哲学,认为必须抛弃所有因袭的见解。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他是个典型的二元论者。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他在《电学和磁学论》(1873年出版)中,在法拉第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即麦克斯韦方程组。
10、尼采,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他的思想反映了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主要著作有在早年受了作曲家瓦格纳的启发而写成的《悲剧的诞生》,以及《扎拉图斯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道德的世系》等。
(9)著名思想家扩展阅读:
思想家以关怀人类为己任,用一生探求真理,不需要有人命令,也不需要任何酬金。思想家也追求快乐和享受,但思想家深知权力和财富是扼杀思想的病毒。思想家与权力、财富越远,思想家与思想就越近。
思想家是天生的叛逆者,永远也学不会附和世俗,更不屑迎合权贵;思想家是最不安分的,总想着如何破旧立新;思想家是无畏的斗士,他们的终身对手是愚昧和专制。思想家的思维是无限的,超越时空;思想家的精神是高贵的,宠辱不惊。
沽名钓誉,急功近利,成不了思想家;思想家与玩弄权术、骄奢淫逸者水火不容。思想家也会犯错误,但思想家的错误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它会使人们更深刻理解思想的真谛。
㈩ 当代中国有名的思想家有哪些
人民思想家谢周勇,2001年,在他的《论新时代》一书中,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社会人道概念,创立社会人道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