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名著名画

名著名画

发布时间: 2020-11-26 01:54:35

A. 有哪些关于名著,名曲,名画的资料啊

中国书法、绘画都讲究神韵、意境和情趣。这些艺术作品表现出的艺术语言高远、典雅,远非一般想象那么简单。历代书法名家辈出,篆、隶、真、草各具风格,不断有所创新。绘画更是如此。

书画的效果和诗歌相似,能激发人们的思索和联想。文化素养较高的观赏,能看到字面上、画面上未曾显示的许多东西。一幅好的作品,必然是继承传统并体现时代风格和个人的风格,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鉴赏应本着这个标准鉴别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几千年来,由于汉字形体、结构的变迁,时代风格、书画家风格的不同,书法艺术可谓丰富多彩。在绘画方面,包括各民族、各时期的画派、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可谓洋洋大观。从题材上说,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草虫画等;从表现形式上说,有工笔画、写意画,工笔又有白描、重彩、淡彩之分,写意又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之分。

对书画的鉴赏,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创作背景,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与鉴别等系列的相互联系,达到认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效果。一件好的作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都有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增进人们美好情操的作用。

如何鉴定书画的真品(俗称开门)和赝品(俗称不开门)呢?一件真迹会表明它具有年代、个性、规范性、灵魂性,赝品的年代、个性、规范性、灵魂性相互矛盾、不统一,与真迹不同。

书画鉴定最关键的依据,尤其是对近代书画来说,主要靠对每一个画家个人风格的把握。个人风格的差别主要在于笔法,每位书画家的执笔方式和下笔轻重缓急等,都有各自的习惯,显示出中锋、侧锋、逆锋、圆转、方折、虚笔、实笔等。不同的人还有自己的具体特色,同一作者从早期到晚年也有变化,但没离开属于自己的笔法一线贯通之处。仿造的人,最难仿像的就是被仿人的笔法特点。其常年形成的特定用笔特征,仿造人在短时间内是学不到的。尤其是放纵一路,最能体现作者个性的笔法,可以临摹,但行笔呆滞,不畅而板;取其大意,又会离开原作者的笔法,反而暴露出作伪者个人的笔法特点。

近年艺术品市场的空前火爆,中国画价位的不断攀升,是特定时期出现的一种偶然现象,万万不可盲目追高附庸风雅。此外,近年由于艺术品市场的假画、赝品泛滥成灾,也需要在竞拍时擦亮眼睛,慎之又慎。正如拍卖市场上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书画是挂在墙上的股票,买对是一桶金,买错是一张纸。

————————————————————————————————

问:什麼是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只是相对於主要依据而言,它包括题款、题跋、印章、纸绢、装裱、著录等。称它们为辅助依据是指即使这些内容全是真的,也只能作为辅助材料,因只有当一件书画作品的本身是真的,这些材料才有价值。如果主体立不起来,辅助材料再正确也绝不能将这件作品定为真的。

题款。题款也叫款识,是指书画作品上作者自署的姓名字型大小,创作年月、绘制地点及其他内容等。识别这些由作者题写的名款,可以鉴定出其书法本身所反映出来的风格。

题跋。题跋是指同时人或后人所题的款识,它包括在书画作品内或裱头的天地、拖尾等处的题记。鉴定题款要注意的是,不但要鉴定书法本身的真伪,还要考证题跋者与作者的关系及题跋内容本身的可靠程度。

印章。印章包括书画家本人的印章和鉴藏家的收藏印两类。从内容上分,它包括姓名、字型大小、斋名、闲文等多样。从印文的内容、字体以及钤盖的方式可看出某些时代与个性的特徵,并可从印质和印色上分辨真伪。

纸绢。纸绢是中国书画特有的载体,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从纸绢的不同时期的发展,本身就给书画鉴定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依据。如唐代的麻料纸,五代的澄心堂纸,北宋代的粉笺、蜡笺纸等。须注意的是,中国每位书画家在用纸绢方面都有自己的不同爱好与习惯,这就给鉴定不同书画家的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如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抗战时期在四川就常用一种四川特制的皮纸,若在四川创作的作品用的不是这类纸,就应该引起重视。

装裱。装裱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种特有的样式。古代流传有绪的书画作品几乎没有一件是不经过装裱的。装裱的样式有立轴、手卷、中堂、册页、屏条等。但从现存的书画作品看,保留原有旧裱的已不多见,最早的是北宋的一种"宜和装"。如手卷中的"引首"装裱样式是在明代才有,"诗堂"也在这时出现。要留心的是,有一种"金蝉脱壳"的伪裱手法,即将原来的旧裱保留,而将原来的书画本身换成仿造的伪本嵌装进去而不留痕迹。前不久,就见到上海某一书画贩子家中,此类作品竟占大半,既有清代的,又有近现代的。一副王福厂的书对卖到一千五百元。

著录。著录是将收藏或过目的书画作品进行梳理,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就称著录,如果再将这类文字编辑成书出版,就叫书画著录书。这类书籍无疑对鉴定书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画著录书可分为宫廷收藏与私家收藏著录两类。宫廷类的有《宣和画谱》、《宣和书谱》、《石渠宝笺》等;私家类的有周密的《云烟过眼录》,顾复的《平身壮观》、安歧的《墨缘汇观》等。但有一类以欺世盗名为目的的假著录,如明代张泰阶的《宝绘录》,竟集晋唐以来的伪画二百余件,览之令人忍俊不禁。为此,对历代著录书必须一分为二,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依从,因有许多伪作就是依据著录仿造的。

问:我国最早的卷轴人物画代表画家是谁?有哪些存世作品及其艺术特徵?

答: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及各大博物馆藏画来看,我国最早的卷轴人物画代表画家应推东晋的顾恺之。

顾恺之,约生於三百四十六年,卒於四百零六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曾任大司马参军、荆州刺史、散骑常侍。顾恺之博学多才,在艺术修养上诗赋书画无所不能,尤精於绘画。他画学卫协,释道、人物、山水、禽兽无所不能,而最大的成就还在於宗教、史实、肖像等人物画方面。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学理论家,他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及《画云台山记》等论画名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流传不多,唐代《贞观公私画史》一书共收录十七件,《历代名画记》中收录二十九件,到了宋代,入内府见於《宣和画谱》的仅存九件,散见於其他著录的也很少,可见顾恺之的真迹在宋代已是寥若晨星。今天存世的所谓顾恺之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卷》、《列女仁智图卷》和《斲琴图卷》,但据专家鉴定,一般认为都是宋或唐人摹本。其中《列女仁智图》现藏於故宫博物院,是根据汉代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的内容绘制的。画中的线条与顾其他作品相比显得较粗,风格劲健,且较为注重墨染。此作据已故唐兰先生考证,认为虽系宋人摹本,但非系顾氏风格。《斲琴图卷》亦藏故宫博物院,是一幅描绘古代文人学士制琴的场景。此作衣纹线条细劲,设色晕染淡雅古朴。据唐兰先生考证,也是晋朝传本,并非顾氏原作风格。如此看来,作为顾恺之原迹之摹本可靠性较大的是《女史箴图卷》和《洛神赋图卷》。

女史箴图卷》现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是据西晋张华讽谏贾后宣扬封建女德的《女史箴》内容所作。全卷共分十二段,前三段已佚,尚存几段,卷末款署顾恺之,当为后人所添。图中人物神态宛然,体物描绘精微,笔法细劲联绵,宛如春蚕吐丝,设色典丽秀润,气息古朴。明代陈继儒以为是宋摹本,清代胡敬以为是唐摹本,而今人也以为唐人摹本为可靠。

《洛神赋图卷》系据三国曹魏诗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的内容而创作的。现传世的共有三个摹本:一为辽宁省博物馆藏本。原系绍兴内府所藏,明代由项子京藏,至清代归梁清标收藏。二为故宫博物院藏本。清代为梁清标收藏。三为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藏本。前段已失,卷末有明董其昌题字,定为顾氏所作。以上三卷全系一个底稿的摹本,专家们一般定为宋摹本。画中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设色艳丽明快,较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特徵。

其时的人物画家,除顾恺之外,著名的画家还有陆探微和张僧繇,画史称他们为南北朝画界的"三杰"。据唐张怀瓘《画断》中评说三人所画的人物,张僧繇得其骨,陆探微得其肉,顾恺之得其神,但张和陆的作品至今已无迹可寻,故只能根据文献来了解他们作品的面目了。
总之,了解了顾恺之的人物画,为以后、尤其是唐代的人物画鉴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这些虽系摹本但毕竟是存世最早的人物卷轴画代表作品。

B. 列举近代世界文学名著,世界名画,名曲的名称及其作者

文学:司汤达《红与黑》、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复活》德莱赛
《美国的悲剧》、海明威《老人与海》
绘画:毕加索《格尔尼卡》《亚维农的女郎》、梵高《向日葵》《日出
印象》
音乐:莫扎特《奏鸣曲》、《协奏曲》、《安魂曲》、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
《b小调弥撒曲》

C. 恶搞世界名著,名画的梗,为什么设计师们都百玩不厌

恶搞世界名著、名画

现在品牌和插画师总是百玩不厌

比如前几天刷屏的抖音H5

D. 列举近代世界文学名著,世界名画,名曲的名称及其作者

文学:司汤达《红与黑》、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复活》德莱赛 《美国回的悲剧》、答海明威《老人与海》
绘画:毕加索《格尔尼卡》《亚维农的女郎》、梵高《向日葵》《日出 印象》
音乐:莫扎特《奏鸣曲》、《协奏曲》、《安魂曲》、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 《b小调弥撒曲》

E. 求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名画、名曲各三部、包括作者时代背景等相关信息!急!!!

1、电影 《基督山伯爵》,书作者亚历山大·仲马,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为小说和剧作。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2002年,大仲马去世132年后终于移入了法国先贤祠。

2、画 《亚当与夏娃》改编自《圣经》,画作者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男人浴室》、《海怪》、《浪荡子》、《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骑士、死亡与恶魔》等。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

3、曲 《满江红》,作者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F. 求中外名著、音乐作品、名画、著名电影及作者

记得给分哦!
外国名著
(1)《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作品赏析:《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刚刚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简直“没有一个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安娜•卡列尼娜》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画卷。俄国诗人费特说,作者简直好像把整个时代都装进了这部小说。
反映时代:《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俄国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创作过程: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早在1870年,托尔斯泰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了。他告诉妻子说,“我想到一个出身于上层社会、已经结婚可是非常痛苦的妇女的典型”,他说,“我的任务是把这个妇女写得只是可怜而没有罪过”。1873年,他开始动笔。他的妻子在致亲人的信中说,他写作的“是一部取材于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情节是“叙述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悲剧”。他按照这种构思进行写作,起初写得很顺手,初稿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但是他最后完成这部小说,却花费了将近五年紧张的劳动。直到1875年,小说才开始在《俄罗斯导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才有第一个单行本问世。在这个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逐步地扩大了题材的范围,深化了主题的内涵,加强了主题的力度。结果,就使是这部小说从最初只表现由一个妻子的不忠实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发展成为一个通过讲述家庭的故事,反映六七十年代广阔而复杂的、正在经历剧烈变动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宏伟的历史画卷。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思想与艺术的力量在全世界各国的文学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刻下印记。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说得好:托尔斯泰的影响“如激流出自天国的中心。……托尔斯泰的思想……孕育着20世纪的各种精神活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托尔斯泰的影响也随处可见。在鲁迅《一件小事》中,有托尔斯泰式的自省与忏悔;在冰心的《一个忧郁的青年》中,主人公很像是《少年》里的伊尔倩涅;冰心另一部作品《超人》中的母亲形象,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式的爱的化身;叶绍钧的《倪焕之》、茅盾的《三人行》、庐隐的《海滨故人》、王统照的《微笑》、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中国现代文学优秀作品中,都有托尔斯泰的泛爱论、劳动观、人性观的反映。许多中国作家在谈到自己的文学经历时都曾谈到托尔斯泰对他的影响。
作者风采: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所有伟大人物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高尔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父亲是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古拉•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曾就读于喀山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准备当外交官。次年又转入法律学系。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60年代至70年代创作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使他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80年代末创作的《复活》是作者一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
曲介绍

筝独奏,王昌元作曲。通过描写码头工人与台风博斗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不畏坚难,勇敢豪迈的气魄和对未来必胜的信念。

战台风: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博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全曲气势磅礴、形象鲜明。

第一部分节奏快速强烈,曲调热情洋溢,表现了码头工人生气勃勃,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第二部分采用左右手在筝柱两侧反向刮奏,发出混乱而强烈的音响,渲染了强台风袭击码头的惊险气氛;

第三部分用筝模拟呼啸的台风滚滚而来;描绘工人与台风的博斗,激昂向上,隐含着必胜的信念;第四部分以悠扬的旋律,抒发工人胜利的豪情。

最后是第一段的再现,工人们重新投入紧张而热情的劳动。此曲被改编成钢琴独奏曲。

王昌元
女, 浙江杭州人。1945年出生.

著名古筝演奏家,其父是有名的古筝教育家、当代浙派筝的传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巽之。王昌元九岁即随其父习浙派筝。十二岁登台独奏,1960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升入本科学习,师从王巽之教授和潮州筝派古筝演奏家郭鹰,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担任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上海舞剧团、中国艺术团、上海民族乐团的古筝独奏演员。
还在学习期间,就协助其父订正了筝曲《林冲夜奔》、《海青拿鹤》的指法,并用双筝演奏。在1962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初露锋芒。
其演奏风格刚健有力、稳重端庄,音色醇美,韵味浓郁,气魄雄浑,技术功底造诣很高。王昌元不但在演奏艺术上很有造诣,而且很擅长创作,驰名中外的著名筝曲“战台风”就是由她创作并演奏的,此外她还创作了大型声乐作品“琵琶行”,筝曲“洞庭新歌”等十余首。
1984年,王昌元赴美国肯特大学研究世界音乐,并在纽约、波士顿、匹兹堡、费城、芝加哥、夏威夷、印地安娜等地巡回演出和讲学活动。1988年,她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同年应邀赴以色列演出,1990年在香港举行独奏会,被喻为世界级的演奏家。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706108.htm

名画: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art/art/picture/

著名电影:http://ke..com/view/2382.htm

G. 运用人体解剖的知识分析国内外经典名著,世界名画,古诗词,特殊病历等

人体解剖的知识不是万能的
不能机械地运用到其他分析中

H.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

红楼梦》
也叫《石头记》《金玉缘》。长篇小说。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小说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描述了贾府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的悲剧命运,广泛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生活和历史趋势。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塑造了众多的典型艺术形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颠峰!一部《红楼梦》,说不尽,道不完,真可谓千古奇书!
《红楼梦》在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中声名最著、流传最广,读者最多,刊刻出版最为繁富,这部古典名著问世以来,评家蜂起,评说纷纭,理所当然形成一门显学――红学。人们还在不断地出版《红楼梦》、阅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这就是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永恒魅力,这就是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不朽价值。南北国画艺术大师,历时两年,精心创作350幅彩色国画。画家随文配图,或描摹情态、或表现场景,或浓墨泌洒,或工笔勾勒,艺术地再现了原著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
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规模宏伟,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又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想象极其丰富,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瑰宝。《名家彩绘四大名著·西游记》延请戴敦邦、赵宏本等40余名画坛名宿绘制240幅艺术含金量相当高的国画,或豪放粗犷,或质朴秀丽,画科有人、神、魔、怪、山、水、花、虫、鸟、兽等多姿多彩,画法则或工笔勾勒,或写意挥洒,风格或豪放粗犷,或朴拙秀丽,技法上钩勒、渲染、烘托、泼墨、淋漓尽致,多姿多彩地展现了小说中最精彩的场面。文以画平添风采,画借文独具魅力,图文相间,水乳交融。

《水浒传》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有极其生动的生活场景,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水浒108将身份不同,性情各异,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名家彩绘四大名著·水浒传》随文融入293幅国画,由戴郭邦、贺友直、陈白一等41位国画名家联袂绘制,众画家以妙手神笔绘就极具生动的生活场景,人物情节,惟妙惟肖,意韵深远。

《三国演义》
在我国文学史上,也许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像《三国演义》那样长时期地吸引如此众多的读者,几百年来,她差不多被我们整个民族一代又一代地不停流传,阅读、可以说《三国演义》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民族生活的每个角落。《名家彩绘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由戴郭邦、陈白一、戴宏海等35名丹青高手,以如椽彩笔绘就292幅国画。各位画家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或工笔、如穿针引线,一丝不苟,或写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多姿多彩地展示了三国时期宏大的战争场面和从多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三国演义》绘画创作的顶峰,同时也展示了国画这一中华未瑰宝的独特风彩。尤其是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章,如桃园结义、凤仪亭、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千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精彩纷呈现

希望可以帮到你。

I. 中国文学名著有哪些

1、《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2、《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黄巾兵起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汉、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3、《西游记》

《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

并且《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4、《红楼梦》

《红楼梦》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在贾府的大观园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的众女子的爱恨情愁。

而在这同时又从贾府由富贵堂皇走向没落衰败的次线反映了一个大家族的没落历程和这个看似华丽的家族的丑陋的内在。

5、《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