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杭州知名菜

杭州知名菜

发布时间: 2020-11-26 07:45:23

① 杭州的十大名菜是什么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的来源,相传于出自"叔嫂传珍"的故事,说的是古时西湖边住有宋氏兄弟,以打鱼为生,当地恶棍欲占其嫂,杀害其兄,宋嫂劝小叔外逃,制糖醋鱼为他饯行,后小叔得了功名,除暴安良,偶然的一次宴会,又尝到这一酸甜味的鱼菜,叔嫂终于团聚,后人传其事,仿其法烹制的醋鱼,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东坡肉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才学出众,对烹饪也颇有研究,他在谪居湖北黄冈时,时常亲自烧肴,与众人品味。曾作诗介绍他烹肉的经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宋元佑年间(公元约1090年)苏东坡出任杭州做地方官,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灌田、造福人民。节日将百姓送来的猪肉、绍酒,吩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送给民工。家人误以为酒肉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别致可口,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是一道体现西湖秀美气质的传统名菜,他的创制据说是受苏东坡《望江南》一词的启发。此词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日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之寒食后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最佳品,龙井茶叶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型美"四绝之称,厨师用此"四绝"与入时的鲜河虾仁相配,终于创制出新的一绝--龙井虾仁。

叫花童子鸡

据传,古时由于封建王朝战乱暴政,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一天有个流落到江南的叫花,在饥寒交迫中昏倒,难友为他搞来一只小母鸡。可苦于没有炊具,急难中,便仿效烤红薯的方法,用烂泥把鸡包起来,放入篝火中用柴草煨烤泥团,使其成熟,意外地发觉此鸡异香扑鼻,十分好吃。从此,这一别致的煨烤法便传开了。杭州厨师吸取中不断加以改进,采用嫩鸡、绍酒、西湖荷叶、腹中填料,进行精细加工,使烤鸡香醇透味,终于成为人们喜欢的传统名菜。

宋嫂鱼羹

据《武林旧事》记载:淳熙六年(公元1171年)3月15日,宋高宗赵构乘御舟闲游西湖,命内侍买湖中龟、鱼放生,宣唤中有一卖鱼羹的妇人叫宋五嫂,自称是东京开封人,随皇上南迁到此,在西湖边以制鱼羹为生。高宗命其上船,吃了她做的鱼羹,十分赞赏,并念其年老,赐予金银绢匹,从此,声誉鹊起,富家巨室争相购食,宋嫂鱼羹也就成了驰誉京城的名肴。"一碗鱼羹值几钱,旧京遗制动天颜,时人信值来争市,半买君恩半买鲜。"

八宝豆腐

据《随园食单》记载:"王太守八宝豆腐"原为宫廷御膳菜,康熙皇帝作为恩赏,赐于尚书徐健庵,尚书的门生楼村先生又将此法传给其孙王太守,故名。建国后,杭州的名厨师根据此书记载,对其进行研究仿制,发展成富有特色的杭州名菜。

斩鱼圆

鱼圆的产生传说与秦始皇有关。始皇酷爱食鱼却又怕刺,不少御膳名厨师,因此而沦为励怒之下的冤鬼。有位御厨名师,眼看厄运临头,他把对始皇的愤恨发泄于鱼,用刀狠剁案板上的鱼块,却意外地发现鱼刺从斩击成茸的鱼肉中披露出来。传膳声中他急中生智,将鱼茸一团团地挤入将沸的豹胎汤中,洁白鲜嫩的鱼圆飘浮汤面,食之鲜美异常,这位厨师也因祸得福受嘉奖。此后,这个方法辗转传到民间,老百姓称为"鱼圆"、"鱼丸"等。据说杭州的斩鱼圆也缘于此,由于制作讲究、鱼圆颗粒大,入口松嫩,更富有特色。

砂锅鱼头豆腐

据说,有一年初春乾隆来杭州,穿便服上吴山私游。恰遇大雨,他逃至半山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避雨。雨久不停,乾隆又冷又饿,便推门入屋要求供饭。心地善良的主人王小二是饮食店的伙计,见此状十分同情,无奈家中十分贫困,只好东拼西凑,将仅有的一块豆腐一半用来烧菠菜,余下的用半片鱼头放在砂锅中炖了给他吃。饥寒交困的乾隆,早已饿得肚子咕咕叫,眼见这热腾腾的饭菜,便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他觉得味道特别好,回京后还恋恋不忘这顿美餐。第二次乾隆来杭,又去王小二家,时逢春节,王小二却失业在家。乾隆为报答一餐之赠,赐银两助王小二在后街吴山脚下开了一爿叫"王润兴"的饭店,又亲笔给题了"皇饭儿"三个字。王小二精心经营,专门供应鱼头豆腐等菜肴。顾客慕名而来,生意十分兴隆,杭州各店也争相效仿,鱼头豆腐就成为历久不衰的杭州传统名菜。

桂花鲜栗羹

唐明皇时,有个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把大地照得晶亮。寂寞的嫦娥在广寒宫中,凝望人间,见到杭州西湖风景胜似天堂,游人尽情欢乐,禁不住舒展广袖,翩翩起舞。吴刚手击桂树为她伴奏,震得"天香桂子落纷纷"。此时,杭州灵隐寺中的德明师傅正在厨房烧栗子粥,无数芳香扑鼻的小粒飘落粥中,众僧尝了这种粥,都说特别好吃。德明师傅很高兴,便把散落在地上的桂子拾起来种在山上。很快这些桂子到第二年中秋就成树开花了,从此西湖四周就有了各种馨香的桂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就成为古都杭州的美称。桂花栗子粥经不断改进,也就变成桂花鲜栗羹而流传下来。

糟烩鞭笋

传说杭州孤山的广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内和尚很爱吃笋,却又不善于烹调,只会烧烧煮煮。苏东坡出任杭州刺史时,与寺里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笋经"传授给他们。用嫩鞭笋加上香糟,经过煸、炒、烩等而制作成的这道菜,香味浓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烩鞭笋经历代相传,成为杭州有名的传统素菜。

② 杭州最出名的菜是什么菜

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油焖春笋·龙井虾仁·清汤鱼圆·西湖莼菜汤·蜜汁火方·生爆鳝片·东坡肉·虾子冬笋·火腿蚕豆·西湖醋鱼·八宝童鸡·叫化童子鸡·干炸响铃·杭州酱鸭·排南·栗子炒子鸡·鱼头豆腐·红烧卷鸡·糟鸡·火踵神仙鸭·春笋步鱼·清蒸鲥鱼·栗子冬菇·荷叶粉蒸肉·百鸟朝凤·南肉春笋·鱼头浓汤·一品南乳肉·杭州卤鸭·火蒙鞭笋·咸件儿·蛤蜊汆鲫鱼·糟烩鞭笋·糟青鱼干·油爆虾番茄虾仁锅巴 “清淡”是杭州菜一个重要的特点。这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趋势。判断一个吃的“段位”高低标准--用盐的多少。盐多味重,自然是原料本身无味或有异味,一般人日常饮食多如此。而真正的美食家推崇的却是原料本身的味道。浙江兰溪县人,明清著名文学家李渔同时也是个美食家。在他所著的《闲庭偶寄》中说:“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独行(独味烹制,不加配料,少加调料)。”杭州菜的烹调重视配料调味,目的是为了突出主料之本味,切忌喧宾夺主。
杭州菜又称“京杭大菜”,口味上南北交融。当时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使北方烹饪方法传入杭州,因此杭州菜的口味比较能为北方人接受。它不像苏州菜那么甜,也不像上海菜那么浓重。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盛赞“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且有“闻香下马”的典故。

③ 杭州什么菜最有名

西湖醋鱼、宋嫂鱼羹、龙井虾仁、东坡肉、叫化童鸡、干炸响铃、蜜汁火方、百鸟朝凤、油爆大虾

④ 杭州有名的杭州菜名是什么

州经典早点:葱包桧儿、油墩儿、吴山酥油饼、定胜糕
杭州传统名菜:东坡肉、西湖醋鱼、鲜肉大包、大小馄饨、猫耳朵
杭州经典点心:烧饼油条、拌面、片儿川面、杭州小笼、油焖春笋、龙井虾仁、干炸响铃、杭州酱鸭、西湖莼菜汤

⑤ 杭州菜有哪些

比较有名的杭州菜有:

  1. “叫化童鸡”,是杭州天香楼等杭菜馆最早推出的传统风味佳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叫化子”偷了鸡,一时没有锅子烧,就用泥土将毛鸡连头带脚糊成一团,拾柴火把鸡煨熟,就地一摔,焦土崩碎,鸡毛随焦土剥落,就成香喷喷的“叫化鸡”。 “叫化鸡”,因它奇味特佳,经历代厨师在烹饪上不断改进,现以“叫化童鸡”、“叫化八宝鸡”等名称,成为江浙一带传统名菜。

  2. 清蒸鲥鱼:鲥鱼为江海回游的名贵鱼。明、清时,钱塘江至富春江水域春夏之交第一批捕得的鲥鱼,必须先送官府,始准继续捕捉,民间也有以鲥鱼上江早,作为丰年的征兆。相传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光武帝刘秀到富春江寻访隐居江边的严子陵时,曾品尝鲥鱼,称赞此鱼味美。

  3. 龙井虾仁:“龙井虾仁”的发源地,是辛亥革命后在灵隐开设的“天外天”菜馆。“天外天”地处西子湖边和龙井茶产地,所以,虾仁选用西湖里产的鲜活大虾现剥;茶叶选用清明前后采摘的龙井嫩茶。 此菜取料讲究,清鲜味美,虾仁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风味独特。

  4. 鱼头豆腐 “鱼头豆腐”相传为清乾隆皇帝“御封珍馐”:一天乾隆皇帝微服游吴山,突遇暴雨,挨饿半日,下山后人一小饭铺求食。当时菜已售完,主人只得将吃剩的半只鱼头凑上块豆腐同烧,勉强成碗。谁知乾隆是头遭儿挨饿,狼吞虎咽,饱吃一顿,只觉胜过御膳宫宴,回京后常要御厨烧鱼头豆腐,但总感到不及杭州那一餐味美。后来乾隆再次来杭就重赏御封,并题“皇饭儿”三字。从此,小店生意兴隆,扩大店面,取名“王润兴”。

  5. 东坡肉: 苏东坡喜食猪肉,元丰三年贬官黄州时,曾逗趣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元右四年,苏轼为杭州地方官时,筑堤建桥,疏通西湖。百姓为了感谢这位太守,抬猪肉,挑火酒来慰劳。苏轼叫家人把猪肉切成方块用他的烹调方法连酒一起烧制,分给民工。民工吃后都感到此肉酥香味美,就把它称为:“东坡肉”。

  6. 西湖醋鱼: 相传古时有宁氏兄弟,满腹文章,隐居在西子湖畔以打鱼为生。当地恶棍赵大官人见宁嫂姿色动人欲霸占,施计打死其夫。宋弟为报兄仇向官府告状,结果落得一顿棒打。宋嫂劝叔外逃,行前特意用糖、醋烧制了一条西湖里的鲲鱼为他饯行,勉励他“苦甜毋忘百姓辛酸之处”。

杭州菜源远流长,是汉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浙江菜的重要流派。它与宁波菜、绍兴菜共同构成传统的浙江菜系。

⑥ 杭州最出名的菜是什么

用牛包裹的全家福米粉
发现店家:花溪王牛肉米粉
发现地:古墩路紫金小区8—11号
喜欢米粉那种滑滑韧韧的感觉,在米线与意大利面之间徘徊的味道。去花溪王牛肉米粉店是源于小吃节的时候吃了一回,但就这一回,从此就爱上了那有点酸味的浓香牛肉汤。古墩路的这家我们常去,基本消费都在5元一碗上下,最出名的就是牛腩米粉,浓浓的牛肉汤里躺着一堆酸菜。本以为酸味会破坏牛肉汤原有的鲜香,但其实只有加了店里密制的酸菜,这碗米粉才完美。汤是不能不喝的,浓浓的牛肉香味是不同于任何店的。如果你不喜欢吃牛肉,没关系,那里还有小排米粉也是5元一碗,不同于招牌米粉的味道,酱香浓郁,上面浮着一大片红红的辣椒油,小排也就是杭州人说的子排,汤微辣。
最值得一提的是店里的全家福,把店里上好的牛肚、牛筋、牛楠、牛腱(在牛身上找得到的大多都有),严严实实地把米粉包围起来,好大的一碗,不过料那么足,你不会后悔点的,甚至还可以加料,大都是三、四元一份,品种很多,桌子上还有花椒粉,吃起来令人舌尖发麻。

鸡毛小店民间美味大搜索[推荐]
菜好吃才是硬道理
饭店环境不好有什么关系,我们又不吃桌子凳子,菜好吃才是硬道理!我们在杭州城里的那些街头巷尾里搜出来的美食绝对会令杭州那些功底深厚的老吃客也哈喇子直流,堪称杭州城第一的好东东。
不信,你就亲自循着我们的地图,自己摸过去试试这些来自鸡毛小店的美食。

杭城第一鸭肫、鸭脚爪——顺民小吃店
顺民绝对是那种平时走过路过,肯定会错过的店:十几个平方米的小铺子里几张横竖乱放的桌椅,跟街头大排档没什么区别;顺民没有菜单,所有的菜都是看厨房里的料点的;顺民白天是不开门的,只在每天晚上8点才开门的,营业一直到次日清晨。
在顺民被点得最多的是鸭肫、鸭脚爪、带鱼、雪菜蘑菇、鸡肉……咸淡适中的卤汁,刚好火候的鸭肫是那里最有特色的,有嚼头又不是太硬,蘸着卤汁,过着它同样是招牌的馄饨王。胶汁鸭爪也是很招牌的,因为天气冷,卤汁已经与鸭爪冻在一起,费力地啃着鸭爪,尝着筋斗的“鸭爪肉”,因为啃得辛苦,感觉尤其好吃。
蘑菇雪菜很鲜,却不是那种放了过多味精的矫揉造作的鲜,听说雪菜是自家腌制的,完全是原生态的那种鲜。
地址:建国北路双牛大厦对面
当家菜:卤鸭肫、胶汁鸭爪、雪菜蘑菇
美味指数:9级
杭城第一咖喱——澄江面馆
翠苑电影城斜对面,那家叫澄江的小面馆,刺激着我的食欲。
冬荫宫海鲜汤是必点。辣的开胃,酸的暖胃,还有翻腾着的绿色香菜,配合得恰到好处。第一勺入口,那股子酸辣味藏得很好,可慢慢的你却会发现有什么东西顺着你的口、鼻、喉、内腹厮混成了一道热流,然后汗就沁上了额头。
澄江的鱼头煲用的是广东人的做法———红烧、干汁、五花肉配蒸,实实在在一道菜。其实鱼跟肉搭台唱戏,精彩早有耳闻,虽然不免暧昧,却也包容了一张张爱肉的嘴。至于少了汤,鱼头的香辣自然纯粹了许多,腥味也没有了,根本用不着姜、蒜、葱什么的来打圆场,不相干的一切靠边。
最后是咖喱上场。澄江的红咖喱原味些,至于黄咖喱,估计已然改良,加了些甜味,却也适合对辣态度模棱的女生。一直坚持着点咖喱牛腩,觉得这才是正宗。洋葱、土豆、红辣椒各司其职,规规矩矩;而咖喱则纠缠着肉味,慢慢溶化在你的嘴里,像极了深爱女人解除伪饰后的浓情,挡不住、推不掉,那就干脆张开怀抱接受。
地址:翠苑电影城斜对面
当家菜:冬荫宫海鲜汤、鱼头煲、咖喱
美味指数:8级
杭州第一油爆虾、炸带鱼——大头(无店名,反正大家都这么叫那里)
大头的油爆虾、炸带鱼绝对是杭城数一数二的,所有去吃过的人都这样评价。
大头的油爆虾大大满满的一盆,全是鲜活的河虾做的。油油地晃着眼,但吃起来一点也不油腻。一个个带着被爆得脆脆薄薄的壳。背脊处的壳事先被划开了,翻炒过后向两边敞开,就像一条淡红色的围裙。虾肉很鲜甜,很有嚼头。
至于那些泛着黄的焦,带着漂亮围裙的油炸带鱼,整一盘放在你的面前,算不上清爽,却绝对好吃,肉质饱满,还有些许弹性,外头那口子油花,在齿间更是散出不少的香味。
地址:梅花碑信余里小区(石油公司旁)
当家菜:油爆虾、炸带鱼
美味指数:9级
杭城第一烧鸡公——文三路烧鸡公
爬上文三路西溪数码港对面,上二楼对着一楼豪气地喊:“来只鸡!”,不久底下传来“咯咯”的叫声以及嘹亮的回应声:“两斤七两!”再点上几盘荤素结合的火锅料,随即嗑起瓜子打发时间。
端上来的汤伴随辣味飘香,隐隐约约能看见里面嫩嫩的鸡肉,大家瞅准目标以飞快的速度动筷,捞起一块就往嘴里塞,这么做的结果通常是烫得舌头和喉咙隐隐生疼,不过咬上第一口,就已经对泛香的鲜鸡肉爱不释口,所以这点牺牲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烧鸡公的鸡肉香滑有味,爽口而不沾牙,吃完火锅后舀碗鲜汤品尝品尝也回味无穷。吃饱后毫无拘束地打个丑陋的饱嗝,顿时精神倍爽。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瓜子味道也很正宗。
地址:文三路西溪数码港对面
当家菜:烧鸡公
美味指数:7级
杭城第一小海鲜———小厨师(店名没有,但窗子上贴着“小厨师美食”的字样)
很偶然发现了这家店,门上没有店名,但是在玻璃门上写了“小厨师美食”字样,想想大概就是叫“小厨师”吧。隔几天去,又发现门口竖了个广告灯箱,上面写着“沈家门大排档”,反正就是它的海鲜牌子吸引了我们。而且价格公道,每次去吃,两个人吃掉三四十块钱,能吃三四个海鲜。
“小厨师”所有的菜样就放在收银台的边上,一目了然。蒸了条十六眉———不是自己夸自己,如果不是像我们这种专吃海鲜的刁嘴,还不会认识这种来自舟山的肉质细嫩的鱼呢。鱼很新鲜,蒸得也恰到好处。这种十六眉我以前只在舟山大厦吃到,结果跑出个厨师觉得眼熟,一问,竟然就是从舟山大厦出来的。小厨师还向我们推荐他们的蒸小黄鱼,说是调味汁很特别,“很贵的,一盘里就要用掉1元钱呢。”
再去的时候,小厨师又向我们推荐了米鱼豆腐汤,汤上来后,只见奶白的汤中是雪白的豆腐和绿绿的芹菜末,海鲜的香气混合着芹菜的香气,非常诱人。汤鲜美极了,鱼头也酥嫩。旁边有看的食客叫好,说,看那米鱼的小鳍还翘着呢,神气!
地址:杭州百井坊巷南侧靠近中山北路口
当家菜:米鱼头豆腐汤、清蒸十六眉、清蒸带鱼……所有小海鲜
美味指数:8级
杭城第一野笋干——老土饭店
建德、富阳的老土菜很有个性,所以不管是喜欢辣的、还是不辣的,都是所有人喜欢至极的。
老土饭店的豆腐很鲜,加上用农家自制的雪菜、健壮的黄豆芽,以及腌渍过的青辣椒,与一块块老豆腐在沙锅里炖上老半天,才一起端上桌香诱食客的味蕾。老豆腐炖得火候刚好,每一个细微的毛孔都充盈着野菜熬出的汤汁,而又未被煮空。
那里最最好吃的是嫩嫩的小野笋干,在锅子里煸干后的辣椒让野笋干有不一般的口感,加上略偏辣的味道刺激着舌苔,令人胃口大开。
其他还有烧辣野鸭、酱汤大鱼头都值得一尝。
地址:天城路19号
当家菜:野笋干、烧辣野鸭、酱汤大鱼头
美味指数:7级
杭城第一目鱼干——瓯特
开了都快半年的城西温州餐馆里最好吃的就是笋干烧目鱼干,首先是原料很不一般——笋干是那种白白大大的温州货,特别嫩,那种绝对正宗的目鱼干很有嚼头的肉质量,味道非常一流。
美极河虾经过大油锅后一只只晶莹剔透,肉大得呼之欲出,咬一口,一不留神鲜鲜的汁水就流满你的下巴,味道好得很。
瓯特的老板很友好,谈得好的,立即踏着脚踏车买来酒买来肉,凑进顾客里,高谈阔论一番。
地址:文新路富华路口
当家菜:美极河虾、笋干烧目鱼干
美味指数:7级
杭城第一鱼汤——方大伯的鱼(无名小店,但大家都这样叫)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如果要我选择其一,我选择———鱼,但它必须是方大伯的“鱼”。方大伯的小店就在武林路口头,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菜、三四张烙印着岁月痕迹的旧桌子、以及一个煤饼炉基本构成了他的全部家当。
每天进出方大伯小店的,多是时髦男女。口味自然五花八门,但那条鱼,是每桌必不可少的。方大伯烧的鱼,最好的,就是鲫鱼。
如果你想偷方大伯烧鱼的拳头,似乎很容易,先起个油锅、放鱼、加水、焖,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你的眼皮底下。但是,请允许我说但是,当鱼上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一切努力与痴心妄想都是白费,因为你永远无法达到那种境界———浓汤、雪白的浓汤、散发着无比诱惑的雪白浓汤、配着点点葱花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醇香。
记得我们每次去,都后悔没有节制,不是烫了舌头,就是吃撑了半死。但是现在,你恐怕暂时吃不到方大伯的鱼,因为大伯目前闭门谢客,休养生息。但据可靠消息———方大伯肯定还会重出江湖
地址:武林路口头
当家菜:鲫鱼浓汤

--------------------------------------------------

7个角落让你垂涎 ——杭城特色美食区搜索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美食集中的角落,作为美食天堂的杭州,自然不会例外

角落1信义坊
虽然从外观上看,这里与河坊街有几分相似,古色古香,但是信义坊的美食却比河坊街要时尚前卫得多。
伍京堂面馆
作为国内知名面馆,伍京堂在杭州还是第一家。走进店里,一种以古典为特色的装潢风格映入眼帘,墙上配有古代的仕女图。店面蛮小,只能容纳11个桌位共40余人用餐,布局合理。以面食类为主要特色,外加一些小吃、小点心。面分凉面、干拌面、红烧面,其中以凉面和红烧面最具特色。红烧半筋半肉面是这里的特色招牌面。地址:信义坊步行街涨桥暮雨楼1楼38号
澳洲食通岩烧
与其他店面设计最大的不同,就是它采用独特的冷色调为主,并配以绿色调和蓝色调,显示出一幅田园风光的效果图。营业面积400余平方米,可容纳120个左右的桌位,露天还设有几个桌位,为那些排队等候的人而设计的。在里面就餐,虽然总体感觉有些冷,但是还是显得很舒畅,很优雅,不仅有柔美的背景音乐作伴,而且还有现场的小提琴演奏。这里以食通岩烧为主,并配有自助餐、咖啡、酒类。所谓食通岩烧,就是把火山岩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将食品放在火山岩上烧制而成。在这里分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套餐,价位从50多元到100多元不等。地址:信义坊商街三宝苑136号
吴记麻辣火锅
营业面积1200多个平方米,能容纳100多张桌子的客人同时就餐,外加3个大包厢。这是一家纯粹的火锅店,没有什么炒菜之类的。这里的火锅香、辣、麻俱全,汤底独家配方,需细火慢熬8小时而成,浓郁香醇。锅底内的鸭血豆腐是最具特色的,鸭血之嫩润、豆腐之入味,而且可以无限量供应。并且这里的香菜和所有的调料都是免费供应的。地址:信义坊商街三元楼100号
点东西
营业面积200多个平方米,能容纳50多个客人就餐的店里,总体装潢讲究休闲、随意,让客人无拘无束地享受这里的美味。以东南亚、西式的美食为主,加上中式的烧菜。特色菜为咖喱、海南鸡饭和印尼香辣炒饭。地址:信义坊商街涨桥暮雨楼25、26号
凯利萨
以暖色调为主,配以红、黑色调,显得优雅、舒服。空间宽广,桌位设计宽敞,地处三楼,显得视眼开阔。主营西餐、咖啡和酒。西餐主食类最具特色的菜有法兰西多士和培根高丽菜。地址:信义坊步行街中部三元楼三楼
圣保罗巴西烤肉
面积不大,容纳100来个桌位,显得拥挤了些。主要是围绕着巴西圣保罗中世纪的文化而打造的极具个性的店面,让客人身临其境感受到异国他乡的文化和美食。主要经营巴西烤肉和西式自助餐。地址:信义坊商街三元楼77、78、79号

角落3新华路(纵向贯穿庆春路至凤起路)
本地最不容置疑的一个美食角落,左右两边集中着近20家餐馆,多为家常风味,哪怕回溯到几年前,新华路的夜宵之火也足以让无数人大淌口水。
钱江渔村
杭州号称人间天堂,自然是集繁华尘世的万种情致,因此总该有那么一样东西,说雅了是让人惊鸿一瞥而后念念终生的,说白了就是别处都没有外地的朋友来一趟该当见识一回的。庆春路与新华路交界处就有那么一家钱江渔村,专卖千岛湖晶龙鱼头。另外,此店还有一道清蒸黄鱼鲞味道颇好,和瑶柱大白菜一样均为此店的特色菜肴。地址:新华路和庆春路口
梦梁楼
说到梦梁楼,老杭州都知道,这是专营小吃的店家,有各种风味小吃,几乎所有的杭城小吃都能在这里找到,还专设了具有杭城特色的卖包子窗口。如果你实在想不出吃什么,或其他店家都吃腻了,可以到这里试试。地址:家友超市斜对面
鑫隆面馆
街头巷尾的美食是我们生活里的乐趣,而这种随意的快乐,在很多城市都能找到。吃面就是很多食客们推崇备至的快乐。从梦梁楼分号再上去五十米,就是杭城这两年来很有些名气的面馆之一鑫隆面馆。这里的面价廉物美,深受老中青三代喜爱,比较实惠的吃法是片儿川加一个荷包蛋,汤很鲜偏甜,面条也很筋斗。地址:新华路26号
东华家常便饭
算是新华路上的元老级餐馆了。主要经营家常风味菜,新菜更新速度很快,生意嘛,用不着多说的,你要吃饭只有一种选择———早点过去。地址:横燕子弄口
桐山村农家鱼味馆
桐山村农家鱼味馆的“难吃”是出了名的。是因为他们的菜难吃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的菜太好吃,所以你很难找到空闲的桌子。就餐时间桌子一概摆到店外人行道上,连后面电梯下来的走廊、过道里也要放上十来张桌子。最值得推荐的当然是野笋老豆腐煲,满满一沙锅的野笋、老豆腐、豆芽菜,汤里还放了胡椒粉,让人大汗淋漓,还大呼过瘾,无异于洗了桑拿般的畅快。农家本鸡煲,辣子鸡块,家乡豆干,红烧鲥鱼、菊鱼、溪鱼等都是别具风味,不过要是不想站在那里等座位,那么,要么赶在晚上五点前,或者,不如晚上七八点后再去不迟。地址:新华路109号
燕君饭店
信步走进燕君饭店,店里做的是绍兴菜,霉干菜,臭豆腐等均属当家菜,耳熟能详,但在喧闹的都市中,吃着这样的家常小菜,那种亲切的味道仿佛又让我回到了自家的餐桌前。再配上绍兴的老酒,自斟自饮,一点一滴,一羹一筷,浸着门外洒进的斑驳阳光,好不舒畅!地址:新华路193号

⑦ 杭州四大有名的菜分别是什么

西湖醋鱼、叫化童鸡、东坡肉、龙井虾仁。

一般这几个最有名了,也都有传说故事。其他好菜也有的。这个四大名菜没有明确的界定啊,没人评过,只是一般认为而已。

⑧ 杭州十大名菜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的来源,相传于出自"叔嫂传珍"的故事,说的是古时西湖边住有宋氏兄弟,以打鱼为生,当地恶棍欲占其嫂,杀害其兄,宋嫂劝小叔外逃,制糖醋鱼为他饯行,后小叔得了功名,除暴安良,偶然的一次宴会,又尝到这一酸甜味的鱼菜,叔嫂终于团聚,后人传其事,仿其法烹制的醋鱼,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东坡肉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才学出众,对烹饪也颇有研究,他在谪居湖北黄冈时,时常亲自烧肴,与众人品味。曾作诗介绍他烹肉的经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宋元佑年间(公元约1090年)苏东坡出任杭州做地方官,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灌田、造福人民。节日将百姓送来的猪肉、绍酒,吩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送给民工。家人误以为酒肉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别致可口,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是一道体现西湖秀美气质的传统名菜,他的创制据说是受苏东坡《望江南》一词的启发。此词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日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之寒食后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最佳品,龙井茶叶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型美"四绝之称,厨师用此"四绝"与入时的鲜河虾仁相配,终于创制出新的一绝--龙井虾仁。

叫花童子鸡

据传,古时由于封建王朝战乱暴政,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一天有个流落到江南的叫花,在饥寒交迫中昏倒,难友为他搞来一只小母鸡。可苦于没有炊具,急难中,便仿效烤红薯的方法,用烂泥把鸡包起来,放入篝火中用柴草煨烤泥团,使其成熟,意外地发觉此鸡异香扑鼻,十分好吃。从此,这一别致的煨烤法便传开了。杭州厨师吸取中不断加以改进,采用嫩鸡、绍酒、西湖荷叶、腹中填料,进行精细加工,使烤鸡香醇透味,终于成为人们喜欢的传统名菜。

宋嫂鱼羹

据《武林旧事》记载:淳熙六年(公元1171年)3月15日,宋高宗赵构乘御舟闲游西湖,命内侍买湖中龟、鱼放生,宣唤中有一卖鱼羹的妇人叫宋五嫂,自称是东京开封人,随皇上南迁到此,在西湖边以制鱼羹为生。高宗命其上船,吃了她做的鱼羹,十分赞赏,并念其年老,赐予金银绢匹,从此,声誉鹊起,富家巨室争相购食,宋嫂鱼羹也就成了驰誉京城的名肴。"一碗鱼羹值几钱,旧京遗制动天颜,时人信值来争市,半买君恩半买鲜。"

八宝豆腐

据《随园食单》记载:"王太守八宝豆腐"原为宫廷御膳菜,康熙皇帝作为恩赏,赐于尚书徐健庵,尚书的门生楼村先生又将此法传给其孙王太守,故名。建国后,杭州的名厨师根据此书记载,对其进行研究仿制,发展成富有特色的杭州名菜。

斩鱼圆

鱼圆的产生传说与秦始皇有关。始皇酷爱食鱼却又怕刺,不少御膳名厨师,因此而沦为励怒之下的冤鬼。有位御厨名师,眼看厄运临头,他把对始皇的愤恨发泄于鱼,用刀狠剁案板上的鱼块,却意外地发现鱼刺从斩击成茸的鱼肉中披露出来。传膳声中他急中生智,将鱼茸一团团地挤入将沸的豹胎汤中,洁白鲜嫩的鱼圆飘浮汤面,食之鲜美异常,这位厨师也因祸得福受嘉奖。此后,这个方法辗转传到民间,老百姓称为"鱼圆"、"鱼丸"等。据说杭州的斩鱼圆也缘于此,由于制作讲究、鱼圆颗粒大,入口松嫩,更富有特色。

砂锅鱼头豆腐

据说,有一年初春乾隆来杭州,穿便服上吴山私游。恰遇大雨,他逃至半山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避雨。雨久不停,乾隆又冷又饿,便推门入屋要求供饭。心地善良的主人王小二是饮食店的伙计,见此状十分同情,无奈家中十分贫困,只好东拼西凑,将仅有的一块豆腐一半用来烧菠菜,余下的用半片鱼头放在砂锅中炖了给他吃。饥寒交困的乾隆,早已饿得肚子咕咕叫,眼见这热腾腾的饭菜,便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他觉得味道特别好,回京后还恋恋不忘这顿美餐。第二次乾隆来杭,又去王小二家,时逢春节,王小二却失业在家。乾隆为报答一餐之赠,赐银两助王小二在后街吴山脚下开了一爿叫"王润兴"的饭店,又亲笔给题了"皇饭儿"三个字。王小二精心经营,专门供应鱼头豆腐等菜肴。顾客慕名而来,生意十分兴隆,杭州各店也争相效仿,鱼头豆腐就成为历久不衰的杭州传统名菜。

桂花鲜栗羹

唐明皇时,有个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把大地照得晶亮。寂寞的嫦娥在广寒宫中,凝望人间,见到杭州西湖风景胜似天堂,游人尽情欢乐,禁不住舒展广袖,翩翩起舞。吴刚手击桂树为她伴奏,震得"天香桂子落纷纷"。此时,杭州灵隐寺中的德明师傅正在厨房烧栗子粥,无数芳香扑鼻的小粒飘落粥中,众僧尝了这种粥,都说特别好吃。德明师傅很高兴,便把散落在地上的桂子拾起来种在山上。很快这些桂子到第二年中秋就成树开花了,从此西湖四周就有了各种馨香的桂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就成为古都杭州的美称。桂花栗子粥经不断改进,也就变成桂花鲜栗羹而流传下来。

糟烩鞭笋

传说杭州孤山的广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内和尚很爱吃笋,却又不善于烹调,只会烧烧煮煮。苏东坡出任杭州刺史时,与寺里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笋经"传授给他们。用嫩鞭笋加上香糟,经过煸、炒、烩等而制作成的这道菜,香味浓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烩鞭笋经历代相传,成为杭州有名的传统素菜。

⑨ 杭州有什么有名的菜

有东坡肉

(虾爆鳝面)
烹调时,选用粗壮的鲜活黄鳝,斩头截尾剔骨后切成鳝片,用素油爆,荤油炒,麻油浇,直至鳝片黄脆;取鲜活大河虾洗净加蛋清上浆清炒至白嫩;精制面条下锅烧后,不粘不糊;用原汁煮面,使面条吸入鳝鱼的香味,汁浓面鲜。虾爆鳝面为奎元馆的宁式名面。

(片儿川面)
片儿川面是杭州奎元馆的名点,也是杭州的风味小吃。烹调时,选用瘦**肉片,配以笋片和雪菜,与面条同烧而成。此面肉片鲜嫩,雪菜笋片色泽翠白分明,食之美爽口。

(虾肉小笼)

杭州知味观的风味小吃。烹调时,选用发酵精白面粉作皮,用鲜肉,或鲜肉拌虾仁,或鸡肉拌火腿末作馅,在馅料中加入特肉皮冻,包好后放入特制小蒸笼用急火蒸制而成,分别称为鲜肉小笼、虾肉小笼、鸡火小笼。

(猫耳朵)

猫耳朵是杭州知味观的传统风味小吃。用500克的上白面粉可制成900多个面瓣,再配上鸡丁、火腿丁、香菇、干贝、笋片等佐料烹制而成。该小吃面瓣形如"猫耳朵",十分精巧,火腿丁像玛瑙,鸡丁似琥珀,汤鲜味美,十分可口。

(南方迷宗大包)

选用进口精白面粉经发酵后作皮,用鲜**前腿肉、肉皮冻(或用豆沙或用麻心或用青菜)等作馅包成后上大笼用急火蒸成。一般500克面粉只能做9只大包。它吸取南北方各种包子的特点,由于它无宗派,故称迷宗大包。迷宗包子洁白饱满,吃口松软,富有弹性,价廉物美,实为快餐中的佼佼者。

(吴山酥油饼)

选用精白面粉为原料,加入食油和成油面,经造型入油锅成。食时,加上细绵白糖。成品起酥,层层叠叠,色泽金黄,脆而不碎,油而不腻,又香又甜,入嘴即化。此饼在吴山一带经常有供应,相传清乾隆游吴山时曾品尝过。民间称它为"吴山第一点"。

(葱包桧)

杭州风味小吃葱包桧有一个有趣的出典。公元1142年,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监安大理寺,杭州百姓十分痛恨奏桧夫妇。相传有一天,杭州有一家卖油炸食品的业主,捏了两个人形的面块比作奏桧夫妇,将他们揿到一块,用校友会棒一压,投入油锅里炸,嘴里还念道:"油炸桧"吃。这就是油条的来历。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杭州风味小吃――葱包桧。烹调时,选用上白粉制成春卷皮(或叫薄饼)再裹上油条、葱段,在平底锅上反复压扁,直至烘烤到金黄色,再抹上竦酱或甜酱即成。

(东坡肉)

汉族佳肴,流行于江浙。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制作方法:将五花肉切成大块,用葱姜垫锅底,加上酒、糖、酱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焖即可。苏东坡《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东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种杭州名菜之一。

(叫化童子鸡)

叫化童子鸡选用肥嫩越鸡、绍酒、用西湖荷叶包裹,再加上各种调味品,置文火中煨烤而成。香气四溢,肉质白嫩,酥不粘骨,食不嵌齿。
叫化童子鸡的由来有一个探根溯源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个乞丐流落他乡,饥寒交迫,病倒在地,伙伴们为了救他,架起篝火让他取暖,又设法弄来了一只鸡,但苦于无炊具。此时有人捞起旁边的泥巴,把鸡包了起来,投入篝火中烘烤。当他们把泥团敲开发现,不仅鸡毛随之脱落,鸡肉也变得鲜嫩喷香。杭州菜馆即仿效烧出了这道菜,并称之为“叫花童子鸡”。

(龙井虾仁)

龙井茶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河虾(即青虾)被古人誉为“馔品所珍”,不仅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补肾、壮阳、解毒之功效。取用清明前的龙井新茶与时鲜的河虾烹制的“龙井虾仁”,色如翡翠白玉,透出诱人的清香,食之极为鲜嫩,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因选用杭州最佳的龙井茶叶烹制而著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最佳,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据传此茶起源于唐宋,明清以来又经精心改良,品质独树一帜。古人云“龙井茶真品,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味之淡然,似乎无味,过后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乃至味也”。清代时曾被列为向朝廷的贡品。当时安徽地区以“雀舌”、“鹰爪”之茶叶 嫩尖制作珍贵菜肴,杭州就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配以鲜活河虾仁制作炒虾仁,取名“龙井虾仁”。其味鲜香可口,不久就成为杭州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肴,并流传各地。

(宋嫂鱼羹)

宋高宗禅位后,常来西湖玩赏。一日,泊舟苏堤,偶起鲈鱼之思,即命制鱼羹品尝,果然味美,便赐银百文。
消息传开,缙绅豪贵纷纷下顾,宋嫂遂成巨富。“宋嫂鱼羹”以鲜鲈鱼肉加火腿丝、笋丝、香菇丝、鲜嫩润滑,有“赛蟹羹”之说。

(西湖醋鱼)

相传古时有宁氏兄弟,满腹文章,隐居在西子湖畔以打鱼为生。当地恶棍赵大官人见宁嫂姿色动人欲霸占,施计打死其夫。宋弟为报兄仇向官府告状,结果落得一顿棒打。宋嫂劝叔外逃,行前特意用糖、醋烧制了一条西湖里的鲲鱼为他钱行,勉励他“苦甜毋忘百姓辛酸之处”。
后来小叔得了功名,在一次宴会上介然吃到甜中带酸的特制鱼菜,终于找到了改名陷遁的嫂嫂。于是,他就辞去了官职,重新过起捕鱼为生的渔家生活。烹制“西湖醋鱼”一般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饿养两天,使其排净肠内杂物,除去泥土气。烹制后鱼肉嫩美,带有蟹肉味。

(西湖莼菜汤)

“西湖莼菜汤”是杭州独特的古老名菜。莼菜又名水葵,颜色碧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蔬菜。我国现在只有江苏太湖、浙江萧山湖和杭州西湖才生长,以西湖“三潭印月”处出产的为最佳。说起“西湖莼菜汤”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记载,晋朝张翰在洛阳做官时,“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翰为思家乡之美味,便辞官回乡了,后来这个故事便形成了“莼鲈之思”这一成语典故。
杭州地区用莼菜、鸡丝、鸡汤和鱼圆制作“西湖莼菜汤”。“莼菜鱼羹”较盛行。乾隆皇帝多次南巡杭州,每次都要以西湖莼菜做羹食用。30年代,上海“知味观”的“西湖莼菜汤”亦闻名沪上。许多海外侨胞及外藉华裔友人,路经杭州和上海时,都喜欢品尝此菜,以表思乡深情。

⑩ 杭州市什么菜最出名

杭州的传统名菜有36只,最有名的要数西湖醋鱼、叫化童鸡、东坡肉、龙井虾仁等,而且这些名菜都有一个典故和动人的传说。 “东坡肉”是百年老店天香楼的招牌菜,听说烧的时候要用煤炉焖半天时间呢,用的是薄皮五花条肉,烧好后色泽红亮,吃起来味醇汁浓,酥烂但不腻口,连一心减肥的女士都想多吃几口。 “西湖醋鱼”选用的是鲜活草鱼,烧之前一般要饿养一二天,等鱼排泄完肠内杂物,烧起来就不会有泥土味。孤山前的百年老店楼外楼,店前就有一个专门饿养草鱼的鱼池。以前周恩来总理宴请贵宾的时候,就专门在这里点这道菜。 杭州盛产名茶,用茶叶做菜,这大概也是杭州的独创吧。“龙井虾仁”就是用鲜活的大河虾,配上清明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的,烧好后虾仁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香味俱全。 国内不少地方都有烧鸡这道名菜,杭州的“叫化童鸡”却别具一格,它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嫩母鸡,在鸡腹中填料,用西湖荷叶包扎,再用绍兴酒脚料、盐水调和的酒坛泥裹在外面,放在炭火或烘箱中煨烤,原汁不走,鸡肉酥嫩,香醇透味。 杭州有名的传统特色菜还有“鱼头豆腐”,“西湖莼菜汤”、“宋嫂鱼 羹”等。 特色小吃 要说杭州的传统特色小吃,就不能不提百年老店知味观和奎元馆了。知味观的名点有鲜肉小笼、幸福双、猫耳朵、糯米素烧鹅,奎元馆的特色是面食,虾爆鳝面、片儿川面是其招牌。 “鲜肉小笼”皮薄馅大,汁多馅鲜。“幸福双”是一种甜馅包子,相传源于梁祝的故事,一般成双供应,寓意天下有情人能心心相印。“猫耳朵”是水煮类面点,面瓣色泽白净,形如小的猫耳。“糯米素烧鹅”的馅用的是细沙,色泽金黄,形状就像是“烧鹅”的胸脯块,吃起来外脆里软,香糯甜美,现在又有了咸馅的糯米素烧鹅。 另外,新丰小吃价廉物美,品种又多,像牛肉粉丝、鸭血汤、肉包、喉口馒头在老百姓当中口碑不错。 新杭帮菜 这几年,杭帮菜根据顾客的需要,在菜品、配料、工艺、口味、烹饪上都有了不少改进,形成了新杭帮菜。芙蓉水晶虾、八宝鸭、脆皮鱼、珍宝蟹、沙锅鱼头王、双味鸡、蒜香蛏鳝等48道新杭州名菜脱颖而出。 笋干老鸭煲:在杭州的知名度相当高,烧的时候要用文火炖四五个小时。最大的特色是汤醇味浓,油而不腻,酥而不烂,吃来蛮开胃。 蛋黄青蟹:在保持蟹肉鲜嫩的基础上加入咸蛋黄的香糯,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烹饪方法。 娃哈哈鲈鱼(铁板鲈鱼):这道菜光用料就近20种,鲈鱼沥干加调料腌渍后下油锅浸炸,之后还要淋黄油、浇芡汁等,制法新奇、口味鲜嫩。 稻草鸭:北京鸭外加汾酒的组合。腌好的鸭子要放在特制的熏桶内,点着稻草后用烟熏15分钟,够土吧?整鸭肉酥骨烂而形不变,烟熏味道十分独特。 除此之外,明珠香芋饼、莲藕炝腰花、手撕鸡以及普及率比较高的钱江肉丝、金牌扣肉等也是新版杭州名菜,值得一尝。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