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图书有
⑴ 中国有哪些著名图书馆
中国十大图书馆
一、北京图书馆
藏书1590万册,1910年建馆
北京图书馆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五大藏书过千万图书馆之一。现有藏书1100万册、报纸3600种和60万种参考资料。另有100多种外文出版物,以及中国古代典籍。设有若干阅览室,每天可接待8000人。
二、上海图书馆
藏书700万册,1952年建馆
上海图书馆是大型的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于1952年7月建馆。1996年前,上海图书馆位于南京西路325号,于1996年迁入新馆。上海图书馆新馆是上海的十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位于淮海中路,是全国第一家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是世界十大图书馆之一。现有馆藏各类文献达4998万册(件)。图书的流通量每年达1600万余册。图书馆设有各类阅览室和专室32个,阅览座位3000多个,个人研究室20间。上海图书馆全年365天每天开放。上海图书馆每天进馆人数达8000人次,双休日达上万人次。
三、南京图书馆
藏书482万册,1933年建馆
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馆,是江苏省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南京市中山东路189号。南京图书馆现收藏各种文献700万余册(件),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
四、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藏书440万册,1951年建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又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其馆藏总量达520万件。是集文献信息服务、情报研究服务、科学文化传播服务和图书馆学情报学高级人才培养功能于一身的研究型国家科学图书馆。拥有一支在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学历层次等方面均为一流的人才队伍。中心现有在岗职工210余名,引进“百人计划”、“文献情报系统优秀人才”各1名;有博士10名,硕士27名。
五、北京大学图书馆
藏书390余万册,1899年建馆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现有各类馆藏600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此外,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近年来大量引进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学位论文在内已达到数十万种,深受读者欢迎。
六、重庆图书馆
藏书380万册,1949年建馆
重庆图书馆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是重庆市主要的文献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务中心,也是重庆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现有员工173人,设有图书、报刊、缩微、电子文献及历史文献、科技文献阅览、外借、参考咨询等八个对外服务窗口。并已形成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的民国时期出版物(重庆图书馆现有民国时期出版物76611种、177621册)、古籍线装书(重庆图书馆收藏有宋代以来的古籍线装书532342册,其中收入《全国善本书总目》的就有3707种,55632册,内有孤本和稀见本424种,古籍线装书的数量和质量均列中国西南地区首位,在全国也位居前列)、联合国资料(“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成立之后即被联合国指定为其资料寄存馆,一直未曾间断。并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联合国全部文献寄存馆。是中国两个最早的联合国文献寄存馆之一,重庆图书馆现有联合国资料10余万册件)等三大馆藏特色。
七、山东省图书馆
藏书286万册,1908年建馆
山东省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是我国十大图书馆之一,以历史悠久、馆藏宏富而著称。据《山东创建图书馆记》载,山东提学使罗正钧于省城旧贡院东北隙地创建图书馆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旧制, 院内古木假山,曲水拱桥,极为风雅别致,人称“历下风物,此为最胜”。现馆藏文献518万(册)件,开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系统的藏书体系。其中轻工、医学、哲学等门类的收藏已达研究级水平,而齐鲁方志专藏、海源阁专藏、易经专藏、山东革命文献等收藏为海内翘楚。齐鲁方志海内现存约600种,而该馆馆藏528种,善本58种,《(万历)兖府志》则为海内孤本。海源阁专藏计2280种32000册,约占海源阁全部藏书的三分之一,并有较多名人手迹,如林则徐、翁同书、吴式芬、钱仪吉、许翰等人的书札。该馆收藏易经文献1317种,总计2205个版本,近万册。另外,该馆收藏的《唐人写经卷》、蝴蝶装宋刻《文选》、巾箱本宋刻《万卷菁华》、蒲松龄手稿《聊斋文集》、王士祯批校《昆仑山房集》稿本等均为传世珍品。馆藏期刊涵盖各个学科,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综合性馆藏报刊体系。其中辛亥革命时期的山东独立同盟会机关报《齐鲁公报》、原中国共产党渤海区委机关报《渤海日报》、胶东区委机关报《大众报》等资料文献弥足珍贵。现有对外服务窗口44个,每周开放73.5小时,办理各种借书证12个,日平均接待读者近五千余人次,并与日本、朝鲜、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献交换关系。
八、四川省图书馆
藏书285万册,1940年建馆
四川省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1912年建立),馆藏丰富独特,现已拥有460万册馆藏文献。最具特色的部分有:隋唐时代的手写经卷、宋元明清著名文人重要诗词集、历代四川珍贵地方志书、中国古代医学典籍、近代文化名人手稿、民国暨抗战时期文献等,共计70余万册。建国以后,四川省图书馆分别以呈缴本、选购、国内外交换、捐赠与调拨、复制等手段,逐步建立了以大型综合性、研究级人文学科为基础的工具书和核心文献体系。在传统的阅览流通、参考咨询、缩微声像资料服务及图书馆科学管理、信息化技术、文献标准化等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加强了与立法机构(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政府有关部门(旅游局、信息办、四川新闻网)、学校(高校、中小学)、企业(四川移动、四川电信)、部队(成都军区通信部、政治部)等多种形式的密切合作,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网上数字资源服务体系(拥有600GB的数字资源),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公益性文献信息基地。成为国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西部中心。
九、天津市人民图书馆
藏书250万册,1952年建馆
天津图书馆是中国创建较早、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创建直隶图书馆至今,已近一个世纪。现有各类馆藏文献320册(件)。
十、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藏书245万册,1911年建馆
1911年,广东省立图书馆(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前身)在清代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局旧址上成立,初名广雅书局广东图书馆,前承广雅书局藏书,经过90多年的收集积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现有古籍善本(图二)10多万种40多万册,其中善本2833种25829册,古籍线装书32254种20多万册,金石文献3653种14248册,古籍丛书622种105580册,地方志书3545种33282册,以及广东地方文献7万多种近20万册。
⑵ 著名的图书馆有哪些
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
意大利威尼斯圣索维诺图书馆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乔治·皮博迪图书馆
奥地利阿德蒙特圣本笃修道院图书馆
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奥地利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图书馆
德国乌尔姆威布林根修道院图书馆
葡萄牙科因布拉大学综合图书馆
德国沃芬布特尔Herzog August图书馆
捷克布拉格斯特拉夫修道院-神学图书馆
加拿大渥太华议会图书馆
荷兰阿姆斯特丹Rijkmuseum图书馆
Jay Walker的私人图书馆
奥地利梅尔克修道院图书馆
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图书馆(又称为长房间)
巴西里约热内卢葡萄牙皇家图书馆
瑞士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
⑶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图书馆
一、美国国会图书馆(2600万册)华盛顿
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United States)建于1800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美国的四个官方国家图书馆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在美国国会的支持下,通过公众基金、美国国会的适当资助、私营企业的捐助及致力于图书馆工作的全体职员共同努力建成的,它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联邦文化机构,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宝库,是美国知识与民主的重要象征,在美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保存各类收藏近1亿2千1百万项,超过三分之二的书籍是以多媒体形式存放的。其中包括很多稀有图书、特色收藏、世界上最大的地图、电影胶片和电视片等(除农业技术和临床医学方面的信息分别由国家农业图书馆和国家医学图书馆收藏外,其它信息均被国会图书馆收藏)。
二、俄罗斯国立图书馆(1760万册)莫斯科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是欧洲第一大图书馆,藏书总量仅次于拥有2.1亿册/件藏书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居世界第二位。该馆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1862年鲁缅采夫博物馆由彼得堡迁往莫斯科,迁入由著名建筑师巴热诺夫设计,坐落于克里姆林宫旁的帕什科夫楼。同年,作为该博物馆一部分的莫斯科第一所免费公共图书馆开放,名为莫斯科公共博物馆及鲁缅采夫博物馆图书馆,通常称鲁缅采夫图书馆。该馆当时藏书基础是著名国务活动家鲁缅采夫伯爵丰富的藏书。鲁缅采夫伯爵于1826年在圣彼得堡去世,出于“有益于祖国和教育”的目的将其藏书捐赠。从1862年建馆之初,便开始接受缴送本。十月革命后,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迁往莫斯科,鲁缅采夫图书馆成为国家主要图书馆。1921年被赋予国家书库职能;1925年2月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决议,改名为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列宁图书馆的藏书迅速增加,规模超过了始建于1795年的谢德林图书馆,在苏联图书馆界占据了中心地位。1973年,在苏联文化部批准的图书馆章程中,第一次以条文形式规定列宁图书馆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家图书馆”。1992年,根据俄联邦总统1月22日第38号“关于建立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的命令,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在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并成为法定缴送本保存馆。
三、中国国家图书馆(1590万册)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南长河畔,紫竹院公园旁。坐落在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1987年落成,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的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主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群楼地上5层底下1层,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个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该建筑还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
四、俄罗斯国家图书馆(1362万册)圣彼得堡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原名为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国立公共图书馆,系前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国家馆,苏联解体后1992年3月更名为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作为俄罗斯两个国家图书馆之一,隶属于文化部由政府拨款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负责保存全部俄罗斯的印刷品,手稿和其它文献如科学会议录等,以确保公民利用文化科学遗产和免费使用信息。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享有接受1册俄罗斯联邦每种印刷品的权利,同时它从国外购买各式各样资料。通过捐献和馈赠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藏书日益丰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是俄罗斯图书馆学、目录学以及图书学研究领域的中心。
五、大英图书馆(1300万册)伦敦
大英图书馆(亦译作不列颠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根据1972年颁布的《英国图书馆法》于1973年7月1日建立。它由前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外借科技图书馆以及英国全国书目出版社等单位所组成。该馆的参考部收藏1,000万余册印刷本图书、12万册手写本图书、10万件印玺及3,000余册纸莎草纸上的抄写本和其他资料。外借部约有图书1300万册,现有期刊、报纸92,000种和缩微胶卷文件350万件,以及300万份录音资料。英国国家图书馆。1973年7月由原英国博物院图书馆、全国中央图书馆、全国科学发明参考图书馆、全国科学技术外借图书馆、英国全国书目公司合并而成。1992年底藏书1500万册(件),其中图书1200万册,缩微资料100万卷,科技报告160万件,手稿15万份,期刊5万种。该馆以收藏英国文学、古版书、珍本书为特色。经费80%由英国议会拨给。设有外借部、参考部、研究和发展部等。另外还有报纸图书馆、手稿部、东方手稿和印本书部、图书馆协会图书馆等。1977年建立了英国图书馆情报服务系统(BLAISE)。出版物有《英国国家书目》、《英国印本书总目录》、《不列颠图书馆连续出版物目录》等。
六、哈佛大学图书馆(1100万册)马萨诸塞
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有5位美国总统、3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在这里学习过。1638年,学校校务委员约翰·哈佛病逝,他把一半遗产和私人藏书捐献给学校。学校就以哈佛命名,哈佛的捐献成为当时图书馆的主要财产和资料。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达1000多万件,设有100多个分馆。不仅学校的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且还有各类专业图书馆。分馆大部分设在哈佛大学校园内,有的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甚至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其中燕京图书馆收藏有中国的珍贵图书;拉蒙特图书馆是世界上第一个供大学本科学生专用的图书馆;魏德勒图书馆是哈佛大学藏书最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使学校达到“教育的珠穆朗玛峰”,占据世界第一流的位置。他和国内外100多家的计算机数据库建立了联系,热情周到地为师生提供各种资料。
七、法国国家图书馆(1100万册)巴黎
法国国家图书馆是法国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屈指可数的世界大型图书馆之一。它是由皇家图书馆发展起来的,其历史可上溯至查理五世(1364-1380年)为收藏历代王室藏书而建立的国王图书馆。后经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年)在枫丹白露重建,称皇家图书馆。1720年路易十四时期该馆迁入黎塞留(因原为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的府邸而得名)街,1786年馆藏达15万册。除印本图书外,还开始收集钱币、徽章、浮雕等。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充公法令,将该馆收归国有,成为国家财产。1792年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向国民开放,藏书30万册。那个时期接受了大量被充公的图书,其中有当时被查封教会、流亡贵族和其他流亡国外者的图书、法国修道院和贵族图书馆的藏书等。短短几年内馆藏猛增到60多万册。随着政府更迭图书馆几度更名。
八、莱比锡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900万册)莱比锡
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联邦德国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做为非借阅图书馆,德意志图书馆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负责制定德国国家书目。莱比锡国家图书馆:主要负责珍贵图书的保护与收藏。
九、日本国会图书馆(727万册)东京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有两个源流。一是设立于1890年、隶属于旧宪法下帝国议会的贵族院众议院图书馆,另一则是设立于1872年、隶属于文部省的帝国图书馆。其中帝国图书馆经历了自书籍馆(1872年)、东京书籍馆(1875年)、东京府书籍馆(1877年)、东京图书馆(1880年)至帝国图书馆(1897年)的变迁。1947年改称为国立图书馆。
由于帝国图书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是接受缴送本的图书馆,因此,其藏书包括了明治以后日本出版的所有出版物,两个图书馆的藏书成为NDL藏书的重要基础。该馆是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模式建立的,1948年6月5日正式向一般读者开放。
十、法兰克福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700万册)法兰克福
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联邦德国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做为非借阅图书馆,德意志图书馆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负责制定德国国家书目。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承担整个德意志图书馆网上书目(OPAC)的改进和编辑、图书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负责德意志图书馆的构建和领导。除此之外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还提供国家图书书目服务。
⑷ 中国古代里比较著名的书籍有哪些
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
2、《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3、《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4、《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5、《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⑸ 世界上最有名的书是什么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教科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即“五经”外,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帝王传记)、十表、八书(记载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该书打破正统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力求给予公正的评价,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记载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至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远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的有:(1)以作者姓名命名。(2)以官爵命名。(3)以谥号命名。(4)以书斋命名。(5)以作者字、号命名。(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7)以出生地命名。(8)以帝王年号命名。
【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
【目录学】研究书目的编制、利用并使其在科学文化事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学问。我国古代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 《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
【经史子集】我国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最后确定下来的。
【四库全书】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纪昀、陆锡熊等四千余人编撰,清代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始成。共收图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每部再分类、细目。内容极为广泛,对整理、保存古代文献有一定的作用。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型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东汉许慎撰,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重文(异体字)一千一百六十三个。首创了部首分类法,将一万零五百十六个字归入五十四部。每字先解字义,再按六书说解形体构造,并注目读音。
【康熙字典】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在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这是迄清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字书。
【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研究者认为,此书是西汉初年的学者们编辑周秦至汉诸书的旧文递相增益而成。
【经传释词】古汉语虚词研究专著,清代王引之著。以经传为主,兼及子史,收周秦两汉古籍中文言虚词一百六十个,详加解释。
【文言虚字】文言虚词研究著作,作者吕叔湘为近代汉语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书中选取最常见的二十九个文言虚词,广举例句,详加分析,并附有练习。
【我国书籍之最】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最早的传统体(纪传体)史书是《史记》。我国最早的断代史书是《汉书》。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是《史通》。我国最早的词典是《尔雅》。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说文解字》。我国最早的诗歌选集是《诗经》。我国最早的长诗是《离骚》。我国最早的小说是《搜神记》。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小说评论著作是《文心雕龙》。我国最早的医学书是《黄帝素问》。我国最早的总结性药物著作是《本草纲目》。我国最早的药物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植物学书是《南方草本状》。我国最早的农业专著是《齐民要术》。
⑹ 除了亚马逊图书排行榜还有哪些有名的网站发布图书排行
微信读书
起点
我就知道这2个
⑺ 世界著名的四大图书馆(节选)
(1)列数字 图书馆
(2)资源丰富 历史悠久和设施齐全
(3)座位多
⑻ 外国有哪些著名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西雅图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哈佛图书馆、日本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圣彼得堡图书馆
我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首图、杭图等等,都有历史,都有故事。
⑼ 世界著名图书馆为什么各有不同,各有特色
因为多样性才有自身的优势,自身的吸引力。
都一样,千篇一律,那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而且不同图书馆能获得的资源不一样。
⑽ 世界上著名的书籍有哪些
《巴黎圣母院》(法)维克多·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将世间美与丑的强烈对照,融入了一个颠颠倒倒、是是非非的故事里。
《悲惨世界》(法)维克多·雨果,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该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拍成了多部电影。
《爱的教育》(意大利)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本书主要讲述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10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面对争论纷起的舆论界,作者微笑着写道:“感谢读者,用宽容的耳朵倾听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
《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理智与情感》(英)简·奥斯汀,女主人公根据表面现象产生合情合理的推测和判断,细心的读者虽然不时产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而然随着好的观察而发展,等着最后结果出现时,与表面现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
《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安徒生童话》(丹麦)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格林童话》(德)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一千零一夜》 、《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丹麦)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童年》(苏)玛克西姆·高尔基、《母亲》(苏)玛克西姆·高尔基 、《我的大学》(苏)玛克西姆·高尔基、《在人间》(苏)玛克西姆·高尔基。、《鲁滨逊漂流记》(英)丹尼尔·笛福、《十日谈》(意)乔万尼·薄伽丘、《牛虻》(英)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小妇人》(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老人与海》(美)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基督山伯爵》(法)亚历山大·仲马、《三个火枪手》(法)亚历山大·仲马、《侠盗罗宾汉》(法)亚历山大·仲马、《茶花女》(法)亚历山大·小仲马、《福尔摩斯探案集》(英)阿瑟·柯南·道尔;
《最后的致意》(英)阿瑟·柯南·道尔。、《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战争与和平》(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复活》(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汤姆叔叔的小屋》(美)比切·斯托夫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英)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英)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远大前程》(英)查尔斯·狄更斯 又译为《孤星血泪》、《雾都孤儿》(英)查尔斯·狄更斯、《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历险记》(美)马克·吐温。、《百万英镑》(美)马克·吐温。、《镀金时代》(美)马克·吐温。、《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亚马逊漂流记》(法)儒勒·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法)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法)儒勒·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法)儒勒·凡尔纳。、《地心游记》(法)儒勒·凡尔纳。、《隐身新娘》(法)儒勒·凡尔纳、《神秘岛》(法)儒勒·凡尔纳。《沙皇的信使》(法)儒勒·凡尔纳、《世界主宰者》(法)儒勒·凡尔纳;
《羊脂球》(法)居伊·德·莫泊桑、《漂亮朋友》(法)居伊·德·莫泊桑。、《德伯家的苔丝》(英)托马斯·哈代、《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美国的悲剧》(美)西奥多·德莱塞、《安妮日记》(德)安妮·弗兰克、《爱丽丝梦游仙境》(英)路易斯·卡罗;
《浮士德》(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昆虫记》(法)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变形记》(奥匈帝国)弗兰兹·卡夫卡、《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天路历程》(英)约翰·班扬、《马可·波罗游记》(意)马可·波罗;
《野性的呼唤》(美)杰克·伦敦、《绿野仙踪》(美)莱曼·弗兰克·鲍姆、《尤利西斯》(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红字》(美)纳撒尼尔·霍桑、《嘉莉妹妹》(美)西奥多·德莱塞、《名利场》(英)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远离尘嚣》 (英)托马斯·哈代、《莎士比亚戏剧集》 (英)威廉·莎士比亚;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包法利夫人》(法)居斯塔夫·福楼拜、《好兵帅克》(捷克)雅洛斯拉夫·哈谢克、《神曲》(意大利)阿利盖利·但丁、《热爱生命》(美)杰克·伦敦、《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幻灭》(法)巴尔扎克;
《卡门》(法)普罗斯佩·梅里美、《圣经故事》(旧约)、《圣经故事》(新约)等。
(10)著名图书有扩展阅读:
其实名著还有:
《青年近卫军》(苏联)法捷耶夫、《娜娜》(法)左拉、《月亮宝石》(英)威尔基·柯林斯、《忏悔录》(法)让-雅克·卢梭、《罗生门》(日)芥川龙之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法)巴尔扎克、《希腊罗马神话》(德)奥托·泽曼、《木偶奇遇记》(意)卡洛·科洛迪;
《死魂灵》 (俄)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麦琪的礼物》(美)欧·亨利、《珍妮姑娘》(美)西奥多·德莱赛、《猎人笔记》(俄)屠格涅夫、《星球大战》、《父与子》(俄)屠格涅夫、《前夜》(俄)屠格涅夫、《小公主》(美)伯内特夫人;
《丛林故事》(英)拉迪亚德·吉卜林、《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秘密花园》(英)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拿破仑》(德)艾米尔·路德维希、《航海日记》(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克雷洛夫寓言》(俄)伊·安·克雷洛夫;
《绿山墙的安妮》(加拿大)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当代英雄》(俄)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情感教育》(法)居斯塔夫·福楼拜、《夏伯阳》(俄)富尔曼诺夫、《套中人》(俄)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麦哲伦航海纪》(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劫后英雄传》(英)华特·司各特、《钢琴教师》(奥地利)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第二十二条军规》(美)约瑟夫·海勒、《喧哗与骚动》(美)威廉·福克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