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著名游说家

著名游说家

发布时间: 2020-11-26 19:20:49

1. 急需几个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的事例.

都是苏秦的事例:劝齐愍王伐宋 苏秦洞察了昭王想攻齐的意图,献计于昭王道:“我们虽然收回了被齐占的土地。然而当年亡国之恨不可以不报。如果使齐西劳于宋,南疲于楚,我们即可趁机发动进攻,一举灭齐。我请求到齐国说宣王攻宋。”燕昭王遂拜苏秦为上卿,出使齐国。 秦国一向与宋国交好,齐伐宋就必须与秦绝交、恰好秦派人到齐国商议共同称帝的事,苏秦趁机劝说齐王:“齐秦并立为帝,天下人是尊齐还是尊秦?”齐王说:“当然是尊秦了!”“那么齐放弃帝号,天下是爱齐呢,还是爱秦?”“当然是爱齐了!”“两帝并立,共约伐赵,与齐军独攻宋,哪一个更有利呢?”齐王回答:“当然伐宋有利!”苏秦接着劝齐王道:“如果我们同秦一样称帝,天下只尊秦国,如果我们放弃帝号,天下就爱齐而称强秦,共约伐赵又不如单独伐宋。所以,我主张放弃帝号以顺应天下。” 齐王听从苏秦建议,联合赵国在阿地会盟,约定共同抗秦,秦齐关系恶化。苏秦趁机劝齐王攻宋:“宋国国君荒淫无度,天下共愤,如果我们挥师西击宋,正是奉天讨罪的壮举,大王必然贤名震于诸侯,且可得到实际的利益,使齐雄踞东方,成为中原诸侯之长。” 齐于是攻宋。燕为了取得齐的信任,派兵协助齐国。宋在联军攻击下,割淮北地求和,而齐国实力也因战而衰弱。 合纵攻强秦 苏秦在齐国,继续作削弱齐的工作。他劝齐王大兴土木,纵情享乐,对外则大肆战争,广树仇敌。齐秦关系恶化,再加上齐攻宋国,秦王非常震怒。苏秦劝齐王先采取军事行动,以打击遏制秦势力的发展。同时也想使齐的力量进一步被消耗。 齐王对燕怀有顾虑。苏秦为燕辩解说:“燕国国小力弱,一向依附于强齐,而齐之所以能号令天下,也正是有了燕的支持。这种友好关系是燕国人心所向,怎么会对齐有异心?”齐王释然。于是,苏秦出使,为齐王合纵攻秦而奔走。 苏秦分别游说韩赵魏燕四国国君,各自出军兵粮草,以攻秦国,推选赵国宰相奉阳君为合纵长,而齐国实际上却是合纵的真正组织者和指挥者。齐国名义上合纵攻秦,其实不过是借齐制秦,使其不能抽身救宋,齐好再次攻宋。苏秦极力主张强攻秦国,然而齐既不卖力,赵韩魏燕自然也都互相推让而逡巡不进。因此联军始终未与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尽管如此,齐劳师袭远,仍然大损国力。 合纵反攻齐 齐王发动攻秦的同时,展开了对宋的第二次进攻。这实际上使其他四国联军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既无法合力攻秦,又不能马上撤兵回国。于是各国对齐都暗怀不满。本来苏秦此时南下,明着合纵攻秦,暗中却在积极为燕联系反齐的同盟军。苏秦见各国离心,便暗中劝在魏国的孟尝君:“昔日您在齐国时,为齐立下盖世之功,而齐王暗昧,不但不重用,而且使您背井离乡,远来归魏。今又弃信义于不顾,玩弄联军各国。燕军有攻齐意,赵国也早对齐怀恨,如果联合起来东击齐国,则中原势大,魏和先生您也定会名动天下。”孟尝君答应了苏秦的建议。 苏秦又劝说齐王同秦求和:“魏赵距秦近而齐地距秦远,如果我们五国合纵不能击败秦,魏赵为了保存国家就肯定要向秦求和,秦一旦同其他国家联合,定会连横来攻打齐。望大王早作准备,先与秦谈和,以免形势被动。”齐王以为苏秦说的很有道理,便抢先与秦做出友好的表示,并打算用亲秦的韩聂做宰相。 赵国奉阳君正忙于合纵攻秦,见齐王未商量就先与秦交好,大为恼怒,便联合魏燕要对正忙于攻宋的齐国开战。齐王慌忙从宋撤军,并答应送给奉阳君土地,奉阳君才停止了攻齐的行动。

2. 战国时期那个游说家叫什么名字,他曾经落魄,出门在外多年,回到家里被家里人都瞧不起,然后他发奋学习口

苏秦,主张合纵。
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回。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答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3.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有名的游说家

苏秦,张仪,外交战略家,游说家。张仪连横家,主张秦国分解六国联盟而远交近攻...苏秦纵横家,主张六国联合抗秦

4. 古代的游说家

苏秦,张仪,晏殊

5. 中国古代的游说家自称什么

纵横家
纵横即合纵连横,创始人为鬼谷子,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孙膑、庞涓、郦(lì)食(yī)其(jī)、蒯通。
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理论主要为纵横,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前者主要以连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联合团结,是为阳谋多阴谋少;后者主要以破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痕,是为阴谋多而阳谋少。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一切从现实的政治要求出发。首先要对现实有最明确的认识,确定连横的对象,然后知其诸侯为人而定说辞,及游说之法,或抑或扬,或抑扬相合,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诸法只要对症必事事有其妙。其次在游说过程中,当先观其反应,见机行事,察其对己之关系,是同是非,若同则继续,若非则当补遗误,而后以飞箝之术或以利诱,或以害说,探其实情,此为游说最主要方法之一,而后再以揣摩之术深察其内心,看其同异,而后快速正确以权谋之术决断。
说客
中国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的说客,如子贡、苏秦、张仪、陈轸、范雎、鲁仲连、郦食其、陆贾之流,他们口若悬河,辩才无碍,凭一根“三寸不烂之舌”,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的游说故事。其屡试不爽的两大利器,即为利诱和恐吓。

6. 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游说家

游说家基本就是纵横家了,代表人物就是苏秦张仪,广义来说的话可以包含几乎所有百家的代表人物,包括儒家孔孟,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等等

7.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游说家

触龙

8. 三国四大游说家是谁 三国时期谁的游说能力最强

没有听说过四大游说家的说法,我就归纳一下吧。

  1. 李肃,说服吕布杀死丁原来投奔董卓

  2. 王允,施展连环计,游说吕布刺杀董卓

  3. 诸葛亮,说服孙权跟刘备联盟,引出赤壁之战

  4. 蒋干,游说周瑜归降曹操,结果反而被施展反间计,失败

  5. 张松,游说曹操跟刘璋结盟,失败。然后游说刘备入主西川

  6. 李恢,游说马超投降刘备

  7. 邓芝,游说东吴跟蜀汉结盟

总体来看,诸葛亮游说能力最强,王允应该可以排在第二。

望采纳。

9. 请问有哪些关于纵横家游说的经典影视作品或者书籍

<战国策>这本就不用多介绍了
还有李白赵蕤的老师所著的<反经> 亦值得一观

10.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有名的游说家

纵横家鼻祖乃鬼谷子,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著《鬼谷子》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鬼谷子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风云人物。习鬼谷纵横术者甚多,著名者十余人,如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丽食其、蒯通等...

合纵连横家第十名:甘罗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奉事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

甘罗年仅十二,却能洞察时局,利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丞相吕不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五个城池。甘罗少年有为,十二岁成为秦国上卿,主要不是靠他的天才,除了他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外,也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关。诚如赞论所说:“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司马迁在当时即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谓难能可贵。

成就指数:5
搅局指数:1
综合评定:3

合纵连横家第九名:毛遂
毛遂,战国时薛(今滕州市张汪镇)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三年无所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20名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19人,尚缺1人。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到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会谈,求其出兵援赵。半日已过,会谈仍不见成效。毛遂手握宝剑登阶而上,陈其利害,毛遂一席话语说得楚王连连点头称是,遂与平原君歃血为盟,决心楚赵联合共同抗秦。至赵国后,平原君将毛遂视为上客。

成就指数:6
搅局指数:2
综合评定:4

合纵连横家第八名:晏婴
晏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维邑(今高密)人,公元前556年(齐灵公二十六年)任齐国国卿。先侍奉灵公3年,竭力建树新政,继之辅佐庄公,很受重用。后因谏阴伐晋,庄公不听,遂辞官耕于海滨。及庄公被杀,景公即位,又被起用,长任相国。他为国为民,直言敢谏。一年夏,齐国阴雨成灾,百姓墙倒屋塌,缺吃少穿,景公却充耳不闻,日夜酗酒。他再三请求发粟赈济,景公不允。他气愤难平,往见景公,曰“国家重灾,百姓饥寒,君不体恤,却恋酒色。婴身为相国,实感罪深。”言毕叩头辞职而去。景公愧悔,乘车追至其家,见其存粟已尽给百姓,深为感动,遂立即赈灾,并请他复职。他性机敏,善辞令,属尽职守。一次出使楚国,楚灵王欲加侮辱.因他身材矮小,就在大门旁另辟小门“迎接”。他拒不进入,并说:“出使狗国,方入狗门,今臣出使楚国,不应从此门入。迎宾者只好请其从大门而入。见灵王,王口出不逊,他仄然邓以批驳。灵王讨得没趣,又设筵“招待”他。酒兴正浓时,有小吏两名缚一人来。灵王动问原由,小吏禀告:系齐国人,犯盗窃罪。王故意讥讽道:“原来齐人爱偷盗!”他立即起座,正色对曰:“吾闻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枝叶相似而果味截然不同,系水土不一所致。齐人在国内不为盗,至楚国则变为盗,岂非楚之水使其然乎!”王再次碰壁,只好自己解嘲。力行廉洁。晏婴身为三朝宰相,竟始终过着清贫生活,穿粗衣,吃粗粮,居陋室,骑劣马,景公给他新房,他拒绝搬迁,给他金银裘皮、好车好马,他坚辞不受,景公见他的妻子又老又丑,把女儿赐给他,晏婴更是婉言谢绝。晏子拒赐成为千古美谈。也许正是这样高尚的品格,才使后来的司马迁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晏子还活着,我就是为他执鞭架马,也是心向往之啊!”

成就指数:9
搅局指数:1
综合评定:5

合纵连横家第七名:陈轸
陈轸,战国时纵横家。他与张仪同为秦惠王做事,都受到重用,二人常常争宠。后争不过张而事楚。

秦国在一次战争中打败了韩国,于浊泽俘虏了韩国的两个将领。韩臣公仲向韩王献计,用韩国的一座名城和一些兵器为议和条件,让秦国向南出兵攻打楚国。楚国处在秦、韩军队联合进攻的情况下。楚国谋臣陈轸向楚王献缓兵之计,即告示全国,调兵遣将,扬言去救韩;并派遣使者,携带很重的礼品献给韩国,阻止秦、韩合兵。韩王果然中计,听信楚国救援韩国的假言,派人与秦国断交。秦、韩大战,楚国坐山观虎斗。韩国大败。陈轸的缓兵之计运用成功。

后来仍然得不到楚国重用,被派出使秦国。陈轸路过魏国时,想要看望犀首。犀首推辞不见。陈轸说:“我是为要事而来,你不见我,我就要离开这里了,不能等到其它日子。”犀首便会见了陈轸。陈轸问:“你怎么喜欢饮起酒来了呢?”犀首答说:“没有事啊。”陈轸说:“请让我使你的事情多起来,行吗?”犀乎问道:“怎么办呢?”陈轸说:“魏相田需邀约各国诸侯合纵联盟结好,楚王持怀疑态度而不相信他。你去对魏王说:‘我与燕、赵两国的国君有旧交,他们多次派人来对我说“你闲着没事怎么不来见见面”,我希望到他们那里去拜见一下。’魏王即使同意你,你也不必多要车辆,只需把三十辆车子摆在庭院内,公开说要到燕、赵两国去。”燕、赵两国的在魏国作客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忙飞车禀告各自的国君,两国都派人到魏迎接犀首。楚王闻知此事大怒,说:“魏相田需来与我结约,而他们的犀首却前往燕、赵两国,这分明是欺骗我啊!”楚王愤怒之下,不理会田需的建议,齐王听说犀首去北方,也派人把国事托付给他。犀首于是启程,燕、赵、齐三国的相国事务都归犀首决定。

成就指数:3
搅局指数:7.5
综合评定:5

合纵连横家第六名:乐毅

乐毅,战国名将,魏将乐羊之后,贤而好兵。沙丘之乱,离赵至魏。闻燕昭王立志报齐之仇而广延天下贤士,由魏至燕,任亚卿。乐毅约赵、楚、魏等国共伐齐,于燕昭王二十八年(前 284),率五国之师伐齐,大破齐军。乐毅遣还诸国军队,独率燕军乘胜深入,攻下齐都临淄,封于昌国,号昌国君。除莒、即墨外,齐七十余城先后被乐毅攻下。于整军经武的同时,还在齐地采取了一些收拢人心的政治措施。燕昭王死,惠王与乐毅有旧隙,齐将田单乘机施反间计。燕惠王误使骑劫代将而召还乐毅,乐毅畏诛,西奔赵,封于观津,号望诸君。乐毅去后,燕破军亡将,齐乘势复国。惠王悔惧,谢于乐毅,乐毅则报书于燕惠王以自明心志。燕复封乐毅子乐闲为昌国君,乐毅则兼为燕、赵出力,两国皆任之为客卿,后卒于赵。

成就指数:9.5
搅局指数:4
综合评定:7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