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信件
⑴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书信
报任安书 作者:司马迁
⑵ 世界上著名的书信一百篇
不知道你的要求是什么,文学名著中的书信太多了,举个例子:《三国演义》光写出内容的就有不下十封,象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鬬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如果是要书信格式的著名文章的话比较著名的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韩愈的《与孟东野书》等等
⑶ 历史上最著名的夫妻书信
林觉民<<与妻书 >>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吾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吾乎?一恸!
辛亥三月二十六夜四鼓,意洞手书。注:林觉民与陈意映是奉父母之命结婚的,婚后两人感情非常深厚。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被捕,慷慨就义。此信写于起义前三天
1907年春天,林觉民赴日本庆应大学留学,研究哲学。他在这里广泛接触了日本近代革命的理论,为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飞速进步所震动,同时与在日本留学的许多中国革命先行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结识了中国同盟会的领袖人物孙中山、黄兴等人,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深刻影响。1911年初,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槟榔屿开会,再次筹备武装起义,准备在广州向清政府发起新的攻击。3月初,林觉民受孙中山委派回福建组织武装力量,参加广州的武装起义。林觉民与林文、林尹民一同回到福州,迅速与革命党联络,组织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福建军团”,准备南下赴广州,其中较著名的人物还有方声洞、陈与
⑷ 历史上最著名的夫妻书信是什么
怨郎诗。
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专(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两地书》)送给妻子,卓文君倍感伤怀,便回以这封著名的《怨郎诗》。
之后,司马相如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不久便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于是卓文君写诗《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给相如。
原文: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译文:
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胜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愈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⑸ 外国 著名 信件
拿破仑写给情人的、凡高写给弟弟的、马克思写给妻子的、卡夫卡写给爸爸的、原文自己查。
⑹ 请问文学名著中有哪些有名的书信
不知道你的要求是什么,文学名著中的书信太多了,举个例子:《三国演版义》光写出内容的就有不下十封权,象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鬬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如果是要书信格式的著名文章的话比较著名的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韩愈的《与孟东野书》等等
⑺ 著名的书信有哪些
你好,
三十多年前书信还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字沟通载体,期间有过多少思想和真理的碰撞、有过多少亲情爱情友情的牵挂啊!可供阅读乃至反复阅读的书信自然有很多,先写几个自己了解过的吧:
《梵高手稿》 里面有很多梵高写给他弟弟的信,其中有梵高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又有坎坷琐碎人生的感悟。
《给青年诗人的信》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著,译者也是国内的著名诗人冯至。里面既有里尔克对人类内心和广阔宇宙的诗意思索,更有对于年轻人关于寂寞孤独爱情艺术激情等方面的深刻劝解。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里面没有什么现代主义表现主义的炫技而是最真诚的感情流露,其中卡夫卡写给他初恋和妻子的信读着令人心醉。
《狱中书简》有很多人很多版本的,最为著名的是国际共运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被纳粹杀害的神学家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意大利共产党领袖文艺理论家葛兰西的书信版本。三者都可一读,其实有经验的读者从三位作者的身份就能大概猜出来这三个版本的各自侧重点了,读者也不要小清新地抱怨书里的政治立场、试想如果没有深厚的才华和坚定的信仰还能从残酷的监狱中流传下这些佳作吗!
我只看过卢森堡的书简就只说这个了。首先这些书信不是偷偷送出狱外的,而是全都是经过狱警审查后寄出的,所以里面自然没有作者激进的政治主张。有的是作者对整个人生和自然的思索,关于力量和信心关于坚强和脆弱,正如书中所说:“不论我走到哪,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与我同在”。
林觉民《与妻书》
法拉奇《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 《亲爱的安德烈》(这个适合高中生阅读) 乐毅的《报燕惠王书》 鲁仲连的《遗燕将书》 李斯的《谏逐客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 刘歆《移让太上博士书》 《傅雷家书》
你可以看看《百年百篇经典书信》这本书,五先霈写的。里面有很多书信,如 与妻书(1911年)、致胡适(1923年)等。
谢谢,望采纳
⑻ 林肯一生中有写过几封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信
两封
葛底斯堡演说词
亚伯拉罕·林肯
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这个国家以自由为理想,奉行所有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国内战争。我们的国家或任何一个有着同样理想与目标的国家能否长久存在,这次战争是一场考验。现在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战场上——聚会在一起,将这战场上的一小块土地奉献给那些为国家生存而英勇捐躯的人们,作为他们最后的安息之地。我们这样做是完全适当的、应该的。
然而,从深一层的意义上说来,我们没有能力奉献这块土地,没有能力使这块土地变得更为神圣。因为在这里进行过斗争的、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勇士们,已经使这块土地变得这样圣洁,我们的微力已不足以对它有所扬抑。我今天在这里说的话,也许世人不会注意也不会记住,但是这些英雄的业绩,人们会永世不忘。
我们后来者应该做的,是献身于英雄们曾在此为之奋斗、努力推进但尚未完成的工作。我们应该献身于他们遗留给我们的伟大任务。我们的先烈已将自己的全部精诚赋予我们的事业,我们应从他们的榜样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决心使他们的鲜血不至白流。在上帝的护佑下,我们的国家将获得自由的新生。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将永存于世上。
(简介:这是林肯1863年11月19日在葛底斯堡阵亡将士公墓落成仪式上发表的演说,是公认的英语演讲的最高典范。)
林肯第二次就职演说
(1865年3月4日)
各位同胞:
在这第二次的宣誓就职典礼中,不像第一次就职的时候那样需要发表长篇演说。在那个时候,对于当时所要进行的事业多少作一详细的说明,似乎是适当的。现在四年任期已满,在这段战争期间的每个重要时刻和阶段中——这个战争至今仍为举国所关怀,还且占用了国家大部分力量——都经常发布文告,所以现在很少有什么新的发展可以奉告。我们的军事进展,是一切其它问题的关键所在,各界人士对此情形是跟我一样熟悉的,而我相信进展的情况,可以使我们全体人民有理由感到满意和鼓舞。既然可以对将来寄予极大的希望,那么我们也就用不着在这一方面作什么预言了。
四年前在与此同一场合里,所有的人都焦虑地注意一场即将来临的内战。大家害怕它,想尽了方法去避免它。当时我正在这里作就职演说,竭尽全力想不用战争方法而能保存联邦,然而本城的反叛分子的代理人却没法不用战争而破坏联邦——他们力图瓦解联邦,并以谈判的方法来分割联邦。双方都声称反对战争,可是有一方宁愿打仗而不愿让国家生存,另一方则宁可接受这场战争,而不愿国家灭亡,于是战争就来临了。
我们全国人口的八分之一是黑奴,他们并非遍布整个联邦,而是局部地分布于南方。这些奴隶构成了一种特殊而重大的权益。大家知道这种权益可说是这场战争的原因。为了加强、保持及扩大这种权益,反叛分子会不惜以战争来分裂联邦,而政府只不过要限制这种权益所在地区的扩张。当初,任何一方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会发展到目前那么大的范围,持续那么长的时间。也没有料到冲突的原因会随冲突本身的终止而终止,甚至会在冲突本身终止以前而终止。双方都在寻求一个较轻易的胜利,都没有期望获致带根本性的和惊人的结果。双方念诵同样的圣经,祈祷于同一个上帝,甚至于每一方都求助同一上帝的援助以反对另一方,人们竟敢求助于上帝,来夺取他人以血汗得来的面包,这看来是很奇怪的。可是我们不要判断人家,免得别人判断我们。
我们双方的祈祷都不能够如愿,而且断没全部如愿以偿。上苍自有他自己的目标。由于罪恶而世界受苦难,因为罪恶总是要来的;然而那个作恶的人,要受苦难」假使我们以为美国的奴隶制度是这种罪恶之一,而这些罪恶按上帝的意志在所不免,但既经持续了他所指定的一段时间,他现在便要消除这些罪恶;假使我们认为上帝把这场惨烈的战争加在南北双方的头上,作为对那些招致罪恶的人的责罚,难道我们可以认为这件事有悖于虔奉上帝的信徒们所归诸上帝的那些圣德吗? 我们天真地希望着,我们热忱地祈祷着,希望这战争的重罚可以很快地过去。可是,假使上帝要让战争再继续下去,直到二百五十年来奴隶无偿劳动所积聚的财富化为乌有,并像三千年前所说的那样,等到鞭笞所流的每一滴血,被刀剑之下所流的每一滴血所抵消,那么我们仍然只能说,「主的裁判是完全正确而且公道的。
我们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我们对任何人都抱好感,上帝让我们看到正确的事,我们就坚定地信那正确的事,让我们继续奋斗,以完成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去治疗国家的创伤,去照顾艰苦作战的志士和他的孤儿遗孀,尽力实现并维护在我们自己之间和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简介:一八六四年当林肯再度当选连任总统职位时,美国仍为内战所分裂。当时战争的结果仍不能确定,而林肯的再度当选,成为北方人民决心作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一个令人振奋的表现。一八六五年三月四日当林肯宣誓就职时,局势清楚显示北方即将战胜,战争行将结束。在这篇就职演讲词中,林肯致力于讨论战后美国人民将面临的重大课题。林肯希望避免一切过错与惩罚的问题。当他准备实施这项政策时,一个刺客的枪弹葬送了他的崇高理想。)
⑼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书信有哪些历史典故
我觉得民国时期可以说得上是中国的巅峰时期,那时候,思想激荡、民风开放、语言独特,那时候的书信可谓是经典,每字每句都那么地扣人心弦。
⑽ 著名的书信有哪些
《梵高手稿》 里面有很多梵高写给他弟弟的信,其中有梵高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又有坎坷琐碎人生的感悟。
《给青年诗人的信》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著,译者也是国内的著名诗人冯至。里面既有里尔克对人类内心和广阔宇宙的诗意思索,更有对于年轻人关于寂寞孤独爱情艺术激情等方面的深刻劝解。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里面没有什么现代主义表现主义的炫技而是最真诚的感情流露,其中卡夫卡写给他初恋和妻子的信读着令人心醉。
《狱中书简》有很多人很多版本的,最为著名的是国际共运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被纳粹杀害的神学家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意大利共产党领袖文艺理论家葛兰西的书信版本。三者都可一读,其实有经验的读者从三位作者的身份就能大概猜出来这三个版本的各自侧重点了,读者也不要小清新地抱怨书里的政治立场、试想如果没有深厚的才华和坚定的信仰还能从残酷的监狱中流传下这些佳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