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立体作品
1. 如何专业的欣赏立体主义画派的作品
首先把立体主义比作乱画画派的说法太门外汉了,过于戏谑。我想毕加索活着会把你暴揍一顿。
其次是如果“比如一些几何图形,一些墨点”这种描述也不尽然符合立体主义的特征,比较接近的是风格绘画主义的蒙德里安和超现实主义的胡安米罗。这个自己网络吧。
再者如何欣赏此类绘画的问题,简单说就是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和阅画量。比如我小时候家里有一本辞海那么厚的西方绘画艺术总览词典,每一页都是彩色典图片型代表作,然而当我翻完整个画册我会发现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跟耶稣有关,非常无趣和死板,这个景象直到浪漫主义就稍微好一点,然后是印象派啊,野兽派啊就变得活泼甚至怪异起来,现代派就别提了,产生这种审美的变迁一定要结合画家的年代,比如为什么立体派要画的这么面目全非,它一定跟社会的整体思潮和时代背景有关。
比如著名的格尔尼卡的背景就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如果是传统画家会怎样表现?(可以参考苏联革命宣传画),而毕加索为什么不这么做?-----------因为欧洲此时经过了一战,经过了文艺革命,照相机的技术也普及了,信息更流通,人性更自由。设计也出现了,传统画家无论是技术还是地位都直线下降了,他不需要用过时的时段去宣扬自我,而同时期我们中国艺术家又再干什么,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这样的思潮,又有怎样的社会背景等等。
仅仅一张画就有很多解读的空间,何况泱泱画海,不晓得这样解释一下对你自己阅读和体会艺术有无帮助。
2. 立体纸艺卷可以做的最美作品是 什么
工具/原料
彩色纸(从暗到亮的花瓣色调)
胶水
工具
剪刀
铅笔
泪滴形的花瓣刀具
方法/步骤
首先裁剪3张长纸条0.6厘米宽30厘米长,使用泪滴形的花瓣刀具切割出4组花瓣,(3组花瓣大小是一样的,1组要小一些)每组12-15花瓣,如果你没有专业的花瓣制作工具可以画出模板纸进行制作,纸条留出15厘米的长度什么也不粘贴,以方便制作雌蕊,花瓣从小到大依照渐变的颜色粘贴到长纸条上
铅笔由右至左的方向滚动制作出雌蕊,在花瓣的底部粘贴上双面胶,依次的滚动粘贴制作出花朵
3
看卷折出来的立体花朵形状很漂亮吧,把边缘的花瓣向外延展开,中间的雌蕊部分粘贴上漂亮的纽扣,15分钟制作超美的立体纸艺花朵完成
3. 立体构成作品
资料参考: www.caachina.org(caa留学设计师|艺术家)有不少大师的作品.应该有你喜欢的!
4. 毕加索最出名的作品是什么
代表作品:《斗牛士》《科学与慈善》《人生》《拿烟斗的男孩》《斯坦因画像》《费尔南德头像》
生平大事记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á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的全名: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诺·玛丽亚·德·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德拉圣蒂西马·特林尼达德·鲁伊斯·毕加索)。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4年 首度展出作品;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人生的低潮)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粉红色时期,遇见自己的爱情)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2年 把上胶的纸贴到画上,进一步发展立体主义;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特,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作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系列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电影《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周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5. 立体作品著作权保护可以分为几类
立体作品著作权保护,模型作品是指为了展示、实验或观察目的,根据物体的形态结构,按照物体的比例制作而成的具有长、宽、厚的立体作品。那么立体作品著作权保护可以分为几类?立体作品著作权保护立体作品著作权保护可以分为几类?一、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文学作品。是指小说、诗歌、散文、论文等文学作品。它是一种通过与文字(包括数字符号)相当的文字或符号来表达思想或感情的形式。二、《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的口述作品。是指即兴演讲、讲座、法庭辩论等口头形式的作品。诗歌朗诵等预先创作的口述作品不属于口述作品。但关于口述作品,他们必须是即兴创作的。目前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音乐、戏剧、民间艺术、舞蹈、杂技等新作品。三、立体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包括建筑本身,包括建筑设计图纸、模型)建筑工程,顾名思义,是指建筑物、构筑物状况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美学意义的工程。中国著作权法只包括建筑物本身,设计图纸和模型单独列示,予以保护。
6. 立体书大师都有谁,有什么好的作品介绍么
《Star Wars: A Pop-Up Guide to the Galaxy》是立体书大师Matthew Reinhart(麦修·莱因哈特)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立体书。
7. 求国外立体构成设计师作品
最好的当然是“包豪斯”(Bauhaus)了,你可以去搜索下
20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学院,从成立到被迫专关闭只有属短短的13年时间,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人才,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是包豪斯成为现代设计地发源的。
包豪斯的艺术教育家们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构成教育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我国所有艺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日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在构成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8. 立体派的画家著名的有哪些还有他们分别有哪些作品
布拉克《埃斯塔克的房子》
毕加索《弹曼多林的少女》《亚维农的少女》
格里斯《毕加索肖像》
9. 毕加索的著名作品
毕加索作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是一位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20世纪的艺术家、特别是西方艺术家,几乎没有未受过他的影响的。毕加索的艺术成就除去绘画以外,还涉及到各种材质的雕塑、陶艺、书籍装帧等方面。毕加索从9岁起就开始作画,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他的作品约达六万件,仅油画一项就在万件以上。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做到了。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电影"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共产党,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作品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电影《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10. 毕加索的著名代表作 ()被认为是第一件立体主义作品。
亚威农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