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著名人
A. 周朝人有什么特点
西周实行分封制,将王室子弟、亲属、将领、大臣分封到各地,形成诸侯国。各诸侯国对中央的义务只限于按时纳贡,作战时出兵,就没有了。所谓的贡品,并不是像后来宋朝那样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白银,而是有啥贡啥,比如楚国,因为盛产滤酒用的苞茅,所以贡品也只有几捆苞茅这样的野草(换到宋朝,每年给辽纳贡,也送野草,看辽国会怎样)。
然后是经济制度,西周奉行“井田制”,就是每八户百姓,平分一块长宽都是300亩的田,然后分为9块,每家种边上的一块,将收成的1/10上交国家;剩下中间那一块,大家都可以去种,这块田收获的粮食归国家所有,算是这8家百姓集体向国家纳税。而公家的田收成如何,全看那8家百姓的公德心了,有时一年过去田里只剩野草也是正常的。(所以战国之后国君要用法家改革,否则国家就没有实力)这样的税收水平高不高?一点不高,比后世很多时候都要低。
说了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只是为了说明一点,不管是周天子直辖的领地,还是诸侯国,当时公家收税并不多,客观上不需要过分盘剥百姓。周天子直辖的领地,百姓的赋税直接交给周天子;在诸侯国,赋税只需要交到诸侯的国库,不需要再交给中央。也就是说,只有地税,没有国税。
说完了制度,再来说西周百姓。上面说了,百姓分为国人、野人和奴隶。国人就是住在城里的人,这些人一般在国家都有些地位,或者从事买卖,有些经济实力。在周朝,国人的地位是比较高的,甚至可以直接面见国君(比如后来的曹刿,可以直接见鲁庄公论战)。而且国人还有一项光荣的权利,就是可以上阵打仗。不要以为当兵打仗和现在一样,都是处于义务,当时只有贵族和国人有资格参战,后面要说的野人和奴隶,根本没这个资格。而西周对国人税收也不高,对商贾限制也少(从西汉开始才正式“重农抑商”),所以国人生活还是可以的。
第二是野人。不要误会,这里的野人指的是乡下种田的人(当时的一贯叫法)。上面说了,野人只交1/10的收成,剩下的是8家共同缴税的,而且具体交多少,国家没有强制规定。野人也不用打仗(至少在战国之前不用),所以当时的乡村,完全是一副悠然的田园景象。
最后是奴隶。说到奴隶,很多人马上联想到西周是万恶的奴隶社会。其实不然,对奴隶社会的定义,并不是有奴隶的存在就算是奴隶社会,一定是奴隶多到了成为社会生产者的主体的地步,才能算是。否则,后面的汉唐明清都有奴隶的存在,这些朝代也算奴隶社会?
那么周朝的奴隶多吗?一点不多。孟子说:“夏后
B. 周朝开国大臣是谁人
若是五代十国中,为宋朝打下基础的周朝,开国大臣有养子柴荣(柴皇后之侄),周朝第二代君王(因太祖郭威的儿子被前朝皇帝所杀)。周朝2代君王都是明君、军事家。
C. 周朝技术代表人物有哪些
1、墨子被后世尊称为“科圣”。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 ,生前担任宋国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2、鲁班,土木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字依智,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D. 简述周朝的名人故事
周公:姬姓,来名旦,周自武王弟。被封于周,因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蔡、霍叔等联合武庚(商纣王子)及东夷进行反抗,他出师东征,经三年征战,平定叛乱。又分封诸候,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传说他求贤若渴,广招人才,并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
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褒人所献,姓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著名的烽火戏诸候就出自她!
姜子牙:祖先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故他又叫吕尚或吕望。姜子牙一直怀才不遇,大半生在很是苦逼!他曾经宰过牛,卖过面,岁月蹉跎,他听说周文王的爱才后,便来到渭水河畔去装蒜,一年一年又一年,其中曾凭几句话“治愈”当朝重臣之子!也曾断言周文王属下负责守城的副将五天之内必亡!于是绯闻不断,新闻不断,终于周文王知道了。与是就有了老姜渭水之滨装B钩鱼,周天子打猎偶遇!一番交流下,周天子背了老姜294步。于是老姜就说要保他294年江山。再于是助武王伐纣,革命成功。东周恰好活了294年。正映证了294步,很是神奇!
还有周初三监的故事,就不一一多讲了。蔡叔,管叔,霍叔!具体可网络!
E. 周朝有哪些爱国人士
周武王,周武王伐纣时,聚八百诸侯于孟津,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洛邑。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营建成周洛邑,在洛阳制礼作乐,教化人伦。
伯夷叔齐:劝阻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周平王: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史称周王朝为东周。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是东周时期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传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还有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的白圭,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
F. 周朝有哪些名人
周穆王---姬满 日期:2009-05-01 17:18:05 点击:0 好评:0 周穆王时期,国力强盛,周王朝在西部的影响已扩展到很远的地区。穆王又致力于向东南方发展,通过巡游,使许多地方国家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导致了朝政的松弛。... 周成王---姬诵 日期:2009-05-01 17:14:21 点击:0 好评:0 周成王是中国周朝第二代王。周文王之孙,周武王之子。姬姓,名诵。成王与其子康王统治时期,合称成康之治,是周代的兴盛时期。... 周公---周公旦 日期:2009-05-01 17:11:25 点击:0 好评:0 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武王弟。被封于周(今陕西岐山北),因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 姜太公---姜子牙(吕尚) 日期:2009-05-01 17:08:54 点击:0 好评:0 姜子牙 ,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 吕尚 。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 周武王---姬发 日期:2009-05-01 17:04:43 点击:2 好评:0 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43年)周文王姬昌次子。中国西周第一代帝王。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 周文王--姬昌 日期:2009-05-01 15:48:03 点击:0 好评:0 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 ,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
G. 周朝李姓名人
周朝是李姓刚刚得姓的时候,那个时候,李姓的人还很少,基本上也就老子李耳比较有名。
李姓真正的发展壮大是在唐朝,本身是国姓,再加上大量的赐姓。所以一下子,李姓成了现在全国的第一大姓。在之前,一直没有什么人。
H. 宋蘘公是周朝的什么人
宋襄公,宋桓公来次子,源子姓,宋氏,名兹甫(?-前637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宋国国君(前650年--前637年在位)。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一度为楚国所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展开泓水之战。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后葬于襄陵。
I. 周朝的人是什么人种
周人是西迁而入中原的。关于人种,应该是黄色人种的新亚洲人。由于西迁专进入中原,也有研究推测周属人是灭国以后的苏美尔人,甚至有说是埃及人。当然这种假说很迷幻,但是并没有可能性。
由于周朝的礼制、文化十分发达,很多数中国人都是姬姓的氏族分支。你也许本身就是混血后的周人。
J. 周时期,我国杰出人物有哪些
姬昌(周文王):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商纣王时代为西伯,纣王听信了大将崇侯虎的谗言,把姬昌招来囚禁于河北汤阴北。他的大臣散宜生等人向纣王敬献美女、宝贝、玉石才将姬昌放了出来。姬昌回到岐山领导周族人民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任用贤才,联合了一些受到商统治者奴役压迫的族部小国,组成反商的联盟。攻灭了黎(今山西省长治西南)、崇(今天的河南省篙县北)等国。定都奉邑(今天的西安市西南),又调解了虞、芮两国的争端,使两国归附。他在位50年,奠定了周灭商的基础。姬昌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灭了商,建立了周朝,并追封其父为文王。
姬发(周武王):中国周代第一代王,周文王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
姬重耳(晋文公),生于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前636年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ěr),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狐偃、狐毛贾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姬常、姬嘉:汉代人,受朝廷封赐,因为他们是周朝王族的后代,所以在汉代还受优待。
姬澹:字世雅,南北朝时候后魏的信义将军,事桓、穆二帝,征战有功,为朝廷征战南北战立有大功,被封为楼烦侯。
姬敏:明朝文官,西安知府,字号学,孟津人。律学家,数学家。知识很渊博,对四书五经和天文地理都有钻研,并涉及历算等,在当时很受人尊重。姬敏为人也遵从古训,仁义备至,诚信为重,德才兼备,节操过人。
姬奠川:民国时期河北定兴人。早年毕业于北洋师范学校、中国大学商科。历任甘肃省西北银行经理兼银行总办、绥远省官钱局、察哈尔省官钱局、河北省银行经理。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安裕华银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任河北省银行经理兼天津市银行经理、中原银行董事长、天津市商会理事长。行宪后,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立法院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1960年逝世,终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