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
Ⅰ 中国有那些著名的科学家
1、钱学森,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2、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 --- 1986年7月29日),中国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誉为“两弹元勋”。
3、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 --- 1985年6月12日 ),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4、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揆,湖北省黄冈县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被人尊称为“中国地质学之父”。
5、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1981年6月6日,袁隆平获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Ⅱ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第二分册
本书包含20世纪的中国哲学学科发展史、20世纪中国知名哲学家、20世纪中国哲学大事记三部分内容。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取得突出成就的57位哲学家,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记述了百余位哲学家,分别建于三个分册。其中,第二分册收录了57位哲学家,分别为艾思奇、庞景仁、熊 伟、周辅成、任 华、王 明、王 森、杨一之、李 奇、江天骥、齐良骥、葛 力、王玖兴、任继愈、石 峻、王方名、苗力田、胡 绳、巫白慧、赵璧如、管士滨、刘 嵘、陈修斋、张江明、张世英、汪子嵩、罗克汀、黄丹森、周礼全、王太庆、韩树英、汪澍白、蒋孔阳、朱伯昆、萧箑父、萧 前、齐振海、夏基松、黄顺基、尹大贻、查汝强、李锦全、钟宇人、涂纪亮、杨祖陶、汤一介、罗国杰、卿希泰、黄心川、庞 朴、王锐生、庄福龄、崔自铎、周来祥、龚育之、刘纲纪、唐凯麟。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全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并于卷首简要回顾学科发展简史,卷末另附学科发展大事记。这与传文两相映照,从而反映出中国各学术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
Ⅲ 世界十大名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和平仍然受到潜在威胁,国际局势十分紧张,全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1948年11月,世界文化工作者国际联络委员会、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和来自17个国家的75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同时召开,要求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共同保卫世界和平。
1950年11日,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来自8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告全世界人民的宣言》,并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1951年2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在德国的柏林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要求五大国(美、苏、中、英、法)缔结和平公约的宣言》,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签名运动,签名人数达6亿多人,其中中国有3亿多人签名。
本次会议上,李时珍被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
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
1958年,关汉卿世界和平理事会被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
1962年,杜甫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
1963年,齐白石先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推选世界文化名人,其意义是纪念他们的生卒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评选“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后人看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孔子与穆罕默德、耶稣和释伽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他的思想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形成、发展起到了重大而又积极的推动作用,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孔子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齐白石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他也是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章获得者,1962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他的画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代表了几千年传统以来有所建树的有所改造的有自己灵气在里面的艺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他教育学生的一句话。他是中国画坛最富传奇色彩的画家,他那古拙、粗率的泼墨大写意,于无声处听惊雷,把光辉璀璨的中国绘画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巴金先生曾荣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并被国际笔会第47届大会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誉为我国最杰出的文学大师,也是我国卓越的翻译家、编辑家和出版家。从事文学创作70余年,其中《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及《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作品以真诚强烈的感情色彩,触动了几代青年人的心,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他的作品被称为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探索人生道路历程的缩影,而他也成为国际上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和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典型。他的作品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西班牙、阿拉伯等30余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
关汉卿是元曲作家是最杰出的代表,共创作杂剧60余种,今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单刀会》、《蝴蝶会》、《玉境台》、《金钱池》、《谢天香》、《绯衣梦》、《西蜀梦》、《哭存者》13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3种仅存残曲。元人周德清把他与马志远、白朴、&127;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关汉卿的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有些剧目至今盛演不衰,远在百年之前,《窦娥冤》即有法文译本,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起了促进作用。
张衡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发明家.他两次担任执掌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并发明了指南车、计里鼓车等多种器械。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重要著作有(灵宪)、(浑天仪图注)、(算罔论)。他的文学作品在汉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二京赋)描写京都景象,多饰夸张,文彩飞扬,令人情思激荡。(归田赋)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四愁诗)、(同声歌)各具特色,在五、七言诗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Ⅳ 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家——赵九章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http://ke..com/view/50822.html
http://ke..com/view/548113.html
Ⅳ 《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卷)》出版发行中国石化有职工入选其中吗
有中国石化的职工入选。
日前,《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卷)》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分册收录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徐承恩和杨启业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概览》由已故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倡议并担任总主编,讲述20世纪在各专业学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海内外知名华人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概览》是网络全书式的权威人物传记,为国家级重大出版工程。
徐承恩,浙江诸暨人,石油炼制工艺专家,是我国炼油工程设计创新、炼厂设计模式改革、炼厂大型化的组织实施者,1990年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当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启业,江苏镇江人,石油炼制工艺专家,我国炼油重油催化裂化工程和催化裂化装置大型化、国产化的主要开拓者、倡导者之一,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Ⅵ 20世纪的中国科学家
陈宗器
(1898-1960)字步清,号伯簋,又号君衡、道衡(英文名PackerC.Chen),浙江新昌人。
1898年7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
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参加了斯文赫定为首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1929—1934年间深入大西北从事野外考察,沿线进行了地形测量,并精确测定了罗布泊的位置与形状,他开创了中国的地磁科学事业,建立并领导了若干重要台站。他与刘庆龄发表了《中国地磁测量结果之初步报告》等著作。后期从事科学管理与领导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善邦(1902~1980)
中国地震学家。中国地震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最早的地震地球物理学家之一。1930年在北平西郊创建我国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地震台,成为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地震台。1943年在重庆北碚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近代地震仪——霓式Ⅰ型水平向地震仪,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设计制造了51式多种型号的地震仪,并领导建成我国第一批全国地震基本台站,负责提供国家基本建设地震烈变数据,同时编制我国第一幅《全国地震区域划分图》,主编了第一部《中国大地震目录》,为中国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地震研究工作培养了大批人才。
顾功叙
1908年6月25日 生于浙江省嘉善县。
1922年考入秀州中学,仅用4年时间就学完了初、高中6年课程,以优异成绩于1 顾功叙926年毕业。
1929年 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理科,获得理科学士学位。
1929-1933年 任杭州浙江大学物理系助教。
1933年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
1934-1936年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学习地球物理勘探,获得硕士学位。
1936-1938年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作研究工作。
1938-1949年 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39年为中国物理学会书记。
1940年为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
1947年与翁文波等创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任理事、理事长和《地球物理学报》主编。
1949-1977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1951年 任国家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和矿产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处长。
1952-1966年 先后任地质部地矿司副司长、地球物理勘探局副局长、总工程师。
1966-1977年 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科学研究工作。
1977年 被选为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中国委员会主席。
1978-1985年 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85年任名誉所长。
1992年1月14日 逝世于北京。享年84岁。
方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30年代参加《中华民国新地图》与《中国分省新图》(统称“申报地图”)之编纂与修订,设计了地图投影,著有《地图投影学》。50年代创建中国科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指导研制重力测量仪,参与并领导我国重力基本网及天文重力水准网的建设,开创我国地球形状学和大地重力学的新体系。60年代致力于人造卫星轨道的地球引力摄动研究,为空间科学提供测绘保障。70年代开展固体潮及地球自由振荡的理论研究,为中国动力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吕炯(1902—1985),气象学家、海洋气象与农业气象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前开创了我国海洋气象学的研究,是我国海洋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先驱。以后转向农业气象学的研究,他联系实际,把农业气象和作物栽培、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生态及地形地貌联系起来研究,从而对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钱三强 ,中国绍兴人,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