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著名丛林
『壹』 崂山为什么称全国第二丛林
面积大,资源丰富
『贰』 道教十方大丛林是哪几个谢谢
十方丛林内的执事有:方丈、监院、客堂、寮房,库房,账房、经堂、典造、十方堂(亦名云水堂)、号房(亦名迎宾)。客、寮、库、账、经、典、堂、号,名为八大执事客寮库账,为内执事,经典堂号,为外执事。设备有:钟、鼓、钟板、梆点:经坛设备,法器有:击子,鱼,铃、磐、钟、鼓、铙、钹、铛、镲。法衣有:高功衣,班、监院衣,侍者衣、朝简(即笏板)。高功用象牙朝简,经师用木朝简,监院用象牙朝简,客寮木简。有的丛林有方丈,有的丛林没有方丈。全真道教十方丛林都有监院。监院由全真道众投票选举,在选举以前,大家研究讨论,看谁能够当监院。监院要有文化,要道德品质好,有办事能力。决定选举投票日,道众排队整齐一一投票,票箱两旁站两人。一是知客,一是巡寮,看守票箱不许投双票,将票投完后,客寮两家共同打开票箱数票,看谁票多谁就当监院,有的人不愿意当监院,看是真是假,真的不愿意当,再推选第二票,要是第一名谦让,道众知道是谦让,大家都拥护他当监院,便当时把监院请到监院寮居住。监院床铺被褥都是公的。看一个好日子决定监院升座,请经师在大殿诵经拜忏,监院亲自到大殿拈香。大厨房做混元素菜,普通供养。
监院升座以后,招集全体道众开会,监院说:“我弟子德行浅薄,不足以当监院,大家相信推选我当监院,我尽自己的能力,还要大家同心同德地协助,把丛林事情办好”。道众鼓掌齐鸣称赞。监院劳动每日半天。
八大执事:客堂管理文案外事:客堂有督管一名,总理一名,知客有时多,有时少,不一定。知客最少也要有两名。知客每天有值班表,知客多了每天值班两人,知客少了每天值班一人。督管、总理、知客劳动半坡、就是劳动半天。写文件呈公事,或出外办事免坡。
寮房管理总务生产事:寮房有巡照一名,纠察一名,巡寮有时多有时少,最少也得有四名、寮房有值班表,每天看寮应事两人。带坡干活两人,带一天坡,第二天休息一天。寮房所管理的事情很多,买、卖,巡察各寮的事情,审问事情,解决问题,转单,催单,农业等。解放前四季发衣单钱。单钱分为三等。解放后都是按工资分。
丛林内每年冬季设两个学,一是讲学;一是韵学,讲学由客堂设备,请督讲讲学。所讲的有:《阴符经》、《道德经》、《文始经》、《南华经》、《冲虚经》、谭子《化书》、早晚功 课经、《参同契》、《悟真篇》等。韵学由寮房设备,请高功教学,十方经韵大小七十二条,四锤鼓,七星鼓,风雷雨鼓。罡斗,科仪,经坛所敲的法器等。上学都是自愿。
库房的执事,名曰:库头。管理米、面、油、盐、酱、醋、调和食品、糖、果一切吃的生活用品,负责装果盒,果盘、备供果等。大厨房典造为执事,主管造生活饮食。大厨房散单执事多,有饭头、菜头、杂务、贴寮几人。
账房,名曰:会计。管理出入账目,农历每月初四日晚,在客堂算一次大账,一名知客坐在会计身边念账,不明白的地方会计指点,三名知客打算盘算账,监院、客寮所有的执事都在听账,谁有手续注意听,不对账就说话,对账就不言语,把账算完。库头早准备好果盘,道知随、俗知随共同摆好果茶,大家吃完果茶各回各寮休息。
经堂:高功一名,经师有时多,有时少,上殿念经七人或九人,一人敲鼓和忏钟,一人打木鱼和引磐,一人摇铃子、敲小磐,一人打铙,一人打钹,一人敲铛子,一人敲镲子。书记备疏表文。
大殿、有大殿主,管理大殿经坛,烧香上供、上表叩头,敲大磬,敲烧香鼓,代殿念经,清理卫生,代理环堂主开静止静,挂板经师上殿,代理堂头上供出食念供养咒,代理号房挂单,挂号、消号。初一、十五给各小殿发香蜡纸表。
十方堂,亦名(云水堂)。十方堂有堂主,十方堂主管挂单的道士,送大号到大厨房拜礼灶神,送号条于客堂,进木号牌于寮房;安置床铺,经理挂单道士休息。挂单小号自己到大厨房朝礼灶社,不用堂主去送。
号房,亦名迎宾,号房管理挂单。道士在小庙出家三年,这三年内蓄头发,学经、学道教规矩,学做饭,烧香,打扫卫生,见活都干。三年满了,头发也蓄长了,本师父再请一名冠巾师,一名梳发师,念经上表冠巾,徒弟冠了巾,就可以到丛林挂单居住。道士走到丛林里挂单,先到庙院内把单行放下,衣冠整齐,在大殿前朝上三礼,朝礼以毕,再到号房门外站定叫一声:“号房老爷慈悲”,叫一两声停一会,候号房穿上大挂子衣冠整齐,再叫一声:“号房老爷慈悲”。号房应声说:“慈悲请进”,再进号房门。走进号房门内先给神像朝三礼,再说:“顶礼号房老爷”,号房说一礼,就一礼,号房不言语,就朝三礼,转过身再向号房稽首毕,站在棹子一边,号房盛一盅水放在棹子上说:“坐下请喝水”,自己坐在棹子一边,不能喝水,这是个礼节。号房提起笔问:“你老仙派”,答:“龙门派”。号房写在牌子上。问:“你老仙姓”?答:“称不起仙姓,俗家姓×”。问:“上下”答:“弟子叫××”。问:“仙寿”,答:“不敢称仙寿.今年××岁” 问:“仙乡”?答“不敢称仙乡,×省×处人”。问:“宝常住”?答:“小庙在××处”。问:“师祖”?答:“×××”:问:“师父”?答:“师父×××”。
号房将号牌,号单写完。号房说:“请你老背经。”答:“请提”。号房提:“道德通玄静,”接“真常守太清”,将龙门派背诵完。号房再提:“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接下句。“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或者背完正诵之时,号房又提上句,接下句。早晚功课提到哪里,背诵到哪里.上下提,上下接着背诵,以不提为止。将经背诵完。号房将号牌,号单递交说:“请你老到客堂去”。拿上号牌、号单向号房稽首敬礼。来到客堂门外叫一声“知客老爷慈悲”,知客应声“慈悲请进”。走进客堂,将号牌、号单放在棹子上,客堂内没有神像,看挂画或花瓶叩头三礼,再说“顶礼知客老爷”。知客说一礼,就一礼,转过身向知客稽首,知客说:“请坐”。一齐坐下。知客看号牌号单,说几句话,知客说:“清你老背经”。先背诵宗派,早晚功课由知客上下提,提上句,接下句,提到哪里,都很熟悉。知客说:“送单。(知客把号单留下)”向知客稽首跟道知随一同到十方堂。知随说:“堂主老爷大号一单”。把牌,交给堂主。知随说:“朝上三礼,顶礼堂主老爷”。堂主说一礼,就一礼,转过身向堂主,知随共同稽首施礼。知随回本寮,堂主代领挂单人到大厨房拜礼灶神,到大厨房堂主说:“朝上三礼,顶礼典造老爷,大众老爷普通三礼”。典造说一礼,就一礼,向大众一一稽首礼毕,回十方堂。堂主将号牌送交寮房,堂主回到十方堂帮挂单道士安好床铺休息。晚饭后客寮研究好转单安置,第二天早开静后,一名巡寮提上马灯到十方堂说:“某某人衣冠整齐,朝上三礼,顶礼堂主老爷”。堂主说一礼,就一礼,夹上包袱跟巡寮到大厨房,朝礼和以前一样。巡寮说:“转你老贴案”。共同稽首完毕。凡是大号都得先住犬厨房,以后看人的才干、再作安排。和尚挂单住三天,过麦芒可以多住几天。道士挂单住在十方堂不转单,日子多少都没有单钱。在家道士不许挂单。有些在家道士想在丛林住几天参观,可以借单,三天五天都行。
保单。出家道士在小庙日子不久,庙上生活无给,头发不长,宗派经典规矩都没学会,本师叫徒弟去住丛林,他师父丛林有熟人,或是师兄弟,或道朋,徒弟带上包巾穿上大褂子,来到丛林找到熟人说明原因,熟人请典造出来保单向客寮号房联系好,朝礼,说:宗派、小庙地名,三代岁数,都由熟人说。挂单道士不背宗派、经诰,号房写好号牌、号单,保单人拿上到客堂,知客看遍交给保单人到十方堂交堂主,保单人把挂单人领上拜礼灶神,这才算完事。
全真道数十方丛林设备有:大钟、大鼓、钟板、梆点,巡寮板、夜巡板。这都用在早晚开静、止静,报钟板又用在烧香接磬上殿念经。梆点用在开饭上供。要没有这些设备就称不起是丛林。
开静:早起夜巡敲过五更板,道众都在起床,一名巡寮环堂主,钟头、鼓头都衣冠整齐站在钟、鼓、钟板前等候开静,夜巡打催板开静,当、当、当当当。意思是:大众,快起来。先慢后快。在院子转一圈,到大殿前站定和巡寮一齐鞠躬毕,敲板起三下,再敲七星三翻,再敲四下交巡寮板,巡寮接板三下敲七星三翻落四交环堂主,环堂主敲完板自己交报钟,报钟起三七星落四交大钟,大钟接三下停一会,先敲紧十三,后敲慢十四,紧慢三翻共八十一钟,再敲四下交大鼓,大鼓是风雷雨的敲法,敲完鼓交磬,敲三下磬结束。大鼓敲完,环堂主先挂一板,再挂二板,各殿点燃烧香,候经师上殿齐备,环堂主再挂三板经师敲鼓,大殿主敲大磬三下,各小殿接磬由东转西,一一敲完,大殿上经师敲鼓各执朝简叩头三礼,跪下诵经。早晚诵经规矩一样。早课上完,经师下殿,大厨房盛好供饭,点三柱香先给灶神炉一柱香,两柱香放在供盘上。典造敲梆三下,堂头请供到大斋堂。一柱香烧斋堂神炉,一柱香烧孤魂香炉。堂头叩完头,敲磬三下,点造用梆接磬,敲梆三翻交点(点亦名云板),点敲三翻七星,打四下交引磬,一名经师敲引磬念供养咒,满斋堂道众随经师一齐念供,念完供养咒堂头书出食,左手三山诀,右手剑诀化食,早起水化,中午火化,_都用金光讳盖之。出食完经师念结斋,各发诚心……,道众随念,念完堂头回供,大家开饭,环堂主挂一板就算完事。中午十一点环堂主挂二板,各殿烧香,经师上殿念《三官经》,经念完经师下殿,堂头上供和早起一样,晚不上供,吃饭随便,晚饭后止静,先敲大鼓,鼓敲完交大钟,晚钟接敲三下,停一会,先敲慢十四,后敲紧十三,各敲三翻共八十一下,再敲四下交报钟,报钟完交寮板,寮板敲完在院子转一圈,到大殿前七星板敲完交夜巡板,夜巡接板七星敲完在院子转,先打一板,九点钟打二板为息灯板。子时三板,下两点四板,五板起床,打催板开静。每日开静,止静、上殿、上供都一样。戊日不烧香诵经,不敲钟鼓,开静,止静敲木板。
三元、五腊、四立、二至、初一、十五、诸真圣诞,经师上殿,都有疏文,出坛,祝寿有高功,高功上表步三宝罡,监院拈香,客寮陪同监院穿法衣跪殿。不上高功,监院一人拈香。平常每日早晚经师上殿,或殿主代殿,都是一名知客拈香。三十晚和初一早监院拈香。诸真诞辰初一、十五祝寿出坛转天尊。先一天,客堂写出名单给高功,经师殿主书记都要通知到。监院拈香、知客拈香叩头都要虔诚,经师念经才能虔诚,道众跪殿都可诚心。三元、五腊、四立、二至、初一、十五诸神圣诞中午皇经有疏文。初三、二十七庚申、甲子日晚拜斗念斗经,都有疏文。腊月二十五日子时接玉皇驾出坛转天尊上大表。腊月三十日晚出坛转天尊,正月初一日早子时上殿念经上大表出坛转天尊,经坛结束后,迎喜神,迎完喜神拜年。正月初一至初九日为上九会,早课,吃过早饭念《皇经》及疏文,中午《三官经》,午后拜《皇忏》;晚课,这九天内由小厨房做好饭菜,经师、书记、殿主同餐,一名知客陪同,由道知随和俗知随摆饭菜。初九日早上大表,下午皇忏拜完结束。九月初一至初九日为九皇会,三十晚、初一早出坛转天尊,诵经早课,中午念《皇经》《三官经》,午后《皇忏》晚课。晚饭过念《斗经》拜斗,《皇经》、《斗经》都有疏文。
三、六、九日晚拜大梵斗,拜大梵斗下殿后,大约就是半夜子时,厨房设有饭菜。初九日早上大表祝寿,不出坛。初九日晚大梵斗拜完结束。
十方丛林监院当的好,过了三年要求退院,道众挽留。监院当的不好,要求退院不留。监院有病公费医药,监院羽化了装好柏木棺材,放在空房子内。待选举监院,新监院升座后,由监院安排,请经师在大殿念经三天,书记备表文,生天宝箓灵符等,扬幡挂榜,第三天下午送灵埋葬,晚饭后放焰口,放焰口经师吃完饭结束。 道士有了病派人侍候,医药公费。道士羽化了,不论老少葬礼一样,装棺材,下午送灵,晚饭后放焰口。每年清明节,七月十五日下午上坟烧纸,经师诵经给孤魂洒食。晚饭后摄召放焰口。
清规、戒律是丛林内部的威仪。道士们能遵守清规、戒律,就不犯什么错误。犯错误的道士轻些的跪香,厨房典造可以保香,别人不能保,典造扎上围裙,带上冠子到大殿前说“叩个头起来”,就算完事。犯错误重些的人,不承认错误就催单,巡寮好的人就说:“你老出去转几天再回来”。巡寮暴躁的人就直接说:“催单”。被催单的人,过了半月到十六天可以挂单复号。有志气的人就永不回来了。犯错误大的道士,态度不好,打戒尺、贴革条,革条说:“革出某某人,永远不准挂单复号。年、月、日。”
『叁』 中国著名道观有哪些
洛阳上清宫: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位于洛阳市西北4千米邙山之巅翠云峰,相传这里为太上老君炼丹处。上清宫始建于唐代,初称老君庙。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故又称玄元皇帝庙。后因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庙,再改上清官。上清宫规模宏伟,殿堂巍峨,门外有石狮石马,内有吴道子所作壁画《吴圣图》和《老子化胡经变相》,十分辉煌壮观。
北京白云观:白云观位于北京市复兴门外,是全真三大道教祖庭之一。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称天长观,金重建。金末,长春真人邱处机(1148~1227)谒见成吉思汗,受命管天下道教,主持太极宫,并改名长春宫。邱处机死后,其弟子伊志平购长春宫东院建道院,名“白云观”。翌年春,建“处顺堂”于观中,埋葬邱处机遗骨。元末长春宫毁于战火,白云观残存。明时扩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格局。白云观是明代以来道教全真教派的第一丛林,北京最大的道观建筑。
嵩山中岳庙: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东4千米处,坐落在太室山东南麓黄盖峰下。中岳庙是历代皇帝祭祀中岳神的地方,岳神是道教的尊神之一。中岳庙原名为“太室祠”,始建于秦代,至北魏时才改名称“中岳庙”。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增建扩修,庙房多达400余间,是我国五岳之中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
沈阳太清宫:龙门派在东北最大的十方丛林,位于沈河区西顺街北首。其开山祖师郭守真之“遗蜕”亦曾埋藏在这里。自康熙二年(1665年)创建。迄今已有320余年历史。乾隆三十年(1766年),曾遭水淹,以后屡次翻修。直至乾隆四十四年(1780年)完竣,遂改名为太清宫。1949年以后,历年均进行小型维修。
西安八仙庵,又称“八仙宫”,位于陕西西安东关长乐坊内,原为唐代兴庆宫遗址的一部分,现在是古城西安最大的道教庙宇。相传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屡次翻修。
『肆』 全真道第一丛林是
D 终南山重阳宫
A穆斯林、多斯提B多斯提、穆斯林 这两个不是一样么
『伍』 全真派的相关道观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西便门外二里许,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为全真“第一丛全真教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在广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同时,它又以收藏道教文物最丰富,保存最完整而吸引着国内外大批信徒和游人。
据《北平庙宇通检》记载: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故墟。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刘九霄《再修天长观》记,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建此观。今白云观的老君坐像为当时所制石刻。金正隆五年(1160年),北京契丹族南侵,天长观遭兵火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为庆贺殿宇落成,观内举行了三天三夜大道场,金世宗率百官大内臣前来观礼,并赐名曰:“十方大天长观”,并命当时著名道士阁德源为本观主持。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著名道士孙道明住持十方天长观观事,曾于此编修《大金玄都宝藏》。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二月,皇太后病危,命请设“普天大醮”七昼夜于本观。一月后,皇太后病愈,遂在观之西地,建丁卯瑞圣殿以奉太后本命之神。泰和二年(1202年)正月望日,天长观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建成后,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贞祐二年(1215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元初邱长春真人自雪山东归,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至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遂命盘山栖云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舍馆又焕然一新。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邱长春真人羽化于此,同年,成吉思汗谕旨改称为“长春宫”。次年,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邱祖仙蜕。
元末,连年争战,长春宫原殿宇日渐衰圯,后重修工程改以处顺堂为中心展开,明初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尊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贯彻宗教政策,保护文物的古迹,一九五六年、一九八一年先后两次资助道教界修葺白云观,恢复宫观建置和古代建筑风貌。整修后的各处殿宇壮丽巍峨,顿复旧观,年深失修的全真祖庭重现第一丛林之气象。往昔白云观为京华名胜之一,文人诗客,多来游赏。今日重光,更添轮奂,当兴信徒之瞻礼,舒游人之情怀。国家将白云观列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北京市又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观坐落在武昌大东门,西依黄鹤楼,东邻洪山宝塔,环境优美。据说,过去这一带青松满山,因而被人们称之为“松岛”。相传,老子曾应弟子之请,至庐埠会五老,赴江南鄂城未居,而西入全真教长松之岛。所谓“长松之岛”,即指此地。
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时,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师邱处机来此筑观修道,因其号长春,後人遂称该观为“长春观”。自此以後,“江楚名区,道子云集”,长春观成为湖北最著名的道教丛林,屋宇千间,道友万数,香火辉煌。清咸丰元年(1851年),长春观毁於太平天国之战。同治三年(1864年),全真龙门派第十六代宗师何合春从武当山来到此地,广结善缘,四处化募,终於又按明代风格重修了长春观。
由此可见,长春观与长春子,可以说有必不可分的关系。“文革”期间,长春观被机关占用,年久失修,殿宇颓残。1982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以后,归还道众管理,近年来地方政府的资助下,多次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现已焕然一新。
今天的长春观,不仅是全国道教十方丛林之一,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宫观,也是武汉市道教协会驻地,同时还是武汉市区一个重点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接待大量自海内外慕名而来的游客。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这是一处在国内外得有影响的古建筑,它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这里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原来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镇永乐镇,出被称为永乐宫。永乐宫系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兴建,包括彩绘壁画在内,元代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迁)竣工,施工期长达110多年。
永乐宫内,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这些元代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永乐宫原名为“大纯阳万寿宫”,因建于芮城县西南二十余公里的永乐镇,因而被称为永乐宫。纯阳者,唐代道士吕洞宾之道号也,因吕洞宾是永乐镇人,唐代即在此地兴建了吕公祠,这就是永乐宫的前身。
现存的永乐宫主要建筑为一门三殿,一门为龙虎殿,也就是无极门,三殿为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
三清殿是永乐宫最为宏伟的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三清殿又被称为无极之殿,源于道教以“三清”为“无极至上”的缘故。三清殿雄伟壮观,殿顶的琉璃制品制作精美,色泽鲜丽,光洁如新,殿脊两端的鸱吻作巨龙盘旋之势,形态优美自如,据说高达三米之巨。纯阳殿里供奉着吕洞宾,重阳殿里供奉着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和他的弟子全真七子,因为道教内部严格的等级观念,它们与无极殿的规模有着明显的差别。永乐宫三大殿均是元代建筑的佳作,是研究宋、元建筑结构演变过程的重要的实物例证。
比永乐宫的建筑更为珍贵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杰出的壁画艺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是无极殿内的《朝元图》,它的作者是元代河南画家马君祥及其弟子们。
永乐“大纯阳万寿宫”,即后来的永乐宫,因是吕洞宾和王重阳的修炼地,所以被全真教视为祖庭之一。永乐宫中的重阳殿就是供奉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殿堂,殿中壁面描写了王重阳一生的事迹,精妙多彩,不愧传神之笔。
『陆』 全真教的相关道观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西便门外二里许,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为全真“第一丛全真教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在广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同时,它又以收藏道教文物最丰富,保存最完整而吸引着国内外大批信徒和游人。
据《北平庙宇通检》记载: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故墟。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刘九霄《再修天长观》记,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建此观。今白云观的老君坐像为当时所制石刻。金正隆五年(1160年),北京契丹族南侵,天长观遭兵火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为庆贺殿宇落成,观内举行了三天三夜大道场,金世宗率百官大内臣前来观礼,并赐名曰:“十方大天长观”,并命当时著名道士阁德源为本观主持。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著名道士孙道明住持十方天长观观事,曾于此编修《大金玄都宝藏》。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二月,皇太后病危,命请设“普天大醮”七昼夜于本观。一月后,皇太后病愈,遂在观之西地,建丁卯瑞圣殿以奉太后本命之神。泰和二年(1202年)正月望日,天长观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建成后,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贞祐二年(1215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元初邱长春真人自雪山东归,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至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遂命盘山栖云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舍馆又焕然一新。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邱长春真人羽化于此,同年,成吉思汗谕旨改称为“长春宫”。次年,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邱祖仙蜕。
元末,连年争战,长春宫原殿宇日渐衰圯,后重修工程改以处顺堂为中心展开,明初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尊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贯彻宗教政策,保护文物的古迹,一九五六年、一九八一年先后两次资助道教界修葺白云观,恢复宫观建置和古代建筑风貌。整修后的各处殿宇壮丽巍峨,顿复旧观,年深失修的全真祖庭重现第一丛林之气象。往昔白云观为京华名胜之一,文人诗客,多来游赏。今日重光,更添轮奂,当兴信徒之瞻礼,舒游人之情怀。国家将白云观列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北京市又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观坐落在武昌大东门,西依黄鹤楼,东邻洪山宝塔,环境优美。据说,过去这一带青松满山,因而被人们称之为“松岛”。相传,老子曾应弟子之请,至庐埠会五老,赴江南鄂城未居,而西入全真教长松之岛。所谓“长松之岛”,即指此地。
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时,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师邱处机来此筑观修道,因其号长春,後人遂称该观为“长春观”。自此以後,“江楚名区,道子云集”,长春观成为湖北最著名的道教丛林,屋宇千间,道友万数,香火辉煌。清咸丰元年(1851年),长春观毁於太平天国之战。同治三年(1864年),全真龙门派第十六代宗师何合春从武当山来到此地,广结善缘,四处化募,终於又按明代风格重修了长春观。
由此可见,长春观与长春子,可以说有必不可分的关系。“文革”期间,长春观被机关占用,年久失修,殿宇颓残。1982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以后,归还道众管理,近年来地方政府的资助下,多次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现已焕然一新。
今天的长春观,不仅是全国道教十方丛林之一,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宫观,也是武汉市道教协会驻地,同时还是武汉市区一个重点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接待大量自海内外慕名而来的游客。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这是一处在国内外得有影响的古建筑,它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这里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原来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镇永乐镇,出被称为永乐宫。永乐宫系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兴建,包括彩绘壁画在内,元代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迁)竣工,施工期长达110多年。
永乐宫内,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这些元代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永乐宫原名为“大纯阳万寿宫”,因建于芮城县西南二十余公里的永乐镇,因而被称为永乐宫。纯阳者,唐代道士吕洞宾之道号也,因吕洞宾是永乐镇人,唐代即在此地兴建了吕公祠,这就是永乐宫的前身。
现存的永乐宫主要建筑为一门三殿,一门为龙虎殿,也就是无极门,三殿为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
三清殿是永乐宫最为宏伟的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三清殿又被称为无极之殿,源于道教以“三清”为“无极至上”的缘故。三清殿雄伟壮观,殿顶的琉璃制品制作精美,色泽鲜丽,光洁如新,殿脊两端的鸱吻作巨龙盘旋之势,形态优美自如,据说高达三米之巨。纯阳殿里供奉着吕洞宾,重阳殿里供奉着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和他的弟子全真七子,因为道教内部严格的等级观念,它们与无极殿的规模有着明显的差别。永乐宫三大殿均是元代建筑的佳作,是研究宋、元建筑结构演变过程的重要的实物例证。
比永乐宫的建筑更为珍贵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杰出的壁画艺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是无极殿内的《朝元图》,它的作者是元代河南画家马君祥及其弟子们。
永乐“大纯阳万寿宫”,即后来的永乐宫,因是吕洞宾和王重阳的修炼地,所以被全真教视为祖庭之一。永乐宫中的重阳殿就是供奉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殿堂,殿中壁面描写了王重阳一生的事迹,精妙多彩,不愧传神之笔。
『柒』 道教中的十方丛林分别指哪十个道观
十方丛林不是指十个道观,而是指普天下所有的道观。
十方:指十大方向,即上天、下地、东、西、南、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
道教宫观庙宇有两种不同属性区别:一种是子孙庙,一种是十方常住(十方丛林)。子孙庙收徒弟代代世袭相传,不论该庙规模多么大,只能称小庙而不能称常住,称为子孙常住。十方常住也称十方丛林,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这种宫观性质是属于全国道教徒公有的,地不分东西南北,派不分正一全真,凡是满发大领的道教徒人人有享受挂单居住的权利,同时人人都有保护的义务。十方丛林皆备有全国三山五岳各宗各派的“字派”,凡常住挂单道友,号房、客堂可按簿查对法派留单转执事。
『捌』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指的是什么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祖庭,为“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全国重点道观之一,中国道教协会会址。
『玖』 全真道教十方丛林是哪几个寺庙在哪里、
有很多,比如北京白云观,河北的十方道观,西安的华山,还有武当山,青城山,龙门洞,这些都是全真教的,正一道有江西天师府,句容茅山,吕山,等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