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古董
回流瓶啊
『贰』 请问上海有哪些知名的古董拍卖公司
上海最出名的是朵云轩,百年老品牌了,近几年开始衰退,现在上海最有名的就是上海鼎藏,这家公司相当不错,成交率很高。
『叁』 中国有哪些知名文物在国外
马远的《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
龙纹玉佩2
文物类别玉器
年代战国
收藏人/机构美国哈佛大学艺术馆
大英博物馆
中国收藏中以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为引人注目,青铜器包括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共有10个中国文物陈列室,分为雕刻、绘画、铜器、陶瓷等。在古代绘画陈列室中,有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等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真品(国内展览的是后来仿制的)
『肆』 国内有哪些知名古玩鉴定专家
艺术通讯社联合腾讯网,时隔三年再次进行权威统计,本次专家排行更加注重德行,同时参考专业知识程度,在国内3000多位报名专家里,经过多轮筛选,最后选出十位权威专家,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2.金申,1949年北京出生,回族。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 [1]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会员。著名佛教文物鉴定专家,文史学家,画家。文革中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在内蒙古和北京文博系统工作多年。八十年代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多年研究佛教考古。归国后为国家文博系统培训文物骨干、为海内外高等院校授课;为国内外博物馆鉴定佛教文物。在佛教学术研究、文物鉴定、文史考证等方面著述丰富,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除了学术研究著述以外还善禅意题材和草原人马书画。
3.蔡国声,男,1941年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国近代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是一个中国文物鉴定界内响当当的名字,他从事文物、古玩鉴定40余载,出版《珍宝鉴别指南》、《古玩与收藏》、《蔡国声隶书阿房宫赋》、《过眼云烟录——蔡国声谈古玩鉴赏》等书二十余本,在文物鉴定界被誉为“高产专家”。
4.贾文忠,字闻钟,号铜斋,1961年生于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铜张派第四代传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 [2] ,硕士研究生导师 [3] 。大学文化,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毕业。先后就职于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等客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文物修复研究》期刊主编,《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编委。2002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著,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
5.李鉴宸,曾名李健,祖籍江苏南京,现居上海,国际著名艺术品鉴定评估师,全日制文物鉴定与修复科班毕业,先后取得劳动保障部文物艺术品鉴定师中级高级资质高级文物艺术品评估师鉴定估价师三级等一系列中国国内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资质,2016年至2018年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2016年至2019年任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特约研究员,长期在香港,新加坡,雅加达三地发展,截至目前,在全球开办有十二处李鉴宸工作室。
6.金运昌,蒙古族,北京市人,1957年生。金运昌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7. 丘小君,著名的陶瓷评鉴专家,从事陶瓷文物鉴定工作30余年,目前居于香港和纽约两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学会“求之雅集”的董事和陶瓷鉴定顾问,还兼任海内外多家拍卖行、博物馆的征集顾问。
8.叶佩兰(1937-),浙江金华人,生于北京,汉族,为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瓷器专家。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鉴博艺苑(北京)收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宝艺术网瓷器鉴定专家,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中国的彩瓷。1956年供职于故宫博物院。40余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鉴定工作,并对故宫博物院庋藏的古陶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整理海内外收藏的中国古陶瓷,利用世界各国已发表的有关资料编著古陶瓷类的《海外遗珍》。
9.单国强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1942年2月出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后在故宫博物院从事业务工作。主攻古代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研究,撰写发表文章百余篇,专著主要有《古画鉴赏与收藏》、《戴进》、《中国绘画史· 明代》、《中华艺术通史·明代美术》、《古画鉴定》、《巨匠与中国名画·任伯年》、《中国巨匠》"戴进"、"吴伟"、"林良"、"吕纪"、"禹之鼎"等。
10.马秀银,女,1946年生。杂项专家,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金牌鉴定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从事文物、历史研究和鉴定工作近四十年,主要研究鉴赏范围:玉器、铜器、金银器、木器、瓷杂等。
『伍』 韩国有哪些著名的古董
首尔有条著名的仁寺洞古玩街,熟悉北京旧货市场的韩国朋友称之为“韩国的潘家园”。就在古玩街的背面,一幢红色楼房格外醒目。拱形大门的门楣上用大理石镌刻着几个汉字:“首尔红山文化中国陶瓷博物馆”。淅沥的细雨中,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不觉从心底升起。
就在这座大楼里,记者见到了金喜一先生,一个对收藏中国古玩尤其是中国古代瓷器和红山文化玉器近乎痴迷的韩国老人,这间私人博物馆的馆长。
从外貌看,金喜一也就五十几岁。同行的韩国朋友说,他已经70岁了。我在国内见过一些收藏大家,都比实际岁数年轻好多,鹤发童颜的也不在少数。大概是收藏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犀利的眼力、执著的精神,也需要一颗童心的缘故吧。
从德国淘到中国宝物
博物馆位于三楼,面积不大,200平方米左右。靠墙摆满了各种瓷器,中间的柜子里则摆放着各种玉器。
从年代看,博物馆的瓷器藏品涵盖宋元明清各朝——宋定窑酱釉、官窑青釉;元青花、釉里红、珐华彩;明宣德青花、珐琅彩,明成化斗彩;清雍正和乾隆年的珐琅彩。这些瓷器体量较大,最大的有一人多高。
红山文化玉器,是博物馆藏品中的又一精品系列。红山文化距今已有五六千年,是一个活动在中国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遗址而得名。这里陈列的藏品中,既有饰品、动物造型,又有祭祀器物,还有反映当时人们生活情趣的物品。更出人意料的是,还有一尊体量巨大的玉雕公羊,据金喜一说,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红山文化玉器。
展览馆这数百件展品只是金喜一藏品的一部分,他的藏品数量高达数千件,都是中国古玩,既有瓷器、玉器,也有战国和汉代的漆器、明代玉器和犀角艺术品。
一个韩国人,怎么能够如此痴迷于中国古玩收藏?他又是怎么开始这个历程的?
这要从40多年前说起。1970年,金喜一赴德国学习美术。时间不长,就发现德国流入很多中国文物,有时在地摊上就能发现好东西。“中国的瓷器太漂亮了,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年轻的金喜一萌生了淘宝的冲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彻底迷上了中国古玩收藏。在德国30多年,金喜一除了经营出版社外,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收集中国古玩上。他的藏品绝大部分都是在德国淘到的。
多年的收藏,耗费了金喜一巨额的金钱。这多亏了他在德国经营着一家拥有300多名员工、效益很好的出版社。2002年,金喜一卖掉了出版社和一座大楼,带着所有的身家回到了韩国。接着,他投资盖了这幢红色楼房。
“我的藏品都是真的”
这些中国古玩到底是真是假,一直令金喜一放心不下。从2009年开始,他每年多次前往中国,拜访文物鉴赏大家,学习文物鉴赏知识。20多次的中国之行,为他解除了心病:中国权威的文物鉴定专家对他的重要藏品进行了鉴定,中国收藏家协会科学检测实验室进行了科学成分分析。“我的藏品都是真的。”金喜一兴奋地说道。
2010年10月,首尔红山文化中国陶瓷博物馆开馆。中国文物鉴定泰斗、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学海先生,偕中国收藏家协会科学检测实验室主任朱震先生亲临现场,确认了所有展品。孙老先生惊叹不已:“博物馆保留了很多连中国都没有的高水平、珍贵的文物。”两位文物鉴定大家欣然接受邀请,担任博物馆的顾问。
多年的浸润,也成就了金喜一非同一般的中国古玩鉴赏力——眼力。随着知名度的迅速扩大,他在韩国收藏界的影响不断攀升,尤其在收藏中国文物的韩国收藏界地位举足轻重,几年前,他出任中国文物韩国收藏家协会会长。
现在,金喜一经常为韩国收藏界人士作中国古玩鉴赏讲座,甚至经常作古玩鉴定。即便在中国收藏界,他也有了一些名气,每次到中国,都要帮中国朋友掌掌眼(用眼睛观察,判断古玩的真伪)。
近日,他撰写的有关中国古玩的文章,在韩国的《网络每日新闻周报》(Internet Daily News)上连载,引发韩国收藏界的高度关注。
“我想让中国文物回家”
谈及中国文物在韩国的命运,金喜一唏嘘不已。他收藏的很多中国古玩,都可以称得上文物。近年来,很多中国文物流入韩国,但是韩国人很少能鉴别文物的真伪,又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因而无法确定文物的真正价值,所以很多很好的中国文物沦为廉价的地摊货,严重影响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和研究。为此,金喜一领衔的中国文物韩国收藏家协会,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鉴定研讨会,从中国邀请很多专家学者讲课,对韩国收藏家进行专业培训,以推动对中国文物的收藏、保护。
金喜一把自己的这一举动看成是使命,一个让中国文物回归中国的使命。“我的藏品都可以卖给中国人,也只卖给中国人。我想让中国文物回到它本该待的地方——中国的家。”
有了想法,马上就付诸行动。2011年7月,金喜一在济州岛举办中国古代艺术品济州道拍卖会,出资邀请3000多名中国人到济州岛观光并参加拍卖会。“很遗憾!这次拍卖会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赔了很多钱。”这次挫折,令他顿悟:要想让中国文物回流,还要做很多脚踏实地的工作。现在的博物馆太小,容不下更多藏品。金喜一计划新建一座博物馆,专门展示中国古代瓷器。他还打算:经常到中国参加文物鉴定会、研讨会,邀请中国收藏家到韩国参观博物馆和中国文物展,在中国宣传韩国收藏的中国文物……
如果说最初购买中国古玩,只是出于喜欢、好玩儿,那么现在,金喜一已经将其视作一项毕生的事业了,“中国文化太了不起了,我要在韩国弘扬中国文化”,“希望能为韩中交流做点事情”。
『陆』 唐朝的古董哪三个最著名
一:万历皇帝的金丝冠
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黄、赭、绿,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古人多用于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
『柒』 中国著名古文物有哪些急!
文物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
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有关遗物
②历史文物:历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属器、骨角器、漆器和砖瓦、石刻、织绣、玺印、书画、舆图、货币、徽章、文献、拓片以及纸笔墨砚、钟表、眼镜、景泰蓝、下班器皿、名遗照片等
③民族文物:指近现代国内少数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数民族文物归入历史文物类
④外国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现代由外国传入中国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还有的是最近出土的文物:
1958年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地宫的金翼善冠。中国现存最为精致的帝王皇冠,其细金工艺登峰造极。该冠由前屋、后山、角(俗称纱帽翅)三个部分组成。此冠以极细的金丝编织得天衣无缝,空眼均匀。精美绝伦,气势雄浑,充分表现出封建帝王用器的庄严肃穆气氛,堪称中国明代金银细工高超技艺的杰作。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金双龙钮“天子之宝”方形玺。该玺上有满文“天子之宝”阳文篆书,附黄色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别用满汉文刻“天子之宝匮”。原紫禁城交泰殿在乾隆初年收藏39方宝玺,乾隆十一年(1746年)将御宝总数定为25方。从剩下的14方中又选出10方,这10方宝文有的与25宝文重复,或者是清初诸帝使用过,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很大作用,所以乾隆帝非常重视,将“十宝”存于盛京(今沈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国出兵东北,盛京告急。“十宝”同其他国宝被送往承德避暑山庄,民国时送回北京。这方宝玺就是“十宝”之一。
西周时期的伯矩鬲。鬲为古代炊具,此为燕国贵族伯矩所属。有盖,口沿外折,方唇,束颈,直立耳,蹄足,足跟部呈袋状。此鬲造型别致,工艺复杂,以高浮雕修饰,在西周早期器物中十分少见,充分反映出西周早期燕国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清乾隆年间的铜胎鎏金掐丝珐琅三足香炉。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用于宫廷陈设。器身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彩色缠枝莲间饰万寿团花,以铜镀金象首为足、耳。该器寓意太平吉祥。
现代作品白玉东方巨龙花薰。花薰共分为两个部分,盖钮为一条昂首盘龙;花薰盖部镂雕百花纹样,四个开光内分别雕有祖冲之、张衡、僧一行、李时珍之像。用料讲究大气、富丽典雅,为现代玉雕作品中的精品。该器物由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特级艺术大师夏长馨雕刻完成,曾长期陈设在人民大会堂的毛主席休息厅内,后被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这座高65厘米的观音像,是现存元代最出色的青白釉瓷塑人物造型艺术品。此尊塑像头戴宝冠,广额丰颐,神态庄肃,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手放在右膝上,姿态自然优美。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水月观音。
明代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此瓶是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圆口、长颈、圆腹、平底,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一道,瓶腹饰满青花海水纹,在汹涌起伏的波涛之间,两侧各有一条白龙。此器独特之处在于以青花绘大面积海水纹,以暗刻工艺留白做龙纹,制作复杂,工艺繁缛。
西汉虎牛铜案。西汉时期滇国贵族盛放祭品的礼器。此件虎牛铜案造型别具一格。牛头巨大而前伸,双角向前,项颈肥壮;设计者为处理由于沉重的牛头给整个铜案带来的不平衡感,在牛尾一端,特意连铸了一只紧紧咬住牛尾的猛虎。它是云南青铜文化中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古滇国高度发达的青铜制造技术和艺术成就。
『捌』 北京著名的古玩店有那几家
现如今,京城里入古玩行当的商人恐怕一是祖传的不多,二是熟悉老规矩的不多。毕竟,绝大多数民国时期的老古玩商早已作古,或是在家颐养天年。京城里私人古玩店自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出现也不过二十余年,“摸着石头过河”对大多数经营者来说,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可京城里也有这样的古玩商人,凭着“捷足先登”,赶上了好时候。
古玩商都知道琉璃厂是块风水宝地。二十多年前,京城的第一家私人古玩店“贤燕堂”就在这里开了张。说起来,店主刘学贤的祖上,也不是经营古玩买卖的。但是把店开在了“风水宝地”,刘掌柜可是走了“鸿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里聚集着一批老北京古玩行里的高手:陶瓷专家徐震伯,碑帖印章专家付大佑,过去廊房头条的玉器珠宝商王春霖,还有专玩儿字画的张有光。那阵子,这些“民国遗老遗少”或已退休,赋闲在家,或被国营古玩店聘为顾问,帮着“掌眼”。坐落在东琉璃厂的“贤燕堂”紧邻怡坊斋、博古斋那些国营店铺,几位老爷子一来二去,知道了年轻的刘掌柜开的是私人买卖,还属于“新手上路”,于是热心相助。春夏秋冬,他们成了“贤燕堂”的常客,喝着茶,聊着天,就教会了晚辈不少做生意的老规矩和前辈们总结出来的赚钱诀窍。
『玖』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古董商
真正意义上的古董商历史都不长,因为在清末明初时才有古玩行,再早的资料很少。直接查找民国时期更好查。
『拾』 美国英国著名的古董商有哪些
英国著名古董商埃斯凯纳齐,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以1400万英镑拍出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