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著名历

著名历

发布时间: 2020-12-01 05:43:59

Ⅰ 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人物有哪些

1、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2、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早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天津政法学校读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后投笔从戎。1917年9月入冯玉祥将军部下,因学习刻苦,英勇善战,深受冯玉祥将军的赏识。

3、傅作义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49年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举行北平和平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归回人民, 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兵燹。

4、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国内抗战1925年,戴安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

5、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Ⅱ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有:

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2、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3、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后被赵高所害。

5、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Ⅲ 世界著名历史人物

影响世界的100人
.穆罕默德
2.艾萨克•牛顿
3.耶 稣
4.释迦牟尼
5.孔 子
6.圣•保罗
7.蔡 伦
8.约翰•古腾堡 •
9.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11卡尔•马克思
12.路易•巴斯德
13.伽俐留•伽俐略
14.亚里士多德
15.列 宁
16.摩 西
17.查理•达尔文
18.秦始皇
19.奥古斯都•凯撒
20.毛 泽 东
21.成吉思汗
22.欧几里德
23.马丁•路德
24.尼古拉•哥白尼
25.詹姆斯•瓦特
26.君士坦丁大帝
27.乔治•华盛顿
28.迈克尔•法拉第
29.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30.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
31.拉 瓦 泽
3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33.亚历山大大帝
34.拿破仑•波拿巴
35.阿道夫•希特勒
36.威廉•莎士比亚
37.亚当•斯密
38.托马斯•爱迪生
39.安东尼•万•雷汶胡克
40.柏 拉 图
41.伽利尔摩•马可尼
42.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43.沃纳•海森堡
44.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45.亚历山大•弗莱明
46.西蒙•玻利瓦尔
47.奥利弗•克伦威尔
48.约翰•洛克
49.米开朗基罗
50.乌尔班二世 • 51.欧 麦 尔
52.阿 育 王
53.圣•奥古斯丁
54.马克斯•普朗克
55.约翰•加尔文
56.威廉•T•G•莫顿
57.威廉•哈维
58.安托万•亨利•贝克雷尔
59.格雷戈尔•孟德尔
60.约瑟夫•李斯特
61.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
62.路易•达盖尔
63.约瑟夫•斯大林”
64.勒内•笛卡尔
65.儒略•凯撒
66.弗朗西斯科•皮扎诺
67.荷南多•科尔特斯
68.伊莎贝拉一世
69.威廉大帝
70.托马斯•杰佛逊
71.让•雅克•卢梭
72.爱德华•詹纳
73.威廉•康拉德•伦琴
7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75.老 子
76.恩利克•费米
77.托马斯•马尔萨斯
78.弗朗西斯•培根
79.伏尔泰
80.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81.格雷戈里•平卡斯
82.隋 文 帝
83.摩 尼
84.瓦斯科•达•伽马
85.查理曼
86.塞鲁士大帝
87.伦哈特•欧拉
88.尼克罗•马基维利亚
89.琐罗亚斯德
90.米尼兹
91.彼得大帝
92.孟子
93.约翰•道尔顿
94.荷马
95.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96.查士丁尼一世
97.约翰尼斯•开普勒
98.帕伯罗•毕加索
99.玛哈维拉
100.尼尔斯•玻尔


影响世界历史100人

十大圣哲
001 人间万世师表孔子??孔丘
002 菩提树下悟道的佛陀??释迦牟尼
003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耶稣
004 证明上帝存在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
005 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造纸祖师??蔡伦
006 发明印刷术奠基现代证明的人??谷登堡
007 真理海洋中的珍珠??牛顿
008 扼住命运咽喉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009 现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
010 最负盛名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创世领袖

011 埃及最早的统一者??美尼斯
012 诸神的宠爱者??阿育王
013 波斯帝国的创始人??居鲁士
014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015 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刘彻
016 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
017 战争之神??拿破仑
018 美国国父??华盛顿
019 第一个苏维埃国家的创建者??列宁
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革新先驱
021 浪漫情怀的改革家??梭伦
022 伟大的起义领袖??斯巴达克
023 从革命家到独裁者??克伦威尔
024 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
025 拉美独立战争的领袖??玻利瓦尔
026 日本近代的革新家与扩张者明治天皇??睦仁
027 结束帝制创立民国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028 印度圣雄??甘地
029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030 南非民主斗士??曼德拉

军政巨子
031 百世兵家之师??孙武
032 马其顿雄狮??亚历山大
033 罗马帝国的奠基人??恺撒
034 纵横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035 轮椅上的总统??罗斯福
036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首相??丘吉尔
037 一个铁腕布尔什维克??斯大林
038 乱世魔王??希特勒
039 推行均势外交化解坚冰的博士??基辛格
040 政坛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思想巨匠
041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
042 理想王国的缔造者??柏拉图
043 网络全书式的大师??亚里士多德
044 中世纪宗教改革的先驱??路德
045 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
046 打破黑暗的光芒之子??伏尔泰
047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
048 人口控制论的首倡者??马尔萨斯
04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
050 后现代思潮的“斯芬克斯”??福柯

文体艺术大师
051 游吟诗人??荷马
052 通古今之变创一家之言的史学大师??司马迁
053 文艺复兴之杰??达?芬奇
054 戏剧之王??莎士比亚
055 古典与现实的集大成者??罗丹
056 舞蹈女神??邓肯
057 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
058 喜剧大师??卓别林
059 传媒巨子??默多克
060 世纪球王??马拉多纳

经济科技精英
06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
062 化平庸为神奇的发明家??瓦特
063 世界公民??诺贝尔
064 人类飞行之梦的实现者??莱特兄弟
065 穿越空间的电话发明者??贝尔
066 剪掉“辫子”的无线电之父??马克尼
067 发明大王??爱迪生
068 经济学大师??凯恩斯
069 汽车王国的一代天骄??福特
070 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

生化医药英才
071 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
072 血液循环学说的倚门创立者??威廉?哈维
073 微生物研究第一人??列文虎克
074 人工免疫法的奠基人??詹纳
075 第一个应用乙醚麻醉术的人??莫顿
076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
077 现代护理的创始人??南丁格尔
078 外科消毒第一人??利斯特
079 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
08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科学大家
081 几何之父??欧几里得
082 创立太阳中心说的人??哥白尼
083 近代科学实验方法之父??伽利略
084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法拉第
085 电磁理论的奠基人??麦克斯韦
086 进化论学说的创始人??达尔文
087 终生献给放射性研究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
088 物理学量子论的创立者??普朗克
089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090 轮椅上的天才??霍金

探索之星
091 传奇式的探险家??哥伦布
092 最杰出的极地探险家??阿蒙森
093 基因学说奠基人??摩尔根
094 改变这世界的罗马青年??费米
095 现代计算机之父??诺依曼
096 太空飞行第一人??加加林
097 现代航天之父??布劳恩
098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
099 克隆羊“多利”之父??威尔穆特
100 IT巨擘??比尔?盖茨

Ⅳ 我国的著名历史事件有哪些

******我记得的两个版本,分别是“七大”和“十大”

《〈〈〈〈阻碍中国古代文明的七大事件〉〉〉〉》

当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被攻入叙拉古城的罗马士兵杀死的时候,那个士兵并不知道自己亲手扼杀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从此欧洲由于宗教迷信进入了愚昧黑暗的中世纪,知道一千多年后,科学文明才因为哥白尼,伽利略等人重新回到欧洲大陆,如果这个偶然因素被排除,那么以古希腊的文明水准,稳定地发展,在之后几前年里,欧洲也完全可能成为封建时代的文明中心,而不是只有中国在几千年里孤独地站立在世界文明的山巅。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文明也遭遇过七次类似的重大打击,如果不是这几次巨大的打击,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甚至完全有可能以自己的加速度,在欧洲的教士们还在几千年前和古埃及法老一样的方式在纸草和羊皮上记录时,就突破到近代文明来。

历史是没有如果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来看一看,这八个事件究竟是如何阻挡了华夏文明发展的车轮,甚至于将文明的发展倒车回去的。说只有七次,是因为这几次都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而类似陈胜吴广起义这样的事虽然是重大事件,但是对于中国整体的文明来说,只是农民起义罢了,特别是对于科学文明来说,并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不会进行讨论。

***第一件秦始皇的焚书事件

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了中国,又作了废分封,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有利于文明发展的措施,《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可是不久就发生了使文明倒退的“焚书”事件。历史上说秦始皇焚书总是和坑儒一起说的。不过从现代眼光看,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坑儒事件只是封建社会中君王残酷镇压政敌所常见的手法,而且被害的儒生,方士据说只有四百六十人,比起后来几个朝代的文字狱来说还差的远。但“焚书”事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

据说在公元213年,当时有个儒家的学者在宴会上批评秦始皇设郡县的做法,一些儒生也不断议论对秦始皇的政策不满。丞相李斯是恐怕这些反对他的人危害国家统治或者是自己的地位,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史书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掉;《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不在禁列;

于是在全国各地都燃起了烧书简的熊熊大火,过去东周时期几百年逐步累积起来的诸子百家学说成果就这样毁于一旦,很多就此失传。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仅仅是这些学术成就的损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非常有利于各类学说的发展,是我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正是在中国自行发展出现西方近代科学的前提,如果不是这次焚书事件,百家争鸣能够继续,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时代里,在中国就能有人喊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豪言,使中国出现培根这样的哲学家,并出现现代实验科学。

可惜的是从此几千年,直到现在也再也没有如此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了。因此此后的中国学术研究都只是在先贤的基础上发展巩固,很少出现什么新的学术思想。

因此中国的科学和文明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第二件事:独尊儒术

由于秦朝的迅速崩坏,

取代的汉朝吸取了秦的教训,要寻找一条不同于秦的道路。

汉武帝的时候,为了摆脱上前一代大臣以及太后的影响,寻找能集道德,政法,思想三位一体的治国之道,需要寻求一种哲学体系来支撑。

汉武帝因此到处举贤纳士来寻求治国之道,《汉书武帝纪第六》记载道: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这个丞相绾叫做卫绾,是汉武帝的老师,说使用韩非,商鞅的学说的人只能乱国,不能使用,因此汉武帝也不再使用法家的理论,事实上汉朝初期推广的是萧规曹随的黄老之学。而法家理论对于治理国家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后来中国的朝代也还是不断有人推崇以法治国。

可是紧接着发生的事情,使以法治国这样的概念,再也没有成为中国人思想中的主题,现在社会上,我们抱怨法律不健全,不断有人以权盖法,官本位等思想,就是从这件事种下的根。

《汉书·董仲舒传》中的这段文字:“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就是说只发扬孔子的学说,废除其他的学说。董仲舒这个名字应该是被永远记住的名字,就是这个人以自己的智慧彻底谋杀了所有其他伟大的学说,使现代人评论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时,首先想到是是儒家思想,甚至只有儒家思想。这样后世的知识分子只能学习儒家学说,先秦的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自然是妄想,甚至于连学习其他学术思想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只剩下儒学才是学习,并为国家录取的正路。

这一点和欧洲中世纪只有学习神学才是唯一获得知识的正式途径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汉武帝采用这个措施对汉朝的统治是有利的,但是对于中国的文明发展来说,在以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特别是封建后期,儒家思想成为制约文明发展的因素后,董仲舒独尊儒术所造成的儒学在中国也造成了特别厚重的枷锁,使的中国在向近代科学迈进时步履艰难。

于是中国后面几千年的文明许多学者都概括为儒家文明,这听上去便不觉的是很丰富的感觉。

但是由于中国文明这时候还是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期,之后还是创造出盛唐这样的文明高潮。

***第三件事金元入侵

随着历史车轮到达宋代,

中国特色的封建文明达到了最高峰,宋朝的赋税收入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也是最高,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当高,导致司马光慨叹: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有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宋代的科学文化也达到了高潮,理学家程颐的“格物致知”已经体现出科学研究的思想,沈括等科学家的成就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领先的水准。而当时甚至已经出现了工厂生产等资本主义萌芽,就在这样一个发展的最好时机,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使这个时机被错过,否则中国可能是最先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而这个时机的错过,导致中国再也没有在封建社会时期遇到这样好的发展时机。

北方金元的连续入侵,导致中国北方的生产水平完全倒退。

由于金元都属于游牧民族,在进入中原后都按游牧民族惯例大肆掠杀,使北方的人口大幅降低,其中部分则迁移到南方(其中唯一的好处是使南方特别是两广地区的文明大大的发展了),金元统治者还在中原实行原始的奴隶制度,在农业区实行放牧,以及民族歧视政策,这些都导致了当地文明的倒退。让人感叹的是,当金的后裔满清又一次统治中原的时候,他们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比如歧视汉人,满人不从事生产,不读书,甚至将杭州的西湖改成了马场,不过由于明朝的经济文化并不出众,因此文化上的倒退并不象在宋朝的那次那样明显。

而中国封建文明也因此开始慢慢地走向下坡路。

当金元的游牧民族逐步被当地汉民族先进的文明同化时,已经过了几百年,而再也没有机会达到北宋那好的时期。这当然是因为其后的唯一的汉族政权明王朝,在科技文明等发展的方面实在是做的最糟糕的一个朝代。

可以说几乎都是失败的,倒退的。

因此阻碍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大事件里和明朝相关的是最多的。

***第四件事明朝的统治方针

这样的段落标题似乎对明朝的统治者太过于苛刻了,但事实上一点也没错,明朝几代君王里除了明成祖万历帝还算可以外,其他的君王都基本可算是昏君,整个国家在统治下,整个国家生产落后,毫无朝气,到处是密探的恐怖统治,可说是最差的封建时期了。

自明太祖朱元璋取得天下后,为了将元朝强制实行的牧业恢复为农业,将大量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使得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不过这种开国时期的发展相当程度是在元朝长期的生产力压制后的反弹,如果换成任何一个前朝政权来统治也都能达到开国时期的发展。由于对刚刚从蒙古统治压抑下,明朝的统治者对于传统特别着重,理学这时候发展成为用儒学中的伦理来管理国家,人民生活的一切方面的理论。而这样的理论宣扬的不是发展,而是禁欲,只要维持原始的农业自然经济就可以了,这样才符合简朴的道德风范。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完全走回封建社会初期的形式去了,因此在后期,导致粮食供应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在这样的治国方针下,虽然在中后期,又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即使没有满人的入侵,还是很难爆发出工业革命的。

与此理雪家们已经完全脱离了宋朝理学初创时寻求天地间真理的初衷,变成完全僵化,沦为统治阶层工具的东西,在同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而八股文的出现,使得知识分子阶层整体被僵化,从而使得科学文明再一次停步了。

***第五件事明朝的八股文

朱元璋有一次临朝听奏,刑部主事茹太素写了洋洋万言陈说时务,朱读了半天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不由得大怒,将茹责打了一顿。后来又让人继续读,读到最后才涉及正题,所提几条建议也还可行。他一面向茹道歉,一面下令纠正浮夸的文风。又钦定了奏言的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组成,通称“八股文”。又规定在科举中,应试考生也要按八股文体做文章,后来连字数都有了限制。这种文体格式死板,内容空洞,束缚人们思路。可是读书人为了考功名,都只好学习八股文,很多人连书都不读了,只研究怎样写好八股文,于是这样发展出来的知识分子,很多也是毫无思想,可见对文明的发展八股文起了多大的破坏作用。所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甚於焚书。”

当明清两朝的读书人开始沉迷在八股文里钻营时,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的发展便陷于停顿了。

但是由于一个人的存在,当时中国还是很可能成为近代史中领先的强国,那就是郑和,这个人比哥伦布早九十二年开始了伟大的航海,甚至有证据表明,是郑和的船队(由他的副手率领)发现了美洲和澳洲。郑和的功绩我们都很知道了,可以这样讲,当时成为世界的霸主,建立日不落中华帝国的不二时机就在眼前。当时中国事实上也的确是称霸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霸主,郑和的宝船是1500吨的巨舰,百年后哥伦布使用的最大的船才100吨。只要郑和所进行的伟大事业能继续下去,现在在美洲,澳洲以及世界其他很多地方建立庞大殖民帝国的将是中国人,可是由于明王朝的理学观念和下文所说的事件,使我们错过了在地球上拓展国土的最好时机。

***第六件事明清的海禁和刘大夏的极端愚蠢

郑和七次下西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航海所得到的资料和航海技术,也使得当时中国是海上的绝对霸主。

可是前文已经说过明朝的治国方针是一种非常保守的,满足于自给自足的思想,发展生产对于明朝来说不不对的,因为这违背了简朴的美德。因此当时的永乐帝和大臣们没有一个从郑和的描述联想到其中的巨大商业利益。当然由于当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富足最强大国家,这些王孙大臣自然没有动力去海外捞世界。于此相反,当时欧洲各国的君主无不梦想着能打开到东方的新航路,带来大量财富,对航海都非常支持。不过我国东南沿海的居民一直都有出海的传统,当时民间的海上贸易也相当繁荣,因此如果明能支持航海事业,中国人建立美洲殖民地完全是可能的。

可是由于日本的倭寇开始骚扰中国沿海,明朝便禁止了民间出海,明太祖屡颁海禁令。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宣布“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洪武十四年,又宣布“林示濒海民私通诲外诸国”。洪武十七年正月,“禁民入海捕鱼”。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洪武二十七年正月,甚至下令“禁民间用番香、番货”。明太祖制订律法,对于违禁者及私行放禁的滨海军卫官兵,都要处以严刑。明太祖的海禁,使唐、宋、元以来的海外贸易遭到沉重打击。至永乐时,明成祖宣布:“不许沿海军民人等私自下番交通外国,遵洪武事例禁治。”小小的海盗竟然让号称最强大的明帝国,签署这样的命令,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从没有过,从这点看出明朝的外强中干,以及极端保守。

就这样由于国家的海禁,就此扼杀了我国当时还是最领先的航海事业,中华日不落帝国就此成为泡影。更主要的问题是,明清两朝由于禁止民众出海,而当时又不象汉唐一样和西域各国通好,这样在陆地和海洋上都把国门关闭起来,形成了闭关锁国的状态,由于那时侯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起步,中国的故步自封便失去了及时获得最新的科技知识的机会,一直到被炮火打开国门,这个损失是非常大的。

郑和死后,连国家进行的航海事业也停止下来,之后发生的事则是让人发指的损害民族利益的事。

以兵部侍郎刘大夏为主的官员便停止了航海活动,理由是是航海太花钱,对百姓负担太重。由于郑和下西洋,并不象其他欧洲国家航海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向其他国家显示中华的威仪,因此很花钱。但他们没有看出航海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这点反而是南宋的赵构做的很好,他是历史上最支持海上贸易的皇帝,原因是每年需要交给金国的岁币太多了,只能想办法多赚钱。话归本文,刘大夏这样做其实更深的含义是防止宦官的势力变大,但是从郑和这样少有的有作为的宦官身上下手,也可见这些人的眼光短浅。刘大夏据说是一个很认真的官员,而且还十分关注百姓疾苦,不过这个人实在受八股文毒害太深,目光短浅,居然做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他将郑和几十年积累的技术资料从宫里偷出来,全部付之一炬了。这个极端愚蠢的做法,可以堪比焚书坑儒的秦始皇,这样使得明的航海技术倒退了几十年,由于这是是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关键几十年,刘大夏的做法可以说改变了历史。可笑又可叹的是,他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还以为是为百姓做了件好事。可以说把这个人弄个铁像跪在郑和像前放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前也不为过。

请大家原谅我对这个人咬牙切齿说了这么多,公正地说把责任归罪于他个人是不公平的,当时的明王朝的军臣可以说都是一群没有见识,只知道钻营,谋私利的庸碌之辈,因此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这样的说法。归根结底,是理学的保守思想和八股文毒害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即使是有见识的人也脱离不了这个局限。

让人惋惜的是,之后满清政府依然延续了“海禁”政策,甚至还在收复台湾后,曾经打算放弃掉,把百姓都牵到大陆,真是让人叹息。我们可以看出,在思想保守落后的社会里,是不可能有科技文明的大幅度进步的。

因此中国在古代成为海上霸主的梦想,终归还只是梦想罢了。

中国古代的文明在遭受了以上那么多次巨大的打击后,已经到了清王朝中后期,这时候中国的科技文明已经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可是清王朝为了维护自己少数民族的统治,采取了比前朝更保守更专制的统治。

虽然清朝有为的君王比明朝多的多,但是在思想领域的保守使进步和发展成为“不合祖制”的罪过,因此和不断进取发展的西方列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前,清帝国还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国家,因此虽然被西方国家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我们还是有可能奋起反追,从而再次领先的。因此在饱尝国家落后的痛苦后,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始了向西方列强学习的洋务运动

***第七件事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的失败

我们都知道洋务运动最后以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告终,但是洋务运动还是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引入以及近代中国工业的初步建立。可是洋务运动还是失败了,他并没有能使中国摆脱被西方列强殖民化,而与此同时进行的日本的明智维新却成功的使日本成为了一个强国。

因此我们必须检讨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成功而明智维新却成功了。

这个问题很多历史学家都有过论述,蒋介石也曾经评论过,我很同意他的观点,他认为关键是双方领导人的认识不同。伊藤博文的着眼点,在与建国建军久远的规模有关联的问题—政治、宪法、经济、社会的组织,军事的制度,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因为伊藤博文知道「先立乎其大者远者」,所以日本的建国建军,自始即着眼于基本精神,故其维新的基础颇为深厚。』『相反的是,我国(清廷)李鸿章则是深受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只知道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以为「中国但有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而对于立国建军的大政方针,和科学文化的根本之图,尤其科学的基本精神,则不闻不问。『因此,他主持洋务几十年,亦仅止于聘请顾问、训练洋枪、抽取关税厘金、设立机器制造局、造船厂、招商局、矿务局,求其「船坚炮利」而已。『其结果,海军毁于中日黄海之战,陆军败于中日朝鲜之役,关税主权旁落于外人之手,内忧外患,祸乱纷乘。『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优劣,即于此判若云泥了!

其实这并不能完全怪李鸿章的见识短浅,他正是由于受到前文所说的僵化的中国八股文式的教育,思想怎能不僵化,而且中国是天朝大国的思想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当时的知识分子一直到普通百姓谁不是这样想的。

当中国的确是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时,这样想是自豪,而当国家已经落后时,继续这样想,就只是夜朗自大了。可惜由于前文所说的闭关锁国,国家落后了也没有人知道。因此直到洋务运动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在说这样的昏话,“洋人以势力胜,中国以礼义胜”,“所恃者,中国数千年礼义廉耻之维”,则实在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所造成的副作用了。而反观日本由于过去从来没有达到过文化的领先,从唐朝时期日本的大化改新开始,日本就开始在学习中国,在发现西方的先进后转而学习西方列强,相对中国来说,文化的失落比较少,也比较习惯,因此能十分彻底地学习,并掌握到西方的基本精神,而中国几千年的老大架子是很难取掉的,因此即使开始学习也能难作到虚心。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之后由光绪皇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试图实行的更彻底的改革时,只经过了短短的一百天,便遭受到保守派和洋务派的阻挠而夭折了,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和洋务运动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失败或许是必然的,但还是要说,如果,如果不是中国的封建历史这样长,而变的如此保守,这次的变革或许会成功,那么中国或许彻底抹去近代史中太多的屈辱。如果这六次事件的前几件没有发生的话,后面的悲剧或许也不会发生。我们的历史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发展。

但是历史毕竟没有如果,而且是那么多如果,中国的历史遭受了那么多次巨大的打击,还能够屹立不倒,本身就值得我们骄傲,毕竟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绝断的文明。公元前18世纪古印度文明被雅利安人取代,公元前1600年赫梯人入侵,古巴比伦灭亡。元前6世纪,古埃及被波斯灭亡。而各类其他文明甚至整个族类被灭绝的也多不胜举,惟有华夏文明以其巨大的生命力持续了下来,即使曾经被游牧民族统治,却仍然以其强大的同化力量将之溶入了中华文明的整体中。

因此我们有理由为自己的文明和民族骄傲,也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能吸取前代的教训,将这类损害民族和文明的事件减少甚至不再发生并转化为动力,中华文明再次站在世界顶端是我们完全能实现的。

《〈〈〈中国历史上“10黑”〉〉〉》

1 秦始皇焚书坑儒 哲人云:消灭一个民族先从文化上消灭它,此言不虚。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才俊辈出,各种思想交相辉映,这是历史上文化最灿烂的时刻。但是,随着秦的大一统,消灭了其他诸侯国的文化不说,为了搞愚民政策(怕知识分子批判引导人民反抗),坑杀无数读书人和文化典籍。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悲剧的时刻,基本上也是开了历朝历代文字狱的先河。但是,愚民政策最终被证明是愚蠢的,最后推翻秦的刘、项,都是读书不多之人。
2 汉武帝独尊儒术 随着汉朝的建立,经济和文化又开始发展起来。到了武帝时,为巩固中央集权,统一知识界思想,重用儒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打击了其它思想流派的饿生存空间。开明的政治制度走向专制,活跃的思想被扼杀,发展中的初等级市场也遭破坏。《盐铁论》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关于盐铁是官营还是放开允许民营,是与民争利还是让利于民,是禁锢思想还是允许民间思想与朝廷对话,此事争论剧烈,但最终武帝罢桑弘羊,对盐铁官营。中国错过了一个走向政治开明/学术自由/市场繁荣的机会。实际上,武帝大兴兵戎,国库吃紧,汉朝的祸根也在此埋下。
3 汉党禁之争、黄巾之变及三国战乱 先是,东汉党禁之争以宦官集团胜利告终,士大夫集团遭受空前打击几乎一蹶不振,而后宦官专权,中央权力旁落,黄巾之变加剧了对社会经济文化的破坏,至三国时代破坏达到极点,中国历史发展倒退了数百年。设想,如果赤壁之战以曹魏集团胜利告终,中国可能早几十年统一,结果又如何?但历史无法假设。
4 宋朝理学的兴起 以二程和朱熹为首,以儒家之名,理学兴起并成宋代国学,这些大师的道德文章是好的,但是不能以一家标准要求天下。理学对中国人文思想是个巨大的打击,其占据统治地位也预示人文启蒙不能在中国快速兴起。其后的元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使中国的发展停滞不前。
5 明末张居正革新失败和苏州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先是,明初郑和下西洋目标不明,无功而返,而西洋的航海术此后却借助中国技术空前大发展,继之张居正一条鞭法革新失败,苏州手工业资本化道路失败,中国继续走封建主义道路,而此时,西方处于大航海时代和文艺复兴,将中国逐渐甩开。
6 清军入关 清军入关采用了血腥的手段,扬州十屠,嘉兴三屠,几乎每一处经济发达地都被一扫而空落后文化对先进文化的征服,是个悲剧。
7 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之变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头上压上了一座资本主义大山,而太平天国之变更是雪上加霜,清王朝根本已无法将革新图强提上日程。
8 戊戌维新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近邻日本的明志维新以及甲午之战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统治者,百日维新最终失败,而如果再次假设又如何?但是,戊戌维新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先河。
9 七七事变 中日的这场战争导致了两国的共同悲剧,至今两国伤痕仍然无法抹平,互相不信任。更为关键的,胜利后的中国也未实现和平,试想,如果国共1945年和谈成功,结果又会如何?历史仍然无法假设。
10 文化大革命 政治浩劫,文化浩劫,经济浩劫。使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得懦弱,社会责任感下降,仗义执言的士大夫精神逐渐消失。
希望采纳

Ⅳ 著名历史名人

一、帝王篇
赵武灵王:他开创了中国军事的新纪元
秦始皇:“千古一帝”
刘邦:布衣帝王
汉武帝:雄才大略
刘秀:东汉的建立者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魏孝文帝:中华民族的千古英雄
隋文帝:重新统一中国的一代英主
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开创者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唐玄宗:集荣耀与耻辱于一身的帝王
宋太祖:北宋开国之君
成吉思汗:一代天骄
忽必烈:元朝最英明的君主
朱元璋:从和尚到帝王
明成祖:永乐皇帝
康熙:清代最杰出的皇帝
乾隆:“十全老人”
二、名臣篇
周公:孔子的偶像
管仲:春秋第一名相
商鞅:著名改革家
李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助手
萧何:西汉开国名相
诸葛亮:“中国智慧的象征”
魏征:贞观名相
包拯:“青天大人”
王安石:矫世变俗的改革家
文天祥:状元宰相
耶律楚材:元代第一名相
刘基:“千古人豪”
张居正:“大明第一首辅”
三、思想篇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中国第一圣人
墨子:“摩顶放踵”的智者
庄子: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荀子:“先秦最后的儒者”
孟子:“亚圣”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董仲舒:儒学宗师
朱熹:理学大师
王守仁:一代完人
黄宗羲:“不下古之名家”的一代圣哲
顾炎武:“开国儒师”
王夫之: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儒
四、科技篇
李冰:都江堰的建造者
张衡:东汉大科学家
蔡伦:造纸术的发明者
祖冲之:科学巨匠
毕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沈括:惊才绝艳的科技坐标
郭守敬:元代大科学家
李时珍:中药学的集大成者
徐霞客:千古奇人
宋应星:“中国的狄德罗”
徐光启: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者

Ⅵ 1.东晋时期的著名历史事件有哪些

1,淝水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2,诗人陶渊明,佛学家道安,文学内家谢安,才女容谢道韫,名将祖逖“闻鸡起舞”,数学家祖冲之发现圆周率(比西方早数百年),书法家王羲之。
3,东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辉煌时期,尤其是在书画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顶峰,佳作数不胜数,如“兰亭序”。

Ⅶ 中国当代十大历史学家

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翦伯赞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翦伯赞先生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他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专案组以交代“有关刘少奇的问题”为名对翦伯赞进行逼供,时年70岁的翦伯赞与夫人戴淑婉服用安眠药自杀,以死抗争。

Ⅷ 著名历史人物推荐top10

政治方面:秦:秦始皇(赢政),西汉:刘邦(高祖),刘彻(汉武帝),东汉:刘秀(光武帝). 三国:曹操,周喻内,诸葛亮,唐朝:李世明容(唐太宗),明朝:朱元璋,清代: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孙中山,毛泽东
文学医学方面:孔子,老子,司马仟,白居易,李白,杜甫,司马光,苏东坡,华陀,李时珍,还有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后来的鲁迅.
我所说的著名人物,都是对当时的社会有很大作为的人物,并且对国家和历史的发展有贡献的人.当然还有一些其它有作为的人,就不全举例,

Ⅸ 古今中外著名历史人物。

人物简介】姓 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出 生:1162年
出生地:斡难河右岸迭里温孛勒塔合(孛勒塔合有“孤山”之意)
武 器:苏鲁定(枪)
身 高:1.80米
属 相:猪
卒 年:宋理宗寳庆二年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
享 年:66岁
庙 号:太祖
谥 号:圣武皇帝 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至大二年加谥)
陵 寝:蒙古肯特山起辇谷
父 亲:孛儿只斤·也速该把阿秃儿
母 亲:弘吉剌氏·诃额仑(也译月伦)[3]
兄 弟:拙赤合撒儿(简称合撒儿),合赤温,帖木格,别勒古台,别克贴儿(别勒古台,别克贴儿均为也速该别妻所生,别克贴儿被铁木真与合撒儿联手杀死,当时三人均为少年)
妻 妾:孛儿帖、忽鲁伦、阔里桀担、脱忽思、帖木伦、亦怜真八剌、不颜忽秃皇后、忽胜海妃子
妹妹:帖木伦
儿 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为孛儿帖所生)
女 儿:阿剌海别吉
孙 子:忽必烈(元世祖)
骄 傲:开创蒙古帝国
遗 憾:
父被塔塔儿人以毒酒毒死
妻被蔑儿乞人抢走
十三翼之战失败
妹贴木伦的丈夫被堂兄忽察儿射杀
孙与婿在花喇子模被射杀(后屠城报仇)
生未见西夏覆灭
在位1206~1227,共二十一年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