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知名度
㈠ 新媒体有哪些特点
新媒体有全方位的数字化、有互动性、个性化等特点。
一. 全方位的数字化
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带来数字化传播方式。新媒体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过程,将所有的文本缩减成二进制元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的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
二. 互动性
提及新媒体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但新媒体则突破了单向传播,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新媒体以其新兴技术新兴,特别是互联网,可以连接网上任一用户,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之间无障碍沟通交流。
三. 个性化
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这种新媒体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令信息的传播者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1)上将知名度扩展阅读:
新媒体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网民数量激增,但分布不均。调查显示,城市网民,尤其是大城市网民是主力军。知识、信息之间的这一鸿沟将会变得更宽而不是更窄。
2. 网民素质良莠不齐。网民拥有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此类言论自由随意、导向不明,甚至部分网民热于揭人隐私、制造谣言,而导致偏激和非理性、盲从与冲动。
3. 虚假信息多。目前,网络上频繁出现一些虚假、低俗等有害信息给构建健康文明网络造成了极坏影响。
㈡ 潘凤这个人为什么知名度这么高谁能解释下
我在没玩三国之前也不知道潘凤居然是三国名人 我有上将潘凤 上将 多TM牛逼
㈢ 腾讯与360之争 谁败
TX(腾讯)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将停止运行QQ软件这是让我愤怒的事。
我认为TX严重侵犯歧视了360的用户。这种霸道的行为是因该谴谪的。TX为此应该道歉和补偿。
1.在第三方机构检测司法部门公布出来前绝大并不能分出对错,就算360恶意污蔑也可以申请司法判决。TX不能以单方面终止对网民的服务。造成客户的不便。
2.QQ会员等各种消费或各种QQ游戏中可换成现金虚拟物品与360会员的双方的同一客户的任意选择都会有利益损害。
3.TX这种说停止在装载360的电脑上停止就停止的幼稚行为是对使用客户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客户有恶劣影响(随便一个理由便终止服务,有种不可靠的感觉)。
360 TX之争原因(腾讯说法)
对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为说不
360屡屡制造“QQ侵犯用户隐私”的谣言,对QQ的安全功能进行恶意污蔑。事实上QQ安全模块绝没有进行任何用户隐私数据的扫描、监控,更绝对没有上传用户数据。目前我们已经将QQ安全模块代码交由第三方机构检测,以证明我们的清白
360与TX之争原因(个人认为)
360阻止QQ绑定服务与弹跳信息(我很认同这个,玩游戏挂QQ的时候总是被信息顶出来,视屏 语音 等等)
装个QQ,问你要不要装QQ拼音,还有QQ影音,还有TX下载器,最新的QQ医生,管家.还有数量繁多的山寨游戏。(最新出的游戏完全是个杂烩,什么游戏的东西都有,特别是能赚玩家钱的方面。 个人评价:商业游戏不是网络游戏)而TX之本QQ呢?更新来更新去我死活没发现什么实用的功能。现在TXQQ不是代表一种聊天软件而是各种网络服务的综合(只有QQ浏览器还没出来,或者出来我还不知道)
360 TX之争的看法;
1.终止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将停止运行QQ软件这种行为,对QQ游戏 QQ会员进行补偿,对用户进行公开道歉;
2.如果360所说是真那TX要认可360行为,TX赔偿360名誉,损失并公开道歉。如果是360对QQ进行的恶意污蔑,360赔偿TX名誉,损失并公开道歉;
3.建议加强QQ自身软件安全(不是QQ医生什么的),把TX各种软件 游戏 列在TX首页并介绍用法功能收费等(至少要有那个板块)
4.加强360扫描功能,加强360卸载功能(能把绑定的其他附属软件卸载掉);各种软件要有公正的评价,或悬赏对软件的公正评价。评价有错误要及更正,道歉与补偿
现在在网上360与QQ的枪手都在指责对方的过错,他们是不是忽视了我们网民的权益?
㈣ 白兰地等级划分
通过酒标上这些字母的缩写,就可知道该酒是何等级,一般而言: 专
V O:属 10年成熟
V S O: 15年成熟
V S O P: 20年成熟
X O: Nepoleon(拿破仑)40年成熟
Extra: 70年成熟
还有一些标记的意义是:
E:特级
F:精美
V:充分
O:陈年
S:高级
P:浅色
(4)上将知名度扩展阅读:
白兰地的等级划分跟酒的口感跟桶中贮存年限的长短有直接关系,干邑酒分成许多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VS级(酒龄在4年半以下的)、VSOP级(酒龄在4年半至6年半之间的)、XO级(6年半以上的)、EXTRA级等,干邑酒贮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㈤ 三国中,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哪方更厉害呢
要说三国演义中最有看头的精彩部分是什么?相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答道:莫过于那些个名将们之间的对决。
黄忠虽然没有跟五子良将交过手,但他曾经力战过夏侯渊,并且最终杀了他。而夏侯渊可是比五子良将更厉害的人物,所以老黄忠也是不差的。
不过曹操的五子良将虽然说论单纯的武力值可能真的比不上刘备的五虎上将。不过如果论领兵打仗,文韬武略,可以说五子良将是不逊色于五虎上将的。三国时期名将辈出,虽然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知名度是最高的,但我们并不能说他们就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毕竟我们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加神勇的人在山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呢。
㈥ 如果庞德在战场上遇到赵云,他能和赵云打多少回合呢
庞德与赵云相比,他的知名度明显没有赵云高,只要稍微读点《三国演义》的作者,便知道赵云的大名,说出赵云单骑救主的英雄事迹。相比之下庞德出场回合不多,只能算是一个边缘人物了,但是即使是边缘人物,他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赵云出场在公孙瓒与袁绍交战之时,当时袁绍大将文丑激战公孙瓒四将,杀一走三,公孙瓒被文丑盯上,赵云出战救下了公孙瓒,与其大战了五六十回合逼退了文丑。当时文丑已经是河北名将了,其威名自然比赵云高很多,赵云首战能战平文丑已经很出色了。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战文丑是这样描述的: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除此之外,赵云在穰山之战之战中能面对曹魏众多名将全身而退,三十回合战平许褚,面对李典、于禁等将领合围能将其击败。在刘备被包围之际,赵云能一回合刺死大将高览,三十回合击败张郃,其神勇不比吕布弱,24名将之中仅次于吕布,排在第2。
㈦ 求安卓手机排行榜,有哪些比较推荐
安卓手机排行榜:三星、魅族、一加、OPPO、努比亚、华为、小米、360、vivo、联想,其中性能优越,性价比高的我推荐魅族。
魅族 16Xs采用了非异性对称全面屏设计,带来非常高的屏占比,也延续了魅族旗舰手机不使用异形屏升降摄像头的传统。屏幕方面,魅族 16Xs屏幕尺寸为6.2英寸,分辨率为2240x1080。魅族 16Xs使用4000mAh的大电池,同样支持快充技术,提供18w的mCharge快充。
魅族 16Xs作为魅族针对2000元以下市场的产品,在性能上高通骁龙675给了我们不少惊喜,确实带来了更好的性能,加上魅族的Hyper Gaming技术,让手机的游戏更流畅。而三摄对于日常使用的实用性还是非常高,然而三摄并不是噱头,而是实实在在改善拍照体验的东西。
㈧ 什么是袋泡茶
袋泡茶的出现不是设计师苦思冥想的结晶,而是来自喝茶人一个不经意的疏忽。
1908年(一说1904年),美国纽约的一位茶商托马斯·沙利文抱着压低生意成本的想法,把少量茶叶样品装入小丝袋,寄送给潜在客户,请他们试尝。客户们收到了这些奇怪的小袋子,却没有说明书之类的东西告诉他们要怎么使用小袋子和里面的茶叶,于是就有人囫囵吞枣地把它们整包浸泡到一杯滚烫的开水中。一时间,茶香四溢。
沙利文的客户认为,茶叶装在小丝袋里使用很方便。紧接着,定单纷至沓来。沙利文卖茶叶的目的达到了。然而交货之后,客户又大失所望了——茶叶依然是散装的,并没有那种方便的小丝袋,于是引起了抱怨,甚至退货。
沙利文是一个聪明的商人,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启示,他很快就设计了一种薄纱布小袋,加工成一种小袋装茶叶包。不出所料,这种小茶叶袋大受消费者欢迎,给沙利文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利润。
就这样,袋泡茶诞生了。沙利文无心之举成就了今天的袋泡茶产业。不过,最近有关专利资料显示,1903年已经出现手工缝制的丝绸棉布袋。无论真相如何,袋泡茶都改变了人们的喝茶习惯。《每日邮报》曾援引英国泰特利茶叶公司公关部总监萨拉·豪的话说:“无法想像,没有袋泡茶,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自诞生之日起,袋泡茶经历了种种改变。1930年,美国人威廉·赫尔曼松取得热封纸质茶包专利权。
在英国,泰特利茶叶公司1953年开始批量生产袋泡茶并不断改进茶包设计。1964年,茶包材质被改进得更为细致,这也使得袋泡茶更为畅销。如今,每个茶包上大约有2000个微型孔,使茶叶充分溶入沸水中。
1989年,泰特利茶叶公司一改标准的方形茶包设计,推出圆形茶包。几年后,泰特利茶叶公司又推出带束绳的茶包,且茶包中有30种不同的茶叶。此后,金字塔形茶包、尼龙茶包先后进入英国市场。
英国茶叶委员会主席威廉·戈曼说:“如今,生活节奏快,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愿意自己动手泡茶。”
茶包材质几经演变
1945年,袋泡茶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袋泡茶快速、卫生、便捷的优点为消费者接受,成为茶叶消费的主要品种,仅在英国,人们每天喝掉大约1.3亿杯袋泡茶。2000年以来全世界茶叶消费总量为284万吨,其中袋泡茶的消费总量为54万吨,占茶叶消费量的23.5%。
在国际上,英国袋泡茶市场从1995年以后一直保持在85%以上;加拿大1993年袋泡茶的消费量占整个本国茶消费量的96%。相关数据表明:袋泡茶自投入市场以来一直呈快速发展趋势。特别是1985年以后,袋泡茶消费的增长速度高于茶叶整体消费的增长速度。袋泡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茶叶市场的主要消费品种。
“立顿”是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1890年,苏格兰人托马斯·利普顿创立了“立顿”红茶,1898年“立顿”红茶获“世界红茶之王”美誉。如今,立顿每年销售360亿个茶包、7万吨茶叶,产值约230亿元,而中国茶产业产值为300亿元,相当于中国茶产值的三分之二强。1992年,立顿进入中国市场,推广立顿红茶。1997年,立顿在中国袋泡茶市场占有率第一。从立顿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史看中国的袋泡茶市场,立顿一枝独大,占据中国袋泡茶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袋泡茶发展到今天,在茶袋的材质、形状以及茶叶种类上都有许多改进和丰富之处。
首先,装茶叶小袋子的材质由最开始的丝绸,改进为后来的丝绵织成的薄纱布。直到1930年,茶袋在材质上的发展又有了一次飞跃——美国人威廉·赫尔曼松获得热封纸质茶袋的专利权。这一设计工艺至今仍然在使用。
袋泡茶的形状也在不断改善设计。有调查表明,茶袋的形状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市场上的茶袋,由最开始的包扎的小口袋形状,发展到矩形、正方形、圆形。到后来,德国人又发明了双室茶袋,这种茶袋的底面呈“W”形,入水之后还能张开,冲泡的效率高了,也让冲茶变得更有趣了。
但是,这些纸袋形的设计都是装茶末,无法装茶的原叶。2013年,英国立顿公司在茶包形状上推出了最新的三角立体型设计,金字塔形的茶包让茶香更快更完整地溶解出来,最大限度给予茶叶舒展的空间。立体三角包里面放的一般是原叶,更使饮茶者回归原始,中国人讲究这个。在袋子的材质上,最新最好的是玉米纤维做的,更健康,更环保,易降解。这种茶包是未来的方向,称之为“粽角包”。
不仅如此,袋子里茶叶的品种也变得愈发繁多了。由最开始的红茶、绿茶、花茶等几大类,发展到如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茶:内含中药成分的养生保健茶、醒酒茶、明目茶,吸引女性目光的减肥茶、美容茶,等等,几乎已经到了“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程度。
省事省时风靡不偶然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称,17世纪进入英国的茶叶为“文明砥柱之一”。但是,在袋泡茶发明之前,饮茶者必须先把杯中所有茶叶过滤干净,才能畅饮,而过滤茶叶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
1953年,泰特利茶叶公司正是因为看好袋泡茶的市场前景,才开始批量生产袋泡茶。他们认为,袋泡茶操作方便,能使茶叶充分接触开水,从而冲泡出浓香的热茶。
当然,说服英国人不喝散装茶而改喝袋泡茶不是件容易事。据称,当年泰特利公司刚把袋泡茶引进英国时,为之设计的广告词相当简洁。它只是说:“泡一杯好茶,用茶包,轻松快捷,仅需一便士。”
统计显示,英国人每天喝掉1.3亿杯袋泡茶。甚至有媒体报道:“英国人天天摄入的液体中40%是茶水,其中绝大多数用袋泡茶。”
相较于其它形式的饮茶方式,袋泡茶有独特的优势,最明显的就是省事省时,省事带来了省时。要知道,时间和效率对于现代人的重要程度已非昔日可比。茶包便于携带,随时可以冲泡,不必随身携带大茶叶罐子。在省事上,当你要喝茶,却又不想经过传统方式的一道道繁琐的冲泡程序时,袋泡茶无疑是最佳选择。比如,制作奶茶的时候,如果抓一把茶叶扔进容器里,喝之前要过滤,过滤工具也要清洗干净,如此的麻烦是免不了的。但是使用袋泡茶就不用这么麻烦了。一个茶袋放进去,出来的时候容器里不会留一点儿茶叶渣子。再有,茶包内的茶叶重量一定,同时注水量也有注明。
其实,袋泡茶还有一个传统方式泡茶无法企及的优势,那就是茶叶通过研磨之后营养的释放更加完全。从茶叶含有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被溶出的情况来看,袋泡茶在第一次冲泡时就有80%被浸出;第2次冲泡时浸出率达到95%以上;茶叶含的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也是如此。
如果说,袋泡茶的偶然发现只是因为一个疏忽,而袋泡茶的风靡却不是偶然,而是有意设计的。创意是偶然的,而设计是必然的。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忙碌,因此人们更多时候需要的是简单的生活方式。袋泡茶简单的茶饮方式,恰是满足了人们要省事省时的需求。把复杂的事务简单化——一步到位,是今天的人们最需要的。袋泡茶的设计,用标准化的简单方式省略了传统茶饮方式的复杂过程,却保留了饮茶的效果,袋泡茶所形成的新的饮茶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现代化生活。
国人为何不认袋泡茶
我国的袋泡茶主要采用方形袋包装,以茶叶末为主。中国人对茶的认知还是倾向于原型茶叶,对于茶末有一种低端化的认识。因此,虽然袋泡茶在上世纪初就已经诞生,但是一直没有引起中国业内的关注,甚至被认为是茶产品中不入流的角色。
在我国,茶叶销售仍以散茶为主。中国茶长期以来处于有品种、无品牌的尴尬境遇。龙井、普洱、铁观音、大红袍、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茉莉花茶等等都是茶的品种,虽有一些地区性的老字号茶叶店铺,但知名度不出本地,哪一家是真正的优质茶,说不清楚。而不产茶叶的英国却有一个全球闻名的茶叶品牌——立顿。品牌是标准和质量的代名词。袋泡茶适合品牌运作,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快的城市,对袋泡茶的市场需求量呈较高的增长,借助设计服务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中国茶品牌的建设,打造强势品牌,将为中国茶打开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目前,全球袋泡茶的年消费量已占茶叶总消费量的23.5%,但中国目前袋泡茶消费量仅占茶叶总量约3%,国内袋泡茶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奔斯敦曾说,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正在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过去20年,全球茶叶产量和消费量增加了50%。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茶产业有着巨大的优势。在袋泡茶产业发展风起云涌之时,我们亟待转变。
大千世界
当袋泡茶
遇到创意设计
现代生活,许多产品都和创意设计有不解之缘。当袋泡茶遇见创意设计又会有怎样的火花呢?2011年春,英国威廉王子大婚,市场上就出现了一款印有威廉王子和王妃凯特卡通图案的袋泡茶,而且非常热销!大概英国人还是很期待看他们“共浴爱河”吧。
其实,把名人图案做成茶包的标签,这个创意早就有了。奥巴马、普京、英国女王等政要都被这样“包装”过。人们对这样的产品似乎情有独钟,这样的创意设计还在继续。也可以说,当袋泡茶遇见创意设计,就有了特殊的附加值。凭借着每一款创意设计都别致新颖,袋泡茶可以常做常新。袋泡茶这个产业也会因常有新意的设计而不断培养出新的消费群体。
未来趋势
便捷茶
开创茶饮“快时代”
调查显示,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80%的消费者需要的是简单、便捷、确保安全和口味的茶。正因此,中国茶亟待创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创新的突破口在于开发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便捷茶”。其实,袋泡茶的开发亦是对茶叶资源的充分利用。细茶、茶片、茶梗被称为附脚茶,但营养价值也很高。袋泡茶的出现与消费者群体的多样性有关,尤其是洋品牌袋泡茶的出现,将消费者带入了茶饮的“快时代”,而主攻中端人群的国产袋泡茶的出现,则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茶理念和选择。我国袋泡茶起步较晚,1991年产量8千吨,仅占我国茶叶总量的1.6%;到2001年,产量达2万吨,十年内袋泡茶产量上升250%。
随着三角锥形包装袋的诞生,袋泡茶的容积增大,可以包装铁观音等叶片较大的茶叶。更由于其携带方便、卫生等优点,虽然三角锥形包装袋的成本比普通茶末方形袋高出100倍,但这是一种消费趋势,在国际消费市场得到认可。
实际上,处于边缘的袋泡茶正是茶产业发展的开阔地,也是未来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制高点。以袋泡茶封装的产品形式,将中国茶资源和茶文化整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设计开发方便、快捷、经济、卫生的喝茶体验,全面打开茶品的现代化通道。
延伸阅读
古人饮茶有《茶经》
中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先人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及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饮茶起源于生吃茶树的鲜叶,这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做斗争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物,采摘各种植物的叶子放在口中咀嚼尝试。有时遇到一些毒草,吃后发生中毒现象,茶树鲜叶的滋味虽然苦涩,但吃后能使人精神兴奋,并有解毒作用。
由于到山野去采摘生茶树的叶子,交通不便,下雨时更困难,而且茶树生长还有季节性,采下的鲜叶又不耐贮藏。因此,人们就在晴天把鲜叶放在阳光下晒干,以便随时取用。这是最原始的茶叶加工方法,现在称为“生片”。但干叶吃时很难下咽,后来便从食用发展为饮用。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的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也是重要的因素。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类似现代的煮菜汤。《晏子春秋》这本记载春秋时期齐景公的宰相晏婴生平事迹的史书,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记载:“婴相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说晏婴身为国相,吃糙米饭,几样荤菜之外就是用茶叶做的“茗菜”而已。三国时,魏国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三国时期魏人张揖的《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说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佐料调和作羹饮。两晋时文人愈来愈多地加入饮茶的行列,不仅出现了《登成都楼》、《出歌》等吟及茶事的诗歌,而且出现了杜育《荈赋》“器泽陶筒,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等描写,明显可见文人“以茶待客”的礼俗,而且对烹茶用器已颇为讲究。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晴天将茶采摘下来,然后放到甑釜中蒸一下,再将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将茶末拍制成团饼,最后将一个个茶饼穿起来,焙干,封存。经过这样的加工,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变得鲜美甘醇了。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出现研膏茶、蜡面茶,以后又在团饼茶表面增加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已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人们探索出了一些规律,从而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
㈨ 正史上,五虎上将与五子良将一共交手几次胜负如何
在汉末三国时期,东吴有江表之虎臣,也即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江表之虎臣人数众多,但是,说到人气和知名度上,还是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更胜一筹。一方面,就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指的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也即是曹氏、夏侯氏之外的曹魏名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蜀汉五虎上将,则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位知名武将。那么,问题来了,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之间共有几次交手,哪边更厉害呢?
最后,在襄樊之战之前,张飞曾和张郃有过一场正面较量,也即宕渠之战。在宕渠之战中,张郃徙民于宕渠,遇上前来拦截的张飞军队。于是,这两位张姓名将,便在宕渠,蒙头,荡石等地展开了一场正面较量。在对峙50多天后,张飞决定利用地形,将张郃所部引至山道狭窄处,使其前后不能相救(即切断了张郃军)。通过这一手段,张飞终于击破张郃,重创张郃所在的前部。根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记载,宕渠之战中,张郃仅率十几亲兵从山路逃出,与后部败兵汇合,“引军还南郑”。综上,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共有三次直接的交手,结果分别是关羽击败于禁,徐晃击败关羽,张飞击败张郃,也即蜀汉一方两胜一负,在战绩上略胜一筹。当然,这并不意味曹魏五子良将在三国时期的成就,就一定在蜀汉五虎上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