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须生
⑴ 著名的秦腔须生,是谁
著名的秦腔须 秦腔须生“泰斗”刘毓中自幼生于乌金地,花脸不是我本意。
自学苦练非等闲,
秦腔须生显威气。
</H2>
⑵ 当代最著名的须生演员
四大须生
谭富英
嗓音宽亮朴实无华
谭富英是“谭派”最佳的继承者。他嗓音宽亮,唱腔朴实无华,不尚花巧,讲究气势,用气冲、口劲足,听来明快舒展,一泻无余。在表演上不事雕琢,朴实中见功力,善于扮演耿直忠厚的书生和重臣。
唱腔特点:谭富英的嗓音清亮甜脆,吐字行腔不过分雕琢,不追求花哨,用气充实,行腔一气呵成,听来情绪饱满,痛快淋漓。因谭在幼年学过武生,故其在武功和身段动作上颇为灵巧、利索。
代表剧目:《失·空·斩》、《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奇冤报》、《击鼓骂曹》、《洪羊洞》、《搜孤救孤》、《四郎探母》、《桑园会》、《珠帘寨》、《打棍出箱》、《御碑亭》、《群英会》等。
谭派名家:谭元寿、李崇善等。
马连良
洒脱中寓端庄 飘逸中含沉静
马连良原本在“富连成”班学武生,后改老生。在师法众多前辈艺人的基础上,他采众家之长,却决不停留在摹学具体演唱技艺的水平上,使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形成“马派”。
唱腔特点:马连良的嗓音甜净醇美,善用鼻腔共鸣,晚年又向苍劲醇厚方面发展。对于气口、音量甚至音色都有较高的驾驭能力,演唱从容舒展。唱腔新颖细腻,流畅华美,大段成套唱腔固然饱满酣畅,而小段唱腔或零散唱句同样推敲打磨,愈见精彩,决不草率从事。
代表剧目:《甘露寺》、《清官册》、《九更天》、《四进士》、《梅龙镇》等。
马派名家:言少朋、周啸天、王和霖、梁益鸣、迟金声、张学津、冯志孝等。
杨宝森
情醇雅正韵味浓厚
老生杨派成熟于50年代,其主要成就在于具有鲜明特色的唱腔与演唱风格,是杨宝森由谭(鑫培)腔入,自余(叔岩)腔出,充分地扬长避短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
唱腔特点:杨宝森的唱腔、唱法,纯以韵味取胜,他的嗓子宽厚而低沉,音色不够明快,音域也不广,不宜于大起大落。激昂高亢的唱腔,师从余叔岩的他却避开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擞音和颤音,又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不飘,如写字之笔笔送到。
代表剧目:《鼎盛春秋》、《击鼓骂曹》、《王佐断臂》、《珠帘寨》、《定军山》、《阳平关》、《朱良记》、《搜孤救孤》、《四郎探母》等。
杨派名家:程正泰、马长礼、汪正华、李鸣盛、梁庆云、朱云鹏、于魁智、杨乃彭、张克等。
奚啸伯
委婉细腻清新雅致
奚啸伯幼时即拜言菊朋为师,后又潜心钻研谭派演唱艺术。他嗓音条件虽不甚优越,但善于吸收融合各家老生流派之长,博采他行表演精华,遂自成一家。
唱腔特点:奚啸伯吐字是遒而不浊,行腔是新而不俗,戏路是大而不伏,作风是劲而不火,集诸子百家大成而树一帜。奚派的风格重点是“唱”,他用毕生心血积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则,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唱胡琴、让胡琴”等等,可以说他的唱是法度严谨、系统规则的一套学问。
代表剧目:《范进中举》、《哭灵牌》、《白帝城》、《失·空·斩》、《调寇》、《李陵碑》(选场)、《十道本》、《四郎探母》等。
奚派名家:张建国、张军强、赵建忠、李伯培、杨志刚、赵淑华等。(来源:新闻午报)
⑶ 请问京剧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生旦净丑的代表
生:
老生:
“前三鼎甲”: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后三鼎甲”:谭鑫培、孙内菊仙、汪桂芬
“前四大须容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前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南麒北马关外唐”:周信芳、马连良、唐韵声
武生:
杨小楼、尚和玉、
小生:
徐小香、程继仙、姜妙香、俞振飞、叶盛兰
旦:
青衣花旦武旦: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五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徐碧云
“四小名旦”:张君秋、毛世来、李世芳、宋德珠
“后四小名旦”:张君秋、杨荣环、许翰英、陈永玲
老旦:
龚云莆、李多奎
净:
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
丑:
萧长华
⑷ 著名的京剧演员有哪些
楼上说的只是京剧发展初期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老生卢胜奎、薛印轩、张汝林、王九龄等;小生龙德云、徐小香;旦胡喜禄、罗巧福、梅巧玲;丑杨鸣玉、刘赶三;老旦郝兰田、谭志道;净朱大麻子、任花脸
京剧成熟期,除“老生后三杰”外,生行:许荫棠、贾洪林;武生:俞菊笙、杨隆寿;净行:何佳山、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刘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陆华云;旦行: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朱文英;丑行:王长林、张黑、罗百岁、萧长华、郭春山
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同期的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优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具有较高艺术造诣,颇有乃师余叔岩的艺术风范。
上世纪二十年代,杨派(小楼)、梅派(兰芳)、尚派(小云)、程派(砚秋)、荀派(慧生)外,旦角中还有筱派(翠花)及宋派(德珠)、张派(君秋);老生行中的余派(叔岩)、高派(庆奎)、言派(菊朋)、马派(连良)、奚派(啸伯)、杨派(宝森)、新谭派(富英);净行中的金派(少山)、侯派(喜瑞)、郝派(寿臣)以及50年代后产生的裘派(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妙香)、叶派(盛兰);老旦行中的龚派(云甫)、李派(多奎);丑行中的叶派(盛章)等。同期尚有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如生行中的王凤卿、时慧宝、王又宸、李洪春、谭小培、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阎岚秋、徐碧云、朱琴心、赵桐珊、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梁小鸾、吴素秋、赵燕侠、杜近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兰、程继先;丑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马富禄、张春华等。
⑸ 京剧著名人物 京剧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京剧流派是指京剧演员运用自己的表演技巧,在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回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答与其他演员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征.
京剧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风格特色的表演流派.
(一)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20世纪20年代以后成名的旦行演员.
(二)四小名旦
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等20世纪30-40年代成名的旦行演员.
(三)四大须生
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20世纪20年代成名的京剧老生演员.
(四)后四大须生
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京剧老生演员.
此外,省行中著名的流派还有谭(鑫培)派、汪(桂芬)派、麒(麟童,周信芳)派.净行中著名的流派有金(少山)派、裘(盛戎)派.丑行中著名的流派有文丑肖(长华)派、武丑叶(盛章)派等.
满愿意请采纳
⑹ 著名京剧演员有那些
1,余叔岩
余叔岩,男,京剧老生。湖北省罗田县人,生于北京。谱名第祺,字小云,官名叔巌,巌与岩通,巌字笔画太多,所以常用“岩”代替。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鑫培)派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对谭(鑫培)派艺术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
2,言菊朋
言菊朋(1890-1942),晚清至民国时期京剧老生名角,大学士松筠玄孙。原名锡,本姓玛拉特氏。北京人,蒙古族。曾在清廷蒙藏院任职。因酷爱京剧,业余参加清音雅集、春阳友会等票房。
3,高庆奎
高庆奎(1890—1942),原名振山(镇山),号子君。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京剧高派老生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一。高庆奎原籍山西榆次,生于北京。其父高四保(士杰)为清末京剧著名丑角演员。20世纪30年代,高庆奎与余叔岩、马连良被誉为老生“三大贤”。
4,梅兰芳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1],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2],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5,谭富英
谭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谭派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门第四代嫡传人,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出身于梨园世家。京剧大师谭志道曾孙,谭鑫培之孙,谭小培之子。
⑺ 著名的秦腔须生,是谁
著名的秦腔须
秦腔须生“泰斗”刘毓中
自幼生于乌金地,
花脸不是我本意。
自学苦练非等闲,
秦腔须生显威气。
⑻ 著名京剧女须生王佩瑜的真实身高是多少我想借鉴一下。求真相。
王佩瑜的身高为1.55米。
台上羽扇纶巾,一招一式透出无限英姿,一瞋一怒牵动票友心绪,响亮的唱腔加上细腻的古典唱词,铸造出一个儒雅俊秀的“风流人物”。
(8)著名须生扩展阅读
王佩瑜,女,汉族,1978年3月4日出生于苏州,中共党员,上海京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余派(余叔岩)女演员,师从王思及。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2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2001年毕业于上海市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做票友的舅舅将其带进京剧大门。开蒙学老旦,很快就以一出《钓金龟》获得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后改学老生。2011年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王佩瑜 扮相俊秀,演唱古朴隽永。
2016年1月6日,获颁“2015中华文化人物” 。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她是建国以来专业戏校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被誉为梨园“小冬皇”。多年来,她在艺术上执着追求,揽尽专业领域戏剧奖项,被公认为中国京剧新生代的领军人物。她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上海市领军人才,也是文化部优秀专家、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数十年如一日从事推广工作,创立的《瑜乐京剧课》《京剧其实很好玩》等成为品牌传播项目,为培养京剧观众、拓展京剧市场做出了积极努力,是新时代京剧艺术优秀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参考资料
王佩瑜-网络
⑼ 中国古京剧著名曲目有哪些
铡美案,花为媒,四郎探母,半把剪刀,赤壁怀古等。梅妃 钓金龟 滑油山 打龙袍 盗御马 铡美案 二进宫 问樵闹府 战樊城 法场换子 空城计 卖马耍锏 战太平 上天台 一捧雪 搜孤救孤 洪羊洞 李陵碑 失街亭 珠帘寨 打侄上坟 乌龙院 打鱼杀家 打严嵩 沙桥饯别 伐东吴 贵妃醉酒 凤还巢 宇宙锋 穆桂英挂帅 锁麟囊 玉堂春 京剧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程长庚、余三胜和张二奎所创的老生表演的三个流派。后来又出现了谭鑫培、汪桂芬和孙菊仙为代表的老生三个流派。谭、汪、孙三人继承和发展了前三位的表演艺术。老生行当表演流派的第三代在继余叔岩之后,便是著名的“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和奚啸伯。小生表演中则出现了俞振飞、姜妙香等派。京剧旦行中以“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所创的四派影响最大,另外还有李多奎等。净行中的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各成一派。 潭派——谭鑫培(老生) 孙派——孙菊仙(老生) 李派——李春来 汪派——汪桂芬(老生) 刘派——刘鸿声 杨派——杨小楼 盖派——盖叫天 高派——高庆奎 言派——言菊明 余派——余叔岩 梅派——梅兰芳(旦角) 麒派——周信芳 荀派——荀慧生(旦角) 尚派——尚小云(旦角) 马派——马连良程派——程砚秋(旦角) 裘派——裘盛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