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投资者
Ⅰ 中国有哪些著名影视剧投资人或集团投资过哪些作品
惭愧,我就知道一个,沪商首善、上海快鹿投资集团的董事长施建祥,《叶问》《康熙王朝》等等等,听说今年将投资10亿元,推出一系列大片。期待中。。。
Ⅱ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投资家向巴菲特、彼得林奇一样。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还有金融大鳄“索罗斯”以及很多华尔街名人。。。比如约翰·保尔森、伯纳德•巴鲁克、杰西•利弗莫尔、罗伊•纽伯格
太多了。。。
Ⅲ 中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又哪些
搜了一篇周鸿祎的文章,楼主看看这个对你有用吗?
今天,中国最缺的还是天使投资人。
《创业邦》_文/周鸿袆
在中国,我绝对不是天使投资者投资项目最多的,也不是投资额度最大的。我对天使投资的理解是这样的:你创业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那么你今天有能力了,你其实可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今天,中国最缺的还是天使投资人。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选择去做天使投资的原因。
做天使投资,我觉得要抱有一种支持年轻人的心态,要有平常心,把钱投出去的时候就要有思想准备,知道这个投资有可能赚,但更有可能赔,因为投资于公司早期,它的风险一定是最大的。所以,投这个钱的时候,无论是一百万还是两百万,你心里就当这个钱不在了。如果他能成功,就是你运气好。如果赌不上,那就是年年交学费。
天使投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创业者。很多年轻人有勇气,有锐气,还有对新市场、新用户的了解,但是他们缺经验、人脉关系,还有一些资源。我发现,在美国硅谷,有很多大公司的高管都是积极的天使投资人,他们有经验,在投钱的同时也会给年轻的创业者一些帮助和指导。在国内,这样的天使投资者也越来越多了,因为成功上市的或者卖掉公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要把一个公司从小做到大,其实真的是一部血泪史,里面有很多失败的教训,也有很多弯路,有很多浅滩和暗礁。过来人都走过一遍了,如果能够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年轻的创业者,我觉得会加快整个行业创业和创新的步伐。
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微天使”和“微投资”。我觉得有一种误导,天使投资如果一个案子不投个几千万,说天使投资人好像没面子似的。我反对这种价值观,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微天使、微投资。就是说,每个人勿以善小而不为,你投不了一百万,你投五十万也可以,投十万块钱也不少。不要老去攀比谁投的钱多,比谁投的项目多,这样比来比去没有意义。在美国,投十万美元的微天使也不少。但是,这点钱就能改变一些创业者命运,就可能给一些年轻人一些帮助。张朝阳创业的时候,尼葛洛庞帝一共给了他不到十万美元,是一个典型的微天使、微投资,但是他改变了张朝阳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格局。
做天使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看准人。你的投资额本来就不大,这几个钱连律师都雇不了,更何况去雇什么财务、会计事务所、审计什么的。要想看准人,其实更多的时候就是打几个电话,做一些背景了解,然后跟创业团队做一个交流。凭你的感觉,你喜不喜欢他,谈得来谈不来,这些小伙子是不是需要你支持,谈过几次,感觉就出来了,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人看准。
另外,我还有几个主张:
第一,我主张天使投资的额度不要太大,因为毕竟风险比较高,你又不愿意把所有的钱都赌在一个项目上,万一失败了你可能损失会比较大。所以我建议,不管碰到多好的项目,你投的时候最好有一个最高限额;第二,你占的比例不要太高,否则对企业未来再融资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一些传统的天使投资人自己70%控股。后来的投资者就会有比较多的顾虑。而且,你占了比较大的股份,这个风险实际上是扛在你身上的。所以,一个项目不要投的金额太大,占的比重不要太多,但是可以持续投资,多投几个项目。
我觉得,一些天使投资人不太负责任,他讲就讲他成功的项目,只说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将,不谈自己走麦城。投资成功率做到100%,那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不叫风险投资了。所以,我认为,投资成功率能达到一半或者能超过三分之一,就是不错的成绩了。
Ⅳ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投资人,或者是很有传奇色彩的投资者
1、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岁(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
2、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享年63岁(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
3、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岁(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
4、是川银藏,享年95岁(1897年-1992年9月)
5、杰拉尔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岁?(1899年-1975年?)
6、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岁(1903年7月21日-1999年)
7、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享年93岁(1906年-1999年9月14日)
8、菲利普•费舍(Philip A. Fisher),享年96岁(1907年9月8日-2004年3月11日)
9、斯尔必•库洛姆•戴维斯(Shelby Collum Davis),享年85岁(1909年-1994年5月24日)
10、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享年95岁(1912年11月29日-2008年7月8日)
11、约翰•伯格(John Bogle),(1929年5月8日-)
12、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
13、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14、约翰•聂夫(John Neff),(1931年-)
15、威廉•欧奈尔(William J.O’Neil),(1933年3月25日-)
16、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1942年10月19日-)
17、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
18、安东尼•波顿(Anthony Bolton),(1950年3月7日-)
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陶博士的博客推荐,你可以看看。
Ⅳ 健康领域有哪些著名的投资者
“SV Angel一直在关注那些有可能影响未来世界的前沿领域,比如实时数据、O2O业务、社版会化电商、协作消费权、在线教育以及物联网。这些都是我们投资的重点对象。
而如今,我们看到了下一个机会广阔的投资方向,即通过结合软件和生物学进行创业的公司。以前学术界有一个名词,叫‘健康信息学’(Health Informatics),可以用来概括我们关注的这个领域。但我的理解和传统解释还略有出入,按照我自己的思路,Health Informatics是通过软件方式(比如移动设备上的应用),来收集人体健康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进而为医学研究提供参考,最终服务于临床医疗的一个新兴领域,它包涵了人体、精神以及情感三个层面。
Ⅵ 中国著名投资人是谁
中宇世纪集团 韩宇
Ⅶ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投资家
世界著名投资家罗杰斯、索罗斯
世界著名成功投资家巴菲特“如果不能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瓮,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上跳下去。”??沃伦•巴菲特
全球有60多亿人口。在茫茫人海中,最富有的不是沃伦•巴菲特,就是比尔•盖茨。巴菲特
精明过人,风趣至极。也正是因为他为人正直、品格高尚、专心致志,思维清晰以及反应敏捷,才使得他在人类投资的名人录上占有崇高的位置。
一、出生于股票崩溃时期(独家证券内参,365天资讯情报站……)
1930年8月30日,天气闷热,巴菲特出生于奥马哈市。其时正值经济大萧条的中期。
小巴菲特的第一个玩具,也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就是一个绑在手腕上的金属货币兑换器。他对拥有金钱的感觉非常着迷。做数学计算题,特别是涉及用极快的速度计算复利利息,是他儿时喜欢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
“小时候,他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孩子,他总是弯曲着膝盖走路,这样就不会跌出去太远,但是长大后,他却能够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这确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布赖恩特夫人说。
二、6岁:第一次赚钱是倒卖可乐
他母亲回忆说,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对自由企业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10岁时,巴菲特最喜欢卖的软饮料是百事可乐。因为那时每瓶百事可乐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乐却只有6盎司,但是,两种可乐的售价是相同的。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这个早熟的少年非常聪明并且勤奋刻苦,他可以就美国城市人口问题滔滔不绝地谈上半天。他在小学读书时,就曾因学习成绩优异跳了一级。“他是个好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英语也很好,我记得他还曾纠正过我的错误,那是个有关词的缩写式的问题,而他是正确的。”他二年级的老师玛丽•麦得逊这样回忆说。
三、10岁:帮父亲绘制股市涨跌表
尽管年轻的巴菲特是个数学天才,但是,他对金融的痴迷程度仍让他虔诚、节俭的父亲感到非常吃惊,他希望他的儿子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但是,他却发现他的儿子对万能的金钱力量非常着迷,像是被其咒语所镇住了似的。
当巴菲特还在露丝黑尔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发表了一个名为“马童选集”的报告,告诉人们在赛马中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和一个朋友运用数学原理开发出一套赛马中挑选谁是赢家的系统。但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他们的企业被有关当局关闭。
巴菲特八岁的时候,他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股票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的图表。“我对和数字和金钱相关的任何事情都非常感兴趣。”后来巴菲特把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图表和大多数偏离对公司做出基本分析的东西都叫做“小鸡走路的痕迹。”
巴菲特10岁的时候,他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工作。
四、11岁:投资股票赚了5美元
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三股受欢迎的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他的资本净值。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他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抛出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后,他赚了5美元。
巴菲特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进或卖出股票以维持高于平均的价格,并且,他已经意识到,他对股票市场的估计要比其他人敏锐、精明的多。
1942年,他的父亲被共和党人选为美国国会会员,巴菲特在奥马哈的生活受到了影响。1943年1月,他们全家搬到了维吉尼亚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尽管他的两个姐姐都为此而兴奋不已,巴菲特却有一种好像是被连根拔起的感觉,心情非常郁闷。第二个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奥马哈,和爷爷、姑姑一起生活。
13岁时,巴菲特从他华盛顿的家里离家出走了。“他是和一个名叫罗杰•贝尔的朋友一起跑掉的。我想他们后来被警察收容了,”他的姐姐多丽丝回忆说。
巴菲特的离家出走多少有点与众不同,并且理所当然的和商业有关。他跑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在那儿他被警察送回了家。巴菲特曾打算靠在高尔夫球场为球手找球、拾球赚点钱。同时,他还有个主意,那就是帮忙巡视好时巧克力工厂,并免费获取一块巧克力。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很显然,他没有收购那家公司的打算。
五、15岁:投资买下一家农场出租
在华盛顿,巴菲特进入爱丽斯•迪尔中学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很糟。但是,他主要的追求还是要成为一个勤勉刻苦的报童。巴菲特一度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主要是投送给公寓大楼内的住户。有几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亲不得不代替他去送报纸。“取报纸、送报纸对他来讲真是太重要了。任何人都不敢碰他放钱的抽屉,一个硬币都不能动他的。”他的母亲说。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从顾客那里收费,他发明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出售杂志订阅的方案。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产品有效期的不干胶贴纸,把它们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
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罗尔说,少年时巴菲特就能把《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这本书背下来。他想象自己能从一台机器开始,使他的赢利渐增到几千美元以上。
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纳德•丹利,花了25美元买零件组装了一台弹球机后,开始了他们的弹球生意,他们把弹球机安装在繁华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发店里。开业一天后,这两个年轻的企业家发现盛满了五分镍币的盘子里有一张4美元的纸钞。巴菲特说,“当时我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一元的银币那样欣喜若狂。”
随着越来越多的理发师对这种弹球机需求量的增大,威尔逊游戏公司已经扩展到有7台弹球机,每周的赢利额高达50美元。同时,他每个月投递报纸的收入还有大约175美元。
1945年,当巴菲特还在高中读书时,他就从父亲手里买下了一家农场,这是一个未曾耕种过的农场,占地面积为40英亩,售价是1200美元。然后,把农场租给了土地租用人。
六、17岁:大学期间组织报童送报
1947年,巴菲特高中毕业。在他对股票市场研究还处在“绘制股市行情图”的阶段时,就已经积聚了一笔大约6000美元的财富,这个年轻人赚的钱比他的老师的薪水还多。
他的父母负担起了他上大学的费用,尽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这些。他父亲费了很大劲才说服巴菲特继续读大学,而不是继续他的商业经营工作。于是,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华顿商学院读书。在这里,巴菲特学会了打桥牌。他大学三年级时转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并于1950年获取了他的理学士学位。在他撰写毕业论文时,他依旧打桥牌,所学课程得A。
在内布拉斯加大学,他担任《林肯》杂志发行部的营业部主任,负责60个报童在6个农村地区的投递工作。同时,他还利用暑假和圣诞节在彭尼连锁店卖男式衬衫,一个小时的薪水是75美分,他自己开玩笑说:“我成了最低工资法案的权威人士。”但是,这份工作带给他的收获是,他掌握了企业运行的第一手资料。
大约就是在这段时间,他收集了220打高尔夫球并把它们以1200美元的价格卖出。
1950年夏天,19岁的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申请。他乘火车前往芝加哥,在那儿一个男士接见了他。巴菲特说,当时哈佛代表对他的印象是“19岁,由于身材消瘦,看起来像只有16岁的样子,相当于一个12岁少年的体重。”
当两个人的会面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
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他来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教授商业课的权威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向哥伦比亚商学院提出申请,并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学的通知。他于1951年6月毕业于该校。
七、26岁:立志成为百万富翁
1956年,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一试身手。一次,他在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不久,一帮亲朋凑了10.5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巴菲特非常谨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当了老板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生。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
成为亿万富翁后的巴菲特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生活保持低调。他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
1999年,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裤带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这位全球最富有的人钱包里到底装了多少钱?“我来看看”,他一边说,一边打开钱包,大约数了8张100美元的钞票。
巴菲特总是量入为出,坚持以最低的成本运作。他现在拥有350多亿美元资产(相当于石油富国科威特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但他的负债为零。多年来,他仅有的一次负债是1971年用于购买一栋三室两卫的房子,而负债的原因仅仅是贷款利率低。
巴菲特身高5英尺,中等身材。他很容易被看成是职员、会计师、银行家,或是美国沃尔玛连锁百货公司一个普通员工??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皱皱巴巴的衣服,高声说笑中夹带着中西部的口音。他一生精力充沛,坚定果断,热情风趣。专栏作家约瑟夫•诺柯亚说:“巴菲特的才能是别人无法超越的。通常,他所要做的,就是快速扫一眼资产负债表,以便了解他是否有兴趣收购一家公司??因为他在数字中能发现我们其他人发现不了的含意。”
Ⅷ 中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有哪些
‘甘健’在手机游戏,数字3D城市及旅游,微电影,媒体以及艺术品经纪等等都是有过投资的
Ⅸ 如图,据说这是很著名的电影投资人他是谁呢
袁祥仁
袁祥仁,又名袁长仁,袁和平胞弟。袁祥仁自幼便与几位兄弟袁和专平、袁信义、属袁日初、袁振威、袁龙驹一起随父亲袁小田习武。早年混迹武行时代,做替身演员。60年代末,开始挂名助理武术指导。当时袁祥仁跟着大师兄唐佳,做过张彻《保镖》、《报仇》、《游侠儿》等片的武指,到了70中期,他在邵氏已经小有名气,期间与楚原、何梦华这些名导演合作过不少力作,如《流星蝴蝶剑》、《香港奇案》等。而袁祥仁为电影客串的每一个配角,无疑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
Ⅹ 有哪些著名的电影投资人
施建祥,正在热拍的叶问3就是由他投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