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著名建筑
『壹』 泉州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闽南(Hokkien),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从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来说,闽南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版岩新罗权和漳平。
风景名胜有:
一、漳州三平寺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乡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
二、土楼
福建土楼,以其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观。永定、南靖和华安的土楼已闻名遐迩,但闽南一带各式各样的土楼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注意。闽南的土楼民居,是人类建筑文化的宏篇杰作,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南靖土楼,是南靖劳动人民艰辛的汗水与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规模、结构、工艺、功能、令多少现代的建筑专家学者叹为观止;它的建筑风格、民情风俗、文化内涵,使社会学家慨叹。
三、闽南四大古镇有:晋江安海、翔安马巷镇,漳州角美,厦门灌口。
四、古城泉州有一种建筑叫“骑楼建筑”。至今包括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路、改扩建后的涂门街、东街等街巷仍保留这样的建筑格局。
『贰』 泉州开元寺有哪些有名建筑
泉州开元寺虽创建于唐但由于寺内的一对双塔,泉州开元寺也因此出名。这两座塔是宋代所建之原物。两塔形式基本相同,都是仿木石塔,分列于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西曰仁寿塔,东曰镇国塔。
仁寿塔又称西塔,相传后梁贞明二年(916)闽王王审知因梦见一和尚,劝他建塔,便从福州浮海运木,来泉州造塔,名无量寿塔。到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及淳熙年间(1124~1189)两次失火被毁,故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建石塔。用花岗石筑成,平面八角,五级,高近45米,仿木构形式。塔身各层四门四龛。位置逐层互换。塔身转角立倚柱,塔檐成弧形向外伸展,檐角高跷,如木构无异。每层塔身外有回廊护栏,悉如木构,秀丽清润。人们可在此凭栏远眺。塔刹为铸铁制成,高11米,有刹座、覆盆、火珠、仰莲、宝盖、七层相轮、圆光、镏金铜葫芦串连在一起。还有八条大铁链从刹顶系到顶层檐角,似有刺破青天之感。此塔内有一根八角形的塔心石柱,从底层直通塔顶。塔心柱和塔壁间横跨着八条长6米、宽与厚均为0.4米的石梁,一头嵌入塔心柱,另一头架在塔壁立柱上。由塔心柱塔壁与石梁组成一个严密的框架,有很好的整体性。塔的各层塔门、塔嵌,层层错位排列,不但对结构的坚固性有利(受力均匀),而且也能变化,形态美观。据历史记载,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泉州大地震,次年又遇强台风,破坏均很严重,但此塔仅仅是折断塔刹和部分栏杆,其主体结构安然无恙。这真是奇迹了。仁寿塔表现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塔的八面八角造型象征八方,连同上下共“十方”,都是光明净土。
镇国塔又称东塔。此塔原为砖塔,南宋嘉熙二年至淳佑十年(1238~1250)改为石塔。塔用花岗石砌筑,平面八角形,也是五层,但高度比西塔略低,48.24米,仿木构楼阁式,型制与西塔也基本相同。这塔为五层,象征佛教修行的五个品位,自上而下为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这都是古印度佛教之说,但来到中国,则与中国文化结合,因此塔上的许多雕刻神像,无论是佛、菩萨、天王、罗汉等,都变成中国人的容貌和装束,多是宋代的衣服款式了。而这个塔的造型,其实也早已中国化了。
『叁』 泉州有哪些有名的建筑物
东西塔 姑嫂塔
安平桥 洛阳桥
清净寺 闽南骑楼式建筑
闽南古民居
『肆』 泉州古建筑有哪些,最好能系统的列出来,谢谢!
泉州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如果不详细介绍只是列出来的话信息如下:泉州港古建筑、西回街、府文庙、开答元寺、清净寺、东西塔、天后宫、中山街骑楼、手巾寮、古民居、洛阳桥、安平桥、崇武古城、郑成功遗迹。
收集来源:问-问-我-建筑人才网
『伍』 泉州有哪些有特色的历史建筑
泉州古城许多建筑的外观形象个性鲜明,很有特点。它造型优美、红砖红瓦、雕梁画栋,富有地方特色。
街道边的建筑色彩以砖红为主,红白搭配反差强烈。让人感受到一种热烈、生活化的情绪色彩 。每条街甚至每条街的每个区段之间,在保留红瓦屋顶红砖墙面花岗岩饰边、燕脊翘檐、骑楼廊柱的闽南建筑风格的时,还充满了好多古色古香韵味却又焕然簇新匠心巧构的“洋味”建筑。
这些建筑与欧洲起源于古罗马的红砖建筑和西亚阿拉伯建筑装饰处理十分相似。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建筑的砖墙都是用灰砖砌筑,大陆各省的民居也同样用灰砖,惟独福建闽南地区使用红砖建造房屋,红砖民居是福建民居的一大特色。中国民居建筑特色中有“红砖区”与“灰砖区”的区分。泉州是中国“红砖区”文化的中心。
在封建社会里,房屋建筑的颜色也是有讲究的。红、黄两色自唐代始就成为皇室庙宇专用的色彩;绿、青、蓝等为各级宦官所用;普通民居只能用黑白灰三色。所以,无论你走过平遥、徽州,还是偏远的湘西、大理,在那些用料考究的民居中间,你看见的都是老老实实的用色制度--白墙、黛瓦或灰墙、灰瓦,门窗也少彩绘,都是以木本色为主。
即使是著名的周庄也是“黑瓦白山墙”。 而一到泉州,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无穷无尽的以红砖为主题的墙:白色的墙基,红色的墙体上白色的窗框以及红白镶嵌构成的图案使古民居的外墙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泉州人称这种砌筑方式为“出砖入石”。
泉州红砖文化的由来,说法很多。泉州人总拿自己的家和皇宫媲美,泉州的建筑也被誉为“宫殿式民居”。甚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泉州府的美女黄惠姑被闽王选为皇后,迁往福州的皇宫居住。可是每逢刮风下雨,皇后就食不知味,夜不能睡。闽王大惑不解,黄皇后解释说:因为娘家的屋子太简陋,经不起台风暴雨的摧折,所以忧心忡忡。闽王听后,当即下诏书恩赐黄皇后"汝母厝皇宫起"。
本意是皇后娘家可以按照皇宫的格局建房。然而由于在泉州本地话中,"你母"和"你府"的发音是相同的,这样,就使得恩赐"皇宫起"的范围由黄皇后娘家一家,扩大到泉州一府。泉州府刚刚领回圣旨,沿海各县便闻风而动,纷纷仿皇宫式样建造房屋。闽王发觉后急忙下令停止,但大多数房屋已经盖好了,只有些乡下地区建造的“皇宫”较晚,屋顶的筒瓦才排了三排,但好歹还有些皇宫的样子。于是“皇宫厝”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甚至某些地方连屋顶仅排三排筒瓦的习俗也遗留至今。
传说归传说,专家学者们给出的答案却是,传统民居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佐证。回望泉州的历史,在封建制度逐渐成熟的唐宋年代,泉州已经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而崛起,数以万计的各国商人涌进泉州,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商品,自然也带来了西方的建筑风格,曾经风靡古罗马的红砖拼贴也趁机登陆泉州。
而有的学者认为红砖从古印度传入。毕竟,在泉州的建筑遗迹中,古罗马、古波斯与古印度的文化要素随处可见。悠久的历史及其海上交通贸易文化的丰厚积淀,形成了泉州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以及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地方建筑风格,泉州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多元文化的历史古城。
其次,泉州按道教阴阳五行学说属火,属红色。泉州地处中国南部,泉州人非常喜好红色,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兴旺,可以驱凶辟邪,按道教五行学说“赤为熊熊火燃之色,位居南,象征幸福”,故泉州的“红”又与中国的“五行”说有关系。
这种色调迎合带有浓厚儒家色彩的泉州人崇尚喜庆、吉祥的审美心理,也传达出泉州传统建筑温馨的情调和意趣,给人带来了一种辉煌亮丽的热烈、红火的美感。
『陆』 泉州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郑成功公园
公园地址:
巴士路线,泉州市区大坪山:18,24,26,29,29复线,30,35,37,38,801,802路冠亚城市花园站内,然后向北容步行到公园门口沿着屏山路。
管理电话:22272189
费用:无费用,非营利性的开放式公园
开放时间:5:30 - 22:30
公园郑成功雕像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市中心市区,总高度38米,占地面积吗?1050平方米,形象设计作为一个民族英雄郑成功骑马秀手方希望在大坪山上,面向大海,亚洲最大的马术雕像。公园在2004年年底开始,旨在建立一个纪念,教育的目的,简约的设计,生态优先的原则,地方,主体的生态休闲城市生态休闲文化景观主题公园,主要功能。郑成功主雕中心公园景观,保持原有的森林景观,树结构,适当添加颜色和季节性植物。人工水景,利用天然岩石,点缀着花灌木,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创造一个自然,清新的景观效果。
『柒』 泉州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建筑物最好是前十名的,急啊!!! 五分钟内需要
福建来省首批优秀近现代自建筑保护名录近日公布,泉州有17处一级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上榜。根据泉州市城乡规划局的划分标准,泉州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是指1840~1950年之间,泉州传统营建体系转型时期建设的,在建筑类型、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工艺等方面,体现新旧交融及“中西合璧”的特征,呈现泉州历史地理文化因素独特的风貌。
中山路骑楼:浓缩泉州百年城事
黄宗汉故居:名门豪宅的遗迹
八角楼:中西合璧独具一格
历经沧桑的"安礼逊图书馆"
陈光纯故居:菲律宾风格的华侨住宅
钟楼:背后有段鲜为人知的事
江南斗南陈氏华侨家族民居群 普通民居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