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扬州著名的听曲的地方

扬州著名的听曲的地方

发布时间: 2020-12-04 13:15:10

❶ 扬州清曲的介绍

扬州清曲是中国江苏扬州地区古老有影响力的汉族曲艺之一。清代康、乾年间是其鼎盛期,曾流内传于全国许多容地区。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源自本地小调,再次为“传自四方”的各地小调,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及地域特性。曲词题材极其广泛,曲目十分丰富。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❷ 扬州有什么歌好听可以代表扬州的人文气息的歌曲

市歌——茉莉花
放的最多的事烟花三月
有地方特色的是扬剧

❸ 求有关扬州的歌曲

烟花三月,是个男的唱吧,名字吴涤清,
http://www.stsky.com/Music/166294.htm
这个是叫回童丽的答唱的

❹ 求几首赞美扬州的民歌

1、《扬州三月》是一首由CMJ谱曲,CMJ填词,CMJ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扬州专三月》中属,2019-03-19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2首歌曲。

2、《扬州》是一首由李晋谱曲,王浩填词,李晋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十月迷城》中,2014-08-3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8首歌曲。

3、《烟雨唱扬州 古筝》是一首由雷蕾谱曲,张子恩、童边填词,伊安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烟雨唱扬州》中,2017-09-15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首歌曲。

4、《扬州-歌扇萦风》是一首由变奏的梦想谱曲,佚名填词,变奏的梦想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扬州~柳与歌》中,2019-10-15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2首歌曲。

5、《杨柳青》是一首由佚名谱曲,佚名填词,雪飞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中国纯美民间小调集7 茉莉花》中,由九洲音像公司发行于2001-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20首歌曲。

❺ 扬州弹词的曲调有几种代表作都有那些

一般认为,明代词话的曲调与演唱形式均已不可详考。到明中叶以后,词话逐渐演变为南方的弹词与北方的鼓词分流的局面。弹词在江苏、浙江一带流行,后来长期在江南地区发展,艺术上日臻成熟。早期多是男女盲艺人在茶楼、堂会演唱,后来盲艺人渐少。而扬州和苏州,始终是南方弹词的重镇。
扬州弹词既是一种说唱艺术,音乐在其中自然具有重要的地位。清人林苏门《邗江三百吟·说弦词》里的有一段话可以作为很好的说明:
说部书坊,肆中伙矣。此种弦词,或弹或唱,抑扬高下,已足动人。及弹唱一歇,能将此部书中人事,说出许多真模真样,听者殊不觉其厌。
不借逢逢说靠山,却教手口总无闲。
悲欢离合胸中记,只在三弦一拨间!
由此可见:第一,弹唱历来是扬州弹词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第二,音乐也是扬州弹词之所以赢得听众喜爱的魅力之所在。
扬州弹词音乐的重要性,主要并不体现在书词中安排了多少唱腔,而在于这些唱腔往往安排得恰到好处,常常能够抒发出说白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来。有人统计过,苏州弹词的弹唱约占整部书的三成。那么,据我们估计,扬州弹词的弹唱在一部书中可能只占一二成。正如陈汝衡先生在《说书史话》中所说:“据我听过的弦词……大率插科说白居多,调弦歌唱的次数却很少。”这一点是扬州弹词同苏州弹词的重要区别之一,同时也是扬州弹词与扬州评话具有亲缘关系的证据之一。
扬州弹词的弹唱份量总的看来较少,但在各部书中的具体情况,却又差别很大。例如,在《珍珠塔·方卿羞姑》一节中,唱腔就比较多,短短两个小时的表演就弹唱了将近十次。《刁刘氏》中有一节唱得更多,艺人甚至这样来形容:“刚丢下琵琶三弦,又要操起三弦琵琶。”而在《双珠凤》一书中,甚至有连说两天书没有一段唱词的情况。这种说表、弹唱不均的情况,从听众的角度来考虑,是不够理想的;但从艺术本身来说,也许恰好表明了扬州弹词的这样一个潜在规则:音乐完全是为了表现书词内容而产生、而存在、而运用的;因此,在说表能够胜任的时候,就不用歌唱——即《礼记·乐记》所谓“言之不足,则嗟叹之”。
扬州弹词的音乐是一份尚未被充分认识的财富。人们往往因为它的曲调不多,使用较少,而产生扬州弹词音乐没有什么的看法。实际上,扬州弹词音乐有它的独特性。陈汝衡先生《说书史话》写道:
扬州弦词在唱腔方面,既不像苏州派弹词的马调、俞调,也不像鼓词那样高亢。它别成一种凄婉曲折之音,极抑扬高下的能事。
这种说法是符合扬州弹词的实际情况的。
扬州弹词的曲调不能说很丰富。《扬州曲艺史话》里说:“弦词的音乐是牌子曲。据统计,常用的弦词曲牌约有十种,即[三七梨花]、[锁南枝]、[耍孩儿]、[陈隋调]、[海曲]、[银纽丝]、[南调]、[剪剪花]、[山歌]和[凤点头]。”《扬州曲艺志》除了未提及[凤点头]而外,并无新说。
扬州弹词的常用曲牌[三七梨花]、[锁南枝]、[陈隋调]等,以羽调和商调居多。曲调朴实典雅,古色古香,多年来少有变化。唱词分代言体和叙事体,一般为七字句,也可适当增减字,多为偶句押韵。
扬州弹词的音乐是曲牌体。现将常用曲牌简述如下:
[三七梨花] 扬州弹词常用曲调。该调能高能低,可快可慢,只要变化一下节奏,就能够表现出或激昂、或悲壮、或欢快、或幽默的种种不同情绪。最宜叙事性歌唱。其基本句式是四句,每句通常七字,可加衬字。几乎每部弹词均用之。
[海曲] 扬州弹词曲调。风格雄浑方正,适合于表现轩昂、高亢、严肃的情绪。基本句式为对偶句,每句七字,每句结构以三、四为常见,也可增删。《双金锭》、《落金扇》等用之。
[山歌] 扬州弹词曲调。系从民间小曲演化而成。曲调舒展、流畅、轻松、欢快,适合于抒情、咏叹。句式为四句,每句七字。《落金扇》、《玉蜻蜓》等用之。
[南调] 扬州弹词曲调。本为扬州清曲曲牌,偶尔也为扬州弹词借用,如《刁刘氏》等用之。
[锁南枝] 扬州弹词曲调。该调徐舒自如,抑扬俱备,可抒情,亦可叙事。其基本句式是两句,每句字数均为三、三、七。曲调缓慢、委婉,典雅、优美。《珍珠塔》等用之。
[耍孩儿] 扬州弹词曲调。该调与道情所唱[耍孩儿]曲调大致相同,故又称[道情]。但行腔延长数拍,因而显得更加婉转、悠扬。一般在特殊场合下使用,如《珍珠塔》中方卿用之。
[陈隋调] 扬州弹词曲调。一作[沉水]、[沉垂]。该曲低回委婉,宜于表现悲伤、沉重的情绪。句式与[三七梨花]相同。《珍珠塔》等用之。
[银纽丝] 扬州弹词曲牌。句式、唱腔富于变化,全曲八到十句,七言多于五言,末句常重复。曲调流畅,一气呵成。《双珠凤》等用之。
[剪靛花] 扬州弹词曲牌。亦称[剪剪花]。从扬州清曲吸取而来,但已发生变化。常用于一般的抒情和叙事。词格多为五、五、七、七,四句。曲调简练而明快。《刁刘氏》等用之。
[凤点头] 扬州弹词曲调。是扬州弹词曲调中唯一的单句,常接在其他曲调如[三七梨花]后面,重叠歌唱,以烘托气氛,加强感染力。弹词诸书多用之。
扬州弹词的曲调,受明清俗曲的影响较深,这一点与苏州弹词颇为相似。苏州弹词的曲牌,有的来自昆曲,有的来自苏滩,有的来自民间小调,大抵富于江南地方色彩。其中有[山歌]、[海曲]、[令令调]、[耍孩儿]、[银绞丝]、[金绞丝]、[点绛唇]、[乱鸡啼]、[赏宫花]、[剪剪花]、[南无调]、[文书调]、[海沦调]、[费家调]、[离魂调]、[滚绣球]、[湘江浪]、[锁南枝]、[大九连环]、[九转三回调]等。其数量比扬州弹词为多,但基本上同属明清俗曲系统。
在扬州弹词的曲调中,有一部分是早在明代就已流行的俗曲。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里说到当时流行的“时尚小令”时,就提到[锁南枝]、[耍孩儿]、[银纽丝]诸曲名。还有一部分曲调是从其他音乐演变而成,或是出自艺人自己的创造。无论这些曲调的来源如何,它们都成了扬州弹词的有机组成部分。
扬州弹词的伴奏,如果是单档,就用一把三弦或者琵琶;如果是双档,就以三弦与琵琶配合。扬州弹词的双档演出,分为上下手。上手居右,操三弦;下手居左,操琵琶。伴奏时,上手与下手必须协调默契,三弦弹骨架音,疏放雅朴,琵琶则润密多变,跌宕绮丽,谓之“三弦骨头琵琶肉”。扬州弹词的歌唱很讲究,总的要求是字清、腔纯、音美、味浓。扬州弹词艺人应该同时是弹奏和歌唱的能手。
扬州弹词音乐的总特征,可以用“古色古香、典雅俊逸”来概括。用它来表现传统节目,无疑是很合适的,但用它来表现现代书目,就显得很不够了。因此,扬州弹词音乐必须改革发展,就成了扬州弹词界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扬州音乐家戈弘先生认为,扬州弹词的音乐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即以[三七梨花]为例,它作为扬州弹词最基本的曲调,本是一支旋律优美、形态多姿,表现范围广、感情容量大的曲牌,历来颇受欢迎。但尽管如此,因为它好听不好唱,因而“唱”阻碍了它的传播和普及。苏州评弹听众可以随口唱上两句评弹唱腔,但扬州弹词听众能唱[三七梨花]的几乎没有。因为对于外行人来讲,[三七梨花]实在难以掌握。戈弘指出,对于扬州弹词而言,其商调式的旋律,委婉缠绵有余,明朗刚劲不足,局限了感情表现的领域。更为薄弱的环节是“弹”,也即伴奏。扬州弹词与苏州弹词的伴奏都是琵琶与三弦,由演唱者自唱自弹。但苏州弹词在长期的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相对自由独立的伴奏系统,并不完全是唱腔的附庸。苏州弹词的伴奏,有时能够在唱腔中穿插跳跃,跌宕起伏,充满了生机。而扬州弹词大都是随腔伴奏,因为唱腔的难度大,伴奏自然不容易,故常常不能尽如人意。加上唱腔造成的原因,琵琶定弦比正常定弦要低一个大二度,更造成了伴奏色彩的低沉黯淡。这些意见,已经引起业内有识之士的共识。
戈弘先生在《扬州弹词须补“弹”》中写道:
张慧侬先生生前曾多次强调对扬州弹词的音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革”。而张氏弹词的后来者李仁珍、李来淼等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亦多有研究,她们在更新老腔的同时,还编创了不少新腔,扬州弹词在艰难的境遇中,仍探索着前行。而今,张慧侬先生已经作古,他们兄弟当年教授的一批学员多已步入花甲之年,即便先生后来的“关门弟子”也都年逾不惑。扬州弹词在演员队伍状况令人堪忧的同时,其音乐改革的前景更难见端倪。作为一门亟待扶持的传统艺术,最需要的当是“活化传承”。我以为,扬州弹词的活化传承,首先要在“补弹”上下功夫:其一,在对张氏弹词唱腔的优秀传统继承发扬光大的同时,对之作必要的改革,使之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其二,向资源丰厚的扬州民间音乐汲取更多优美质朴的音调素材,为编创弹词新腔开掘更多的音乐源头;其三,向兄弟曲种如苏州评弹、京韵大鼓等,以及现代摇滚说唱等新兴艺术,借鉴表现手法,以拓展扬州弹词的表现空间。凡此三端,倘能付诸实践、反复研究而处理得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慨叹张氏弹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同时,却能欣喜地看到“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新扬州弹词。
正如戈弘所说,在当代扬州弹词演员中,李仁珍、李来淼等艺术家对扬州弹词的音乐创新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李仁珍除了继承传统表现手法外,还将昆曲、民歌等艺术兼收并蓄,融进弹词音乐。她从弹词开篇入手,进行试探性创新。如她设计的弹词开篇《西厢记·莺莺赴约》唱腔,在保持浓郁的乡音的同时,引进了普通话的切音法,使得唱腔更加吐字清晰,行腔悦耳,富于魅力。又如在《珍珠塔》中,“陈翠娥病重托三事”一段原来只唱[三七梨花]调,四句一翻转,反复轮唱,显得平板。经揣摩陈翠娥临危时的体质、气息之后,李仁珍改平唱为以纤细的喉音发声,在音调变化、行腔快慢、用气轻重上突出了陈翠娥辗转病榻、难舍人生的复杂情感。行家对李仁珍的新腔,有“李调”之美誉。
李来淼的扬州弹词唱腔,甜粘婉转,细腻传情,别具一番风味。李来淼的父亲是一位戏曲爱好者,对于京剧等戏曲唱腔深有造诣。李来淼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对于京剧、锡剧、扬剧等戏曲音乐耳熟能详,能够逼真模仿,并富有戏曲韵味。及至从艺扬州弹词之后,因为自身嗓音条件好,加上对于戏曲、民歌乃至流行歌曲的熟悉,于是将戏曲行腔融入弹词曲调,使得原先比较平直、单一的弹词唱腔变为富于装饰色彩的新腔。例如她所唱的《珍珠塔》中的一曲道情[耍孩儿],在行腔中增加了不少富于变化的小腔,较原来的唱法愈加优美悠扬。专家对李来淼的新腔,有“淼腔”之美誉。
无论是“李调”,还是“淼腔”,都意味着扬州弹词音乐还有宽阔的个人风格发展空间。时代呼唤扬州弹词界出现更多的改革者与创新者。

❻ 扬州小调有哪些曲子

拔根芦柴花、小放牛、杨柳青,还有茉莉花不知道算不算小调。

❼ 扬州清曲的历史源流

扬州清曲历史久远,元代小唱、散曲是其渊薮,明代的许多小曲风韵至今仍有保留。演唱者分“阔口”和“窄口”,均以字行腔,注重腔韵和发声。每个演唱曲目有一至数人参加,至今保持传统坐唱形式,除演唱者本人均操一件乐器外,还有人员不等的小型乐队伴奏,乐器为丝竹管弦和打击乐。
扬州清曲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又称广陵清曲、扬州小曲、扬州小唱等,至今有600多年历史。明人沈德符《顾曲杂言》中谈到汉族俗曲流行情况时说:“嘉、隆间,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文中提到以扬州为中心的一片区域。如他所列出懂得曲牌,除个别曲牌已流失外,绝大部分至今仍然为扬州清曲经常演唱的传统曲调。而与此同时,余姚腔等戏曲声控也流行于扬州,徐渭《南词叙录》说:“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出于俗曲、戏曲流行的漩涡,明代的扬州清曲迅速成熟。
过去从事扬州清曲艺术活动的人,除了青楼歌妓和流动卖唱的民间艺人以外,大多是男性自娱,没有正规的组织,但是他们的文化艺术水平较高,对扬州清曲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民国年间,扬州的清曲爱好者有自愿结合的群体“南局”和“北局”,除自娱外,“南局”常在城里受聘唱堂会,“北局”常去乡间村镇演唱。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许多清曲高手被扬剧团、曲艺团吸收。扬州市曲艺团建立了专业的清曲队,培养了一批年轻男女演员,并编演过《工农竞赛》、《光荣人家》、《刘胡兰》等新曲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政府在新建的一批戏曲学校、曲艺团体同曾广泛开展过扬州清曲的教学和演出。但文革(1966—1976)期间,此类措施遭到扼制,直到1985年,上海、江苏地区的文艺部门重新召集了幸存者开展有组织的自娱演艺活动。
由于缺乏长期完整的扬州清曲表演计划。自1999年以来,作为扬州清曲的故乡——扬州市广陵区文化主管部门建立了专门的研究室,开始从事较系统的研究及规划工作。扬州市扬州清曲研究室、扬州曲艺之友社开始计划全面搜集扬州清曲的曲目、演出照片、录音、录像。政府计划支持扬州清曲研究室和扬州曲艺之友社加强扬州清曲艺术的复兴工作,适时举办相关的艺术活动。
在2001年3月召开的“扬州清曲研究室2001年工作年会”上,来自扬沪等地的曲艺工作者及专家,集中探讨了扬州清曲的艺术价值及生存状态等问题,并与已被首批列入人类口头与精神文化遗产的昆曲作了比较,发现两者价值相近,但濒危情况扬州清曲更甚:接着又详细对照世界文化遗产评审规定,经过审慎研究,广陵区文化局与扬州清曲研究室决定,将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扬州清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❽ 扬州小调有哪些著名歌曲

《茉莉花》
《拔根芦柴花》

❾ [推荐]古风轻松欢脱的背景音乐(bgm) 例如:欢沁、扬州一日游的曲

蝶舞春园抄
凤尾丝竹
眉间心袭上
玉水明沙
仗剑天涯
清平乐
江南小镇
清月幽林(舒缓一点的,不过听了满放松的)
飞天
莲开千叶
流云轻舟
志凌云
君自兰芳
道法无边(虽然名字听着不大符合要求,但是曲子还是不错的。)
软红千丈
如果你只要背景音乐的话,只有这些了希望你能喜欢。演唱的你可以试一下董贞或者少司命,心然的歌。

❿ 著名的古琴曲有哪些

评价高的几首是 1《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由笛曲改编而来,全曲表现专了梅花洁属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2 《醉渔唱晚》为后世隐流所作,亦古调也。与渔歌音同而调异。此曲实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非尘埃奔走、粗心浮气所能领其趣也。 “瓮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聆斯曲亦当作如是解。
3 酒狂 晋代竹林七贤阮籍所作。阮籍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4流水根据《神奇秘谱》记载: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可见,“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三曲实为同一曲目。
5 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乐曲原是东汉末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被推测为以战国时期聂政刺琴王为题材的大型器乐叙事曲.它以磅礴的气势,独特的风格,庞大的结构,表现了一种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受到琴家们的推崇 然后还有《关山月》《渔樵问答》《阳关三叠》 《阳春白雪》 《胡笳十八拍》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