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著名词
⑴ 词牌名生查子的来历是不是有种植物叫做生查子在线等!
生查子,又叫《楚云深》,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词谱》引《尊前集》入“回双调”。四十答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生查子》早期只是赋予某种含义的乐曲,后来才被人依拍作词而成了词调,据传最早依教坊曲《生查子》填词的是唐·韩偓《生查子》:“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另外,还有说法是:生同“星”,查则是“楂”,通“槎”,即木筏,就是星际飞船的意思。
⑵ 求生查子·元夕诗词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泪湿 :一作:满)
⑶ “生查子”这个词牌名怎么读
查zha 一声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调见《尊前集》。仄韵,双调,四十字, 上下片版各为一权首仄韵五言绝句。单数句不是韵位, 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始见韦应物词。“查”读“楂” 。 又名《楚云深》、《相和柳》、《睛色入青山》、《梅溪渡》、《 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
⑷ 跟“生查子”的韵律差不多的词!
汗。。。生查子是个词牌名啊。。。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回》,双调四十答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应该说流传的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这首欧阳修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你可以去网络里找下看看有没有你想要的。
地址:http://ke..com/view/122585.htm
⑸ 刘希济《生查子》全词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轻轻制舞衣,小小裁歌扇。三月柳浓时,又向津亭见。
垂泪送行人,湿破红妆面。玉指袖中弹,一曲清商怨。
⑹ 张先《生查子》翻译
《生查子》原文:
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
休休休便休,专美底教他且。属匹似没伊时,更不思量也。
全文翻译:
春山上的烟雾即将散去,淡色的天空上,星星稀疏且小。
将落的月儿照在我们脸上,流着离别的泪水,天已经接近黎明。
话已经说了很多,情意却没有尽头。
回过头来仍说道:记得绿罗裙,无论走到何处都要怜惜芳草。
(6)生查子著名词扩展阅读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生查子》是个小令,形式宛如两首仄韵的五言绝句,篇幅短小,不能尽情铺叙,用笔务须精神。因此它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即照顾到人物,抓住主要特征,勾勒几笔。远山以眉言,杨柳以眼说,便是抓住未出场的女主人公最传神的地方加以暗点。
⑺ 生查子 欧阳修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
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上阌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大街上热闹非凡,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女主人公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从如昼灯市到月上柳梢,光线从明变暗,两人约定的时间又是“黄昏”这一落日西斜、素来惹人愁思的时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会朝着悲剧发展。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一年过去,眼前的景象与去年没有两样,圆月仍然高挂夜空,花灯仍然明亮如昼,但是去年甜蜜幸福的时光已然不再,女主人公心里只有无限相思之苦。之所以伤感,是因为“不见去年人”,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恋人抛诸脑后,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悲上心头。令人肝肠寸断的相思化作行行清泪、浸湿衣衫。“泪满春衫袖”一句是点题句,将女主人公的情绪完全宣泄出来,饱含辛酸蕴藏无奈,更有无边无际的苦痛。
此词的艺术构思近似于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却较崔诗更见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也更具民歌风味。全词在字句上讲求匀称一致,有意错综穿插,它用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上四句与下四句分别提供不同的意象以造成强烈的对比。上下阕的第一句“去年元夜时”与“今年元夜时”,第二句“花市灯如昼”与“月与灯依旧”,两两相对,把“元夜”“灯”作了强调;而“人约黄昏后”与“不见去年人”,则是上阕第四句与下阕第三句交叉相对,虽是重叠了“人”字,却从参差错落中显示了“人”的有无、去留的天差地别及感情上由欢愉转入忧伤的大起大落,从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起伏变化。
词作通过主人公对去年今日的往事回忆,抒写了物是人非之感。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词的语言通俗,构思巧妙,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日,重叠对应,回旋咏叹,具有明快、自然的民歌风味。结尾“泪满春衫袖”一句,则通过描写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十分充分。全词以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今昔对比、抚今追昔的手法,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凹首之感。语言平淡,意味隽永,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和苦痛体验,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语短情长,形象生动,又适于记诵,因此流传限广。
⑻ 关于词牌名:生查子
音同楂抄 唐教坊曲名,沿用为词袭牌。一说“查”即“楂”之误笔,原意即为“生楂子”。 追问: 生楂子又是什么意思 ? 回答: 词牌名,没什么特别意思,就比如“采桑子” 词牌名就相当于歌曲的曲调,相同的词牌名就意味着有相同的押韵,相同的曲调,以及相同的对仗形式…… 没有其他特别的意思 追问: 是生山楂的意思吗?“采桑子”是意为采桑的人 回答: 生查子应该没有那个意思,只是谐音 补充: 错了,采桑子 ,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不是采桑的人 生查子, 亦称《楚云深》,也没有生山楂的意思 它就没有特别的意思 你知道一种很特殊的保险箱吗? 它有唯一的密码,这个密码可能是任何字母数字 可能就是这个制造者在造的时候,受了老婆的气 密码就叫“泼妇” 当然,这个与题无关 只是想说明,并非词牌名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来历 他有可能只是第一个用的人随口用了,然后就流传了 至于第一个用的人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这个,没有时光机看看,有的已经不可考证了
⑼ 欧阳修的《生查子》是诗还是词是写的中秋时分还是元旦还有哪些诗词是关于中秋的
欧阳修的生查子,是词,描写的是元宵夜女子盼情郎的事。关于中秋的诗词有: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⑽ 生查子《元夕》“是”谁的词
这首词在欧阳修的《庐陵集》和朱淑真的《断肠集》都有收录 看来楼主确实比较严肃的研究过,可是我查过很多资料,欧阳修应该是比较可信的,男女之作的作品很多,而且大部分是男性作家所为,因为古代女人在诗文上有造诣的极少 ,也就是李清照吧,我没有研究过这些,只是凭一些记忆和积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不好意思,刚才查到是有争议的,叫朱淑贞其一,《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