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道教著名的人

道教著名的人

发布时间: 2020-12-06 11:00:38

1. 岭南地区早期的道教著名人物有哪些

岭南地区早期的道教著名人物主要有东晋的郑隐、鲍靓和葛洪。

郑隐“不徒明五经、知仙道而已,兼综九宫三奇、推步天文,河洛谶记,莫不精研”;鲍靓为南海太守,“亦内学,逆占将来”;葛洪更是魏晋以来神仙道教最杰出的代表和集大成的理论家。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生于283年。他出身官宦之家,其从祖葛玄为丹鼎派师祖左元放之弟子。葛洪年轻时相信仙道学说,师事术士郑隐和南海郡太守鲍靓,后留居广州,入罗浮山炼丹,终其一生。

他的“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抱朴子》内外篇。《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攘灾却祸,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葛洪在《抱朴子》中,除了多方面地论证神仙之存在、可信、可求外,对各种方术都作了宣扬,对长生不老药的采集与制作方法、金丹烧炼法等,都作了较具体的阐述。

他还列举了天仙、地仙、尸解仙等之类别,列举了道经、神符之名称,可以说是集神仙思想及方术之大成,蔚然形成了金丹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

葛洪的丹鼎派仙道理论的集中提出,特别是对神仙可成的论证,充实了道教理论;他对学仙修道可以不废世俗事务,特别是对儒道可以调和、互相补充的论述,为道教的官方化打下了基础,也有助于道教的进一步成熟化。

其时,道家分丹鼎派与符箓派,葛洪是道教丹鼎派最主要的代表,也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葛洪对后世道教流派影响甚大,他死后不久,其地位即上升至可以与张陵、张衡、张鲁相提并论。

葛洪以后,岭南地区的道教以丹鼎派为主。葛洪的弟子黄野人,也在罗浮山修道炼丹,深得民众信奉。又有唐代惠州道士轩辕集,号罗浮山人,为当代朝廷赏识。

至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岭南地区佛教盛行,道教发展缓慢,更无著名道士出现。虽唐代李氏尊崇道教,唐武宗也曾一度废佛,广州著名的佛寺乾明法性寺被改为西云道宫,但岭南地区的道教并没有因此而兴盛,佛教在统治者和一般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仍高于道教。

五代时,南汉主刘龚聚方士炼丹,意求长生不老药,但佛道两教相比,南汉统治者更重佛教。

1075年,浙江天台道教大炼师张伯端开创以修命为主的炼养一派,为丹鼎派之南宗。张伯端下传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赡,此5人被后人尊为“南宗五祖”。

陈楠为广东博罗县人,师从薛道光,后归罗浮以道法行于世,主要著述有《紫庭经》、《丹基归一论》。

他继承并简化炼丹方法,使之接近于禅,并主张和会禅、道:“人若晓得《金刚》、《圆觉》二经,则金丹之义自明,何必分别老、释之异同哉!”

陈楠还以内炼金丹与外用符箓合而为一,称内丹炼就便能“役使鬼神,呼唤雷雨”。南宗自陈楠起,兼传行雷法,从而使南宗有了广大的徒众,建立了群众性的教团。

南宗五祖中,以白玉蟾的著述最丰,对南宗的发展和传播也贡献至大。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琼州人,师从陈楠。他是张伯端后学中重禅道融合一派的代表。他的丹道以糅合释道二家哲学的“以心契道”为理论基础,强调炼丹以神为主,将内丹归结于心注,修炼过程始终重修心胜,其丹道思想明显靠拢于禅宗。

白玉蟾著有《玄关显秘论》、《修仙辨惑论》、《海琼传道集》等,而且撰有雷法著述多种。

白玉蟾门徒广众,著名的有彭耜、留元长、叶古熙、赵牧夫、詹继瑞、陈守默、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简、罗致大、庐山太平兴国宫道士洪知常、陈知白、方碧虚、王金蟾、林自然、桃源子等人,形成较大的教团。

道教至南宗时期发展最盛,这与佛教禅宗在岭南的传播最盛有着密切的关系。

元代,全真派邱处机受元太祖器重,全真道盛极一时,岭南亦受影响。然而全真教不尚符箓、不事烧炼,在道教南宗影响较大的岭南势力有限。后元世祖下诏“焚毁道藏伪妄经文及版”,广州文武百官于1282年遵旨在光孝寺内设坛,焚毁除《道德经》以外的道教诸经,全真道受到沉重打击。

2.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教派道、儒、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倡导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强调主体道德和圣人教育的自觉自觉,如何从主体本身强调善恶的必要性,为历代尊崇。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核心,提倡无为而治,当人们无法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认识自己时,道教就有其独特的发挥。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引导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生活道德。

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与哲学家,世界历史文化名人。道家经典之作《道德经》,中心思想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顺应自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3. 著名道教人物葛洪著有

《抱抄朴子》《肘后方》葛袭洪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 《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

4. 历代道教著名医学家有哪些人

道教的信仰是“长生成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道教徒们不懈地探索、寻找达此目的的各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客观上亦促进了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早期道教(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即有以符水咒说为人治病。道教的早期经典《太平经》亦从阴阳五行说和经络学的角度,描述了人的生理状况,认为人的疾病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寒热有关,提出用针炙调安人体三百六十脉,以草木和动植物为人治病。有的经典则以固精、炼气、养神作为强健人体的方法。
最值得注意的是晋代道士葛洪、南北朝齐梁间道士陶弘景以及唐代道士孙思邈,他们对促进祖国医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东晋葛洪著有《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在《金匮药方》中有关于结核病、天花等多种传染病的记载,并指出肺结核(“尸瘵”)是会传染人的,可导致全家覆亡。《肘后备急方》辑有简便药方百余种,可谓我国第一部急救手册。齐梁间人陶弘景,精通医药学,撰有《本草集注》、《药总诀》、《效验方》、《肘后百一方》。其中《本草集注》是将当时所用七百三十种药“分别科条,区畛物类,兼注诏时用土地所出”而成的,对药物名称、来源、产地、性状、鉴别、功用、炮制等均有说明,是唐《本草》的蓝本,为古代药物学的重要著作。另外,陶弘景还首创按药物性质进行分类的药物学分类方法。
被人尊为“药王”的唐代著名道士孙思邈,著有三十余种医学著作,现存有《备急千金要方》、《摄养论》、《太清丹经要诀》、《枕中方》等。史称萁 “至于弱冠,颇有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孙思邈在医学上重视饮食疗法,强调医德,对妇婴疾病亦极为重视,《千金要方》中列有《妇人方》三卷和《少小婴孺方》。
除上面提到的三位道教徒医师的医学成就外,道教的一些养生方术,如行气、导引、调息、按摩等,都被纳入了中医领域;道教的外丹术则被纳入了制药领域,成为制药手段;道教的内丹术也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医疗手段。

5. 道家中有哪几位有名的人物

创始人是老子。 有名的是南五祖北七真 南五祖----道教全真道尊奉的五位宋代祖师,即 张伯端,(987-1082)北宋时天台(今浙江临海)人,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后改名用成。自幼好学,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医卜爻卦、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术,靡不留心详究。南宋以后,被奉为南宗祖师。 石泰,(1022-1158)北宋末南宋初常州人,字得之,号杏林,一号翠玄子。师从张伯端学习金丹大道,著《还元篇》行世。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卒。享年一百三十七岁。传道於薛道光。全真教尊其为南五祖之一。 薛式,(1078-1191)北宋时阆州(今四川阆中县)人,另说为陕西府鸡足山人。又名薛道光、薛道原,字太源。曾出家为僧,法号紫贤,又号毗陵真人。后弃僧入道,道家称紫贤真人。 陈楠(?-1213)南宋时惠州博罗县(今广东博罗县)人。字南木,号翠虚。以丹法授白玉蟾,为“南五祖”第四代。 白玉蟾,(1194-1229)南宋人。少时至雷州(今海南琼山),为白氏继子,故名白玉蟾,后改名葛长庚。字如海、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武夷散人、琼山道人、神霄散吏,海南翁。福建闽清(一说海南琼州)人。 北七真---即全真道创立者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 马钰(1123-1185)金朝山东宁海人。原名从义,字宜甫,学道后更名钰,改字玄宝。道号率阳子。道门称丹阳真人。少习儒学,擅长中医、针灸。金大定七年(1167)与妻孙不二师事王重阳,入全真教。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号“丹阳抱一无为真人”。著有《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璨》等。创立全真遇仙派。 谭处端(1123-1185)金朝山东宁海人。本名玉,字伯玉。法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世称长真真人。大定七年(1167)投王重阳,皈依全真道。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赐赠“长真云水蕴德真人”。辑《水云集》。创立全真南无派。 刘处玄(1147-1203)金朝东莱(今属山东省)人。字通妙,又字道妙,号长生子。大定九年(1169)师事王重阳。至元六年(1269)赠“长生辅化明德真人”,世称“长生真人”,著述有《仙乐集》、《道德经注》、《至真语录》、《黄庭经注》、《阴符经注》等。创立全真随山派。 邱处机(1148-1227)金朝登州栖霞(今山东)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世为显族,敏而强记,年十九,师事王重阳。至元六年(1269)诏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著有《大丹直指》、《明道集》、《摄生消息论》、《磻溪集》等。创立全真龙门派。 王处一(1142-1217)金朝宁海(今山东牟平市)人。字玉阳,号金阳子、玉阳子、华阳子、莲峰逸士。世人称玉阳真人。大定八年(1168)遇全真教主王重阳,元朝至元六年(1269)赐赠“玉阳体玄广度真人”,著《云光集》、《西岳华山志》、《清真集》。创立全真嵛山派。 郝大通(140-1212)金朝宁海(山东)人。初名升,后名璘,法名大通,号恬然子、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世人称“广宁真人”。大定八年(1168)投王重阳入全真道。至元六年(1269)赐封“广宁通玄太古真人”。著有《太古集》四卷、《太易图》等。创立全真华山派。 孙不二(1119-1182)金朝宁海(山东牟平)人。名富春,法名不二,号清静散人。世人称为“孙仙姑”。大定九年(1169)从师王重阳。至元六年(1269)赐封“清静渊真顺德真人”。至大年间加封“清静渊真玄虚顺化元君”。著有《丹道秘书》三卷等。创立全真清静派。 参考资料:道教大辞典

求采纳

6. 道家著名经文

道教经文数量繁多,不可计数,主要内容包含在《道藏》一书中。经文类型大致分为三种。一种为哲学类,比如《道德经》、《庄子》、《列子》、《文子》、《阴符经》、《鬼谷子》。一种为道教徒修持养生用,也就是宫观所称为“念经”时念的内容,现在一般常用的有《玄门日诵早课经》、《玄门日诵晚课经》、《太上三官经》、《北斗经·中部》、《度人经》、《雷经》、《皇经》,以及部分宝忏,比如《水忏》、《玉皇忏》等。一种为度世劝善类经书,比较有名的有《太上感应篇》、《阴骘文》。 下面介绍《仙剑奇侠传》中经常齐诵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的一段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 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仙道贵生,鬼道贵终;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 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 唯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 北都泉苗府,中有万鬼群; 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 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 束诵妖魔精,斩魄六鬼锋;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也有简称《无量经》的。道教重要的经书。道教灵宝派经典。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葛巢甫等人所编集的《灵宝经》之一。讲述元始天尊向十方天真大神、上圣高真、妙行真人、无鞅数众说经的故事,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之旨。该经后来被奉为众道经之首,在《正统道藏》中排列第一。唐、五代道士闾丘方远称《灵宝经》“都五十八卷,其经旨在此《度人经》中”。也有简称《无量经》的。道教重要的经书。道教灵宝派经典。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葛巢甫等人所编集的《灵宝经》之一。讲述元始天尊向十方天真大神、上圣高真、妙行真人、无鞅数众说经的故事,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之旨。该经后来被奉为众道经之首,在《正统道藏》中排列第一。唐、五代道士闾丘方远称《灵宝经》“都五十八卷,其经旨在此《度人经》中”。 你要他们做什么用?如果使用一点的话,建议你还是多看看《道德经》、《庄子》、《列子》这一类的哲理性的书,用处很大的。至于其他的非专业学者,很难深入。建议你读读国学佛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的书,对你很是有启发。

7. 道家哪几位道士最有名

李耳(老子)。庄周(庄子)。魏翔(道家练丹术的创始人)。王玄甫(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岩(吕洞宾,道家实即修练真正的创始人。道家宏传于吕洞宾)。刘海蟾(吕洞宾正宗传人)。王重阳(全真道的创始人)。张伯端(道家内丹的宏传者)。张三丰(武当派开山祖师)。朱云阳(把儒释道三家学术理论融汇惯通的人)。陈撄宁(1961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萧天石(被海内外赞誉为“刊万世不刊之书,传千圣不传之学”,是公认的在20世纪研究与弘扬中华道家养生学的最大成就者。)最后一个是我(我有吞吐天地之志,包藏宇宙之机。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略。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和,明阴阳,懂八卦,知奇门,晓盾甲,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彻悟一切宇宙奥妙圆融圆通无滞无碍之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集所有智慧于一体,融所有学识于一身。上承羲黄老庄之道脉,下点百派万流之心灯。)

8. 中国道教的几个著名人物

张道陵(34年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沛郡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正一盟威道,即天师道创始人,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
张鲁(?—216年、245年),字公祺。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并在此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
左慈(156?--289?),字元放,汉族,道号乌角先生,东汉末年著名方士,少居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明五经,兼通星纬,学道术,明六甲,传说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后汉书》说他少有神道。
葛玄(164年-244年),汉族,吴丹阳郡句容县都乡吉阳里人(今句容市),祖籍山东琅琊,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字孝先,号仙翁,被尊称为“葛天师”。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于吉(?-200年,一作干吉、干室)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史书有两种说法:(1)认为其即《太平经》作者。《后汉书·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2)认为其乃三国时道士,《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后为孙策所杀。
张角(?-184年),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许逊(239年-374年),字敬之,江西南昌县(今属江西)长定乡益塘坡人,祖籍汝南(今河南许昌),其父许肃于东汉末年率家避战乱迁居南昌,吴赤乌二年(239)许逊出生于南昌县益塘坡(今麻丘乡)。晋代著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尊称许天师。道教尊为许真君,在道教流派中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萨守坚,生年不详,是宋代著名道士,号全阳子。一说为山西西河人,另有说是西蜀人。明永乐(1403-1425年)中,供奉王灵官和萨守坚的宫观,香火盛极一时。在道教中其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共为四大天师。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
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朝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自谓源于吕祖。

9. 著名道教人物葛洪著有

葛洪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五十回卷,《碑颂诗赋答》百卷, 《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

10. 道教传说中的著名人物

通天教主 太上老君
鸿钧。。。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