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著名戏曲
㈠ 有什么戏曲比较出名
你是问剧种呢?还是问剧目呢?
剧种的话,出名的当然是京剧,其次是昆曲,毕竟这两个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后呢,一些地方戏:
二人转因赵本山而出名。
评戏因赵丽蓉而出名。
豫剧有常香玉、小香玉比较著名,“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大众熟知的名段,又因发源自河南这个人口大省,流传于全国范围,也算是全国性剧种。
越剧因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出名,且中国早期古装电视剧如红楼西游等普遍采用越剧造型。
黄梅戏因一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而出名,香港早期电影有较多用黄梅调演唱的戏曲电影。
川剧因变脸吐火而出名。
秦腔因郭达贾平凹而出名。
二人台因阿宝而出名。
花鼓戏因李谷一和一段《刘海砍樵》而出名。
广东粤剧也是个大剧种,著名演员如马师曾、红线女、罗家英、汪明荃以及七小福等。因广东华侨遍布世界,所以海外影响巨大。广东毗邻港澳,对发达于此的当代华语娱乐业影响深远。尤其在电影领域,很多香港电影明星、动作演员、动作指导是粤剧科班出身,著名的如袁和平之父袁小田,以及前面提到的罗家英、七小福等。香港电影中也颇多运用粤剧表演方法和形象元素,典型如《唐伯虎点秋香》等。
著名的剧目嘛,首先说明,在中国剧种繁多,但是很多剧目是各剧种都演的。
比较出名的剧目有的本身是古典文学名著,如《西厢记》《窦娥冤》等教科书中作为文史知识的剧目比较出名。
有的因为流行作品涉及而出名,如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赵氏孤儿》,陶喆歌曲《苏三说》,李玉刚《新贵妃醉酒》,郭宝昌电视剧《大宅门》,郭德纲返场小段“叫小番”,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等
有的的是戏曲剧目自我改编流行化,如《牡丹亭》,因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而火了一把。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俨然流行歌曲。
还有的就是戏曲自己利用春晚等平台,硬混出来的脸熟,如京剧《四郎探母》,二人转《小拜年》,豫剧《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等。
还有就是特殊年代的政治推动了,如八大样板戏。
㈡ 戏曲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作品
京剧:《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
昆曲: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川剧: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五女拜寿》、《红楼梦》、《西厢记》、《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珍珠塔》、《祥林嫂》、《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孟丽君》、《李娃传》、《盘妻索妻》、《盘夫索夫》、《柳毅传书》、《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追鱼》、《情探》
豫剧:《对花枪》、《三上轿》、《宇宙峰》、《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春秋配》等。 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
粤剧:《寒宫取笑》、《三娘教子》、《三下南唐》(刘金定斩四门)、《沙陀借兵》(《石鬼仔出世》)、《五郎救弟》、《六郎罪子》(《辕门斩子》)、《四郎探母》、《酒楼戏凤》、《打洞结拜》、《打雁寻父》、《平贵别窑》、《仁贵回窑》、《李忠卖武》、《高平关取级》、《高望进表》、《斩二王》(即《陈桥兵变》)、《辨才释妖》(即《东坡访友》)及《金莲戏叔》。 同治七年,有“新江湖十八本”,按郭秉箴《粤剧艺术论》所列:《再重光》、《双国缘》、《动天庭》、《青石岭》、《赠帕缘》、《困幽州》、《七国齐》、《侠双花》、《九龙山》、《逆天伦》、《和为贵》、《闹扬州》、《双结缘》、《雪重冤》、《龙虎斗》、《西河会》、《金叶菊》、《黄花山》。
评剧:《张羽煮海》、《花为媒》、《樊梨花斩子》、《祥林嫂》、《苦菜花》、《南方烈火》、《阮文追》、《拜月记》、《无双传》、《白蛇传》、《樱花恋》、《喜神》、《高山下的花环》、《多情的河》、《乔迁之喜》、《楠竹夫人》。
秦腔:《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王宫》、《法门寺》、《铁公鸡》等。新中国建立后还创作了《黄花岗》、《汉宫案》、《屈原》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㈢ 我国著名的戏曲演员有哪些
1.梅兰芳
梅兰芳(1894年10月日-1961年8月8日),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2.马连良
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生于北京,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四进士》、《失空斩》等。父马西园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三叔马昆山在上海唱戏,受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
8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26岁自行组班,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20世纪,他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1933年马连良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
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主演《海瑞罢官》而被迫害致死。
3.裘盛戎
裘盛戎(1915年-1971年),净角演员。原名裘振芳,北京人,生于1915年,病逝于1971年,岁未过花甲。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擅演剧目有《姚期》《将相和》《杜鹃山》等。
4.程砚秋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男,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1958年3月9日去世,享年54岁。
5.荀慧生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1968年12月2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演员,荀派艺术的创始人。男,祖籍河北阜城,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
参考资料网络-荀慧生
网络-程砚秋
网络-裘盛戎
网络-马连良
网络-梅兰芳
㈣ 中国戏曲种类有哪些
中国戏曲百花齐放,历久弥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有戏曲剧种达360余种。先推荐18种的戏曲推荐如下:
1、京剧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
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2、越剧
越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发源于浙江,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
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
3、黄梅戏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见长。
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
4、评剧
评剧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又称为“唐山落子”。
代表剧目:《花为媒》《杨三姐告状》
5、豫剧
豫剧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
代表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
6、昆曲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代表剧目:《牡丹亭》《鸣凤记》
7、粤剧
粤剧又称为“广东大戏”,在岭南地区非常流行。
代表剧目:《紫钗记》《帝女花》
8、淮剧
淮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等地。
代表剧目:《孔雀东南飞》《莲花庵》
9、川剧
川剧流行于川贵高原地区,川剧脸谱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
代表剧目:《白蛇传》《旧正楼》
10、秦腔
秦腔流行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又叫做梆子腔,风格苍凉古朴。
代表剧目:《三回头》《八义图》
11、晋剧
晋剧又名山西梆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代表曲剧目:《打金枝》《临潼山》
12、汉剧
汉剧又称楚调、汉调,民国时期定名为汉剧。
代表剧目:《大赐福》《草场会》
13、桂剧
桂剧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风格细腻,生动活泼。
代表曲目代表剧目:《梁红玉》,《打金枝》。
14、潮剧
潮剧是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被誉为南国鲜花。
代表曲目:《琵琶记》《荔镜记》
15、越调
越调是河南的戏曲剧种之一。
代表剧目:《狮子头》《秦琼卖马》
16、湘剧
湘剧是湖南戏曲剧种之一,富有湖南民间地方特色。
代表剧目:《琵琶记》《白兔记》
17、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区。
代表剧目:《秦香莲》《蝴蝶杯》
18、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
代表剧目:《梁祝下山》《偷石榴》。
㈤ 著名的戏曲有哪些
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空城记,斩马谡等
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夫妻观灯等
昆曲:宦门子弟错立身等
吕剧: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等
越剧:梁祝(十八相送,我家有个小九妹),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西厢记(琴心)等
锡剧:珍珠塔,双推磨等
豫剧: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等
㈥ 我国著名的戏曲唱段有哪些
我国戏曲来剧种有200多个,较流自行的大剧种有京剧、豫剧、黄梅戏、昆曲等,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如下:
1、京剧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锁麟囊》、《大保国》、《贵妃醉酒》、《捉放曹》、《武家坡》、《四郎探母》、《铡美案》。
2、豫剧
《春秋配》、《对花枪》、《三上轿》、《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3、黄梅戏
《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春香闹学》、《春香传》、《夫妻观灯》、《打猪草》、《孔雀东南飞》。
4、昆曲
《牡丹亭·游园》、《长生殿·惊变》、《玉簪记·琴挑》、《雷峰塔·断桥》、《桃花扇·梁洲序》
5、现代剧目
《我爱我爹》、《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
6、越调
《诸葛亮》
7、曲剧
《卷席筒》、《风雪配》、《陈三两》、《李豁子离婚》。
㈦ 什么是著名戏曲
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等
越剧《红楼梦》《梁祝》等等
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等
你所说的这个《刘海砍樵》在花鼓戏里看到过
评剧《花为媒》等等
套用上面的回答有点不地道,嗬嗬!
我还是补充一些京剧:
《贵妃醉酒》《状元媒》《三打祝家庄》《红鬃烈马》《是老安刘》《宇宙锋》《西厢记》《红娘》《谢瑶环》《白蛇传》《四郎探母》《清官册》《霸王别姬》《群英会》《罗成叫关》 还有好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㈧ 我国著名的戏曲唱段有哪些
我国戏曲剧种有200多个,较流行的大剧种有京剧、豫剧、黄梅戏、昆曲等,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如下:
1、京剧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锁麟囊》、《大保国》、《贵妃醉酒》、《捉放曹》、《武家坡》、《四郎探母》、《铡美案》。
2、豫剧
《春秋配》、《对花枪》、《三上轿》、《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3、黄梅戏
《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春香闹学》、《春香传》、《夫妻观灯》、《打猪草》、《孔雀东南飞》。
4、昆曲
《牡丹亭·游园》、《长生殿·惊变》、《玉簪记·琴挑》、《雷峰塔·断桥》、《桃花扇·梁洲序》
5、现代剧目
《我爱我爹》、《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
6、越调
《诸葛亮》
7、曲剧
《卷席筒》、《风雪配》、《陈三两》、《李豁子离婚》。
㈨ 中国各个地方的戏曲有哪些
北京市: 京剧 北昆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上四调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戏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戏 洪洞道情戏 临县道情戏 晋北道情戏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 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 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 龙江剧
陕西省: 秦腔 汉调二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戏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眉户戏 弦板腔 陕西道情戏 陕南花鼓戏 陕南端公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 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 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 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江苏省: 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淮海戏 锡剧 苏剧 丹剧 丁丁腔 淮红剧 海门山歌剧
安徽省: 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沙河调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淮剧 嗨子戏
上海市: 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 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 赣剧 戈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 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闽剧 平讲戏 庶民戏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三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 歌仔戏
广东省: 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 粤北采茶戏 东昌花鼓戏 雷剧 梅县山歌剧 粤西白戏 临剧
海南省: 琼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剧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剧 广西苗戏 广西侗戏
湖南省: 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剧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 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二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 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怀调 大弦调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五调腔
四川省: 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 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云南壮剧 彝剧
贵州省: 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 藏剧
㈩ 各种戏种的著名戏曲有什么
剧种有数百种,都答肯定是不可能的。以戏曲之母昆曲和现在流行的五大剧种为例吧。
昆曲: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烂柯山、玉簪记、十五贯
京剧:群英会、借东风、杨门女将、四郎探母、铡美案
评剧:花为媒、杜十娘、金沙江畔、杨三姐告状、小女婿
越剧:梁祝、祝福、五女拜寿、红楼梦、追鱼
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卷席筒、七品芝麻官
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打猪草、罗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