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本草
① 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著名的医生李时珍发明了《本草纲目》扁鹊,妙思邈,华佗,张仲
张思淼的好像是《千金方》。扁鹊的貌似已经失传了。
② 本草经被称为有关他的一个著名神话故事是我还知道我国著名创世神话有
《神农来本草经》称为上品的“灵源芝”。
《神农本草经》是古代医药学家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的传说神话故事
我还知道神话故事有夸父追日,女蜗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共工触不周山,女蜗造人,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
③ 我国本草学著作只要有哪些
1.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先秦时期)2.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回》(东汉末年)3.第一部临床医答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东汉)4.晋代王叔和搜集整理分编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部书5.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南北朝刘宋时期的6.《雷公炮灸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著。(年份不太明确)7.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卤经》(隋唐年间)8.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唐显庆四年),比过去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即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近900年。9.宋朝廷几度组织力量编写了《太平圣惠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大型医书10.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朝)
④ 我国古代的医学著名《本草纲木》成就与我国那个朝代
本草纲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
⑤ 我国著名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创作于哪个朝代
明朝 《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内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容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52 卷,约200万言,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新增374种),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收药1892种,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432156多个药方。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⑥ 《本草纲目》中的十大名本草或几大名本草
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中医药物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
天下第一药典
展示年中华文明独特风采
影响中国的经典著作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医药书
《本草纲目》为明代著名本草学家、医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所撰,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此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取之不尽的中华医药学知识宝库,素享"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之美誉。其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如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以及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可以说是一部有着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雄姿独占中国古代药学之鳌头,成为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巨著,曾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的网络全书",成为历代医者和读书人孜孜以求的必修书。
中国博物学家中的"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这部伟大著作,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中国科学技术史》
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药书,它为我国中药学和植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著名医药学家 薛克翘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巨大贡献,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是现今研究中药的必读书籍,在国际上有七种文字译本流传。
--《药理学总论》
《本草纲目》中的水
读《本草纲目》就是读李时珍,因为这和读其他书籍不同,你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些文字,打开书页就能感受到一股善意,这个名为李时珍的长者一直活在这本书中,他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和我们说话,我经常被他的语言所折服,常常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多么有味啊,不仅仅是药味,同时充满着文学的意味和做人的品味。
李时珍说药,有时娓娓道来,有时平平直说,有时富于诗意,有时又如戏剧。使你觉得他不是在说药,而是在说变化多端的世事,在说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说一物降一物的妙理。生病的人读着这样的文字,渐渐减轻了自己的病痛;没病的人看到他的文字,就像欣赏到一篇篇美文,至少我是这样。真不应该仅仅将《本草纲目》看成一本药书,他教人养身,也教人如何看待大自然,同时教人养德养心。
人生在世,怎能不读这样的美文?如果有人没有读过李时珍,请看我特地为您从《本草纲目》中做的摘录,仅仅是水的一部分,就足以见到他的智慧之美了。
李时珍说--
"露水。露是阴气积聚而成的水液,是润泽的夜气,在道旁万物上沾濡而成的,味甘,性平,无毒。秋露水禀承夜晚的肃杀之气,宜用来煎润肺的药,调和治疥、癣、虫癞的各种散剂。
"腊雪。凡是花都是五瓣,雪花却是六瓣,六是阴数。冬至后第三戌为腊。腊前的雪,很宜于菜麦生长,又可以冻死蝗虫卵。腊雪,瓶装密封后放在阴凉处,数十年不会坏。用腊雪水浸过的五谷和种子,则耐旱而不生虫;洒在桌几和床席上,则苍蝇、蚊子自己就飞走了;浸泡过的各种果实,不蛀虫,难道不也是除蝗虫的效验吗?春天的雪有虫,水也易败坏,所以不收取。
"夏冰。冰是太阴之精。水性很像土,能变柔为刚,这就是所说的物极必反。味甘,性大寒,无毒。宋徽宗吃冰太多,伤了脾胃,御医治疗没有效果,便召杨介去诊治,杨介用大理中丸。徽宗知道后说,服了多次了。杨介说,皇上的病,因吃冰太多而得,臣因此用冰来煎此药,是为治致病原因。徽宗服后,果然痊愈。"
瞧,是不是很有意思?在他的书里,满世界都是药,药草、药木、药石、药谷、药兽、药水等等,甚至于人的部分,诸如牙齿头发也可做药。在他的书里,药物各有属性,有毒,无毒。若得当,有毒也是好药,不当,则无毒也伤身体。由此可见,服用是否得当,与做人一样,也是有正道、邪道之分的,而正道、邪道全在于一个恰当,关键能不能去患。至于上面所说的水的变化,更使人看到大千世界不可穷测之理。
希望这短短的摘录能够激起您了解这位智者的兴趣
⑦ 我国著名的本草学著作有哪些
我国著名的本草学著作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雷公炮灸论》、《颅卤经》、《新修本草》、《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草纲目》等。
主要著作: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针灸甲乙经》 各书所载卷数不一,今本多取其自序所述的十二卷。 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内容系撷取《素问》、《铖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灸治要》这三部书的有关部分的精华,予以整理重编。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至万历六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7)我国著名本草扩展阅读:
中国曾以寻求长生不老药为中心而出现了本草学,其传说的人物为神农。本草才发展成为书籍的形式是在后汉以后(公元一世纪)。
在梁代(公元六世纪)本草书籍迅速增多,其中有名的是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收入大约700种药物,以后几经增注更加完善。
明万历6年(1578)李时珍完成了总共52卷的《本草纲目》,并于万历18年(1590)出版共记载了1892药物,可谓集本草之大成。
在日本,一般认为在奈良朝代以前虽从中国传入医方的同时也传入了本草书,但在奈良时代通过遣唐使而将本草学传入日本,则曾是盛行一时的,遂于公元701年开始设置本草教习和药园。
⑧ 炎帝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所以〈 〉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实现了先人的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起源于轩辕黄帝版,代代口耳相权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并不是由黄帝完成于一个短时间内,而是由黄帝的医学为基础经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跨越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集结而成。
它是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8)我国著名本草扩展阅读: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已转化为形成天地万物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人才以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 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
《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
⑨ 我国古代药物学著名《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编写的改为病字句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