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我国知名湖泊

我国知名湖泊

发布时间: 2020-12-07 17:57:57

A. 我国的湖泊的数量

在数量上应该没有很大区别,湖泊是水域,不像沙漠这么容易荒漠化。只要有降水,就有湖泊,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干旱,湖泊暂时缺水,但是不会消失。

4.湖泊
我国的湖泊众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鄙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的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高的湖泊。

在陆地表面上有一些能够蓄相当水量的天然洼地,称之为湖泊。湖泊不仅使我们的星球更加璀璨,还是人类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但是,湖泊是非常容易消失的。要使美丽的湖泊长久存在,根本的是保持河流沿岸的土壤不流失。中国历来有五湖四海之称,“四海”即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五湖”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鄱阳湖、江苏的太湖、洪泽湖、安徽的巢湖。

中国湖泊的分布

湖泊可以镶嵌在白雪皑皑的高山,也可以沉睡在陡峭的深谷,也可以仰卧在辽阔的平原,也可以偎依在咆哮的海滨。不论是白雪茫茫的极地,四季如春的温带,还是赤日炎炎的南方,你都可以寻觅到她的芳踪。
湖泊的分布没有地带性规律可循,也不受海拔的限制。
我国湖泊分布,大概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此线东南为外流湖区,以淡水湖为主,湖泊大多直接或间接与海洋相通,成为河流水系的组成部分,属吞吐型湖泊。此线西北为内陆湖区,以咸水湖或盐湖为主,湖泊位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内陆盆地之中,与海洋隔绝。
湖泊的分布没有地带性规律可循,也不受海拔的限制,凡是地面上一些排水不良的洼地都可以潴水,发育成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
东部平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834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696个,总面积为 21171.60km2 ;大于10km2湖泊有138个,总面积为19587.50km2。
东部平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洞庭湖、洪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淀山湖、东钱湖、南四湖、白洋淀、七里海、日月谭等。
蒙新高原湖区
蒙新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879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772个,总面积为 19700.30km2 ;大于10km2湖泊有107个,总面积为18059.43km2。
蒙新高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呼伦湖、运城盐湖、红碱淖、文县天池、罗布泊等。
云贵高原湖区
云贵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73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60个,总面积为 1199.40km2;大于10km2湖泊有13个,总面积为1088.20km2。
云贵高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泸沽湖、草海、邛海、九寨沟海子群等。
青藏高原湖区
青藏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1437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1091个,总面积为 44933.30km2;大于10km2湖泊有346个,总面积为42816.10km2。
青藏高原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纳木错、青海湖、察尔汗盐湖、鄂陵湖等。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共有大小湖泊192个,其中,大于1km2的湖泊有140个,总面积为3955.30km2;大于10km2湖泊有52个,总面积为3705.70km2。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较著名的湖泊有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湖、白头山天池等。

中国的国际湖泊

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位于吉林省抚松县境内,湖面海拔2154米。湖泊高踞于长白山之颠,在群峰环绕之中。由于海拔较高,常有云雾缭绕,很难见其真貌,人们视为神秘之水,因此称为天池。
天池是呈椭圆形的火山口湖,南北长4850米,东西宽3350米,周长约13公里,湖面面积约9.2平方公里,湖泊的集水面积21.4平方公里。湖水总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平均深度204米,最大深度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湖泊四周没有常流水注入,主要由天然降水以及环湖的岩层隙水补给。

湖泊只有在北侧有一缺口,水流经过1200多米蜿蜓的流程后突然从断崖处飞泻而下,形成68米的飞瀑,夹峙在二山之间,形如马尾瀑布的水流就是松花江的正源,二道白河的源头。

天池池周高峰有10余座,以白云峰最高,海拔2691米,位于天池的西面,主要岩石是各种火山的喷出岩,有浮石、火山砾、火山砂、粗面岩、凝灰岩等。天池北面另一高峰天文峰,海拔2670米,为第二高峰,1958年天池气象站建于该峰东北侧2622米处,故称天文峰。
?
长白山天池的形成与火山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距今一百万年的地质年代,发生过多次规模较大的火山喷发。近期的喷发有1597年(明万历25年)8月,1668年(清康熙7年)4月和1702年(清康熙41年)4月,距今已有290多年,虽然近年没有喷发,但沿二道白河上朔,沿河仍有许多温泉的分布。

天池气候寒冷,湖水冻结每年长达6个月之久,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不及10℃。降水丰沛,平均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每年约有8个月时间被积雪覆盖,6月中旬积雪才开始融化,在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天池周围生长着各种珍奇的生物。

兴凯湖是中俄的界湖,也是我国最大的国际湖。又菩丝

B. 我国天然湖泊有多少个

中国是多湖泊国家,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即达2800多个,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淡水湖泊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左右。
中国湖泊根据各地民族语言的译音和习惯称谓共约有30种。一般在太湖流域称荡、漾、塘和;松辽地区称泡或咸泡子;内蒙古称诺尔、淖或海子;新疆称库尔或库勒;西藏称错或茶卡。
分布和形态特征 中国湖泊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东起东经132°20′的兴凯湖(中、俄界湖),西至东经78°50′的班公错;北自北纬48°57′的呼伦湖,南到北纬23°25′的大屯海。 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形成2大稠密湖群。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柴达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湖泊分布亦多。但长江上游、珠江流域和浙闽丘陵等地区湖泊寥寥无几。按湖泊的地理位置,可将中国湖泊分为东北、(内)蒙(古)新(疆)、青藏、东部和云贵5大湖区。
中国绝大部分湖泊属中、小型、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共11个(见表[中国主要湖泊形态特征])。最大淡水湖泊为鄱阳湖,最大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盐湖是察尔汗盐湖。藏北的青蛙湖湖面海拔564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5386米的森里错,则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海拔最低的湖泊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底海拔-155米。 青藏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区。中国最深湖泊是位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上的天池(见白头山天池),湖水深度最大达312.7米,也是中、朝两国的界湖。
构造差异 中国东部平原属地壳下沉地区,区内淡水湖泊较集中,分布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等中国著名5大淡水湖泊。湖盆多呈碟状,平均水深约3米,为典型的浅水型吐吞湖泊。一般均具有调节江、河洪枯的能力。河流泥沙对湖泊演变影响显著;西部青藏湖区为强烈的地壳隆起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区内湖泊类型多样,以沿构造断裂带形成的构造湖为主,并有冰川湖、岩熔湖及堰塞湖等。湖泊水深多在数十米以上,呈封闭性或半封闭性弧立分布,主要靠冰雪融化和降水补给。近期变迁表现为干化和退缩及大量山地碎屑物质的充填,湖水清澈,许多大湖透明度均在10米以上;东北湖区则多火山堰塞湖;蒙新湖区多风蚀洼地湖;而云贵湖区则多构造断陷湖。
地带性 中国湖泊分布具有地带性特色。东部平原湖区入湖河流源远流长,湖泊补给水源丰富,且河、湖水量交换强烈,湖水矿化度低,大部分小于200毫克/升。个别湖泊甚仅有30~40毫克/升,主要属重碳酸钙型水。青藏、蒙新湖区气候干燥,湖泊大多为内陆河流的尾闾。湖水矿化度大多在1~2克/升, 如青海湖为12.94克升。个别湖泊甚可达400~500克/升,因此成为中国盐湖(包括咸水湖)最集中区域;同时,由于一些湖泊入湖河流的变迁改道,游移性湖泊在这2个湖区亦有零星分布,如新疆的玛纳斯湖即属此例。
资源 中国湖泊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东部湖区富于灌溉、航运、养殖之利和滩地资源。湖泊水生动、植物种多量大,水生维管束植物即达90种以上,产量高,用途广泛。中国湖泊中鱼类有200种以上,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有110余种。 鲤、鲫是最常见或最主要的鱼类。青、草、鲤、鳙、鱼是中国特有的经济鱼类,在淡水湖泊中分布广泛。鲂、鳊、、鳜、银鱼等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中的名贵鱼类,产量甚丰。青藏地区湖泊中的裸鲤,东北地区湖泊中的狗鱼、银鲫及云贵地区湖泊中的金线鱼、弓鱼等,亦均属上等鱼类或名贵鱼类,产量均占一定比重。此外,湖泊中栖息的水禽和淡水湖泊中盛产的虾、蟹、贝类,亦为经济价值较大的资源。西部青藏、蒙新湖区的咸水湖和盐湖,占湖泊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蕴藏丰富的盐类矿产资源。区内盐湖除蕴藏大量食盐、芒硝、石膏、天然碱等固体盐矿原料外,甚或富集有硼、锂、钾、镁等多种液体矿床,铷、铯、溴、碘等元素亦具相当数量。有些高原与山区的湖泊蕴藏极大水力资源,滇池和镜泊湖的水能早已开发,兴建中的云南洱海发电站,发电能力超过上述两湖之总和。台湾省日月潭的发电能力亦在几万千瓦以上。西藏自治区的羊卓雍错与雅鲁藏布江的直线距离仅8~10公里,但湖面高出江面840余米,无疑为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很大的湖泊。此外,有不少湖泊风景秀丽,如西湖、太湖、洱海和天池等。

C. 我国主要湖泊

拥有4400平方米面积的青海湖浩瀚神秘,是大自然赐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清澈碧蓝的湖面上那微微泛动的波澜似乎在悄声述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它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身背炒面绕大湖,跑垮好马累死鹿”。
青海湖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渺、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青海湖畔山清水秀,辽阔起伏的草原就像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数不尽的牛、羊、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到来时,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旅游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

D. 我国著名的湖有哪些胡

中国十大湖泊[图文]
zhong guo shi da hu po
中国的湖泊(lakes in China) 中国是多湖泊国家,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即达2800多个,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淡水湖泊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左右。
中国湖泊根据各地民族语言的译音和习惯称谓共约有30种。一般在太湖流域称荡、漾、塘和氿;松辽地区称泡或咸泡子;内蒙古称诺尔、淖或海子;新疆称库尔或库勒;西藏称错或茶卡。
分布和形态特征中国湖泊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东起东经132°20’的兴凯湖(中、俄界湖),西至东经78°50’的班公错;北自北纬48°57’的呼伦湖,南到北纬23°25’的大屯海。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形成2大稠密湖群。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柴达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湖泊分布亦多。但长江上游、珠江流域和浙闽丘陵等地区湖泊寥寥无几。按湖泊的地理位置,可将中国湖泊分为东北、(内)蒙(古)新(疆)、青藏、东部和云贵5大湖区。
中国绝大部分湖泊属中、小型。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共11个(见表)。最大淡水湖泊为鄱阳湖,最大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盐湖是察尔汗盐湖。藏北的青蛙湖湖面海拔564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5386米的森里错,则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海拔最低的湖泊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底海拔-155米。青藏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区。中国最深湖泊是位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上的天池,湖水深度最大达312.7米,也是中、朝两国的界湖。
构造差异中国东部平原属地壳下沉地区,区内淡水湖泊较集中,分布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等中国著名5大淡水湖泊。湖盆多呈碟状,平均水深约3米,为典型的浅水型吞吐湖泊。一般均具有调节江、河洪枯的能力。河流泥沙对湖泊演变影响显著;西部青藏湖区为强烈的地壳隆起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区内湖泊类型多样,以沿构造断裂带形成的构造湖为主,并有冰川湖、岩熔湖及堰塞湖等。湖泊水深多在数十米以上,呈封闭性或半封闭性孤立分布,主要靠冰雪融化和降水补给。近期变迁表现为干化和退缩及大量山地碎屑物质的充填,湖水清澈,许多大湖透明度均在10米以上;东北湖区则多火山堰塞湖;蒙新湖区多风蚀洼地湖;
而云贵湖区则多构造断陷湖。
地带性中国湖泊分布具有地带性特色。东部平原湖区入湖河流源远流长,湖泊补给水源丰富,且河、湖水量交换强烈,湖水矿化度低,大部分小于200毫克/升,个别湖泊甚仅有30~40毫克/升,主要属重碳酸钙型水。青藏、蒙新湖区气候干燥,湖泊大多为内陆河流的尾闾。湖水矿化度大多在1~2克/升,如青海湖为12.94克/升。
个别湖泊甚可达400~500克/升,因此成为中国盐湖(包括咸水湖)最集中区域;同时,由于一些湖泊入湖河流的变迁改道,游移性湖泊在这2个湖区亦有零星分布,如新疆的玛纳斯湖即属此例。
资源中国湖泊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东部湖区富于灌溉、航运、养殖之利和滩地资源。湖泊水生动、植物种多量大,水生维管束植物即达90种以上,产量高,用途厂泛。中国湖泊中鱼类有200种以上,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有110余种。鲤、鲫是最常见或最主要的鱼类。青、草、鲤、鳙鱼是中国特有的经济鱼类,在淡水湖泊中分布广泛。鲂、鳊、鲌、鳜、银鱼等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中的名贵鱼类,产量甚丰。青藏地区湖泊中的裸鲤,东北地区湖泊中的狗鱼、银鲫及云贵地区湖泊中的金线鱼、弓鱼等,亦均属上等鱼类或名贵鱼类,产量均占一定比重。此外,湖泊中栖息的水禽和淡水湖泊中盛产的虾、蟹、贝类,
中国主要湖泊形态特征
亦为经济价值较大的资源。西部青藏、蒙新湖区的咸水湖和盐湖,占湖泊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蕴藏丰富的盐类矿产资源。区内盐湖除蕴藏大量食盐、芒硝、石膏、天然碱等固体盐矿原料外,甚或富集有硼、锂、钾、镁等多种液体矿床,铷、铯、溴、碘等元素亦具相当数量。有些高原与山区的湖泊蕴藏极大水力资源,滇池和镜泊湖的水能早已开发,兴建中的云南洱海发电站,发电能力超过上述两湖之总和。台湾省日月潭的发电能力亦在几万千瓦以上。西藏自治区的羊卓雍错与雅鲁藏布江的直线距离仅8~10公里,但湖面高出江面840余米,无疑为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很大的湖泊。此外,有不少湖泊风景秀丽,如西湖、太湖、洱海和天池等。

(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中有5个小岛,其中以鸟岛最为著名。鸟岛的面积只有0.27 km2,岛上生活着数不清的鸟,主要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等十多种,尤其以前四种最多,约占全岛鸟群总数的70%。有人估计,每年大约有十万只鸟在岛上繁殖育雏。人若登上鸟岛,铺天盖地而来的鸟群会使人产生无立足之地的感觉。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二)江西鄱阳湖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阳湖的湿地破坏是长期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1998年发生历史性的大水灾后,鄱阳湖地区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湿地恢复政策。在国家移民建镇资金的支持下,湖区农民解决了住房问题。但是,由于他们全部或部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主要是水田),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的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出现了严重的生计问题。同时为巩固退田还湖带来的湿地恢复成果,在退田还湖地区发展替代产业极为迫切和必要。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可插入相关图片)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三)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两省之间,面积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北有三口与长江相通,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这是湖南地理特征之三。洞庭湖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容纳湖南四水的水量并起着吞吐长江洪水的作用。湖南境内所指的洞庭湖区,习惯上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受堤防保护的地区都计算在内,因此,就行政范围来说,它包括19个县、7个市、15个国营农场的全部或一部,其中,纯湖区包括有常德、汉寿、华容、望城等12个县,常德、益阳、岳阳、津市4个市和15个国营农场。据1985年统计,洞庭湖区面积占全省的1/14,人口占全省的1/9,耕地占全省的1/6,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6,棉花产量占全省的4/5,水产品占全省的1/3,油料、麻类、湘莲、生猪、家禽的产量也都占较大比重。洞庭湖区是湖南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洞庭湖区的范围,北至荆江,西至澧县、常德,南至沅江、汉寿、益阳,东至湘阴、汩罗、岳阳,面积约为18780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天然湖泊面积约为2691平方公里(元明到清代中期面积为6270km2,1949年为4700km2),洪水时期,一片汪洋,枯水时期,洲滩毕露。据自然形态划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及其他小湖泊。洞庭湖区北通长江,内联“四水”,湖泊星罗棋布,河渠纵横交错,干支流相连成为湖南省水运的中心。洞庭湖水系的补给多以雨水为主。长江水量经三口分流入湖;湘、资、沅、澧四水水量充沛,对湖泊的补给量也大。其水量平衡的特点是:出入湖泊径流量所占比重很大,洞庭湖的入湖径流量与出湖径流量均分别占全湖水量总收支的90%以上,湖面降水与蒸发所占比例相对很少。另一个特点是:两者数量几乎相近,即出口水量与入湖水量为1.04:1.15,说明湖泊吞吐量接近。

日落太湖之美景
(四)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 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财名山、名园,探考历史。
太湖东、北、西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发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迹遗存,如春秋时期的阖闾城越城遗址、隋代大运河、唐代宝带桥、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书屋、明代扬弯一条街、宜兴三洞、无锡三山和苏州东、西洞庭山等。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流域内分布有特大城市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个地级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3个地级市,共有30县(市)。有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座,100~500万人口的大城市1座,50~100万人口城市3座,20~50万人口城市9座。至1997年止流域内共有人口361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9%,其中农业人口1844万人,非农业人口1767万人,城市化水平达49%。流域内有耕地2266万亩,比1985年减少384万亩,主要用于建设用地。其中水田1856万亩,旱地410万亩,复种指数200%。流域用地状况,耕地占41%,水域15%,建设用地18%,其他用地26%。

洪泽湖水产早市
(五)美丽富饶的洪泽湖畔哺育着淮安的四区(清河、青浦、楚州、淮阴) 四县(涟水、洪泽、盱眙、金湖) , 宿迁的二区(宿城区、宿豫区)三县(沭阳、泗阳、泗洪)。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古称破釜塘。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江南,其时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难。当龙舟经过破釜塘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炀帝大喜,自以为洪福齐天,恩泽浩荡,于是便把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唐代开始名洪泽湖。 洪泽湖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泽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近百种,以鲤、鲫、鳙、青、草、鲢等为主;洪泽湖的螃蟹也是远近驰名的。此外,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莲藕、芡实、菱角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六)内蒙古呼伦湖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万顷,象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是中国第五大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东经117°00′10〃~117°41′40〃,北纬48°30′40〃~49°20′40〃,呈不规则斜长方形,长轴为西南至东北方向。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447公里。当湖水位在545.33米时,湖水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
“呼伦”是由蒙古语“哈溜”音转而来,意为“水獭”;“贝尔”蒙语意为“雄水獭”。古代这两个大湖盛产水獭,生活在湖边的蒙古人便以动、植物名称命山、河、湖、泉名称的古老习惯为两湖命名。清初,游牧在湖边的蒙古人开始称呼伦湖为“达赉诺尔”。“达赉”蒙古语意为“海”,“诺尔”意为“湖”,“达赉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
呼伦湖水的补给除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来自发源于蒙古国东部的克鲁伦河,以及连接贝尔湖和呼伦湖的乌尔逊河。湖东北部的达兰鄂罗木河是一个吞吐性河流,海拉尔河水大时,顺该河流入呼伦湖,呼伦湖水大时又顺此河流向额尔古纳河。
呼伦湖还以“大、活、肥、洁”著称全国。“大”是湖的面积2339平方公里,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湖,相当于呼伦贝尔盟1988年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活”是湖内有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和水大时的达兰鄂罗木河注入,不是死水湖;“肥”是湖面和注入湖中的各河流位于牧区,湖畔和河岸牧草繁茂,牲畜的粪便多流入湖中,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洁”是湖区各河流基本没有污染,是少有的一池碧水。

(七)纳木措湖
纳木措湖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湖面面积19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拨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措还是西藏著名的佛教圣地,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历羊年是藏传佛教传统的朝拜纳木措,到纳木措转湖的年头。从2003年羊年正月开始,从青藏高原各藏区赶往纳木措转湖的藏族群众就络绎不绝。到2003年6月中旬,即藏历四月十五期间,前往纳木措朝拜“圣湖”的人高达好几万。在美丽的纳木措湖畔,信徒们围着著名的扎西岛不停地转经,在湖边和陡峭的山崖上挂上五色经幡,他们还成群结队地涌向湖边,用圣水洗涤身体和衣物。在青藏高原燎人的骄阳下,在漫天的暴风雪中,他们尤如一群群移动的雕像,用他们信念的步履丈量着脚下神圣的土地,祈祷着万物众生,一步步走向理想的境地

(八)色林错湖
它是藏北草原仅次于纳木错的第二大咸水湖,面积有1800多平方公里,这里也是申扎、尼玛、班戈三县的交界处。远远望去,湖面碧蓝,远处山形若隐若现。公路就在离湖边十几公里的地方,想接近她却已无路可走。湖边沼泽地多,不敢冒险,直到下午日落时分,我们才有幸在湖畔的草原上歇息,也许是因她的美丽才停下匆忙的脚步。金色的草原、蓝蓝的湖水、夕阳映红的雪山让我们忘却了草原傍晚时分的寒冷,贪婪地拍摄着她的美妙,草原上成群结队的黄羊、藏羚羊也在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看着这湖光山色和湖畔野生动物追逐觅食的情景,我们很自然地想到离拉萨很近的纳木错——十七、八年前的纳木错也是这番情景,湖边不时有成群的藏羚羊出没,其它的野生动物也很多,简直就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后来随着游人的大量进入,那里已很难再见到野生动物的踪影了。色林错至今仍保持着如此好的原生态,我们真的为她感到庆幸。

炎炎盛夏,位于博斯滕湖畔的新疆和硕县金沙滩迎来了又一个旅游旺季。博斯滕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古称西湖,湖面烟波浩淼,四周苇草丛密,栖息着各种水鸟。泛舟其中,自有佳趣。和硕县金沙滩景区因其优质的湖水,细密干净的沙滩,成为游客前往度假避暑的胜地。

新疆博斯滕湖黄金沙滩带动黄金旅游
(九)博斯滕湖
博斯腾湖
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小湖区有较大的湖泊,总面积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东深,最深16米,最浅0.8--2米,平均深度约10米左右。总面积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与雪山、湖光、绿州、沙漠、奇禽、异兽同生共荣,互相映衬,组成丰富多彩的风景画卷。大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誉为沙漠瀚海中的一颗明珠。小湖区,苇翠荷香,曲径邃深,被誉为“世外桃园”。

(十)南四湖
南四湖 为昭阳、独山、南阳、微山湖四湖的总称,位于苏鲁交界处,南四湖南北总长约120 km,东西平均宽5.2 km,流域面积31700 km2 。上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2.5m,正常蓄水位34.5m,蓄水面积600 km2,设计洪水位36.5m,相应容积23.1亿m3。下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1.0m,正常蓄水位32.5m,蓄水面积585 km2,设计洪水位36.0m,相应容积30.78亿m3. 南四湖的洪水经韩庄闸、伊家河闸和蔺家坝闸分别流入韩庄运河、伊家河和不牢河,再先后汇入中运河。我省徐州市丰县、沛县、铜山县280万亩农田排涝入湖,湖西及不牢河沿岸200万亩农田引湖水灌溉。 南四湖湖西大堤全长131.5km,其中我省北起苏鲁省界处的姚楼河口,南至铜山县张谷山,长80.1km。二级坝以上的上级湖堤长21.86km;二级坝以下的下级湖堤长58.24km。湖西大提的防洪安全直接关系到京杭运河、津浦、陇海铁路和丰沛矿区、徐州市区工矿企业及数百万群众的安全。 沿湖西有姚楼河、大沙河等6条港河,湖西大堤上共兴建了大屯、挖工庄、韩坝、八段、五段、岱海闸及岱海涵洞等7座穿堤建筑物。 1957年沂沭泗大洪水,上级湖南阳站水位36.48m,下级湖微山站水位36.28m,为历史最高记录。

E. 我国的主要湖泊

1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九江市南,由鄱、抚、信、修、赣等五大水系汇聚版而成,面积3583平方公里,权为我国最大淡水湖泊,也是典型的季节性吞吐型湖泊。汛期一片汪洋,碧波千里、枯水期束水如带,仅存河港。湖区多洲滩,为鱼类天然产卵场,我国的主要湖泊

F. 我国湖泊很多,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三个区域

(1)青藏高原湖区。青藏高原上的湖泊面积为37549平方公里, 占全国湖泊面积的49.6%,仅西藏就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面海拔多在 4000米以上。藏北高原的喀顺错,湖面海拔5556米,是我国目前已知地势最高的湖泊。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湖泊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内陆高原湖区。境内除东部及南部有部分外流湖为淡水湖外,其他多为内陆咸水湖或盐湖。这些湖泊多系构造运动和冰川作用的冰蚀或冰碛物壅塞而形成的构造湖和冰川湖,也有因泥石流阻寒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这些湖水都较深。区内分布有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羊卓凝错、鄂陵湖、扎陵湖及班公湖等较大的湖泊。
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阻止了水蒸气的进入,使高原气候日益干燥。自本世纪以来,整个高原的降水量明显减少,尤以近20年来最为突出,湖水的蒸发加速,必将导致湖水的浓缩和湖面的缩小。青藏高原湖泊退缩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湖滨有多级古湖堤,最高一级古湖堤高出现在水面100米左右,据推算, 当时的湖面比现在要大三分之一。随着湖泊缩小,湖滨出现大面积的沼泽和草滩,成为重要的天然牧场。
(2)蒙新湖区。蒙新湖区湖泊面积为8854平方公里, 占全国湖泊面积的11.7%,区内多内陆咸水湖和盐湖;全区大致以黑河为界, 黑河以西多构造湖,以东多小型风蚀湖,亦有部分构造湖。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位于海平面以下155米,水深不足1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湖泊。境内较大的湖泊有呼伦湖、博斯腾湖、塞里木湖、布伦托湖(乌伦古湖)及贝尔湖(中、蒙界湖)。
蒙新湖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湖泊封冻期为3-4个月,年内降水量稀少,河系不发育, 不少湖泊成为内盆地汇水中心,有的则是河流的尾闾湖。由于汇入湖泊河流水量不稳定,随着补给水量的增减,水面时大时小,湖形多变,如索果诺尔、玛纳斯湖等就以湖形多变而闻名于世。当汇入湖泊的河流上、中游层层拦截时,势必减少入湖河流的水量,使湖泊水量入不敷出,导致湖泊日渐消亡。新疆的罗布泊和台特马湖已于1964年和1972年先后干涸。但有一些湖泊因与较大河流沟通或贯穿,湖形较固定,且为淡水湖泊,如博斯腾湖、乌梁素海等。
发育在沙漠地区的湖泊,具有面积小、湖水浅、补给水量少、湖水易浓缩,又多为时令湖。由于蒸发强烈,湖水矿化度都很高,成为盐湖或矿湖,如内蒙古的吉兰泰盐池就著名的产盐湖泊。
(3)云贵高原湖区。云贵高原为我国淡水湖泊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区内多构造湖,也有象异龙湖、威宁草海等溶蚀湖。湖泊面积为1108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面积的1.5%。区内的湖泊主要集中在滇中和滇西北地区,除抚仙湖、泸沽湖、阳宗海及程海等湖泊为湖盆坡度较大、湖岸线平直的深水湖外,其他各湖均系湖盆平缓、岸线弯曲,水深在15米以内的浅水湖泊。高原气候温暖,降水量较大,湖泊水量丰富,湖水冬季不结冰,是我国唯一不冰冻的湖区。不少湖泊除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外,还兼有灌溉、供水、航运和发展水产之利。滇池、洱海及泸沽湖等湖泊,山青水秀,风景佳丽,又有名胜古迹,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湖泊区。
我国是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有两万多个,湖泊总面积达75610Km2,其中外流湖的淡水贮量为内流湖的4.5倍。就地区而言,我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长江中下游居多)和青藏高原两大湖区。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面积广、分布稠密的地区,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8.4%,它拥有世界上最高且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仅西藏就有湖泊两千多个,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国湖泊面积最大的省区。其水质有明显的分布规律:藏东南为淡水湖,藏南为淡水与咸水湖,藏北为咸水湖,藏北北部为盐湖。
民族地区湖泊的分布。我国的湖泊由于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地带,所以特征就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我国湖泊的分布特点、成因和水文特征的不同,大致划分为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蒙新湖区、东北山地湖区和平原湖区、云贵高原湖区等五个比较集中的湖泊区。其中青藏高原湖区、蒙新湖区和云贵湖区分布在民族地区。

G. 我国著名的江河湖泊有哪些

一、江河:
1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心,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2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流经青海、四川、 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省、自治区。
3淮河: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2度~121度,北纬31度~36度,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经过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至江苏省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
4黑龙江:大体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它穿越中国、俄罗斯和蒙古。
5松花江:松花江流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三省(区)
6珠江:主要在广东,先后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
二、湖泊:
1青海湖:中国最大湖泊,也是最大盐水湖,位于青海省
2鄱阳湖:位于我国江西,是最大淡水湖
3洞庭湖:位于湖北省
4太湖:江苏省南部
5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
6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
7.滇池 位置:昆明市西南
8.洱海 位置:云南大理苍山东麓
9.千岛湖 位置:浙江省西北
10.日月潭 位置:台湾阿里山和玉山之间

H. 我国著名的湖泊有哪些呢

三大内陆湖: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江苏太湖
杭州西湖、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I. 求;我国著名湖泊的传说。100字之内

青海湖的神话传说:有的说,这是当年东海老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一百零内八条江河的水,汇容成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为西海龙王;有的说,这是当年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行至日月山口,回首汉宫,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潸然泪下,泪水汇成这蓝色的湖,随后,文成公主又毅然决然地上路了;还有的说,这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把二郎神追赶得逃到这里,二郎神又饥又渴,发现了这个神泉……

J. 我国著名的8大城市湖泊,谁的湖泊最壮观

第八名,济南大明湖。湖面58公顷,公园面积103.4公顷,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处达4.5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第七名,嘉兴南湖。规划区域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於世。
第六名,扬州瘦西湖。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

第五名,北京昆明湖。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大约2平方公里,它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
第四名,南京玄武湖。总面积达444公顷,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
第三名,杭州西湖。湖水总面积5.593平方公里,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
第二名,苏州金鸡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中国最大城市湖泊公园,是二十一世纪苏州“人间新天堂”的象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
第一名,武汉东湖。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