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明朝著名僧人

明朝著名僧人

发布时间: 2020-12-08 06:11:59

㈠ 明朝僧侣性侵妇女,为何让开国帝王朱元璋都束手无策

因为朱元璋根本就拿僧尼没有办法,他们的流动性太大了,你根本就无从下手了。

首先明太祖的禁令本身就没有完全阻断僧俗男女来往的可能。要知道明朝的僧尼可以自由活动,他们想去四处行乞,政府根本就没有说不可以,只要能说明你是从哪里出了地僧尼,就可以通行了。

还有给行脚僧可以想起哪里就去哪里,想住哪里就住哪里的法令,试问不法之徒不会利用戴上僧人假面来躲避法令责任,还可以逍遥自在,没有人抓,这条行脚僧法令简直就是不法之徒的最爱了。

最后想说的是,其实政府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也出台了很多的相关律法与惩处,但是因为僧侣流动性极大,就有非常大的难度,很难都给法令完全约束与限制,加上古代妇女地位低下,最终还没有成功搞定僧侣性侵妇女的事情了。

㈡ 明朝以前佛教早期寺院都干些什么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佛弟子“以戒为师”,通常没有重大事件,是不会改变什么东西的,我们观察现代的僧人的行为举止,就能推测以前的寺院在做什么、僧人在做什么。
经常有信众问我,清明节、五一、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寺院放假吗?僧人几点钟上班?有加班费不?……, 每每遇到朋友们问这些问题,我就乐得不行。作为秉承佛陀意志的修行者,独身、素食、以寺为家、不蓄有财产钱物、终身奉献给佛教事业,普度众生,再无“上班下班加班”一说,无论世俗什么节日,对于僧人而言,都是恒常的一天。
一般僧人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
1、4:30起床;
2、5:00-6:00上殿做早课;
3、6:00-6:30早餐(吃饭也是修行之一,禅宗通常称为“过堂”)
4、6:30-7:30开门,打扫卫生或做其他工作。
5、8:00-10:00禅修或做住持指派的事情;
6、10:00-11:00自修(这个过程寺院也有非硬性的安排,或者禅修念经做法事,或者看殿巡回,每一位僧人及常住居士都有寺务的);
7、11:00-11:30过堂(午餐);
8、11:30-14:00午休
9、14:00-15:30禅修或做住持指派的事情;
10、16:00-17:00上殿做晚课;
11、17:30-18:00药石(由于寺院讲究过午不食,所以这一顿饭是帮助那些还做不到过午不食的僧人修行的,形同药物,称为“药石”)。
12、18:00-19:00关寺院大门;经行(法师们通常会四处走走,由于行走时需要保持内心的觉知,也是修行的方式,故称为“经行”);打扫卫生。
13、19:00-20:00禅修(这段时间比较自由,僧人会选择禅定、修习、喝茶等各种方式)。
14、21:00入睡。若通宵不睡的禅定的,就叫“夜不倒单”(所以若非生死攸关的事情,21:00以后就不要给师父们打电话了)
——以上可以知道,无论过去的寺院还是现在的寺院,都在做“弘法利生”的事情,时代在变,形式在变,但宗旨始终没有改变!

㈢ 明代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何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呢

根据史书记载,姚广孝,是今天的江苏苏州人,在明朝时期是有名的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他也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

这样从侧面可以体现出姚广孝是一个知识渊博,很厉害的人,所以才会被人们认为是妖僧。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姚广孝是因为样貌丑陋,才被人们形容为黑袍妖僧的,有史书记载说姚广孝早年在游览嵩山寺的时候,相士袁珙说姚广孝是一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就是说姚广孝长得非常丑。

㈣ 黑袍僧人姚广孝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自古以来,改写历史的人物很多,主要是“士农工商”中的士族和农民,改写历史的士族非常多,刘邦也可以归于士族,改写历史的农民主要是各种农民起义,但在14世纪,却有两个和尚堪称史上最强,改写了中国600年来的历史,影响极为深远,可惜第二个鲜为人知。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称帝之后,将姚广孝列为靖难第一功臣,给予非常高的礼遇,最令人震惊的是,“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明成祖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换言之朱棣都要避讳姚广孝名字,足见朱棣对他的尊重程度,可能古今唯一吧。

尽管是靖难第一功臣,但姚广孝却一样不取,深藏功与名,低调淡泊,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已经还俗的他,依然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

此后,明成祖往来于南京、北京之间,并几次征伐蒙古,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1407年(永乐五年),姚广孝又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

除此之外,姚广孝还曾监修《太祖实录》,参与编修《永乐大典》,还是一个文学家、史学家,《明史》记载是“广孝少好学,工诗。与王宾、高启、杨孟载友善。宋濂、苏伯衡亦推奖之”。当然,姚广孝晚年时,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受到儒家文人的责难,所谓“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识者鄙焉”。

1418年,姚广孝去世,明成祖听闻之后,“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朱棣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再一次见证姚广孝的影响力。

㈤ 在明代志怪小说中,老虎大多数与道士僧人互化,而不是和其他什么人

明代时期,社会环境混乱,很多强盗会扮成道人或者僧人模样害人,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对道人和僧人的恐惧,再加上一般人对真正的道人、僧人生活不了解,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但明代时的志怪小说,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㈥ 谁说僧人不问国家政治,观明朝第一奇人姚广孝

明代第一奇人是姚广孝。
奇人:对联进言说服朱棣夺天下
姚广孝生于医生世家,14岁落发为僧,法名道衍,却师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之术。曾经在嵩山寺游学,有名叫袁珙的面相者对他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广孝听后反而大喜。
洪武十五年,高皇后驾崩,明太祖选高僧侍奉各亲王,为其诵经荐福。道衍与燕王朱棣相谈甚合,并请求被带走,答应要送给燕王一顶白帽子。“王”字加上个“白”字是皇的隐语,着实让朱棣又惊又喜。朱棣把姚广孝带回北平,让他担任庆寿寺任主持,而事实上,他出入燕王府,密谈军国大事,成为朱棣的心腹军师。
民间有大军师刘伯温、二军师姚广孝之称,刘伯温保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时候姚广孝还只是燕王朱棣的谋士。真正让姚广孝脱颖而出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反而传给了孙子,燕王朱棣非常郁闷。一日忧郁之际看着窗外的寒冬景致突然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广孝马上附和了下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对联进言事例。随后在姚广孝的劝说与分析之后,朱棣终于下决心夺取侄子的江山。
奇事:半僧半俗辅佐燕王登基
北京城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这个说法应该是紫禁城的设计借鉴了潭柘寺的格局。而操作者正是姚广孝,说起来是因为姚广孝曾经在潭柘寺“挂单”。据史书记载,姚广孝14岁的时候就出家为僧。
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建议削藩。姚广孝积极动员朱棣起兵反叛,朱棣说:“民意都支持朝廷,我们能怎么办呢?”道衍曰:“臣只知天道而已,何必管什么民意!”于是朱棣渐渐下决心,并私下选派军官,并招募勇敢异能的人。利用所住宫殿(原元朝皇宫)幽深的优势,在宫内秘密制造兵器。姚广孝为防止泄密,特意把兵器厂安置在地下,还养了一群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盖兵器锻造声。
——分析《网络知道》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