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智库
『壹』 世界著名智库有哪些
(1)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
(3)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4)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
(5)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6)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
(7)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
(8)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
(9)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10)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11)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
(12)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
(13)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
(14)尼克松和平与自由中心(Nixon Center for Peace and Freedom)
(15)邓白氏集团信息服务公司(Dunn & Bradstreet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orotion)
(16)数据交换公司(Data Exchange Corporation)
(17)波士顿顾问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18)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19)巴特尔纪念研究所(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20)国际数据集团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21)阿斯彭人文研究所(Aspen Human Institute)
(22)东方一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
(23)防卫信息中心(Center for Defense Information)
(24)哈佛国际事务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25)克林顿与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
(26)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27)美国赫德森研究所(The Hudson Institute)
(28)人口委员会(The Population Council)
(29)未来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Future)
(30)美国亚洲文化学院(U.S. Asian Cultural Academy)
每个智库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有趣故事,可以网络搜索词条查阅一下。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贰』 美国智库的介绍
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或“智慧库”,英文称呼“think tank”。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回学科的、为决策者在答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几十年来,智库在西方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美国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它以精准全面的分析研判、与政界广泛深入的联系以及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以致有关国学者将智库视为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智库的职能主要包括: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智库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出版书刊、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智库十分重视研究人员的培养,智库成员出入政界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智库将精英输送到政府机构任职,由研究者变为决策参与者;另一方面也为在政府换届中的下台官员提供容身之所。
『叁』 美国是不是三大智库之说啊,是哪三大智库啊
智库,抄即智囊机构,最初也称“思袭想库”,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
美国的智库相当发达,目前全美大约有2000多个从事政策分析的组织,仅华盛顿特区就有100多个。在美国,智库举足轻重,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智库的职能主要包括: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智库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出版书刊、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
智库十分重视研究人员的培养,智库成员出入政界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智库将精英输送到政府机构任职,由研究者变为决策参与者;另一方面也为在政府换届中的下台官员提供容身之所
『肆』 全球顶尖的著名智库有哪些
《全抄球智库袭发展报告2013》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TTCSP)”的研究成果,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是其在中国唯一授权单位,这也是报告中文版在我国首次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智库数量为6826家,比2012年的6603家有所增加。其中,北美洲最多,共有1984家,欧洲有1818家,而亚洲排第三,有1201家;智库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1828家,是第二名中国425家的4倍多,第三名英国智库287家。
2013年度全球智库第一名仍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目前,美国仍居国际智库首位,影响力居前列。布鲁金斯、卡内基、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外交委员会、美国兰德公司等连续多年居国际排行前列。印度等金砖国家智库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伍』 美国最有名的智库是哪个
华盛顿亚洲问题著名思想库、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机构
思想库、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有时也被称为"智囊机构",其功能是开发研究课题、撰文出书、佐助与公共政策问题有关的论证。这些研究机构的专家经常受邀出席国会听证会,白宫咨询会。他们发表的著作文章也常被引为支持某一立场观点的论据。
虽然有些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带有明显的自由派或保守派色彩,但很多机构都被尊视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权威。一些长期在公共政策辩论中发挥作用的华盛顿著名亚洲问题智囊机构包括: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会研究服务部(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美国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竞争企业协会(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 、美国亚洲文化学院(US Asian Cultural Academy) 、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全国亚洲研究所(NationalBureauofAsianResearch)、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华盛顿全球咨询公司(WashingtonGlobalPartnersLLC) ,等等。
『陆』 国外顶级智库是怎样炼成的
国外顶级智库是怎样炼成的
编者按:
2016年12月8日,察哈尔圆桌(第46期)暨《智库是怎样炼成的:国外智库国际化案例研究》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圆桌主题为“外国智库国际化经验及启示”。
进入全球化时代后,国际化逐步成为当代智库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方向。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智库发展已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特征,国际影响力十分巨大。要研究中国智库的发展之道,离不开国外智库的国际化案例分析。
《智库是怎样炼成的:国外智库国际化案例研究》的发表,迎来了业界关注。该作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柯银斌、研究员吕晓莉主编,内容起底了全球十大智库的发展之道,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搬来一座“他山之石”。
作为中国非官方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致力于建成一个国际化的新型智库。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博士曾指出,察哈尔学会的国际化需要借鉴研究国外智库的国际化经验,于是身为学会研究团队成员的本书的两位作者便专门针对国外的外交与国际关系领域十大智库进行了全面研究,最终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察哈尔学会从该书中摘取精彩章节以飨读者,今天呈现给大家的是其中有关阿斯彭学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中国智库的启示的片段。
编者注:阿斯彭学会(The Aspen Institute)原名“阿斯彭人文学会”(Aspen Institute of Humanistic Studies),创始人是芝加哥的美籍德裔商人沃尔特·佩普克(Walter Paepcke),其前身是佩普克于1949年在科罗拉多州阿斯彭镇举办的一个纪念德国大文豪歌德200周年诞辰的活动。翌年,佩普克创办了阿斯彭人文学会。
阿斯彭学会并不局限于传播和研究德国文化,同时更致力于研究人类的价值观以及基于人类的爱和创造力所进行的一些争论,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人文研究领域。按照学会创始人的说法,学会“对现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共性问题,希望各界领导人广泛地提供一个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思索和互相讨论的场所,以交流意见,探索未来文明为目的”。如今,阿斯彭学会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学术思想机构之一。
关于美国智库,我们关注最多的是布鲁金斯学会,并将其作为美国智库的代表性机构。实际上,美国智库也是多元性的,例如本案例所介绍的阿斯彭学会,其发展就颇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中国社会智库而言,阿斯彭学会的学习借鉴意义也许大于布鲁金斯学会。
核心人物:企业家占主导地位
1950年成立的阿斯彭学会至今已有近65年的历史,其三位核心人物均是企业家或大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创始人、第一任理事长沃尔特·佩普克是工业企业家,创办了美国集装箱运输协会;1969年任理事长的约瑟夫·斯莱托曾在司汤达特石油公司从事经济学研究,在福特集团任国际部长;现任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沃尔特·艾萨克森曾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编者注:Cable News Network,简写为CNN)主席。
企业家作为智库的核心人物至少有两项独有的作用:一是利用本人在企业界的地位和人脉资源为智库发展筹集资金,二是把企业战略与管理的思维和方法运用到智库运作过程中。前者为智库成长提供“血液”,后者为智库发展提供组织管理理念和方法。这两个方面都是智库发展所必需的成功关键因素。
中国目前的社会智库中,由企业家或大型企业高管者创办的智库极少。中国民营企业家已开始履行社会责任,已有不少的民营企业家(如新华都集团陈发树、福耀集团曹德旺)成立了基金会,专门开展慈善救助工作。但目前还未出现民营企业家专门成立基金会捐助社会智库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国社会智库发展时间短,没有太大的社会影响力,未引起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关注;二是少数民营企业家关注并了解社会智库,但认为资助社会智库就是参与政治活动。
中国社会智库的未来发展,需要民营企业家的支持。社会智库自身应更加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向企业界展示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引起民营企业家的关注和理解。政府一方面要向企业界介绍与说明社会智库的功能和价值,另一方面应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捐助社会智库。
机构性质:从思想学术研究机构到全球著名综合性智库
阿斯彭学会成立之初,名称为阿斯彭研究所,研究领域为人文主义,包括几个基本议题,如人类自由和平等,真善美以及建筑、音乐、法律、宗教中的人文因素等。1969年,约瑟夫·斯莱托上任后,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从单一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学术研究转向为多样化的政策研究,把阿斯彭学会转变为多样化的政策研究和交流机构。今天,阿斯彭学会从思想学术研究机构成功转型为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颇具特色的综合性智库。
近两年来,中国出现了智库热潮,同时也产生了对智库的不同理解甚至曲解。依笔者看来,我们可以从智力服务业这个大概念出发,一层一层地分析,揭示出智库的本质特征。
智力服务机构是指以提供思想、智力等知识产品为主要任务的组织,依其盈利性质可分为:(1)盈利性智力服务,如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等;(2)非盈利性智力服务,即不以盈利为目的、盈余不能进行分配的智力服务机构。
非盈利智力服务可分为“内脑”和“外脑”,“内脑”是指某个组织内部设立的、专门为该组织服务的研究机构,一般不向其他组织提供智力服务;“外脑”是法律上独立的研究机构,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
外脑又可分为学术研究机构和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前者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学理知识积累与创新为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学术界传播;后者主要从事政策研究和应用研究,以提供可选择的公共政策方案为主要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向政策制定者提供,而且还要向学术界、社会各界传播。
所以,智库就是非盈利性质的、具有“外脑”功能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它要与学术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1)学术研究成果是智库可选用的“食财”;(2)部分人员既是学术研究者,又是智库专家。它还要与“内脑”保持交流与沟通,智库提供的政策方案往往要经过“内脑”的筛选才能进入决策者视野,“内脑”往往会委托自己信得过的智库从事特定政策方案研究。
由此观之,党政军人大政协及其各部门的研究室只是“内脑”,大多数高校研究院所(中心)是学术研究机构,其中少数研究院所具有智库功能,只有为数不多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库。中国智库的未来发展,需要“内脑”的支持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
内容发展: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向社会和国家层面拓展
阿斯彭学会成立初衷是开展“公共外交”(部分原因在于创始人的德裔身份),即向美国和美国人民介绍德国的哲学和文明在欧洲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怎样占据了这样的位置,同时更致力于研究人类的价值观以及基于人类的爱和创造力所产生的一些争论,从而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人文研究领域。
1969年之后,学会的研究领域仍然以人文主义为根基,逐渐延伸到社会公平与正义、人类和平等理念领域,以及人口和粮食、能源和环境、经济、文化与宗教等实践政策议题上。
进入新世纪,阿斯彭学会的人文研究更加蓬勃,不仅深入到社区及家庭繁荣、人类健康与发展、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还在国家层面不断突破,致力于实现世界和平,缓解国家冲突等。
由此可见,阿斯彭学会的内容发展遵循以下的逻辑:以人文主义研究为根基;在人文研究基础上,同时向社会和国家两个层面拓展,进而成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价值观和人文科学方法论的涉及社会和国家公共政策的智库。这是阿斯彭学会不同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智库的最大特色。
中国智库发展历史不长,在内容方面,官方智库主要依官方计划进行,社会智库往往跟踪时事热点课题。这种状况在初期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未来是必须要加以改变的。
以某种价值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发展智库的思想内容产品,是智库发展的最高层次。尽管阿斯彭学会仅是一个特例,但中国智库尤其是社会智库,应以此为努力的方向。寻找和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创新方法论,是智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传播策略:精英人际网络与各类奖项为特色
出版物(尤其是专业期刊和研究报告)和主题活动(尤其是国际性的品牌活动)是智库传播的通用策略,这些策略和手段有助于形成和提升智库的影响力(尤其是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阿斯彭学会也是这样。
不仅如此,阿斯彭学会的传播策略中,还有两项特色,值得关注和研究:(1)精英人际网络,包括学会理事和终事理事,如苏丹前驻美国大使班达尔·本·苏丹王子、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独立能源公司总经理詹姆斯·卡拉维、艾美电视广播奖获得者基思·贝里克、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主席兼CEO威廉·唐纳森、国际法庭庭长小和田恒等;全球精英网络,来自世界46个国家的16000余名成员都加入了这个网络,如博思艾伦咨询公司高级顾问保罗·安德森、花旗公司总裁布拉多克、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球副总裁贝丝·布鲁克、华特迪士尼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高盛投资公司资深顾问布鲁克斯、富士施乐株式会社首席顾问小林洋太郎等。(2)各类奖项,阿斯彭学会从初期设立阿斯彭人文奖,到1970年设立人道主义政治家奖、1984年设立公共服务奖,分别对应着学会的人文研究以及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的政策研究。阿斯彭学会还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和计划,包括非洲领导计划、Pahara-Aspen教育奖学金、英国奖学金计划、中美洲领导力计划、中国奖学金计划、亨利皇冠奖学金计划、印度领导倡议、自由奖学金计划、中东领导倡议、尼日利亚领导力计划—高级伙伴计划等。
中国为数不多的智库正在尝试建立精英网络,这类网络存在以下特征:一是名誉性大于实质性;二是以中国退休高级官员为主,很少包括商界精英;三是以国内精英为主,很少建立全球精英网络。
中国智库目前很少设立各类奖项,或者有设立但影响力不大。
依笔者之见,这两项传播策略是中国智库应该高度重视的,有条件和能力的智库应尝试建立全球性精英网络,汇集全球精英的智慧,为智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还可与影响力大的媒体合作,设立针对性强、范围较窄的奖项,通过奖励社会精英人士来引导舆论议程和走向。
国际化路径:在外国设立分支机构为主
1974年,也就是阿斯彭学会成立23年后,阿斯彭学会在德国柏林设立了第一家分支机构。至今,阿斯彭学会在美国之外建立了8家分支机构:法国(1983年)、意大利(1984年)、日本(1998年)、印度(2004年)、罗马尼亚(2006年)、西班牙(2010年)和捷克(2012年)。这在全球智库中是领先的。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化是智库发展的战略必选项,尤其是从事国际和全球问题研究的智库。借鉴企业国际化的经验,智库国际化通常遵循以下路径:向外国传播智库思想产品——与外国智库共同主办主题活动——与外国智库合作开展项目研究,最后才是在外国设立智库分支机构。
阿斯彭学会在成立23年之后才设立第一家外国分支机构,而且是在创始人的第一祖国设立。虽然案例资料并未表明,这期间,阿斯彭学会已经在德国开展交流与合作,但是,估计这类合作是存在的。
中国智库应把国际化列入战略日程,尤其是从事国际和全球问题研究的智库。中国智库在全球范围内是后来者,后来者居上的基本逻辑是学习、合作和创新。从学习开始,学习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发挥后来者的优势;通过与外国智库合作,共同设置议程,开展交流与研究,共同对外发布研究成果;在学习与合作基础上,中国智库必须在战略、组织和管理方面有所创新,才有可能后来者居上。
『柒』 智库是什么,美国有哪些著名智库
智囊团一样, 军师,师爷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智库是兰德智库。 在50年代准确判断出朝鲜战争中国一定会出兵。
『捌』 美国的智库非常强大,中国的智库呢跟美国智库对比如何
想想我们的选拔机制,你就知道我们的专家是什么样的了,即便有少数非常不错的专家学者,决策者也根本不把他们当回事,智囊有什么用?还不是极少数人拍脑袋决定一切。
『玖』 美国智囊团都有哪些
第一大智囊团:国家经济委员会
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成立于1993年,其主要职能是就美国和全球经济政策向总统提供政策建议,在白宫政策发展办公室内办公,是总统行政办公室的一部分。第二大智囊团: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简称CEA)是依据1946年就业法成立的机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要是经济学家组成的智囊团,侧重宏观经济分析、研究和预测,以及经济政策建议。对总统和国会参众两院负责,并负责国内经济领域的公共关系。
第三大经济智囊团: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
为了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加强国家经济竞争力,保持美国社会的繁荣,在总统制定和实施经济复苏计划时,向总统提供独立的、无党派倾向的信息分析和建议,2009年2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了《关于成立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的命令》。这一为期两年(除非总统下令延长)的临时机构浮出水面,主要任务是帮助美国经济摆脱衰退并稳定金融市场,为总统和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建议。
第四大经济智囊团:总统出口委员会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透支消费、信贷扩张和房地产市场繁荣为支点的美国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危机后的美国经济何去何从?这是美国政府必须解答的难题。短期来看,以刺激需求和清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作为重点,以求恢复市场信心,而长期看,“再工业化”将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拾』 美国智库是什么机构
智库,即智囊机构,最初也称“思想库”,是指由专家组成、多专学科的、为决策属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
美国的智库相当发达,目前全美大约有2000多个从事政策分析的组织,仅华盛顿特区就有100多个。在美国,智库举足轻重,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智库的职能主要包括: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智库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出版书刊、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
智库十分重视研究人员的培养,智库成员出入政界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智库将精英输送到政府机构任职,由研究者变为决策参与者;另一方面也为在政府换届中的下台官员提供容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