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家书
⑴ 中国最著名的家训排行
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诫子书、女戒都是古代比较著名的家训,还有些非内典型家训容,比如陆游写给儿孙的几十首诗,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后代基本也是清官、忠臣居多。现代的家训也有像傅雷家书这样的,实际,不教条。
⑵ 有哪些著名作家,名家,大家,名人写过的关于廉洁家风具体的文章,诗词,散文,家书内容发来看看
1.周公的《诫伯禽书》
“一饭三吐哺”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2.司马谈的《命子迁》
“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
因此,司马谈对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留下了著名的家训《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他感到自孔子死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惶惧不安。所以他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信然。
⑶ 著名的书信有哪些
《梵高手稿》 里面有很多梵高写给他弟弟的信,其中有梵高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又有坎坷琐碎人生的感悟。
《给青年诗人的信》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著,译者也是国内的著名诗人冯至。里面既有里尔克对人类内心和广阔宇宙的诗意思索,更有对于年轻人关于寂寞孤独爱情艺术激情等方面的深刻劝解。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里面没有什么现代主义表现主义的炫技而是最真诚的感情流露,其中卡夫卡写给他初恋和妻子的信读着令人心醉。
《狱中书简》有很多人很多版本的,最为著名的是国际共运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被纳粹杀害的神学家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意大利共产党领袖文艺理论家葛兰西的书信版本。三者都可一读,其实有经验的读者从三位作者的身份就能大概猜出来这三个版本的各自侧重点了,读者也不要小清新地抱怨书里的政治立场、试想如果没有深厚的才华和坚定的信仰还能从残酷的监狱中流传下这些佳作吗!
⑷ 急!!!~~求几篇完整的古今中外的家书!!!谢谢
亲爱的允若:
你三月二十六日、四月三日和四月二十五日的来信都收到了。关于你的身体、学习、饮食
和休息等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在我上次给你的信里和光美几次给你的信里都已着重地说到,我现在的看法仍然是和这些信中所说的一样,没有新的意见。关于学习、饮食、休息等问题,除
了照那些办法处理以外,也不可能有更好的办法处理,你应照着这些办法去做。我们是认真地向你说这些话的,你必须认真地听取。大使馆规定的作息时间和生活制度是正确的,是保证学生们在长时期内健康地完成学习任务所必需的条件,是同我的意见一致的。你不按大使馆的规定做,就是不听大使馆的话,也就是不听我的话。可以看出,我上次写给你的信,并没有得到它应该产生的效果,这是很不能令人满意的。由于你坚持你的错误的做法,你的健康状况日渐坏下去,这就足以证明你自己的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我劝你从现在起坚决地按大使馆的规定执行,也就是按我们和你的同学们的劝告执行,使生活正常起来,保持身体健康,以便长期坚持学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国家给你的五年学习任务。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不能长期坚持学下去,即使你这一年的学习成绩很好,最后你还是要失败的。我的意见和大使馆规定的主要意义,就是要保证你们能长期学下去,谁能坚持学习到最后,谁就能胜利,谁不能长期坚持学习,谁就要失败。所以必须把长期坚持学习放在第一位,把现在得多少分数放在第二位。你必须这样做,你才能真正完成学习任务。否则,你将会失败。如果你失败回国,那将引起很不好的影响,对国家对你个人都是有损失的。如果你现在已经病倒,经过校医的证明和介绍,是可以在苏联医治和休养一个时期,再继续学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决不可以起“身体垮了可以回国”的念头。国家送学生到苏联去学习是很严肃的事情,决不可以随着你个人的意愿去对待,搞不好跑回来是要受处分的。
关于调换学校的问题,如果你有足够的理由,是可以向组织上提出请求调换的。但根据你的来信,你要调换学校的理由是错误的。你说:“既不是因为功课重,又不是不喜欢学航空,而是和这一帮人处不下去。”这不能成为要求调换学校的理由。你同这个学校的同学搞不好,到另一个学校难道就能搞得好吗?再搞不好又怎么办?还能再调换?转学是要得到大家的谅解和同情的,但你的理由是不会得到任何人的谅解和同情的,而且我认为你现在的问题也不是转学可以解决的,所以你最好不要请求转学。转学对组织对你自己都很麻烦,都要引起损失的。
关于你同屋的那位苏联同学,如果他真如你所说的那样,成夜赌钱,经常酗酒,吵闹得同屋同学们不能学习和休息,这是不好的。对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应该赞成的,而应该劝告他、批评他,使他改正,他不改正,你向他报复是不对的。以后,你向直接领导你们学习的系主任反映是可以的,没有错误的。但是,处理中国同学和苏联同学之间的纠纷,应该遵循更有组织的办法,你应该先向自己所属的中国青年团的组织反映,经过中国的团组织或党组织向他所属的苏联团组织或党组织反映,再由苏联的团组织或党组织去批评他、教育他。这样做,就不会影响你们学校内中苏同学间的关系,而且可以加强中苏同学间的团结。你没有这样做,也是有一部分缺点的。你们团的组织由这件事的处理中,检讨经验教训是好的,但你却因此同中国同学们搞翻了,这是很难令人理解的。仅仅为了这件事是不应该同许多中国同学搞不好的。关于这件事,我没有接到你的组织方面的信,仅仅由你的信我也可以看出,真理并不在你这方面。如果大家都不理你,一定吴你有错误,因此,你应先去找同学们谈,征求他们的意见取得他们的帮助。
过去你常常同别人关系搞不好,主要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你这方面。关于这点,我记得在你到延安中学读书以前,我就向你谈过,要你同先生们和同学们团结合作,在先生们和同学们面前不要怕自己吃了一点亏,不要去占别人的便宜,不要看不起别人。过去凡是你同家庭中或学校中的什么人搞不好时,我都是提出这个问题要你注意,屡次着重地向你讲过。虽然在你离京前一两年已有些进步,在你去苏联我们告别时,我仍旧提出这点要你牢记:不要骄傲,不要看不起人,要尊重大家的意见,要肯于为大家的事情吃一点亏。而且,我还引用了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知这些话,你是否记得。你一贯的错误,就是你在劳动人民面前,在同志们面前,不肯“俯首甘为孺子牛”。现在根据你的来信看,你这个毛病不仅未改,而且有了发展。现在你应该向你的组织声明承认错误,请求同志们批评,虚心地接受大家的意见,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正常起来。就是说,在你的同志们面前你要“俯首甘为孺子牛”。当你同你的同学们、你的组织方面搞不好,而且真理又不完全在你这方面时,我是不会支持你的,我只能相信和支持你的组织方面。你必须改正你的错误,否则坚持下去,还会要犯更大的错误。
你必须学会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批评。你必须了解,同志们对你最重要的帮助,就是当面指出你的错误和缺点。拒绝同志们的批评,就是拒绝同志们的帮助,就不能作一个共产党员。
你总以为你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人家都对不起你,你却没有对不起别人,你没有替别人着想,却要别人替你着想,你不肯为别人而有所牺牲,却要别人为你有所牺牲,你不去理别人,却要别人来理你,这是一种什么态度呢?在同志之间,这不是团结和合作的态度,而是同组织、同集体对立的态度,就是把自己个人放在同集体对立的地位,就是一种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只有集体主义才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你必须抛弃个人主义,接受集体主义。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要首先考虑集体的利益,把集体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愿望、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当个人愿望和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肯于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你应该下决心成为这样一种人,决心改造自己,加强这方面的锻炼,经常注意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有错误立即改正,否则,你将不会成为一个真正对人民有用的人。
你现在正在学习技术,也就是准备学会一门本领以便为祖国服务。如果你要对祖国有所贡献的话,仅只掌握了技术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为人民而学习,为人民而工作的观点,还要取得人民对你的信任。而要取得人民的信任,首先就要取得你的组织,你的同学们、先生们以及一切同你熟悉的人们的信任,如果熟悉你的人都不信任你,不熟悉你的人更不会信任你,人民也就不会信任你,人民不信任你,即使你学了什么本领也是没有用的。被集体被人民抛弃了的人,是最可耻的人,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成为这样的人,但你必须立即警惕,改正错误,否则,你是有这种危险的。
组织上决定要派一个中国同学同你住在一个屋子,是应当接受而不应当拒绝的,即使是要监督你,也是不应拒绝的。你拒绝了并同小组长吵了一架,粗暴地坚持你的意见,是错误的。你应服从组织上的决定,欢迎搬来的同学,努力争取他对你的帮助。每个共产党员,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要受群众、受组织监督的,而且是应该欢迎别人监督的。记得去年你曾提出申请加入共产党的要求,你既希望成为一个共产党员,而现在已是一个青年团员,是不能拒绝组织监督的。一切拒绝组织和群众监督的人,都不能作共产党员。
你现在是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你应想办法去适应新环境,要创造条件使生活过得更好些,以保证身体健康。苏联的饮食是很好的,它的营养价值比中国的饮食要高得多,大多数到苏联去过的同志,回来时都增加了体重,我最近两次去苏联体重都增加了几个公斤。但,在开始时对奶品及生鱼等我吃不惯,过一个时期吃惯了,觉得它们的味道很好。不要对苏联的饮食存成见,应习惯去吃苏联的有高度营养价值的饮食。过去我们曾寄了一些中国食品给你,这在你初到苏联时是可以的,以后不准备再寄了,因为可能发生不好的影响,你应该知道你现在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学习条件也是很好的。一九二一年我在苏联学习,那时的生活条件确是很困难的,更没有什么人寄东西给我们,而我们都没有怨言,都是愉快地学习和生活着。如果你对你现在的生活还有什么怨言和牢骚,那是很不应该的,我是不会同情你的。
最后,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真正改正错误,与同学们关系搞好,长期坚持地学下去,经常注意克服个人主义的思想,培养自己成为国家的一个有用的人。希望你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不要辜负祖国和我们对你的期望!
我对你写了两封长信是不很容易的。你必须认真对待我所讲的话,彻底抛弃你的错误思想,把思想转过来,你就会愉快的。
祝你健康、愉快、进步!
刘少奇
一九五五年五月六日
⑸ 历代名人写过哪些家书,比如说《诫子书》、《傅雷家书》了,再多推荐几篇有名的家书呗,能让心清静的
说起名人家书,从影响深远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到后来的《曾内国藩家书》、《左宗棠家书容》,再到解放前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闻一多家书》,解放后的《傅雷家书》、《从文家书》可谓源远流长,由来久矣。还有林觉民的《与妻书》,超感人
⑹ 著名的家规家训
如今,老规矩,懂的人是越发少,老规矩,既是教养,亦是礼仪。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版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权信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
这些规矩不能忘!
1、手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既往不咎。
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勤学苦练,努力登攀。
4、举止稳重,言语文明,团结友爱,永夺先进。
5、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吃亏,勿使人吃亏。
6、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造福子民,服务社会。
7、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
8、尊老敬贤,扶危济困,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9、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
10、人胜我,勿生嫉妒,人弱我,勿生鄙吝。
11、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
12、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13、一日“三省”好处多,来日不唱悔恨歌。
14、少壮不努力,老大被人讥;少壮不立业,老大徒伤悲。
15、家有老千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孝是希望,精心栽培生长旺。
16、攒钱聚财,取之有道,男女老幼,处之有方。
17、干本份活,行侠义事,做正直人。
18、和睦友善,勤俭节约,科技致富,读书为先。
⑺ 著名的书信有哪些
你好,
三十多年前书信还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字沟通载体,期间有过多少思想和真理的碰撞、有过多少亲情爱情友情的牵挂啊!可供阅读乃至反复阅读的书信自然有很多,先写几个自己了解过的吧:
《梵高手稿》 里面有很多梵高写给他弟弟的信,其中有梵高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又有坎坷琐碎人生的感悟。
《给青年诗人的信》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著,译者也是国内的著名诗人冯至。里面既有里尔克对人类内心和广阔宇宙的诗意思索,更有对于年轻人关于寂寞孤独爱情艺术激情等方面的深刻劝解。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里面没有什么现代主义表现主义的炫技而是最真诚的感情流露,其中卡夫卡写给他初恋和妻子的信读着令人心醉。
《狱中书简》有很多人很多版本的,最为著名的是国际共运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被纳粹杀害的神学家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意大利共产党领袖文艺理论家葛兰西的书信版本。三者都可一读,其实有经验的读者从三位作者的身份就能大概猜出来这三个版本的各自侧重点了,读者也不要小清新地抱怨书里的政治立场、试想如果没有深厚的才华和坚定的信仰还能从残酷的监狱中流传下这些佳作吗!
我只看过卢森堡的书简就只说这个了。首先这些书信不是偷偷送出狱外的,而是全都是经过狱警审查后寄出的,所以里面自然没有作者激进的政治主张。有的是作者对整个人生和自然的思索,关于力量和信心关于坚强和脆弱,正如书中所说:“不论我走到哪,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与我同在”。
林觉民《与妻书》
法拉奇《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 《亲爱的安德烈》(这个适合高中生阅读) 乐毅的《报燕惠王书》 鲁仲连的《遗燕将书》 李斯的《谏逐客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 刘歆《移让太上博士书》 《傅雷家书》
你可以看看《百年百篇经典书信》这本书,五先霈写的。里面有很多书信,如 与妻书(1911年)、致胡适(1923年)等。
谢谢,望采纳
⑻ 谁知道国外有什么著名的家书吗
《伯雷家书》和《培根随笔》
⑼ 我国古今有哪些著名的家训,家书
谈家风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风是指引后人做人做事的价值标准,家风是父母对我们从小到大的谆谆教诲。
中国历代不乏家风家训的典范,从《颜氏家训》到《傅雷家书》,从诸葛亮的《戒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到《曾国藩家书》,一封封书信,一本本著作,无不体现着先人对子孙后代的期许和寄托。这样的家风,使我们看到古代先贤们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抱负,看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璀璨的光芒,看到最纯粹与朴实的家风的传承。
我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家庭的普通平凡而放松对我们姐妹的管教与要求。记得父亲曾说,学习不能半点掺假,要真真实实,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假装自己什么都会,那是自欺欺人。在这样的家风影响下,我们不把成绩看的过重,在求学的过程中,踏踏实实地学,掌握好知识才是最大的收获与快乐。
父亲以前经营小本的生意。他说,诚信是经营之本,做人亦是如此。深受父亲的言传身教,我们长大后,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都对自己
严格要求。我觉得,在我的家中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家风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我们的家风是恪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家风同普通百姓的家风一样,体现了人的精神气质和和谐社会的风貌。
⑽ 著名的《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谁的书信
《傅雷家书》来是我国文学艺术源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
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10)著名的家书扩展阅读
《傅雷家书》的主题思想: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信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是与儿子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第二是激发儿子的感想,让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是借通信训练儿子的文笔和思想;第四是想给儿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