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帝后
『壹』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慌乱西逃的慈禧,为何不忘把珍妃丢进井里淹死
珍妃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她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时候与年长两岁的姐姐瑾妃一同入宫被册立为“嫔”,当时珍妃只有13岁。姐姐瑾妃性情纯厚,在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以后,位居四大太妃首位,直到1924年病逝,终年51岁。而妹妹珍妃的遭遇比起姐姐的平静终老却悲惨了许多。
关于珍妃的死因,还有一种说法说慈禧因为怕留珍妃在京受洋人之辱,失了皇家颜面,所以才下令将珍妃投井。这种说法不足为信,因为当时慈裕西逃的时候,留京的后妃还有同治帝的遗孀瑜妃、珣妃、瑨妃、慧妃等人,难不成慈禧只担心珍妃受辱,而不担心其他的后妃?所以说,珍妃之死是因为珍妃动了慈禧的奶酪。慈禧嗜权如命,谁想染指权力,必会遭到无情打击。珍妃在宫中侍宠干政,又锋芒毕露与慈禧针锋相对,但在老道狠辣的慈禧面前,也只能化作枯井孤魂。
『贰』 历史上著名的大脚马皇后是明朝哪个皇帝的妻子
朱元璋
的妻子
『叁』 颐和园介绍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公里。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前身是北京三山五园中的清漪园,英法联军破坏后于1888年重修而成,1900年遭八国联军洗劫后修复成现状。
颐和园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94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主要景点:
长廊:长廊全长728米,沿昆明湖北岸,通向昆明湖西北的石舫。长廊的梁枋上绘有精美的彩画8000多幅,其中名胜古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无所不有。
知春亭:据岛临湖,在此可欣赏万寿山的全貌。
佛香阁:建在一座高达21米的石砌台基上,其自身高41米,是全园的中心。
十七孔桥:宽8米,长150米,桥栏望柱上雕有500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畔还有铜牛和廓如亭。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
再一个设计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桥。西堤本是一条不宽的堤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可是设计者偏要将平坦的堤岸人为地断开,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
昆明湖的南边是建园时有意保留下来的小岛,人们也叫它龙王庙,用十七孔桥将它与湖的东岸连接起来。
由十七孔桥、龙王庙和西堤将昆明湖装点起来,又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将远处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纳入游人的视线,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颐和园的第三个特色是她的后湖景区,依靠后湖使万寿山形成三面环水的格局,后湖起到了观赏、游览和防火的三个功能,特别是将防火功能巧妙地与园林设计巧妙地相结合,其作用类似于城墙四周的护城河。
谐趣园
上图乾隆皇帝南巡回京后模仿无锡惠山园修建的谐趣园。
乾隆御题石碑
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颐和园的设计还集中了全国的主要名胜景区。
据说颐和园的设计集中了全国的景色,如南湖岛上的望蟾阁仿武昌的黄鹤楼,十七孔桥仿芦沟桥,后山的苏州街是仿苏州的买卖街建的。
在后湖的西段,有一处湖岸两边怪石高耸,是仿长江三峡的景色。
在万寿山后边,还有一组仿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群,也称“小布达拉宫”。
『肆』 颐和园著名的景点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又称清漪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按照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建造,是我国现存规模非常大,保存非常完整的皇家园林,景色极具优雅,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区域概览
颐和园规模宏大,全园可分3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为主的苑园游览区。整个园区约四分之三为昆明湖所占据,湖畔有亭、台、楼、阁、廊、榭等建筑物百余座三千余间,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等皆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游览颐和园不可错过的地方。
『伍』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女诗人
1、许穆夫人: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她的作品存有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
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陆』 皇帝与皇后的著名爱情故事
汉宣帝刘询和许平君,下诏求微时故剑(用圣旨写就最浪漫的情书)。
光武帝刘秀和版阴丽华,娶妻当娶阴权丽华。
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推荐小说《长孙皇后》,《桃之夭夭--长孙皇后》
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后宫只有一名皇后。
清太宗皇太极和宸妃(海兰珠)。
清世祖福临和董鄂氏。
『柒』 历史上最有名的五位女诗人
回答:
我就知道宋朝的李清照,她写的夏日绝句至今没忘,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捌』 中国历史著名人物事迹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赵氏[1][2],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原称华夏族)[4],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玖』 国际名牌酒店有哪些
1.印度的Oberoi Udaivilas。全球最顶尖的豪华酒店非位于印度的Oberoi Udaivilas莫属。澄澈天空之下,酒店看起来更加优雅豪华。Oberoi Udaivilas坐落于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狩猎圣地Maharana of Mewar,总面积超过50英亩,其中40%的面积都是野生动物保护区,常有麋鹿和野熊出没。
(9)著名帝后扩展阅读:
酒店星级标准:
1.一星饭店。设备简单,具备食、宿两个最基本功能,能满足客人最简单的旅行需要,提供基本的服务,属于经济等级,符合经济能力较差的旅游者的需要。
2.二星饭店。设备一般,除具备客房、餐厅等基本设备外,还有卖品部、邮电、理发等综合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较好,属于一般旅行等级,满足旅游者的中下等的需要。
3.三星饭店。设备齐全,不仅提供食宿,还有会议室、游艺厅、酒吧间、咖啡厅、美容室等综合服务设施。每间客房面积约20平方米,家具齐全,并有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等。服务质量较好,收费标准较高。能满足中产以上旅游者的需要。这种饭店在国际上最受欢迎,数量较多。
4.四星饭店。设备豪华,综合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多,服务质量优良,讲究室内环境艺术,提供优质服务。客人能够得到高级的物质享受,也能得到很好的精神享受。这种饭店国际上通常称为一流水平饭店,收费一般很高。主要是满足经济地位较高的上层旅游者和公费旅行者的需要。
5.五星(或四星豪华)饭店。这是旅游饭店的最高等级。设备十分豪华,设施更加完善,除了房间设施豪华外,服务设施齐全。各种各样的餐厅,较大规模的 宴会厅、会议厅、综合服务比较齐全。是社交、会议、娱乐、购物、消遣、保健等活动中心。收费标准很高。主要是满足上层资产阶级、
『拾』 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
颐和园 位于北京海淀区。金贞元元年(1153)完颜亮设为行宫。明朝由皇室改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为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1888),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始改名为颐和园。颐和园占地共290公顷。根据皇家园林建园的用途和特点,可将颐和园景区分为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风景游览区三部分。风景游览区以万寿山为中心,分前山和后山两大景区。前山水面浩渺,以长堤划分湖面,湖中设岛,景深而开阔。后山湖水曲折、山谷幽深。以仁寿殿为主的政治活动区和由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德和园组成的帝后生活区位于园林的东北部。园内建筑景观大多集中于万寿山南麓,佛香阁成为全园景色的构图中心。正中主轴线一组建 筑即为大报恩延寿寺。位于昆明湖中的南湖岛与西面另两个小岛,又构成蓬莱三岛的传统模式。后山一带有“须弥灵境”“万宝塔”等建筑遗址。后山后湖景区最有趣味的是沿河两边的苏州街。从苏州街往东,有霁清轩和谐趣园。谐趣园是仿无锡寄畅园而建。长廊西端湖中有一-座巨石雕成的石舫,名清晏舫。1998 年年底,颐和园已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北部。原为清代皇帝避暑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场所。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成,总面积564万平方米,园内有亭、阁、轩、榭、庙宇等120余组景观。楼台亭阁,巍峨秀丽;湖光山色,错落有致,有南秀北雄之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在山庄南部,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东宫(现已无存)四组建筑。宫殿全为青砖素瓦,与北京故宫的庄严豪华迥然不同。苑景区包括湖区、平原区、山区三部分。湖区是山庄风景的中心,显示一派江南风光。湖区以北是平原区,著名的“万树园”为当年赛马场。山区约占山庄面积的4/5,分布在山庄西北部。登上山巅,外八庙历历在目。外八庙为清代建筑,寺庙依山而建,形式各异。普宁寺的“大乘之阁”有一尊高23.51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最大的木雕佛像。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1994 年12月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西城区,故宫的西北。始建于辽代,是我国现存历史悠久而规模宏大的皇家花园,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甲天下,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这是苏州市旅游的最大特色。苏州在东晋时已有私园。据《苏州府志》记载,苏州园林在明代共217处,清代有130多处。现存苏州名园大都是明清时始建。苏州园林是中国风景园林集艺术、自然、构思之美而营造出的和美宁静意境的杰作,1997年12月4日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增扩艺圃、耦园、沧浪亭、狮子林、退思园五座园林。苏州四大历史名园是沧浪亭(宋朝)、狮子林(元朝)、拙政园(明朝)、留园(清朝)。
1.拙政园
位于苏州市娄门内,系苏州四大名园之。 始建于明代。由中(拙政园)、西(补园)、东(归田园居)三部分组成。拙政园布局采取分割空间、利用自然、对比借景的手法,吸收传统的绘画艺术,因地造景,景随步移,具有典型的江南水景园林特色。园中水池面积较大,有聚有分,山光水影,颇有朴素自然的景色和淡泊恬静的情趣,为江南古园之杰作,居苏州四大名园之首。
2.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闯门外,是苏州四大名园之。原是明嘉靖时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成寒碧庄,也称刘园。太平天国后,阊门外独留此园未毁,谐刘园之音,改名为留园。园内布局分东、西、中、北四部。中部以山水景色为主,是原先寒碧庄的基础;东部以建筑院落为主,在寒碧庄基础上向东扩建了林泉耆硕之馆及其庭院;西部系光绪时扩建的土山枫林;北部是桃园等田园风光。四景区间以曲廊相连,廊长700余米,依势曲折,通幽度壑,使园景深奥,堪称我国造园艺术佳作。东园内的“冠云峰”,高约9米,为宋代花石纲遗物。
3.网师园
网师园地处旧城东南隅,始建于南宋,旧为侍郎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得此园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园面积仅5300平方米,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全园清新有韵味,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