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的平原
❶ 中国有几个平原
1.东北平原,面积34万平方公里,由三部分组成,即松花江、嫩江流域的松嫩平原、辽河专流域的辽河平原。
2.华北属平原,西起太行山,东到海滨,北依燕山,南至淮河附近,与长江中下游相接,跨冀、鲁、豫等省和京津两市,为我国第二大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跨鄂、湘、赣、皖、苏、浙六省和上海市,主要由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平原组成,为我国第一大平原。
❷ 回复:中国除了三大平原,还有哪些著名的小平原
东北平原: 三江平原 - 松嫩平原 - 辽河平原
华北平原: 海河平回原 - 黄河三角洲 - 胶莱平原 - 淮河平原
长江中下答游平原: 两湖平原 - 鄱阳平原 - 皖中平原 - 长江三角洲 - 太湖平原 - 杭嘉湖平原 - 洞庭湖平原 - 江汉平原 - 赣抚平原 - 澧阳平原
东南沿海诸平原: 宁绍平原 - 温黄平原 - 福州盆地 - 兴化平原 - 泉州平原 - 漳州平原 - 潮汕平原 - 珠江三角洲 - 浔江平原 - 南流江三角洲
黄河中上游诸平原: 湟水谷地 - 银川平原 - 河套平原 - 土默川平原 - 汾河谷地 - 运城盆地 - 渭河平原(关中平原)
其它平原: 成都平原 - 汉水谷地 - 伊犁谷地 - 河西走廊
❸ 中国有哪些平原
1、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间季风交替。7月均温21~26℃,1月均温-24~-9℃。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东北平原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海拔200米左右。北部台地形状保存较明显,南部强烈侵蚀呈浅丘外貌。平原西南部风沙地貌发育,形成大面积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平原东北端循松花江谷地与三江平原相通。
2、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局部沉积竟达千米。
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一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一湖积平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
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即黄河冲积扇平原;淮河中下游平原;海河中下游平原;滦河下游冲积扇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4、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长约300余公里,海拔约323~800米,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因在函谷关(后亦称潼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亦有称“秦中”之说,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
5、宁绍平原是钱塘江和杭州湾南岸的一片东西向的狭长海岸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因古时东为宁波府,西为绍兴府而得名。由钱塘江、曹娥江、姚江、奉化江、甬江等河冲积而成。
宁绍平原自西向东包括绍兴平原(旧绍兴府萧山县、山阴县、会稽县、上虞县)、三北平原(旧绍兴府的余姚县、旧宁波府的慈溪县和镇海县这三个县的北部)、三江平原(姚江、奉化江、甬江流域)。主要行政单位包括宁波和绍兴两市市域中北部、杭州市域东南的萧山、滨江和江东。
❹ 中国的四大平原,三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别是那些
中国的四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
中国的高原应该是四个,分别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中国的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❺ 中国有那几大平原
中国四大平原: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DongbeiPingyuan) 中国最大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 东北地区中部。介于北纬40°25′~48°40′,东经118°40′~128°。南 北长1000 多公里,东西宽300~4更多>>
: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面积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面辽阔坦荡,包括三江平原、松辽平原、松辽分水岭、辽河平原,沿河多沼泽。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海滨,北达燕山,南抵淮河。面积30万平方公里,它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又称黄淮海平原。平均海拔100米以下,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自巫山向东至海滨,北界淮阳山,南接江南丘陵,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 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其中长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米以下。平原上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高邮湖、巢湖、洪泽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狭长地带。
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珠江在广东中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冲积的三个小三角洲组成,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米左右。其中西江、北江三角洲占1/10。三角洲上有160多个基岩残丘,距今约6,000∼2,000年时原是浅海湾中的岛屿。珠江含沙量不多,每年总沙量不过1亿吨,多岛屿的浅海湾有利於泥沙滞积,所以2,000年来三角洲发展较快。残丘海拔300∼500公尺,往往成为秀丽的风景区,如西樵山、五桂山、崖山等。
❻ 中国的四大平原是哪四个,具体的介绍一下
中国四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
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35万平方公里)、最小的平原为关中平原(约4万平方公里),经济最为富庶的为长江中下游平原(16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平原为华北平原(31万平方公里)。
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平原东西两侧为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地,南端濒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多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
介于北纬40°25′~48°40′,东经118°40′~128°。东北平原可分为3个部分,东北部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东北大平原是一个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平原。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转业军人、知识青年和干部响应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奔向”北大荒”,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粮食基地之一,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已被建设成为富饶的“北大仓”。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位于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5省、2直辖市地境域。面积约310,000平方千米。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温 8~15℃ ,冬季寒冷干燥 ,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自巫山向东至海滨,北界淮阳山,南接江南丘陵,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其中长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米以下。平原上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高邮湖、巢湖、洪泽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狭长地带。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又被称为八百里秦川,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 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也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历史上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秦州自古帝王都。
❼ 中国几大平原
东北平原
概况
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南北长约1000多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5万平方 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可分为3个部分,东北部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东北大平原是一个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平原。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转业军人、知识青年和干部响应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奔向”北大荒”,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粮食基地之一,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已被建设成为富饶的“北大仓”。
位置
东北平原,中国最大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介于北纬40°25′~48°40′,东经118°40′~128°。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300~400公里,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平原东西两侧为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地,南端濒辽东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和石油资源是东北平原最具优势的自然资源。 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东部、北部以自然肥力较高的黑土为主,西部主要是黑钙土和草甸土,南部辽河平原分布有草甸土一潮土。境内大部分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较丰富,宜于引灌,据统计,尚有宜农荒地SJX)多万亩,草原刁茄多万公顷,草山草坡213万公顷, 农牧业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石油是东北平原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平原北部在中生代晚侏罗纪时已初步形成拗陷盆地,白坚纪进人大发展时期,湖泊及河流相沉积厚达6仪旧米,后因盆地抬升缩小,新生代沉积厚度约15(X)米,巨厚的沉积物,为石油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据研究,松辽盆地总生油量可达 8(X)、以刀亿吨,按ro%的聚集系数计,总聚集量约80~叩亿 吨,天然气储量前景可在2《XX)亿立方米以上。除大庆油田外, 还有吉林油田、辽河油田。辽河油田所在的辽河平原也是沉降带,它的下游,新生代沉积厚度超过2《IX)米,具有良好的生油环境。
编辑本段华北平原
概述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位于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5省、2直辖市地境域。面积约面积310,000平方千米。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温 8~15℃ ,冬季寒冷干燥 ,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
区域划分
根据华北平原不同的区域特征,可分为四个亚区平原: 辽河下游平原,以山海关为界,山海关以外的平原,是由辽河冲积形成的,沼泽地较多,局部有盐渍化,平均气温低,但夏季仍然可以种植水稻,主要农作物以高粱、水稻、玉米为主; 海河平原,燕山以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是由海河和黄河冲积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黄海平原,是中国粮棉的重要产区,南北距离达500多千米,所谓“千里平原”,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和棉花。可以达到一年小麦、玉米两熟。 黄泛平原,位于海河平原和淮北平原之间,是黄河冲积形成的,包括泛滥沉积,盐碱、沙化土地较多,但平均气温高,适合喜温抗沙作物生长,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水稻、枣等。 淮北平原,淮河以北,黄泛区以南,是黄河泛滥和淮河冲积形成的,气温高,水源充沛,由于以前黄河泛滥,淤积淮河干道,造成这一带经常性灾荒,淮河经过疏通治理后,淮北平原成为中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
编辑本段长江中下游平原
概述
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自巫山向东至海滨,北界淮阳山,南接江南丘陵,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 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其中长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米以下。平原上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高邮湖、巢湖、洪泽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狭长地带。
气候
气候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 ,年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 ,集中于春、夏两季。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上海62.1%,江苏45.6% ),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 、黄麻等
编辑本段关中平原
概述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金城千里”指关中平原四周为山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还有黄河天堑为屏障,东面也有黄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人们都熟知四川盆地习惯称“天府之国”,也就是说这里物产丰饶,犹如天之库府,其实最早称为“天府”的,却是关中。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500多年。这是因为关中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
形成原因
关中平原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平原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原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❽ 中国的四大平原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
1、东北平原
称松辽平原(广义)、关东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地跨黑、吉、辽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
(8)中国著名的平原扩展阅读:
中国平原的主要类型特点:
独立型
独立型平原,是一级级别的地形,是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西欧平原等都是一级级别的地形。这种平原海拔较低。
从属型
从属型平原,是某种更大地形里的构成单位。高原和大型山脉可以包括盆地(青藏高原就包括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在天山山脉东部的南北支之间),河流穿越的盆地一般有平原(大小不一)、丘陵、谷地,盆地的底部一般是某种平原,例如四川盆地就包括成都平原,两湖盆地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盆地与平原的关系:一些盆地包括平原、丘陵和河谷,例如松辽盆地等几个盆地里的平原组成东北平原,两湖盆地包括两湖平原等;有的平原中间的大凹形区域也是盆地,如华北平原里有渤海—华北盆地的一部分,西伯利亚平原的大凹形就是西伯利亚盆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四大平原
❾ 中国有哪些平原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平原很多,我给你说一些常考的吧,因为我是11届刚内毕业时文科生,
常考的有容河套平原,在黄河几字湾的地方,那里每年都有凌汛发生,主要种植小麦一类的旱季作物。 还有河西走廊,有塞上江南之称,位于黄河上游,甘肃西北部那里,种植一些旱季作物。
还有松嫩平原,位于我国的北部,在东北平原里,有春汛,种植小麦,甜菜等,还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那里常会有洪涝灾害,在6月左右到7月,雨带推移带长江地区,会发生梅雨灾害,且影响范围广,到7月下旬,8月时雨带推移带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又会发生伏旱,
然后鄱阳湖洞庭湖也容易考,应为湖水面积在不断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