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四大发明是指哪四样
A.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是哪四个
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
B. 20世纪科技四大发明都是什么20世纪的科技有四大发明,请问都是哪四个
原子能,半导体,激光器,计算机.
C. 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D.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有哪些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
E.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与美国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有哪些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1 杂交水稻 、2 汉字激光照排、3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4 复方内蒿甲醚。容
美国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1 原子能:、2 半导体、3 计算机、4 激光器。
F. 20世纪,人类新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又彻底改写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
G. 20世纪世界四大发明是什么
原子能
H. 二十世纪新四大发明是什么
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是二十世纪新四大发明。
I. 6.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是分别是什么
原子能
��������1911年,物理学家发现电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1913年,玻尔提出电子在不同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氮和氢,发现了质.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和助手查德威克发现中子,进而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938年,物理学家发现重原子核裂变.
��������核能的威力首先被用于战争.1942年6月,美国政#府启动了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原#子武器制造计划.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试爆成功.此后,前苏联于 1949年、英国于 1952年、法国于1960年、中国于1964年 10月分别研制出并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
��������和平利用原子能,成为整个世界的呼声.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裂变反应堆在美国建成;1954年,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到来.1991年,中国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起用,继之大亚湾核电站投产.
半导体
��������1947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巴丁、布莱顿和肖克利在研究半导体材料锗和硅的物理性质时,意外地发现了锗晶体具有放大作,经过反复研究,他们用半导体材料制成了放大倍数达100量级的放大器,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固体放大器晶体三极管.
��������晶体管的出现,迅速替代电子管占领了世界电子领域.随后,晶体管电路不断向微型化方向发展.1957年,美国科学家达默提出"将电子设备制作在一个没有引线的固体半导体板块中"的大胆技术思想,这就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思想.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的工程师基尔比在一块半导体硅晶片上电阻、电容等分立元件放入其中,制成第一批集成电路.1959年,美国仙童公司的诺伊斯用一种平面工艺制成半导体集成电路,"点石成金",集成电路很快成了比黄金还诱人的产品1971年 11月,英特尔(Intel)公司的霍夫将计算机的线路加以改进,把中央处理器的全部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另外再加上存储器,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
��������随着硅片上元件集成度的增加,集成电路的发展经历了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阶段.1978年,研制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达10万以上,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时代.80年代末,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突破1000万的大关.
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埃尼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图1一2).ENIAC犹如一个庞然大物,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内装18000个电子管,但它运算速度却比当时最好的机电式计算机快1000倍.ENMC的问世,犹如石破天惊,开辟了信息新时代.
��������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计算机.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1958年,美国IBM公司制成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
��������60年代中期,随着集成电路的问世,第三代计算机诞生,其标志产品是1964年由美国IBM公司生产的IBM360系列机.
��������第四代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使计算机向着微型化和巨型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从早期的8086,发展到80286. 80386. 80486.奔腾(Pentium)、奔腾二代(PentiumⅡ)和奔腾三代(PentiuⅢ).
��������当前,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的研究正渐入佳境.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思维,并且运算速度极快,它不仅具有一种能够支持高度并行和推理的硬件系统,还具有能够处理知识信息的软件系统. 世纪之交,计算机科技的前沿领域包括:神经网络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光计算机等.
激光器
��������1958年,贝尔实验室的汤斯和肖洛发表了关于激光器的经典论文,奠定了激光发展的基础.1960年,美国人梅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5年,第一台可产生大功率激光的器件二氧化碳激光器诞生.1967年,第一台X射线激光器研制成功.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出第一台原子激光器.
��������激光器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在通信技术领域,光通信依赖的基础器件便是激光器,用于存储信息的CD-ROM光盘,可存储数百兆比特的信息;越洋光通信已进入1万亿比特/8的开发阶段;光计算机的研究也正日益深入.
��������在能源领域,激光可用于工业、军事上的能量源,大功率激光器被用于受控核聚变研究.
��������在医学领域,激光治疗已在外科、内科、妇科、牙科、五官科、肿瘤科得到应用,可治疗数百种疾病;激光针灸可以无痛,无菌地穿透皮肤,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激光在军事、生物工程等领域也崭露头角,应用范围日益拓宽.由此,激光被人们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