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造价值
A. 在商品价值构成中,新创造的价值表示为在书本哪一页
且看劳动的二重性。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将生产资料中包含的旧的价值转移到生产的商品中(c)。而抽象劳动创造新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补偿劳动力的损耗,即劳动力价值(v);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m)。商品的总价值就是c+v+m。
B. 怎样理解流通过程不创造新产品但创造价值
社会再生产过程就其整体而言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社会再生产时间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商品流通的职能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在流通中消耗大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保管不好还会造成损失。所以,节约流通时间,就会相应增加生产时间,腾出更多人力、财力、物力用于生产。
现实中,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节约流通时间。比如,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时间性需求,抓住最佳时机销售商品;提供消费需求信息,协助工农业生产部门改进产品结构;加强市场营销,使消费者了解并购买商品;加快商品运输速度,减少商品在途时间;加速资金周转,减少库存商品占压资金,实现零库存;等等。实践表明,流通越快,再生产的速度就越快。
事实上,物流是商品生产活动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本身就创造价值,其所创造的价值要加到商品价格中去。
商品流通不仅创造价值和利润,而且流通利润通常比工业利润还高。而且,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商品流通环节的利润就越高。只有合理的流通费用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一部分,不合理的费用也就是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劳动消耗,只能造成利润的减少。
C.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答案: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解析: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回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答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统称为新价值,故选择D。
商品的价值则包括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答案B错误的。
(不变资本的价值叫做旧价值,即生产资料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是指劳动力价值,它与剩余价值之和叫做新价值。)
D. 增值额即哪些行为属于新创造的价值,举两个例子
A公司4月份抄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
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700=1700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4)新创造价值扩展阅读:
从2017年7月1日起,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税率。目前,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3%、9%、6%、0%等。
适用税率为13%: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更换服务和进口货物。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适用税率9%:提供运输服务。
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集中供暖、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空调、热水、煤气、家用煤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适用6%税率
提供现代服务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适用税率为0%
E.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什么意思
商品的价值来自劳动力, 创造商品价值 (汇率) 的是工人, 即商品的价格。但商品的价格部分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 其余的归资本家所有。因此, 劳动者劳动创造的价值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作为等价交换 (指的是所售劳动力的价格), 另一部分是资本家自由占有的剩余价值。
(5)新创造价值扩展阅读: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下资本主义与工人的关系
1、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
2、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F. 为什么说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v+m
马克思《资本论》中那个著名的公式:商品价值=c+v+m即商品价值 =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C+V+M可以表示社会总产值,也可以表示某个商品的价值,或某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价值。简单的说c表示的是生产资料价值,v表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m表示的是剩余价值如果以W代表商品价值,k代表成本价格,以p代表利润,那末,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则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就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 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明显地反映了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因为它是可变资本的增殖额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而利润这个范畴,似乎意味着资本自身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新价值来。这种颠倒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首先,因为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c+v)转化为成本价格,从而掩盖了不变资本(c)同可变资本(v)之间的本质区别;其次,因为劳动力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所以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表现为似乎同雇佣工人的劳动无关,而只是预付总资本的产物;最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为前提,即借助于利润率,才把已转化为成本价格超过额的剩余价值,进一步转化为预付总资本在一定周转期间内超过它自身价值的余额。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资本家通常也是从既定的利润率水平出发,然后以利润率乘预付总资本得出预期的利润量,而它并非主观幻觉之物,而是客观上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东西。科学的论证和实践表明:这个利润量其实是由可变资本所带来的增殖额。总之,剩余价值是内在的本质或实体,而利润则是外在的现象或形式。
G.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
=.= 楼上几位都是别处抄来的吧。。。
内容都是一样的。。。
汗。。。同学还是自己做吧。。。
2000字的东西,你到这来问人家也是到网上搜了复制给你。。。
老实说很难相信会有人为了悬赏分去写2000字议论文给你。。。
还不如你自己到网上搜索一下,挑选挑选,在挑选的过程中也多少可以记住一些东西。。。
简单谈谈的对这个题目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写一片议论文首先要解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
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点:
1、什么是新的历史条件?
2、何为“正确认识”?
关于什么是新的历史条件,不知道这个题目在出出来的时候有没有注释。如果没有注释的话,我认为所谓“新的历史条件”,是指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在复出同样强度的劳动力(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后,脑力劳动所产生的价值通常远大于体力劳动。同样工作8小时,科学家在这8小时也许可以创造几千万人都受益的价值,而搬运工人则只能创造令数人受益的价值。同样的劳动,但得到的报酬也就因此而大不相同。
而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就需要我们去正确认识相同劳动报酬不同的这种差异。除开报酬的差异,或者说是创造价值的差异。我们应当看到,每个人虽然创造价值的大小不同,但是在劳动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创造了相应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是不可否定的。不论大小,都是积极的,是全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简单的说科学家所创造的巨大价值,要通过无数普通人的微小价值才能予以实现,才能体现其价值。
在把握了这两个关键点的同时,在予以阐述,加以论证,就成其为一篇文章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H. 新零售为用户创造了什么价值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例如新零售体验馆的开设等,顾客只需要提供自己回的身体信息,无答需自己新自试用商品即可感受到使用的效果。比如通过虚拟的试衣机或化妆间等产品。而在以前达不到这么好的人机互动,只能到实体店自己亲自试用,才能知道适不适合自己。
I. 在商品价值中,新创造的价值是
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解析: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统称为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