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动作创造是

动作创造是

发布时间: 2020-12-25 07:13:56

⑴ 如何使用DAZ Studio创造出第一个角色动作

这个教程里面我们要介绍的是如何使用DAZ Studio快速的创造出角色动作与场景,首要的工作是先到DAZ网站进行软件的下载: DAZ Studio的官方网址 在Proct页面即可看到DAZ Studio Pro的下载,底下的按钮已经告诉我们,这个软件是免费的,按下download free进入下载页,进行下载时将需要DAZ的账户,如果没有的话在线申请一个即可。 与以往的下载方式略有不同的地方是,DAZ现在提供了一个专用的下载管理器,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DAZ Studio与其他搭配的组件。 在Ready to Install里面会显示出已经下载完成的部分,如果勾选了底下的Delete Package Once Installed,表示在该组件安装后会自行删除。 下载完成后会自动进行安装,在Installed的列表里面可查看已经安装完成的软件与组件,也可以按下Uninstall进行卸载。 由于DAZ Studio已经是免费的软件,所以直接打开软件即可进行操作,不存在授权或是输入序号的问题。 许多朋友在安装DAZ 之后,对于这个软件的操作流程有一些困惑,我们将使用一个角色生成与渲染的案例来说明DAZ的使用步骤。 首先,在Actors,Wardrobe & Props > Figure> Female的选项里找到Barefoot Dancer这个角色,双击图示即可加载此基础模型。 角色产生后,可以通过视图右上方的工具进行视角的旋转与缩放,也可以使用View Cube来查看不同的视角。 接着在Hair里面选择左边的头发样式,DAZ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短发造型,如果需要其他的款式,就必须加载发型的专用资源包。 在Wardrobe里面列出的服装列表找到Clothing - Barefoot Dancer中专用的款式,双击后即可在模型上面加载此服装。 如图所示,现在基础模型上面已经增加了头发与服装,接下来的步骤是调整角色的姿态,一种方法是旋转关节来摆设动作,我们介绍的是另一种更为快速的方式,直接调用动作库让角色的姿态达成我们需要的效果。 在调用动作前,我们来看一下Scene里面的物件列表,Genesis 2 Female为基础模型,底下的三个物件分别是头发、上衣与裤子。 在Pose & Animate > Presets > By Function里面找到Pose - Genesis 2 Female Barefoot Dancer的动作,双击后将此动作加载到角色模型。 如图所示,角色模型的动作从原来的T姿态更换为我们所选择的样式,而服装的部分也会跟着角色姿态做出调整。 接下来我们要选择角色用的舞台,在Environments里面选择Shaded Haven,双击后即可将模型加载到场景里面。 在Lights & Camera里面进行相机与灯光的设置,我们仍然选用了DAZ所提供的样式库,双击Camera 2 - Barefoot Dancer将视角更换为所选的位置。 然后在Light目录里面双击LIGHTS - Barefoot Dancer,将此灯光效果加载到场景内,作用是改变场景内的灯光摆设与光线强度。 如图所示,现在场景内的角色模型看起来呈现出不同的光照效果,接着就可以继续进行渲染的测试。 在Content Library的底下提供了渲染的不同设置,我们可以先选用Render -Settings Low - Barefoot Dancer来作为初步的效果测试,然后确认视图里面使用的是相机的视角,再按下Ctrl + R键之后即可开始进行渲染。 如图,这是渲染出来的角色与场景效果,通过简单的几个动作,我们已经了解到DAZ的角色与配件选用的步骤,与场景内的相机、灯光进行搭配后所产生的整体环境,而DAZ Studio更为强大的是资料库的扩充功能,这一部分我们将在后面的教程里面再做详细的介绍。

⑵ 什么是“姿势”

朗格认为:“所有舞蹈动作都是姿势,或者是显示姿势的一种因素……对‘舞蹈是什么’这一问题持不同理论的人(有人认为舞蹈是‘视觉音乐’,有人认为是‘连续画面’,有人认为是‘无声戏剧’)都承认舞蹈的姿势特点。姿势是舞蹈幻象赖以创造和组织的一种基本抽象”。说“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姿势”,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姿势都是舞蹈”。“现实生活中,姿势是表达我们各种愿望、意图、期待、要求和情感的信号和征兆……是我们生活行为中的一部分;这不是艺术,只是一种生命动作……任何一个使用自然姿势的生物,都是一个生命力中心。在别人看来,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是表示其意志的信号。然而虚构的姿势不是信号而是表示意义的符号。舞蹈动作中表现的生命力是虚幻的,生命力在舞蹈中是一种被外部姿势创造的存在”。朗格试图把作为“生活行为”的姿势和作为“舞蹈创造”的姿势区别开来,指出“姿势”都是具有“表现力”的,只不过前者是表示姿势发生者之意志的信号;后者作为“表示意义的符号”,是姿势发生者虚构出来的。也就是说,朗格认为只有参与了“虚幻的力的意象”之创造和组织的“姿势”才是“舞蹈动作”。虽然这种定义的方式有循环论证的色彩,但它毕竟指出了并非所有“有表现力的动作”都是舞蹈动作。

⑶ 舞蹈动作的三个来源

一是来自生活动作的提炼,一是来自中外古今的“舞蹈素材”。所谓“素材”就是创作的材料。要使它成为作品中的“舞蹈语言”,就必须根据内容、人物的需要去提炼雕琢,而不能生搬硬套。
如何着手编舞呢?1、感情是动作的信息:编舞首先要弄清的是你要表现人物的什么感情和性格,有经验的编导往往首先按舞蹈结构的线索设计出人物连绵不断的心情、意识甚至潜台词,循者这个脉络去雕琢动作。而富有演员经验的编导,就使自己首先进入角色,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身上活起来。在深入角色的基础上,从自己积累的生活舞蹈素材中物色、提炼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所需要的舞蹈形象来。即把体验感情作为动作的原动力。2、动作的典型性:这是成功之要点。典型的舞蹈动作不是综合的越宽越好,而是个性越强越好——一要有突出的性格,二要有明晰的感情。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设计舞蹈动作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感情。但人有男女老少,古代和现代,这个民族和那个民族之分,他们表达的感情各异,因此动作还要性格分明。性格包括角色的个性及其民族的风采。3、舞蹈的“意境”:舞蹈的动作不在“繁”与“简”,能突出“意境”则灵。舞蹈作品的“意境”是把主题思想转化为“诗情画意”的艺术构思,是“情”和“意”与“景”和“境”的统一,是人的理想。“意境”是大局,编舞要从大局着眼,小处(动作)着手,围绕着动作去考虑动作。4、舞蹈的主题动作:2人以上几点着眼,首先设计出符合作品中人物(或拟人化)形象的基础动作来——也有人称主题动作——即塑造作品舞蹈形象的代表性动作,这种做法在民间舞蹈中是常见的。各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跳起来有千变万化,但总离不开那么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动作。它们成为舞蹈作品中“舞蹈语言”(动作组合)的基础和反复出现的贯穿动作。动作组合要编排得生动、流畅、感人。应注意:A、要有对比性的变化:对比有时间(节奏)上的快与慢,强与弱,延长与短暂等;有空间(造型)上的大与小,高与矮,方(线条凌厉,有棱有角)与圆(柔和,圆润),放(伸)与收(缩),动与静等。这些对比变化不应是形式上的安排,而是人物内心情感上的促使。如生活中的情绪......舞蹈动作的变化也是由此而来。对比性的动作加大了情绪变化的起伏,使各种情感在相对中显得更鲜明、突出,所以,能使舞蹈语言更生动。B、必要的重复、再现:舞蹈和音乐同属时间性的艺术,舞蹈虽然还只有空间的形象,但不能象“雕塑”那样永远静止在那儿尽人观赏。为了使舞蹈形象和“意境”留在观众心上,重复、再现手法同样是不可少的。其做法可有多样:(1)主题动作贯穿始终。(2)主题动作在不同的情节、段落,不同的节奏下变换出现。(3)主要的舞蹈组合(段落)反复出现。(4)开头和结尾是同样的舞蹈处理或“意境”的再现。(5)动作“元素”——在后。5、构图:构图是编舞中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构图包括舞台调度和画面。构图是随着登场人物的行为和感情发展而设计的。没什么固定的“程式”。关键是要通过队行图案的变化把舞台衬托成作品所需要的空间、境界。
对于舞台的构图,我国传统审美习惯是“均衡”、“匀称”。“均衡”就是常说的“不要偏台”。均衡的构图有两种,一种是对称均衡,一种是不对称的均衡。“匀称”是指构图上不要有死角或多一块、少一截等感觉。有时也需要不均衡的场面,那是由于强烈的剧情冲突的需要,而造成一种高度惊恐不安的气氛。
不同的构图会给观众留下不同的直感:圆形使人感觉丰满;方形显得严肃、整齐(但极少用);而三角形介于两者之间,较灵活,易组成多种图形的小单位;弧形有纵深的感觉;纵队有逼近、压迫的感觉;横排——平和;斜排——前程远大。
在舞台调度上:走直线显得距离近,路途短;走曲线显得距离较远,路途长;走“8”字,距离无限,可以从早走到晚;左右横过,表示眼前发生的事物;自后向前,可造成由远而近的感觉;“V”字向前,有冲击、压力之感;多人“龙摆尾”的队形,能显示人群由远而近、由少聚多的情景;几列直排的纵横交*,能增加要渲染的某种气氛——无论是紧张的、火热的、战斗式的;由密集到扩散的队形,能造成一种占领空间的势头;大收大放可造成气势、力不可挡的强烈气氛;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的连续调度,给人以动荡不安、瞬息万变之感,可表示风浪中行船、心潮起伏的幻觉、激烈的战斗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舞蹈的构图不能孤立的设计,必须和舞蹈动作组合结合起来,且与服装、道具也是分不开的。6、选择演员排练舞蹈:选择演员时必须考虑(1)是否能担负起塑造角色所必须的舞蹈技能和技巧。(2)是否吻合或接近角色的身份,性格和外形,(3)符合节目体裁对演员所要求的特色,如:演员是喜剧型的或是悲剧型的,是抒情的还是武打型的等等。确定了演员以后,编导要向演员解剖作品的主题、内容、人物、情节、场次(段落)、图景,使演员对作品有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概念。再进一步分析角色,明确演员的任务后,熟悉舞曲,然后一个个的教动作,一段段的排练(用钢琴或简单的乐器伴奏),直到将全舞完成。A、排练:可先粗排(即搭架子),或试几个主要段落。B、让作曲者进入排练厅看排练。C、当排练中演员进入角色后,他(她)们的体验、创造是很宝贵的,要启发运用演员的智慧去进行再创造。一旦演员有了新的创造(包括动作、表情等),要充分肯定,并根据情况适当修改原设计。D、根据演员的技术条件,扬长避短,随时设计出能使演员的技巧有充分的使用之地的舞蹈段落。

⑷ 武当绝技的创造过程是什么

武当绝技创造经过

武当绝技、少林功夫,集中华武术之大成,是民族历史遗产宝库中两颗灿烂的明珠。人们根据武当与少林武术的不同特点,分中国武术为南派北派、内家外家,素有“南尊武当,北重少林”之说。少林拳奉达摩为始祖,武当拳则以张三丰为开山。

张三丰是怎样创造出内家拳的呢?这是明清以来武术界、学术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迄今为止,流行三种说法:

1.真武神授。《王征南墓志铭》和《宁波府志》载,张三丰北赴汴京途中的一个夜晚,梦见真武神君降临,向他传授拳法。次日黎明,张三丰被一群拦路抢劫的强盗围住,便运用神授拳技打败了这群强盗。从此,张三丰以拳技闻名于世。

2.鸟蛇斗的启示。在武当山至今流传着张三丰观“鸟蛇斗”的故事,说张三丰在“邋遢崖”看见一只鸟与一条蛇打架,每当鸟上下飞击长蛇时,蛇就蜿蜒轻身,摇着闪避,不曾被击中。相持时久,鸟已精疲力竭,无可奈何地飞走了。长蛇也自由自在地钻进了草丛。张三丰由鸟蛇斗得到启发:以柔可以克刚,以静可以制动。于是,模仿长蛇的动作创造出了内家拳。

3.脱胎少林拳。拳师王征南的弟子黄百家在他所著的《内家拳法》中,说张三丰早先精熟少林拳法,后来对少林拳进行加工改造,遂自成一派,名内家拳。金一明所著《武当拳术秘诀》说得更为具体。他说,少林拳以五拳为精髓,以十八式为骨骼。张三丰始习少林拳,既得其精微奥旨,复从而翻之,变十八式为十八字,纳五拳法入段锦。内家拳就这样诞生了。

张三丰精贯道教经书,史称他“论三教书,则吐辞滚滚,皆本道德忠孝”。他创立的内家拳技,诸如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纯阳拳、混元拳、玄武棍等的命名和路数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演绎引申而来的。内家拳博大精深,派别林立,但都奉张三丰为祖师,拳技也有着共同性的特征,即注重内功,阴阳变化,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体现在具体的应敌对抗中则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宝”修炼相吻合。实际上,学术界和武术界都已看到内家拳是邋遢道人把道教修仙方法,诸如导引、吐纳、气功等融合提炼而成的。行家们说,内家拳是道家哲学在养生之道和技击之法方面的一种实践体现。有人还具体地指出,内家拳的“十段锦”是张三丰加工改造宋元道士的修炼方法“八段锦”而来的。

由于内家拳在明代采取身教口授,我们已无法确知张三丰所创拳法究竟是什么样儿了,也就只好根据清代以来的著作去了解它的基本练法和打法。练法分练步和练手。练步以马步为主,凡18种步法;练手本为36字,历代拳家又精简为残、推、援、夺、牵、捺、逼、吸、贴、蹿、圈、插、抛、托、擦、撒、吞、吐18字,每字有四句口诀解释其寓意,如“夺”字诀云“夺字猛如虎,迎风招架中。回身势莫夺,分推气更雄”。张家拳的打法本有一首长长的歌诀,然非习武者难于领会其意,正如内家拳师所自诩的那样“铁鞋踏破江湖上,不及张家妙术工”。我们不妨看看它的打法原则。打法着眼于劲、打二字。劲有蓄劲、乘劲之别,打有等打、赶打之分。未打之先,蓄劲为主;已打之后,乘劲为佳。开手之始,等打为优;发手之后,赶打为上。内家拳的精妙之处集中体现在“六路拳”和“十段锦”中。行家们说,六路拳和十段锦多相同处,主在练骨,但作用有所不同,六路使骨骼紧缩,十段则使之开放。六路因攻防中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位,且每个方位都有一趟拳路而得名,武术著作称这种拳法极为神妙,“一缩形周身无缝隙,一撒臂通身皆有手”,“拉大架犹如铺天盖地,使小式则为仙人变形”。足见其招法之怪异,攻守之神威。

张三丰所创内家拳技“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实践证明,习练这一拳法可以收到增强体质,延年祛病,陶冶性情,磨炼意志的功效,同时也能起到防身抗暴,抵御外敌,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因而,张三丰创造内家拳有益于人类,是遗泽后世的一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他将永远受到后人的仰慕。

⑸ 跑酷动作如何创新

我也是复跑酷的。。至于如何创新?制
一般来说。特别的下墙技巧,过障碍技巧。想象力。看见那个栏杆可以怎么过。或者在上面秀。跑酷还是很容易创新的。但是基础是前提。没有好的基础是无法创造更厉害的动作。没好的基础创造好的动作也是可能性很小的。纸上谈兵?那也不行。丹尼尔也是很厉害的情况下发明的动作得到大家的认可。发明的动作才传播开来。。

⑹ 篮球的跳投动作是谁创造的

弗尔克斯是第一个使用跳投的人,并且是首个NBA得分王得主,但当时,福尔克斯的动作很难看(当然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而保罗。阿里津是完善这个动作的人。所以保罗。阿里津被成为跳投之父……

⑺ 摇篮舞庆祝动作是谁创造的

贝贝托 巴西队
在94年世界杯上,他用这个动作来庆祝自己孩子的出世,是他首先使用这种庆祝动作的

⑻ 瑜伽的动作是通过模仿,还是创造

瑜伽绝不仅仅是模仿,是先学习,正确的使用肌肉发力,然后才是创造

⑼ 如何才能创造自己的招牌动作(我是男生)

招牌动作?
你是指造型什么吗??

如果是的话建议你不要刻意模仿啊专。
不确定问问题就是属对自己不确定,不信任的一种表现呢。

也不要什么招牌动作的啦,
如果你够有个性,有信心就足够了啊。

弄那些有的没的有必要吗?呵呵。。

⑽ 厘米秀能自我创造动作吗

厘米秀:移动社交的新物种

在PC时代里,秀代表了社交虚拟产品的最高境界,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在产品形态上,QQ秀出现在聊天窗的侧栏里,还不能深入到聊天对话框的场景里。如今的厘米秀充分实现了场景融合,完美地与聊天对话框融为一体,融合了场景,又创新了场景,堪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QQ秀。

厘米秀的出现是一个文化现象,相比上几代的人,90后、00后两代人更加自信和个性,他们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在社交维度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呈现出外向型人格特征。

厘米秀的卡通人物造型更加动感和个性,角色来自于潮流影视、体育、动漫等领域,展示一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满足QQ年轻用户人群的个性张扬、时尚潮范、趣味社交、偶像崇拜等新兴社交需求。

作为移动社交的新物种,厘米秀开启了一种全新交互模式,构建出一个二维迷你空间,将“换装扮、发动作、集碎片”的趣味功能变成神似现实世界的情感互动。厘米秀有着不可忽略的深层互动价值,设计出让用户精神沟通的场景创新,不是简单的玩玩乐乐,而是蕴藏着深深的文化认同和年轻一代世界观,不是装扮秀,是有灵魂的自我呈现。

动作聊天:让虚拟世界充满人格化

作为移动QQ的一款创新增值产品力作,厘米秀最了不起的是创造了动作聊天,完全超越过去GIF表情或动态表情的维度,一系列酷炫、好玩的动作让人着迷,是完全颠覆式的社交表达方式。在厘米秀产品上,手Q团队采用了spine2D动画技术,将虚拟形象进行骨骼绑定,聊天过程中,只需选择指令,厘米小人就会以夸张的风格将动作演绎出来。

PC时代的表达方式是文字和表情,但二者往往难以精确传递情绪状态,而动作却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深情拥吻”、“大胆示爱”的热辣抒情,,“打耳光”、“堵马桶塞”的糟心宣泄,动作聊天可以以形动人、传情达意,让用户真正“敢想敢秀”,也可以避免文本和表情带来的情绪误读和不必要的朋友误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QQ已经在支付、红包、社群等维度做出了属于移动时代的产品创新,而厘米秀的出现意味着手Q的虚拟增值产品真正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动作聊天神奇功能的厘米秀展示了腾讯产品创新的人文化特征,也为虚拟世界带来了人格化的力量,让用户忘记手Q的工具属性,让手Q正在成为年轻人自我的延伸和生长。

精神消费主流化,厘米秀蕴藏奇妙魔力

在厘米秀推出后,手Q会上线独立的小钻成长体系,将专属装扮、尊贵角色、炫酷动作纳入到小站成长体系之中,一方面可以推动厘米秀的用户活跃度和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IP资源生态上有更多生长空间。QQ一直是社交网络虚拟增值产品的全球领先者,就连facebook也要拜师腾讯,厘米秀是手Q生态的增值产品的模式创新,蕴藏着神奇的魔力。

虚拟世界的增值服务消费,不同于实物电商消费,完全属于精神消费范畴,如今精神消费已经逐步主流化,无论是90后和00后,还是70后、80后,都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厘米秀是移动社交时代精神消费的先锋产品,我个人认为厘米秀一旦全面推出,会突破年龄界限,就像厘米秀里有厘米boy、厘米girl、厘米GG、厘米MM等众多角色一样,不同年龄段的人会在厘米秀里找到不同的心灵坐标。

在我看来,厘米秀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点,它可能推动80后等成熟化人群更多回归手机QQ。过去几年里,手机QQ主要精力放在了产品跨终端的体验一致性方面了,而厘米秀则是完全为手机QQ场景开发出来的全新物种,过去手机QQ给大家的认知主要是QQ PC端的移动化,而接下来手机QQ将会更加有趣、更加好玩、更有情感吸附力,我认为大龄用户回流手机QQ将会是未来两年的重要现象。

厘米秀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角,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移动社交产品的理想蓝本,当下的移动IM或移动社交的工具性属性太强了,厘米秀带来更多了人格化的新思考。也许产品人格化是接下来的社交产品创新方向,QQ号与人的连接维度不断增多,厘米秀里蕴藏着大能量。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