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缺少创造力

缺少创造力

发布时间: 2020-12-25 09:52:04

⑴ “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应该这样倒过来说“人若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就往往会缺乏创造力”
意思是人若缺乏积极和自信的心理,往往会导致外在行为上的被动甚至失败

⑵ “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这句话什么意思

就是一个人必须先要有自信。
解释: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没创造力的时候,其实不是他没有创造力,而是他自己没有认识到自己有创造的能力!

⑶ 中国人缺少创造力了吗

确实,?这个话题,钱学森先生临死前的质问,中国教育界、科技界的迷惘,整个国民教育序列的反思、呐喊,现在想想,错了,哪缺呀?!中国人从来不缺创造力!!! 君不见多少国产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宇宙,称为“made in china ”,有的说这哪是创造呀,不就是仿造吗?呵呵,这些粗糙的创造力,姑且叫做仿造吧。 你再看,假豆种、三聚氰胺,瘦肉精,毒大米、毒奶粉、牛肉膏,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原创呀,这些个民间的中国公民,关起门来做科研,闭起关来搞创造,废寝忘食,茶饭不思,设备简陋,工具原始,穷尽手段,一个猛子扎下去,深钻三个月后那出来都是暴利呀,让多少所谓的科学家、教育家纠结无语、汗颜想死,他们在搞假学术,假论文,人家呢却在真实践,真创造,全为发家致富,全为自私自利,毫不含糊,只不知坑害了多少国人。我勒个去,这货真是“富了他一个,坑死多少人”呀! 众位看官,说到这,中国人哪缺什么创造力呀,这创造力海了去了,只不过竟是些为己为私的创造力,全无那为公为民的创造力罢了。前日温总理怒斥那些个道德缺失的“彩馒头”、“地沟油”之类的创造力,如与那些所谓科学家之流的假论文相比,还是少些去事! 所以说,中国人从来不缺自信力,更不缺创造力,缺失的是民族素养,社会责任和浩然正气!

⑷ 为什么说中国人缺少创造力

缺乏创造力直接表现为中国没有伟大的科学家。
我国在宋朝以前有很多伟大的版方术家。四大发明其中权的三个就是宋朝研究出来的。明朝虽然没有大的文字狱,但在精神生活的压迫使知识份子缺乏了最重要的创造性。这在清朝的文字狱时期及以后的阶段显得犹为突出一些。鸦片战争之后国破家亡,风雨飘摇 ,还谈什么创造性,能吃饱就算不错了。建国以后,文革所造成的文化断层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已在现在显露无遗。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吧,上述原因是造成中国缺乏伟大的科学家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二。

⑸ 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创造力了呢

中国社会的大环境决定的,不仅因为没有创新教育。社会太急功近利,教育太行政化,经济也行政化,家长也很实际,多方因素。

⑹ 中国孩子为什么缺少创造力

一个第一和一个倒数第五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普通教育的教育结果,也让人们可以看出中国普通教育中最缺少的是什么。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强,这是世界许多教育发达国家所羡慕的。但这只表明,中国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多做练习、多背数学公式,多抠数学习题,结果自然会好。中国的普通教育培养了很多具有数学天分的人才,但在现实中数学在各领域的应用却很狭窄,所谓的数学家不少都去搞象“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高端数学命题去了。中国的孩子缺少想象力吗?不缺!中国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吗?有!但为什么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或是体现不出来。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会被人们视为书呆子,大学毕了业,还会被人认为是无用之人。在学校,孩子们要做个好学生,孩子的大脑就像一个图书馆一样,只要能把知识装进去,这“图书馆”就是一流的,装的越多,说明“图书馆”的质量越高。但人大脑这个“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仅是“知识的宝藏”,它的真正效能应是一个“知识的喷泉”。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要想培养人才的创造力, 就需在教育的过程中完成人们大脑从知识的宝库到知识的喷泉的转变。一个人吸收的知识再多,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应用,那是典型的书呆子。 一个人的知识再学高八斗,如果没有创造力,也只能算是个懂得些之乎者也已焉哉的穷酸秀才。在这里,应当反思的是中国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的心态。读书好的学生未必就要有创造力,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要求有创造力。在这种环境下,还会有人觉得孩子们有创造力重要吗?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到了大学阶段,这种现象更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这几年这么突出,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没到市场上人才已饱和的阶段。大学生就业难,从深层上讲是大学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需求变化。换言之,市场上需要的人才,大学培养的不多,市场上饱和的人才,大学却培养出一大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真谛又是什么?人们会说,教育是为了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也有人会认为,教育是进入精英阶层的阶梯。有的人会说,上了大学好当官,也有的人讲,只有读书好才能有前途。至于古人云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都被人们背得发酸了。但这一切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吗?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创造力。在21世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将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不论是新的产品的研发、新行业的崛起、新的管理意识,这一切离不开人的创造力。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正日益革新,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专业化、职业化。而这一切,都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人才战略的角度观察,21世纪的竞争将更加集中在人才的竞争上,有人将此比喻为“人才战争”。人才竞争的基础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教育体制、高质量的的大学、具有远见的教育理念、人才的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体现着教育的功能。面对21世纪,教育的地平线也是人才的地平线,因为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现实和未来发展最关键的基础。

⑺ 有些人缺乏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析:人脑是意识形成抄的生理基础,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创意的物质条件;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创意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创意是人们在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的实践中产生的。

⑻ 为什么说中国人缺少创造力

这个观点并不正确
中国人口多,并不缺少创造力的人才

⑼ 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

应试教来育下的成果。限制了学生自的想象力和周围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压迫。把学生培养成类似机器一样的思维,一个命令只对应一个结果,没有殊途同归,没有所谓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后思想僵化,以便领导等人加以控制。起到类似洗脑的效果。不过就中国国情来说,应试教育却是最适合的。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