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发明书信

发明书信

发布时间: 2020-12-25 13:54:11

Ⅰ 泥版文书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 )

埃及古代是图形文字。因为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这些泥土土质好、有粘性,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才导致苏美尔人独创性地把它制成泥版,当作书写材料。而埃及地处沙漠,泥土很少,当然不会有泥版文书。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国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

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讳早期的那种象形文字了。若不是因为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的那次发现,极有可能至今考古学家们仍无法辩认这种文字。

1799年,这些法国古文字学家们发掘出一块文字的黑石碑。碑文用3种文字写成,分别是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后期的埃及文字。一位法国古代语学者吉恩·保罗·商博良研究了这些文字,并设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商博良释讳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方法是:对石碑上的文字进行比较,先设法挑选出埃有最后一个法老王族枣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象形字,随后再想方法辩认出其他象形文字的词意。商博良于1822年将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众。

罗塞塔石碑用3种文字记载了同样的内容,因此成为释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所在。法国名将拿破仑·波拿巴在埃及地行过一场重大的战役。为了研究埃及文化,拿破仑派遣的历史学家们又发掘了许多古代遗址。
《埃及象形文字入门》
《古埃及象形文字》(法国)

《埃及象形文字》请查看www.people.com.cn

泥版文书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D )
A、中国 B、埃及 C、欧洲 D、苏美尔人

http://htzl.china.cn/txt/2003-02/25/content_5276650.htm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特有的,书写材料、书写工具和书写技巧也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这一特征,又是与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
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这些泥土土质好、有粘性,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聪明的苏美尔人独创性地把它制成泥版,当作书写材料。这种书写材料比起纸草、羊皮纸、木材等书写材料来,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及时取用、造价低廉;二是坚固耐用、保存持久。在埃及,由于主要的书写材料纸草不易保存,文献的失传造成了埃及文明的断层。相比之下,亚述学家比埃及学家遇到的困难要小得多,这主要归功于美索不达米亚人独特的书写材料。

书写用的笔通常是用芦苇做成的,有时也用其他材料,如木材、兽骨等。正是苏美尔人独特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使古苏美尔形成与世界上其他古文明国家不同的文字发展特征。

泥版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把粘土使劲揉搓,根据需要做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状,并把棱角磨圆。一般是一面较为平坦,而另一面凸出。泥版做好后,就可以在上面书写了。书吏首先用细绳在上面划好格子,然后用芦苇笔或其他的书写工具在泥版上刻字或画图。泥版的两面都可以刻字,但为了避免把另一面擦掉,书写时通常要先刻平滑的一面,然后再把泥版翻过来,在凸面刻写。小的泥版可以拿在手上刻写,大的则把它放在特制的架子上。两面写完后,就把它晾干或烧制,经过晒干或火烤的泥版非常坚硬,印刻在上面的文字或图案可以长久保存。现在考古发掘的泥版最古老的有5000多年的历史!泥版书是无法装订的,如果一块泥版写不下一篇文章,那么几块泥版上都有全书的标题和编号,而且下块泥版一般要重复上块泥版最后一行字,以便读者查寻。如《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开始是“关于见过的一切人”,这句话就成为全书的标题,这部史诗共写了12块泥版。这样的泥版文书,在尼尼微遗址就发掘到2万块以上,现在总共约有几十万块,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美索不达米亚人还发明了独特的书写技巧。为了减少不断刻写手工劳动的工作量,他们发明了两项有意义的刻写技术:一是泥土印章,很像中国印刷术中的活字;另一项重大的发明是圆筒印章,他们把文字刻在圆柱上,然后圆柱在湿润的泥版上滚动,将圆柱上的字印到泥版上,这有点像今天的印刷。

泥版保存与保密也别具特色,经过晒干和烘烤的泥版坚固耐用,可以长久保存。但存放起来并不十分方便,如果拿我们现在用的约50页的32开本写在泥版上,就会有50公斤的重量!因此,泥版的存放和书籍完全不一样。在图书馆里,成套的泥版要用绳子捆起来,附上标示这些泥版内容的一小块泥版,放在架子上或书库里。也有的用篮子或泥坛、泥罐存放。一些重要的文件或者需要保密的书信,则采用一种特殊的“信封泥版”来保存。即用另一块泥版盖在印有重要文件的泥版上,用软泥封住两块泥版的四边并盖上印章,在外部泥版的表面,往往刻有该文件的副本或内容概要。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泥版意外损坏或伪造和篡改。信件也是这样,把写有信的泥版包上一层薄薄的粘土,收信人接到信后,只要把这层粘土去掉就可以读到信件的内容了。

泥版是最主要的书写材料。除此之外,石料、木板、象牙以及金属也曾当作书写材料。石料和木板在美索不达米亚是稀罕之物,木板文书由于不易保存,现在早已湮没无影;石料是最坚固耐用的,因其稀少,则是神庙或皇室专用,或用作界碑。迄今发现的石刻,绝大多数属于“皇家铭文”。在金属上刻写楔形文字,仅限于一些金属器物如青铜刀、剑、银碗或金板等,一般是在上面刻写所有者或所献祭神的名字,文字大多比较简短。值得一提的是,在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2年——前705年在位)时期的一份材料中,曾出现了“纸草”一词,推定当时曾用纸草作为书写材料,估计是从埃及传过来的。(陈晓红 毛锐)(节选自《失落的文明:巴比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网

Ⅱ 书信是啥时候发明的古人寄信真的只能依靠鸿雁和飞鸽

随着时代进步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想意识转变。很多曾经比较有历史韵味的东西,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于岁月的长河之中。

“书信”作为古人传递消息,以及互诉衷肠的媒介和载体。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就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并彻底消失。

笔者认为时代进步固然是一件,非常值得弹冠相庆的事情。但不加甄别地遗弃所谓的“古老”与“陈旧”,也是一件令人惋惜和遗憾的事情。“书信”作为一个曾经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产物。

“书信”古代社会人文历史的发展缩影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书信发展历史,其实就是古代社会人文历史的发展缩影。它所记录的关于公文、信息、情报;以及情话和嘘寒问暖,都真实地反映出了古人的思想世界。如果将其比喻成一部不成体统的古代“思想史”,相信也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已经使很多具有历史韵味的,古老习惯和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行为,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而书信做为第一批受冲击者,在电话出现之后就荡然无存了。

相信对于很多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他们其实已经属于最后一批,能够执笔写信的幸运儿了。虽然时代在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更加需要的是“即时通讯”,而书信这种耗时耗力还需要等待的文化载体,退出历史也具有一定必然性。

结 语

笔者认为古代人所发明的书信,以及飞鸽传书和驿站寄信等方式,这在现代人的眼里可能显得有一些笨拙。但是这种凝结了古人智慧,以及传承了几千年的书信方式,所能代表的除了极具魅力的文化特色之外,其实也是一种让人无法忘却的情怀。

当铺开一张信笺提起饱含墨汁的毛笔,将所思所想以及爱和情仇,文不加点的倾洒于纸上之时。笔者认为此时此刻信笺上所写的内容并不重要。因为更加重要的是信笺对面,那个痴痴等待回信的人儿。

Ⅲ 浙江发现古代“信封”,信封里的信是寄给谁的

古人在用简牍书写文字的时候,被削成柱状的多面体木材,被称为觚,是为了重复利用,写过一次之后又可以再削再书写。这枚木觚刷有朱漆,意味着已经“定稿”,不会再动刀了。

专家通过这件木觚上的字迹进行了初步辨认和解读,显示其内容为东汉永平十七(公元74)年,“天帝使者”为余姚县官*乡临江里男子孙少伯,祈福禳病而告社君的文书。

这次考古发现,对于认识这个地区的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余姚古代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Ⅳ 为什么要追求真理

为什么要寻找真理?

这个思路是看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代的书信,才有了启发。

具体是什么启发?那就是在没有找到能为之付出一生的真理之前,所有的志向所有的理想所有的目标所有的目的,都只是包裹着“模仿”的外衣。是的,真理永存,其他的形式只能算是稂莠不齐的“模仿”,要么低级要么高级。

如果一个人活了大半辈子,突然回头一看,结果发现大半辈子都是在不断模仿别人的日子里度过的。我想,那人这一生就太没意思了。

这是为什么要寻找真理的原因之一。

生命短暂,及时找到自己能为之付出一生的真理,是重中之重。

我追求的真理是什么?这个答案虽然还没想得太明白,但已经找到了一些线索:

东方圣人孔子提出“仁教”“礼教”,倡导由上至下爱民,由下至上遵礼数。其追求的真理是让当时分崩离析的社会重归秩序井然。孔圣人追求的真理是让当时混乱低效的社会重新恢复正常。从另一个角度看来,其实是为了提升社会运转效率。

王阳明龙场悟道,近至修炼自身,让身为纨绔子弟的自身变得更好;远至辩证地改造这个社会,知行合一,各地讲学,使百姓更加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程朱理学发展至当时,已过于臃肿,其实也是为了提升社会运转效率。

曾国藩坚持读书写日记,近至修炼自身;远至让晚清变得更好,组织湘军,抗击义和团,延续晚清命脉,结硬寨打呆仗,既是提升军队运转效率,也是让晚清混乱局面重归秩序。从另一个角度看来,也提升了社会运转效率。

近代毛主席,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到芋园问学,从新民主主义思想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求学,古为今用,经世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社会矛盾中,近至修行自身,远至改造近代中国社会,让处在水深火热的社会变得更美好。从另一个角度,也是在提升社会运转效率。

现代马云,创办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将传统线下生意搬到网上,近至创造财富,远至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很明显,提升了社会运转效率。消费周转速度越快,社会发展越快。

西方苏格拉底,开创哲学,广场辩论,开化公民,提升智力认知。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提升了社会运转效率。

而乔布斯创办苹果公司,率先提出“产品思维”,并直接将其发挥到极致,后续基于“产品思维”油然而生的“产品运营”,难道不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在尽最大努力提升社会运转效率吗?

综上,每个时代的伟人和佼佼者,他们追求的真理无一例外,均是让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得更美好,或者说是提升自己所处的“环境效率”。这应该便是真理的核心。

我一直坚信,如果你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和机遇来遇到贵人和人生导师,除了市面流行的知识付费,那么历史上的伟人们便是你最好的老师们,在他们的著作中偷师学艺,从他们的书中读更好的书,肯定错不了。而且现在社会装逼的骗子太多,如果你没有能力分辨,那索性还是看书来得有效。

所以,这是为什么要寻找真理的原因之二。

Ⅳ 古时候人们利用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等方面传递信息后来又发明了什么什么等传递信的方法

古时候的人们利用烽烟传递信息,还可以利用书信传递信息。但是现在主要是运用网络传递信息。

Ⅵ 1.因特网又叫(),最早诞生在()国。 2.电报的发明者是(),()发明了电话。

1. 因特网又叫互联网、万维网、阿帕网
Internet 起源于美国的五角大楼
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2. 电报的发明者是 莫尔斯,1791年4月27日生于麻省查理镇。他喜爱绘画,曾参与创办《商业日报》(纽约)。1826-1845年任国立图画院首任院长。1832年听别人谈论新发现的电磁时,产生了开创电报的思想。1838年他制定点线系统,即后来世界通行的莫尔斯电码。1854年,美国法院确定了他的专利权。从此,他声誉日隆,财富大增。晚年从事慈善事业。1872年4月2日病逝。
电话的发明家是英国人 亚历山大·贝尔。 贝尔出生在英国一个声学世家,后移居美国。在波士顿曾开办过增益聋哑人教师的学校。由于职业上的原因,他研究过听和说的生理功能。后受聘为波士顿大学声音生理学教授,1873年,他辞去教授职务,开始专心研制电话。 要研制成电话,先要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再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在贝尔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在研究这个问题。1875年贝尔在工作中看到电报机中应用了能够把电信号和机械运动互相转换的电磁铁,这使他受到了启发。贝尔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他最初把音叉放在带铁芯的线圈前,音叉振动引起铁芯相应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信号传到导线另一头经过转换,变成声信号,随后,贝尔又把音叉换成能够随着声音振动的金属片,把铁芯改作磁棒,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了实用的电话装置。1876年,贝尔又获得了美国的电话专利,他不仅发明了电话,而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话公司。

还有一种说法是
电话之父”不是贝尔 一直以来被公认的“电话之父”———贝尔。新华/美联 据《每日电讯报》12月1日报道,众所周知,祖籍苏格兰、后来移民美国的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话的发明者,他也因此获得了“电话之父”的称号。然而最新解密的文件披露,其实世界上第一部电话的发明者根本不是贝尔,而是一名叫做菲利浦·雷斯的德国科学教师。英国电话公司在50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但为了商业利益却一直守口如瓶。 据伦敦科学博物馆馆长约翰·利芬称,这个秘密是他在博物馆中的故纸堆中发现的。新发现的文件显示,早在1947年二战刚刚结束后不久,为了平息“电话之父”的争论,英国标准电话电报公司(stc)的工程师们就对一系列古老的电话机进行了测试,其中一些电话机的发明时间远在“电话之父”贝尔发明第一台电话之前。实验结果显示,一部由德国科学教师菲利浦·雷斯发明的电话设备完全可以使用,而这部电话机发明于1863年,比贝尔的第一部电话问世还要早13年。科学家们发现,尽管这部电话传递的语音非常微弱,但它能够工作。 所以,最早的电话发明者不是贝尔,也不是爱迪生!

3.一般的平民传递书信,主要靠过路人,僧人,文人等云游的人,这些人捎信,在路途之中可以解决食宿问题,他们也很愿意!
官方主要就是驿站了。
传递军情:
这方面军队一定有专职的人员了,另外还有烽火台,信鸽。
-----------------------------------------------------------
信鸽送信的准确性低,大多是书信,但都要花上以月为单位的长时间,也有通过骑马的100里加急、200里加急、300里加急、、、、、、但要花大钱,一般这种“快递”多用于官场书信。
-----------------------------------------------------------

还有烽火/狼烟等军事上的手段

可以用火把
-----------------------------------------------------------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5]快马传书。
[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8] 烽火/狼烟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 4.电话,电脑 ,邮件,信件,传真,邮箱,手机,对讲机,广告,捎口信,贴广告,登报纸,发传单,电视台,收音机,。。。。。。。。。 语言 手势 眼神 灵犀。。。。。|

Ⅶ 你知道最早的邮政是在哪儿出现的吗邮票又是谁发明的现在的邮政除了传递信件还有什么其他服务

邮政,是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寄递各类邮件(信件或物品)的通讯部门。
邮驿,中国古代官府设置驿站,利用马、车、船等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可上溯到三千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邮政雏形。
现代邮政,英国于19世纪前期在主要城市设置邮政机构,采用邮票形式作为邮资(寄递费用)已付的凭证,为大众寄递各种邮件,是现代邮政的开始。

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贵族罗兰·希尔。
有一天,他在乡间散步,看到一位姑娘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一封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眼就说:“ 我没钱收信。” 便把信退给邮递员。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希尔走上前去,慷慨解囊为姑娘付了邮费。姑娘很感动,笑着对他说:“这是我未婚夫的来信,他知道我没钱收信,便在信封上做记号。这角落上的十字,表示他平安;这里的圆卷,表示他已找到工作。”姑娘的话给希尔很大启发,经过几年的反复考虑,终于想出了办法:降低邮费,一便士交寄一封信,并由寄信人在信封上贴上“邮票”,以示邮资付。

英国政府采纳了希尔的建议,于一八四!年五月六日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上印有英国女王的头像,面值一便士,无齿孔,黑色,被人们称为“ 黑色便士”。不准贴的邮票:英国最初发行的邮票,因为有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女王的宠臣认为,在她的背后涂胶水有损尊严。于是便通令全国,不准粘贴,只能用回形针把邮票别在信封上。但这种方法行不通,最后还是恢复用胶水贴邮票,并一直沿用到现在。我国的第一套邮票。一八七八年,清政府发行了我国第一套邮票。这套邮票共三枚,中间以象征封建帝王的图腾———龙———为主图,并衬以祥云,主图上方是英文“中国”,下方是英文的“分银” 字样。中国邮票为什么印有文字?这是因为当时成立的大清国邮政局,是附设在帝国主义控制的海关之内的,因此,这套邮票又被称为“海关大龙”邮票。有声邮票。不丹发行了一套有声邮票,不但可以寄信,还可以当作唱片欣赏。这套邮票共七枚,分别录制不丹国歌、民歌以及有关不丹历史的解说词,最大的一枚直径达十厘米。磷光邮票。这种邮票的图案上有磷光条杠,它是由一种无毒无味的磷光物质印制的,条杠的数目因邮票的面额不同而异。当贴有这种邮票的信件进入自动理信机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磷光邮票立即发光,机上的控测器便根据磷光条杠的数目,把大批杂乱的信件整理好,区分本出本市、外埠或航空信件,然后自动加盖邮戳,再分别送到相应书信格中去。

现在邮政除了传递信件外还有包裹和快递业务,当然还有邮票公司专门印制“集邮邮票”供收藏者收集而圈大钱。邮件大分类就是信件、包裹、特快专递。信件又分平信、挂号信(也可以用‘快递’,航空信国内已经取消,因快递顶了它,但国际信件还是有航空信的)、印刷品(也分平寄、挂号)等。平信没什么保障,没有记录,丢失了就丢失了,不包赔,也没法查询,只能靠邮政人员的素质。挂号有记录,并给一张小条给据,可以查出信件所走路途,若丢失,要按信件所用资费的两倍赔偿,但比平信要慢一些。特快专递速度较快,一般几千里路程最多4天,丢失赔偿也比挂号多得多,若里面的东西按保价邮寄,丢失了是全额赔偿的。

Ⅷ 中国最先是谁发明的信

不清楚。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Ⅸ 汉代造纸发明以前,书信的形式有

在竹简上刻字,在羊皮上写,写在丝上

Ⅹ 发明随便果的官德成信耶稣吗

基督教里的“阿门”一词用英语的写法:Amen“阿们”一词,希伯来语译为“就是如此”或“愿其如此”,原出于一个动词,表示肯定,此语有时译为“实在”,有时译为“阿们”。由于旧约中常用,在以后基督徒宗教生活中,一直也被广大基督徒所使用。下面就“阿们”在圣经中的用法,与弟兄姐妹分享。一、旧约中的用法 ,表示同意(民 :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人的妻若有邪行得罪她丈夫,有人与她行淫,事情严密瞒过她丈夫,而且她被玷污没有作见证的人,当她行淫的时候也没有被捉住;她丈夫生了疑恨的心,疑恨她,她是被玷污,或是她丈夫生了疑恨的心,疑恨她,她并没有被玷污。这人就要将妻送到祭司那里,又为她带着大麦面伊法十分之一作供物,不可浇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因为这是疑恨的素祭,是思念的素祭,使人思念罪孽。祭司要使那妇人近前来,站在耶和华面前。祭司要把圣水盛在瓦器里,又从帐幕的地上取点尘土放在水中。祭司要叫那妇人蓬头散发,站在耶和华面前,把思念的素祭,就是疑恨的素祭,放在她手中。祭司手里拿着致咒诅的苦水,要叫妇人起誓,对她说:若没有人与你行淫,也未曾背着丈夫作污秽的事,你就免受这致咒诅苦水的灾。你若背着丈夫,行了污秽的事,在你丈夫以外有人与你行淫,(祭司叫妇人发咒起誓),愿耶和华叫你大腿消瘦,肚腹发胀,使你在你民中被人咒诅,成了誓语。并且这致咒诅的水入你的肠中,要叫你的肚腹发胀,大腿消瘦。妇人要回答说:阿们,阿们。当祭司把这样的处理方式告诉妇人时,妇人回答说:阿们,阿们。表明妇人同意祭司的方法,她们同意以此方式证明自己对丈夫的忠诚,或因自己对丈夫不忠,宁愿接受律法的咒诅。 ,颂赞的结束语(代上 : )大卫作了以色列的王之后,他把上帝的约柜请入耶路撒冷,并放入他所搭的帐幕里。此时大卫作歌歌颂上帝,他说上帝是一位信实的上帝,他信守了他与以色列民所立的约,他是唯一的主,也是全地的主,更是统管万有的主,亚伯拉罕的后裔虽在埃及历经苦难,上帝还是藉摩西把他们从为奴之地拯救出来,叫以色列人亲眼目睹了上帝荣耀的作为,甚至外邦都归荣耀与上帝。上帝所作的一切,都证明了他是一位信实、可靠,给人心灵安慰的上帝。大卫颂赞结束时说,众民都说“阿们”并且赞美耶和华.。大卫的颂赞,不只是对神恩典的倾诉,更是一种赞美,这种颂赞是从大卫的内心发出来的感恩与赞美,他的颂赞也代表了众民的心声,使众民在说阿们的同时,也都在赞美耶和华,荣耀归上帝。 ,确定所许的愿(尼 : )耶路撒冷圣殿重建后,尼希米带领回归的以色列民修建耶路撒冷城墙,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后,他发现以色列民中的贵胄、官长放债取利,他们明知这样作是上帝所不允许的,他们还是向弟兄取了不当取的利息,他们把弟兄卖与外邦,叫以色列民用银两再把他们赎回来,自己赚钱,让弟兄受损失。尼希米劝他们归还弟兄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房屋,并向他们所取的银钱、粮食、新酒、和油,百分之一的利息都归还他们,凡不成就这应许的,愿上帝照样抖他离开家产和他劳碌得来的,直到抖空了.会众都许愿说“阿们”。尼希米的一番话,使以色列的贵胄、官长听了,都说阿们。这个阿们是在他们答应一定要偿还所欠弟兄的东西时所说的,这是一种愿,是在上帝面前所许的愿意,也是必须偿还的愿,表明他们一定要把所欠弟兄的还清,方蒙上帝的悦纳。 ,对律法表示认可(申 : - )在这段圣经中,摩西每讲一句话,会众都说阿们,说明以色列民对上帝话语的认可。摩西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来自上帝直接的启示,在以色列人看来,上帝藉摩西所讲的圣言是不容置疑的,上帝的圣言都是对他们有益的。以色列众人说阿们,也是在上帝面前表明自己不仅在口头上承认上帝的话,还要在实际生活中把上帝的话语给见证出来,耶稣也告诉我们说:“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 : )雅各也告诉我们:“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 : )。以色列人说的每一个阿们,都是在上帝面前的一种坚信与承诺。他们坚信上帝所启示的话语是于他们有利的,要叫他们分别为圣,要叫他们蒙福;他们承诺自己要听从上帝的话语,遵行上帝的话语,见证上帝的话语。二、新约中的用法 ,表示同意(太 : — )在主耶稣所教导我们的祷告中,祷告的结束用阿们,我们说阿们就已表明我们同意主耶稣所讲的话句句都是真实的,主祷文中所祈求的内容正是我们所求的,主祷文中所愿望的,也正是我们所愿望的,因此,主祷文代替了我们的所有心愿。当我们背主祷文时,我们对主祷文中的话不仅仅是背诵一下,更是我们在上帝面前对上帝话语的赞同,我们同意其中的每一句话,所以我们说阿们,我们每一次背主祷文说阿们时,不是随随便便,要从内心里去真诚地说阿们。主祷文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表达了每个人的心愿,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使我们在祷告中以此为依据,以此为动力,在上帝的面前表达我们的美好心愿,以至有些信徒以常背主祷文作为自己的祷告。有一个信徒每读一句、一段、或一章圣经时,他都要说阿们,因为他把上帝的话当作自己属灵生命的粮食,上帝的每一句话对他都有帮助,所以他要说阿们。 ,颂赞的结束语(罗 : )旧约的伟人、诗人、先知,常常在称颂上帝后说阿们,在新约中,保罗也常常以阿们作为他称颂的结束语。例如,在罗马书第 章中,保罗称颂耶稣基督是从犹太人出来的,他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上帝之后,他就是以阿们作为结束语的。保罗也常以阿们作为他书信的结束语,保罗这样作的目的,是要叫收信的人或教会知道,他所讲的话都是圣灵的感动写出来的,不仅是保罗的真心话,更是上帝藉他给人类的启示,句句都是真实的。我们从保罗的书信、乃至他的颂赞中,让我们看到我们无论作什么都应当出自内心,因为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上帝的眼目中,他不希望我们作有口无心的事,他希望他的儿女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阿们的,即实实在在的。有一个信徒,他祷告时很令人感动,既有赞美、歌颂、又有代求、感恩,可祷告一结束,他就开始说犯罪的话,他所说的阿们就失去了意义。 ,祷告的时候(林前 : )圣经说:“不然,你用灵祝谢,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话,怎能在你感谢的时候说阿们呢?”我们在祷告的过程中,用别人所能听懂的语言,与上帝交通,使人们可以在我们祷告的时候说阿们,这叫灵里相通,心灵合一。有时,别人祷告,我们说阿们,说明别人所祷告的正是我们所要说的,他们在上帝面前替我们作了代祷;有时,代祷者祷告结束时,会众一起说阿们,说明代祷者的祷告表达了会众的心声,我们只有同被一个圣灵所感动,才能从心里发出阿们。我们在祷告中说阿们,说明我们的祷告是真心真意的,是实在的,因为上帝让我们用心灵和诚实拜他,更要我们用心灵和诚实向他祈求,心怀二意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到什么,惟有真诚爱主,才能经历主恩的奇妙,主的恩也述说不尽。 ,说明基督的信实(林后 : )根据圣经原文,“实在”就是阿们的意思。基督是一位信实的基督,他从不背乎自己,凡他所作的,都是实在的。这位基督以他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实了他的信实,当他和尼哥底母谈重生之道时,他几次用了加重的语气“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证明他的话都是真实的,都是从上帝而来的,他不是凭自己讲的,是上帝启示他讲的。主是信实的,他的话也句句是阿们的,给人以依靠、平安、稳妥。主所应许的,从不落空,句句都要实现的,就如圣经所说:“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都是一样的”。耶稣基督以他的信实向世人证明了他对人类的爱,他以自己生命的代价把我们救赎出来,使我们得着上帝儿子的名分,从而也让我们看到上帝对人类的救赎计划实现了,上帝没有违背他的应许,用他的信实向我们证明了他是一位永不改变的上帝。无论从旧约、还是新约,阿们这两个字不是轻易、随便说的,阿们,是要从内心去说,也要从实际去作;阿们,也是一种责任,要在上帝面前实现自己的诺言,用行动去见证;唯愿我们都能从内心来说:“阿们”。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