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明人造太阳
① 我国近两年来发明的科技项目有哪些
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上首颗量专子实验卫星“墨子”号属送上天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二、歼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
.歼-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装参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对外进行展示。
三、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神州十一号飞船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并进行一系列的空间实验。
四、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被称为“天眼”,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启用。FAST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
五、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六、绘制全新人类脑图谱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团队,经过6年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
② 人造太阳是什么
什么是“人造太阳”
人们认识热核聚变是从氢弹爆炸开始的。科学家们希内望发明一种装置,可以有效控制容“氢弹爆炸”的过程,让能量持续稳定的输出。科学家们把这类装置比喻为“人造太阳”。
据有关专家介绍,等离子体长时间稳定运行是实现控制核聚变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在目前世界上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上,等离子体稳定运行的时间都很短,短的只有几秒钟,最长的也只有4分多钟,而“EAST”装置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非圆切面和全超导技术,等离子体稳定运行的时间可达16分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能让等离子体运行时间最长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
③ 如今中国的发明科技的成就
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上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送上天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二、歼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
.歼-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装参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对外进行展示。
三、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神州十一号飞船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并进行一系列的空间实验。
四、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被称为“天眼”,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启用。FAST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
五、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六、绘制全新人类脑图谱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团队,经过6年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
七、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
八、高铁总里程达两万公里
郑(州)徐(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中国不仅是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而且高铁的安全运输规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九、中国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
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吨起重船在上海长兴岛基地交付,并在现场命名为“振华30号”。这艘船一单臂架12000吨的吊重能力和7000吨360度全回转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十、“高分”家族新丁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
④ 哪个国家将最先研制出人造太阳装置
据安哥拉新闻社报道,中国以探索无限而清洁的核聚变能源为目标的“EAST超导托卡马克”现在已进入总装的最后阶段。这项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实验装置预计今年三四月建成,七八月份正式进入放电运行实验。专家介绍说,届时如能成功完成放电实验,那EAST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的该类装置。安哥拉新闻社”于今天发表文章,专门就此事进行了点评:
一旦中国“EAST超导托卡马克”试验取得成功,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EAST超导核反应装置的国家,到时候中国就将拥有世界上首个“人造太阳”。
“EAST超导托卡马克”项目是由中国科学学会下属、基地设在合肥的等离子研究所负责实施的,总投资大约为3亿元人民币(合3千7百万美元),总耗资仅为其他国家建造类似项目成本的十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新的装置将是对中国第一代名为HT-7的托卡马克装置的升级,HT-7托卡马克装置也是由合肥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时建造的,HT-7托卡马克装置的建成使得中国成为继俄罗斯、法国和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此类设置的国家。从2000年开始,专家们在HT-7的基础上,开始建另一个更大型的代号为EAST的新一代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作为HT-7的升级版,EAST能使等离子稳定运行的时间达到16分钟以上,能获得一亿度以上的高温,远远超出世界上现有最先进的托卡马克装置,从2003年开始,该装置开始进入总装阶段。
多年来,热核聚变研究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造出一个“人造太阳”,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之需,代替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一种被称为“托卡马克”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由此产生:从海水中提取氘和氚,使其在上亿度的高温下产生聚变反应。1升海水里提取的氘和氚,在完全的聚变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释放的热能。如果发明一种能够承受上亿度温度,并且能够控制氘和氚聚变稳定持续输出能量的装置,那就相当于发明一个“人造太阳”,可以给人类提供无限清洁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