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发明的菜
1. 苏轼的“东坡肉”在哪里发明的,现在属于什么菜系
宋朝苏东坡(1036-1101年),四川省眉山人,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手。东坡肉在徐州又称东坡回赠肉,相传,东坡回赠肉为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所创。公元1077年的宋神宗熙宁十年四月苏轼知徐州。在刚上任不到四个月的苏东坡,当年正碰上黄河决口,身为徐州父母官的苏轼,毫不顾个人安危,毅然率领全城百姓,投向了抗洪治水,最终于战胜了洪水,城里百姓为了感谢这位与民朝夕相处、甘苦与共的“父母官”,纷纷杀猪宰牛,担酒牵羊,打锣敲鼓地送到知州衙门,赠给东坡先生,以表心意。而“廉洁”的苏东坡并不拒绝,一一如数收下,并亲指点厨师把这些送来的猪、牛、羊肉,分别改刀烹制成熟,回赠给参加抗洪的黎民百姓,故后人称之为“东坡回赠肉”。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东坡肉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
苏堤春晓
”。
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后农历除夕夜,民间家家户户都制作东坡肉。相沿成俗,用来表示对他的怀念之情。现在成为杭州一道传统名菜。楼外楼菜馆效法他的方法烹制这个菜,供应于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遂流传至今。
2. 苏轼发明了很多菜品,他是个吃货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伟大的苏轼为我们作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其实,他不仅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很懂吃的吃货。相信,我们大家都听过有关他的不少菜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以食为天,吃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件大事。苏轼这样的才子,如果把他放到今天,他一定非常乐意去《舌尖上的中国》写文案。我们今天不仅要会吃,还要吃得营养健康。注意荤素搭配,多吃水果蔬菜。
3. 苏东坡发明了什么菜
宋朝苏东坡(-1101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手。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当时,****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
4. “厨子诗人”苏东坡,都有哪些传世名菜
“厨子诗人”苏东坡,都有哪些传世名菜?
说起苏东坡来,连小学生都知道他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并且在政治上面还曾经出任官吏,由于反对朝廷上的新法而被祸罪。其实苏东坡不仅仅是文豪,还是一个特别有这饮食造诣的厨师,于是就有人称他为“厨子诗人”。流传至今不仅有他的诗,被人耳熟能详,出口成章,还有他的一系列美食供人们垂涎欲滴,赞叹不绝。
在肉食系列里边,苏东坡还创造了一道名菜,叫做东坡肘子,这道菜看上去很是解馋,吻上去香气扑鼻,但是吃起来却根本不会感到油腻。以上小编介绍的都是“厨子诗人”在美食上的佳作,被世人传承下来的。
5. 苏轼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分别发明了哪三道名菜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诚然,苏轼虽然在文学和艺术上均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从北到南,从大陆到海岛,越贬越远,越走越荒。
“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于苏轼来说,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官场的失意,并未摧毁苏轼的人生,相反的,他的大多数惊世名篇,都是创作于被贬期间。更重要的是,苏轼还把谪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走到哪,吃到哪,吃美了便乐不思蜀(苏轼还真是四川人),竟爱上贬谪地,舍不得走了。
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三次被贬发明了三道菜,对苏轼而言,无论黄州、惠州还是儋州,有美食的地方就是天堂,标准吃货无疑。
6. 苏轼在杭州自创的菜是什么
东坡肉
说到苏东坡与美食的渊源,当然首推家喻户晓的“东坡肉”。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说,苏东坡最喜欢吃猪肉。东坡谪居黄州时发现猪肉这么好的食材,在黄州居然价贱如泥,于是写了一篇《猪肉颂》来为猪肉抬高身价:
苏东坡不仅鼓励大家吃猪肉,自己也带头吃猪肉。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后来,他去杭州做官,传说因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过节时,当地百姓送他许多猪肉。而他却把五花肉切成大块,加葱、姜、酱油、料酒,慢火细焖,煨制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分与每户,获得了很大声誉。从此民间便把这种红烧肉命名为“东坡肉”,成为传统的名菜。
东坡鱼
据说苏东坡平生最爱吃鱼,只要是鱼类,他几乎来者不拒,吃过鲤鱼、鳊鱼、黑头鱼、墨鱼、鳜鱼、鲈鱼、鲍鱼等等,甚至连剧毒的河豚也敢吃,总之凡是水里游的,他一样都不落下,吃High了还作诗,完全是一个吃货的本色演出:姜芽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当年他吃鱼常常是自己动手烹制,他在《鱼蛮子》一诗中记述了他做鲤鱼的方法:“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 苏东坡在黄州时,曾写有《煮鱼法》一文,介绍他“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现在饭店里的各种“东坡鱼”的做法,应该还是在苏东坡的时候创造的。
东坡肘子
相传,东坡肘子其实并非苏东坡之功,而是其妻子王弗的妙作。一次,王弗在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上各种配料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做出来的肘子味道却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东坡。苏东坡素有美食家之名,不仅自己反复炮制,还向亲友大力推广,于是,这“王弗肘子”便以东坡肘子之名流传开了。传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四川大学中文系有四位学生,在古诗文中查到了汉朝班固的两句话:“委命供已,味道之腴”,于是这四位书生便在成都开办了一家“味之腴”餐厅。当时,他们从苏东坡的传世墨迹中辑得“味之腴”三字,并以此刻匾做成店招,除了向世人宣称这三字系苏东坡亲手所写以外,还反复强调店内所卖“东坡肘子”的制法乃是苏东坡亲手创制并秘传下来的。如此这般,东坡肘子的美名自然也就不胫而走。虽然这个“东坡肘子”作为东坡文化饮食的传统名菜
东坡豆腐
豆腐洁白如玉,柔软细嫩,清爽适口,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欢迎。苏东坡曾为豆腐写下“煮豆为乳脂为酥”的诗句,以精炼的语言把制作豆腐形象化,用准确的字眼道出豆腐“为乳”、“为酥”,为食品之精粹。
苏东坡被贬至江苏镇江时,与当地金山寺的佛印和尚相投,经常一起开怀畅饮。苏东坡在一次和佛印和尚的佛经PK赛中败下阵来,值得下厨做素斋给佛印吃,于是创立了这道东坡豆腐。 不久,他被迁职转移,到了浙江杭州,又到了广东惠州,走到哪里,他的“东坡豆腐”就在那里广为流传。 这道菜以黄州豆腐为主料,将豆腐裹入面粉、鸡蛋、盐等制成的糊中,再放入五成热的油锅里炸制后捞出来;然后在锅内放油、笋片、香菇和各种调味料,最后放入沥过油的豆腐,煮至入味出锅即成。东坡豆腐外形酱红,质嫩色艳,鲜香味醇,营养丰富,是素食中的精品。相传,清代时广东惠州知府伊秉绶回到故乡福建,特意带去“东坡豆腐”的制作技术,“东坡豆腐”逐渐成为那里家喻户晓的名菜。
7. 是谁发明的菜名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我国的文化非常的悠久,其中饮食文化的地位是很重的。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很多菜的发明都伴随着非常有趣的故事,东坡肉这道菜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苏东坡当然不肯白收下这些猪肉,于是他做成红烧肉发给了那些参与修缮的民工。本来苏东坡说的是和酒一块发下去,不过下面的人听成和酒一块烧了。于是这种用酒烧的红烧肉就被发下去了,当人们按照名册发下去之后大受好评。因为这种红烧肉非常的好吃,甚至有一些厨师都来请教做法。这次的影响非常的大,所以人们也就把这种红烧肉命名为东坡肉了。
现在的东坡肉和当初苏东坡的做法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毕竟一道名菜需要经过很多专业人士的改良和修整,但是东坡肉这个名字却一直留了下来。除了东坡肉之外,还有很多的名菜都有非常有趣的故事,像叫花鸡、鱼香肉丝等等,毫不夸张的说在吃这方面我们还没怕过谁。
8. 因苏轼而闻名的菜是什么
东坡肉又名滚肉、红烧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内菜品薄容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东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滚肉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一道菜,莆田滚肉在当地有很高的地位,因炖制翻滚,就可知是滚肉。
滚肉、红烧肉、东坡肉是一种肉,叫法不同,感觉滚肉最贴切这道菜,满口留香,想吃肉就吃滚肉。
东坡肉据考是为纪念东坡所做,并不是苏东坡本人所创制。
东坡肉的原型是徐州回赠肉, 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9. 苏东坡发明了多少人们爱不释手的菜肴
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羹、东坡饼等等美味菜肴。苏东坡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当时宋朝有“神童”这种流行说法,只要家里孩子非常聪明就可以被称为“神童“。苏东坡从小便顶着这个称号长大,但是他确实很有文采。在会试的时候,文章写得非常好,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修养极为欣赏苏东坡的文章,甚至为了夸他诞生出一个成语来了那就是“出人头地“。后来在制科考试写得文章也是受人追捧。
从此苏东坡在发明美食的路上一去不反复。后来又发明了东坡豆腐、东坡羹、东坡饼等等美食。其实我们看得出来苏东坡发明这些美食其实材料都是比较便宜的,都是些老百姓家的食材。所以个人觉得苏东坡发明这些美食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让老百姓吃得更舒服些,二是穷。
10. 有哪些菜是苏轼发明的
有史料依据的也就是“东坡肉”了。
《猪肉颂》(苏轼)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回
贵者不肯答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洗净锅,少放水,
温火慢炖,不能心急,
火候到了它自然美味,
所谓“肉烂自香”。
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赠肉, 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